今天继续来讲林家治大师的故事。
(接上文)“面状元”林家治(上)
05
面状元的代表菜
林家治老师在上世纪30年代就来成都参加了行业大比武,俗称“打金章”,并在比赛中拔得头筹,一战成名。他的一双巧手,能做出上百种不同形状的川式点心。同行中流传:“要学会面状元林家治的十八般武艺,起码要大半辈子,够得学!”1961年他参与编写的《席桌点心》里详细记载了数十种点心的制作工艺,其中不乏他的代表菜。这里我想着重说一下川点不同于其他地方点心的代表——米制品点心,也是林家治老师的代表菜。
米制品点心,顾名思义是用糯米和大米为原料,按照3:7的比例(因原料质地不同,比例可能略有调整)吊浆磨粉再包上各种馅心做成。林老师没有局限在普通白案师傅常用的糖油肉蛋面等材料上,而是根据顾客需要结合自己丰富的烹饪知识,创造性地加入鸡鸭等家禽肉类甚至高档海产品,如鱼翅海参鲍鱼等。熟大米、糯米粉团揉搓上色,干烧技法来处理鱼翅馅心,不能把鱼翅切段,而要保持根条,让客人吃得明白。造型后做成鱼翅芙蓉包。同理还可以做海参芙蓉包,味型可以变化,家常、咸鲜等均可,只需要注意要把汤汁收干。虾仁玉饺则选用熟大米粉团,包入虾仁、笋丁、口蘑丁等混合熟馅,捏成豆荚形,上笼蒸热食用。对比粤点虾饺,一个是用米粉、一个是用澄粉成皮,都具有可塑性强易造型的优点,但前者馅心因为没有用肥膘肉,更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的需求。
林师傅的菜品照片,由于当时条件局限,我没有发现有留存于世的,但我从张中尤老师的《流香》书中却寻找到了些许踪迹。张老师说这本书里的川点技法是林老师当年亲授于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做了一些适度的改进和调整。如书里登载的“凤翅芙蓉”源自林师傅的“鱼翅芙蓉包”,“白玉眉毛饺”则与林师傅的“虾仁玉饺”异曲同工。而大刀金丝面则有兰桂均等第三代弟子传承发扬。
(图片源自《流香》以及兰桂均老师微信号)
除了米点心和金丝面,林师傅的面点也是可圈可点。海式包子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不同于传统老面发酵而成的包子,海式包子的面皮由于加入了牛奶、猪油以及揉面手法的特别,成品非常松泡细嫩,几乎可以用吹弹可破来形容,以前提督街有一家大可楼,他家的海式包子就让人留有记忆。包子馅有甜有咸,可以用芝麻洗沙也可以用鲜肉酱肉。林师傅给高档宴会席桌定制时,甜馅用燕窝,咸馅用鱼翅海参之类的高档食材。包子下面垫一张油纸,一来为了不粘手,二来阻挡蒸包子时的流油和水汽凝结下沉,影响下一层的包子表面光洁美观,三来为了包子皮不粘在笼屉上,揭取方便。现在油纸成品容易购买,烘焙商店随处可得,在林师傅那个年代,要自己裁纸,拿清油浸泡,用的时候捏一张起来,沥干流油,再把捏好的包子面坯放在上面,上笼蒸熟。
06
跟着大爷泡茶馆
茶馆文化是四川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餐饮行业的老人们大多有坐茶馆的习惯。为什么他们喜欢坐茶馆?我想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吧。首先是根植于四川这片土地的茶馆文化,休闲安逸的性格让很多老成都人把茶馆当成第二个家,是自己最愿意花时间呆的地方。茶馆也是重要的社交场合,七十二行,行行都把茶馆当成社交聚会的场所,旧时甚至形成了某个行业集中在某个茶馆,茶馆与茶馆之间形成了一个个互不交集的行业圈子,川菜行业也不例外,他们爱在工作之余在茶馆打堆,交流技术、寻求工作。那时芙蓉餐厅的爱在鹤鸣、少城小餐的爱在安澜、红旗餐厅的爱在悦来……上一篇《忆孔道生大师二三事》中记录了孔大爷坐着他那辆专属、永不晕车的观光车,身边一群自行车护驾,拉风地穿过成都的大街小巷去三洞桥喝茶的故事,今天就来说说林家治老师傅的茶馆趣事。林师傅的家离安澜茶铺不远,他工作的地方也就是隔着东城根南街,马路对面几步路的距离。即便如此,他宁愿中午坐茶铺都不爱回家。也许是在厨房烟熏火燎油烟子吸多了的缘故,行业老师傅总是在工作之余,爱到茶铺喝一杯“三花”解乏“还魂”。师父坐茶铺,徒弟要有眼水,抢先跑去占位子、安排茶水桌椅,等老师傅些落座开摆后,自己找个角落坐下听壁角。很多川菜的峁窍就在老师傅那些不经意的闲谈中蹦出来,有心人悄悄记下回头实操演练。林师傅摆龙门阵累了,将就靠在竹椅子上眯一会儿。这时,细心的徒弟张中尤等人就会赶紧搬把椅子给师父放腿,睡得舒服些。为了安全,还会在师傅坐的椅子后面再反向摆一把竹椅子抵靠。
林师傅不喝酒不打牌,就喜欢坐茶馆,基本上天天都要去。他为数不多的个人爱好可能就算抽烟,抽的是一毛二分钱一包的“春耕”。这个烟很烈,想到他常年支气管哮喘,徒弟们都劝他抽好点儿的,他却执拗不换。“习惯了,顺吞。”
07
和师父一起“出会”
出会又称出堂,本意是指南堂馆的一项经营业务,即派厨师出堂,上门为客人操办宴席。张中尤老师记得1964年春天跟随师父林家治去芙蓉餐厅,为川军起义将领、曾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的邓锡侯请“春酒”服务。当时林家治师傅负责小吃点心,张中尤负责打下手。既然是“春酒”就要配合“咬春”习俗,成都人的习惯是要吃春卷,包蒜薹肉丝的。当天的春卷皮是林师傅现摊,芙蓉餐厅厨房里只有炒菜锅没有专门的平底鏊。这也难不住经验丰富的林师傅,他就用炒菜锅摊出了厚薄均匀的春卷皮,炒了蒜薹鸡丝包成春卷上桌。
刘晓旭老师则回忆了当年“波丝油糕”的故事。林师傅受邀到空军基地为飞行员搞伙食。他针对飞行员的职业特点,精心安排菜谱,控油控糖,讲究营养均衡又要尽力保证让飞行员们吃得香、吃得好。当时还很年轻的刘晓旭则没能体会到师父的苦心,一心想做师父拿手的波丝油糕。不出意外,遭到师父的阻止,“飞行员在天上飞,必须严格注意饮食保障。波丝油糕油大容易出问题,要把细。”这番话让刘晓旭几十年来一直记忆犹新,师父的细心以及专业让自己一辈子敬仰。
08
师徒三人一起共事的往事
前面说过林师傅的徒弟不多,张中尤老师是1964年拜师的,刘晓旭老师是1981年拜师的。师徒三人曾经于上世纪70年代在努力餐小食部有一段难忘的共事时光。
刘晓旭保存,当年拜师的师徒合同。可以看到因不会写字,林师傅的签名栏使用手印代替,特意注明了右手大拇指,原件保存在市饮司备查(图片由刘晓旭老师提供)
上世纪70年代努力餐开设白案培训班,林老师教授技术,需要助教。公司准备调回张中尤来当助教。林师傅闻言不无担心地对刘晓旭等学员说:“努力餐的饭撒得过河去(形容饭硬),他(张中尤)肠胃不好怕不习惯哦。”由此可见,林老师是个心细如发的人,对于自己徒弟的关心和爱护是那么细致入微。
后来在努力餐小食部,当时的治德号,师父林家治带着徒弟张中尤和日后成为幺徒弟的刘晓旭,师徒三人开始了一段合作经营“努力餐包子”的时光。那时候的林师傅古稀之年,身体已经不是很好,很多时间都只能坐着。张中尤负责揉面、扯剂子;林师傅坐着包包子、提花子、拿味;刘晓旭则负责烧火、看碱、扯笼。在三人的共同努力下,努力餐的包子卖出了名气,每天早上排队买包子的人几乎要把路口轧断。我问刘晓旭老师,你们的包子真的那么好吃吗?他不无得意但非常自信地说:“我师父是在重庆‘九园’干过的,九园包子你晓得撒?”接下来,刘老师就把努力餐包子的特色如数家珍向我娓娓道来。“师父用天津‘狗不理’包子举例,它那个是全生馅,一坨。咬一口没吃到馅儿,再咬一口咬过了。我们的包子是生熟馅混起,师父要求我手工剁馅,把肉煮熟后切成颗粒状,这样吃起才有口感。再混入一定比例的水打馅,包之前加入葱花。努力餐的包子是重姜葱的鲜肉大包,咸鲜味。因为师父对发面和调馅儿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所以努力餐包子深受老成都人的喜爱。师兄后来调离了,我继续留下来打主力,在现在的努力餐“洞子口张老五凉粉”位置,一天要卖二袋面(一袋50斤)。也是从那时起,我慢慢懂得师父说的‘三分白案七分火’。并不只是红案炉子上需要看火候、火中取宝。白案一样的,无论是酥点还是蒸点、抢火点心等等都需要注意观察火候。”
林师傅留存于世的照片不多,张中尤老师和刘晓旭老师都对此深感遗憾。我找到一张林师傅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肖像照片,让我们近距离仰视这位值得铭记的面状元。
(全文完)
本文在写作中得到王旭东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张中尤、刘晓旭、兰桂均、蒋学云、华文通老师在本文写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顿首叩谢。
写在后面:
在《“多宝道人”张淮俊(上)》登载后,联系上张淮俊老师的家人,从而补充完善了张师傅的很多故事。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也能转发宣传,帮着我们找到林家治老师的后人。刘晓旭老师拿着1991年林老师灵堂上和“林二哥”的合照,遗憾地说,“给师父送终是我作为徒弟的本份,我也做到了。但后来我出国工作,回国后去林老师家看望师娘,那一片都拆迁了。我问过很多人,这么多年一直想找到林二哥,但非常遗憾。希望能联系上师父的后人,了我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