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的美食记忆(二)

文摘   2024-05-25 10:51   四川  

最早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行业里八十多岁的老师傅义正严辞地告诉我:“钵钵鸡哪里是乐山的嘛,我还在当小娃儿的时候成都就有钵钵鸡了”。接着就给我详细叙述了他记忆中关于钵钵鸡的儿时记忆,整理成文。

老成都钵钵鸡,小妖画

关于钵钵鸡的起源和历史,我试图去查找资料,包括联系了网上很火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张良仁老师,向其讨教关于他主张的清代《乐山县志》记载,明嘉州七贤游峨眉,七贤之一的章寓之发明钵钵鸡之说的原文出处(因我确实没找到史书上关于上述内容的记录),截止到发稿为止,确实未找到史料中关于钵钵鸡在明代时诞生于乐山的有力佐证。至于其他“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的说法,我个人持怀疑态度。本文只记录行业老人口述的,关于钵钵鸡的“老成都”儿时印象。

旧时成都能够开店做生意的,需要一定的本钱,除去房租以外,还要一笔“顶首”(即押金)。那些资金不够的,就只有置办一副饮食担子,挑起沿街叫卖。再没有钱的人为了讨生活,就只能再降低一个档次,用提篮、背篼装着吃食在茶馆剧场或沿街叫卖了,这种被称为“篼蔸客”。“篼篼客”常卖东西之一就是钵钵鸡,今天就让我们来摆摆老成都钵钵鸡的故事。

以下内容为乔灵璋老师口述,小妖整理、补充。

01

儿时“钵钵鸡”的记忆

小时候,我家住在东丁字街,现在的盐市口青石桥一带。印象中有个卖钵钵鸡的,大概50岁上下,头上顶了个竹子编的圈圈,就是竹编隔热锅圈,用布包裹起的,上面搁一个陶盆。这个布包锅圈是为了放稳陶盆,用布缠绕一是防滑,二是不膈着头皮生疼。陶盆里面放的是钵钵鸡,那是一块块切成长条状的鸡肉(带骨),没有鸡翅膀鸡脚鸡内脏那些,在红油汤汁里泡起,面上飘着一层金灿灿的芝麻。卖钵钵鸡的手上还挎着一个竹篮,里面放着钵钵兔,调料和钵钵鸡差不多,只是把鸡换成兔了。

他就这样头顶陶钵,手挎竹篮,沿街叫卖:“钵钵鸡,钵钵兔”。遇到买主就停下来,借着路边的公馆门洞儿,把随身携带的小板凳拿出来摆好,把头上的陶钵放下来,一双筷子任买主自由挑选。一坨鸡肉1分钱,买主吃一坨,篼篼客就在客人面前摆一枚“小钱”(清代民国时期的铜钱,民国后期停止流通,小孩子用做鸡毛毽、拉哨等)计数,结账时,数小钱个数来算账。买主是没有凳子坐的,只有在钵钵鸡陶钵前蹲着吃。

那时候,只要一听到篼篼客的叫卖声,我们这些娃娃就央求大人给点儿零钱,拿着钱欢欣雀跃地跑出去,边跑边喊“钵钵鸡,等到!”邻居小孩没有钱的也跟着一起跑,围在一起看热闹。几个孩子围到装钵钵鸡的陶钵,仔细寻找哪一坨更大一些。看好之后,出钱的这个娃儿就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还要特意去蘸红油面上飘着的芝麻,尽量多蘸一点儿。接下来就在小朋友艳羡的目光下,把那块黄沁沁蘸满了红油佐料的鸡块一口包进嘴里,感受肉香、油香、芝麻香。麻辣味道直冲天灵盖,却舍不得张开嘴,好像一张嘴,鸡块就要掉出来一样。那个肉无论是鸡还是兔都很细嫩,不塞牙,都是正相的没有边角余料,也没有鸡脖子那些。调料也拌得好,香得很。旁边小伙伴的口水都要滴到我脸上了,隔壁子张二娃最抖怂,鼻涕流起多长,凑到我嘴边来舔我嘴角的芝麻。这个记忆贯穿我的童年,直到1955年我读初中住校为止,成都一直都有这样走街串巷卖钵钵鸡的篼篼客。

市面上的钵钵鸡,鸡杂、素菜等鸡肉以外的其他食材都可以一钵端(图据网络)

02

“钵钵鸡”的起源说

现在有人说钵钵鸡起源于乐山,还有人牵强附会地上溯到唐代,这简直是打胡乱说哈。我母亲曾经在乐山工作(1951-1969年),因此我对乐山的饮食有一定了解,在我的记忆里,当时肯定没有钵钵鸡。乐山当地的一位名叫黄江龙的美食作家曾进行过考证,他认为乐山钵钵鸡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善于调味的乐山人将本地土鸡浸着红油拿到街上售卖,钵钵是土窑烧制的,这道小吃以鸡为主,涵盖鸡肉与鸡杂。当时,买下整只鸡过于奢侈,卖家一般就用竹片把鸡的各个部位穿上,方便买家自选,能吃多少是多少。后来经过改良,原来的竹片改成了竹签,份量发生变化,汤底也开始有了红油和藤椒两种可选,食材也越来越多样化。

钵钵鸡最是销魂的那勺红油汤汁,图据网络

1990年,钵钵鸡获成都市个体名小吃优质奖,1991年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优质名小吃。乐山政府把钵钵鸡申请“非遗”则是近些年的事。这样看来,钵钵鸡诞生于乐山的说法有待商榷。

03‍

“钵钵鸡”的评价要素

钵钵鸡的味道好不好,首先就看汤。都知道现在的钵钵鸡是泡在汤料里的,据说当年在茶馆戏院端着钵钵叫卖的篼篼客是鸡和汤料分开的,客人选好了之后才蘸食,和现在古蔺麻辣鸡一样的吃法。为什么要这样,汤料泡入味不是更好吃吗?我查找资料后得到的解释是:“如果一直把鸡块泡在汤里,风味衰减,所以是蘸食。”但我很难接受这个说法,第一当时是鸡块,不易入味,也不是像古蔺麻辣鸡那样卤过的,白迷白眼的鸡肉坨坨实在无趣。第二,泡一下佐料汤汁更入味,又没有喊你一直泡起。

说回现在市面上销售的钵钵鸡汤料,这钵料要有厚度,不是一大钵红油哈,油只是上面一层,下面是鸡汤熬煮的汤料,这样钵钵鸡的汤底才有足够的渗透度,菜品才能充分入味。

草堂这边有一家开了很多年的钵钵鸡,在我看来就名不副实,真不值得专门来吃。清汤寡水的,老板还抠抠索索舍不得给汤料,完全就是鸡精味精兑出来的,吃完口渴得很。而在乐山、牛佛、邛崃等地吃过的街边店,人家那锅汤料就要厚重很多,所以大家吃钵钵鸡先看汤底,这个也算是一个经验之谈哈。

生意好名气大的钵钵鸡名店(图据网络)


川菜寻游记
从日常的川菜口述历史记录工作中挖掘出来的川菜瑰宝,自己工作中的心得体会,真实地呈现在您眼前。川菜不仅只有菜,更有菜后面的人和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