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里的聋子、瞎子和哑巴(上)

文摘   美食   2024-05-01 19:49   四川  

首先声明,本文中以绰号称呼各位主人公,没有大不敬或者戏谑的意思。正是想通过对这三位老前辈的故事梳理,记录他们异于常人的不易和对行业做出的贡献。因为行业习惯称呼其绰号,久而久之本名都被淹没在历史中,探究不得。

以前,成都饮食行业里有几位身体残疾的“奇人异士”,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在专业领域却不输给同行,甚至都成为自己行业里的佼佼者,至今被人念叨。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们的故事。

温兴发肖像照,请勿转发他用

温兴发:1907-1977年,四川新都唐家寺人。14岁到成都顺城街“万方饭铺”当学徒。1928年起先后在盐市口邱家饭铺、谨里餐、提督街五都市、走马街乡村、正府街兴泰、福兴街竹林小餐和朵颐食堂专事制作泡菜等小菜。他曾以口述方式讲述泡菜实践经验,由成都市东城区饮食中心店组织编写《四川泡菜》一书,1959年由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后多次再版。这是国内第一本四川泡菜的专著。

(以上内容与《川菜志》、《川菜烹饪事典》等资料记载有所不同,是笔者根据查找资料、比对后得出的个人观点)(本文图片、文字谢绝无良搬运及盗用剽窃)

01

“泡菜第一人”的“温聋子”

这位师傅名叫温兴发,人称“温泡菜”,因为耳朵有点儿背,行业人又称“温聋子”,出身在一个卖干杂的小商贩家庭。行业里由于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于有些绕口或者复杂的字不便于记忆,所以习惯相互起绰号,习惯用身体残疾或外貌特征起一些带有玩笑意味、但令人记忆深刻的绰号,什么“狗儿”“狗屎”“疤脸”“花猫儿”“小娃儿”之类的。由于肯学肯钻,凭着一股子学习的劲头儿,温泡菜硬是在泡菜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菜杂行里很小众的分支,把自己推到了“泡菜第一人”的位置上,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说他前无古人,是根据同时代的众人共识,温泡菜的泡菜就是拿得一。说他后无来者,是因为他代表了行业里传统保守的那一类师傅的特点,不收徒、不外传。即便是公私合营、饮食公司成立后,在当时那么严肃高压的社会政治环境下,饮食公司多次给他做思想工作,安排徒弟拜师学艺,都没有人坚持学出来。

02

去伪存真和绝招破解

“温泡菜”的绝招之一就是别人泡的仔姜即便是已经泡发黑了,但只要姜心还没黑透,交给他,通过重新泡制,可以把黑仔姜的颜色改还原,依然是淡黄鲜脆。他还能把已经泡变味而发软的豇豆,经处理重新泡得清脆可口。“温泡菜”的绝招之二就是对每一种食材物尽其用,绝不丢弃。上文列举的泡茄子把儿、莴笋皮,都是如此。

据多位曾在“朵颐”工作过的老师傅讲述:温师傅的泡菜房就在朵颐食堂厅堂旁边,一扇小门联通。几十个近一米的泡菜坛子整整齐齐摆放在天井里,不允许人随意进出,更不要说摆弄他的宝贝坛子了。网上有人说,温泡菜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在院子里胶管子接起水龙头,挨着一个个把泡菜坛子冲洗一番,接着再用干净抹布擦拭干净,换坛沿水。看到这里,我心生疑问:早上餐厅要开堂做各种准备工作,地面到处都是积水不方便工作吧?而且冲水的一项重要目的是为了给泡菜坛子降温,那么比起早晨,是不是晌午忙过之后再来做更合理?带着疑问我再次请教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得到的回答应证了我的猜想:下午四五点钟接起水龙头冲洗、擦拭、换水,工序流程一个不拉,每天如此。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不是吹毛求疵、故弄玄虚,而是为了——一、卫生;二、降温;三、增加空气湿度,制造一个适合泡菜发酵所需要的小环境。总所周知,泡菜喜欢阴凉潮湿通风接地气扯得到露水的环境。那些一本正经端坐在镜头前张起嘴巴乱说的“砖家”,麻烦稍微有点点严谨认真嘛,你都被捧到神坛上坐起了,就不要打胡乱说贻误后人了嘛。

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我试着去破解温泡菜把泡黑的仔姜、泡𤆵的豇豆妙手回春的秘诀,在走访中获得了这一段往事更多的细节——

温师傅因病住院,不得不拜托店里的年轻学徒工照看天井里的泡菜坛子。有一天学徒工着着急急拿着一坨变色的姜跑到医院,举到温师傅面前,带着哭腔说:“师傅,姜咋个黑了,咋办哦。”大家都知道,姜黑了是因为盐水出问题,或者就是坛子里豁风漏气,姜被氧化了,也就意味着这一坛子姜都要倒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普通人无法承受之重,也难怪学徒工吓哭了。温师傅先是掰开姜看了一眼,接着用手里的姜敲了小伙子的头,嘴里骂到:“死娃娃,肯定是忘了掺坛沿水。回去记到按我说的冲坛子、抹干净、掺坛沿水。等我回去!”小伙子眼里包着眼泪,不敢多逗留赶紧跑回店里,去按温师傅说的做。等温师傅身体好些回到店里,喝退了跟班儿,关起门来捣饬他的宝贝坛子。透过门缝,只看到他贴近坛子,耳朵贴着坛壁,手掌抱着坛身,微闭着双眼喃喃自语。又用那把磨包浆的竹刀,小心翼翼地撬起坛盖一角,轻手揭开,凑近一闻,再舀了一勺盐水尝了一口,微皱起眉,念念叨叨。再后来就看到他在天井里忙碌,把姜都舀出来,漂在水盆里,清洗坛子,又灌进他那如同菜籽油一般黄亮浓稠的泡菜母水,从怀里掏了个啥出来,飞快地倒入坛子……说来也怪,三天后再去看那坛变质发黑的仔姜,居然妙手回春变得嫩黄如初,口感脆爽。温师傅对待泡菜的态度,就像老中医对待病患,带着一颗善心尽力救治,重燃生命之光。

在上面这段叙述里,有几个关键点。姜变黑,但没有过心;盐水出问题,捞出来漂洗改味;重新加够泡菜母水、盐水浓度调整。在请教专业人士后,获得他们更详细的破解方法:新泡的仔姜出现表面发黑,有可能是没有完全被盐水浸泡,需要加篾条压入水中。也可能是盐水浓度不合适,导致表面氧化发黑,这时候就要用白醋等增加酸度,帮助其快速发酵。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坛子有沙眼漏气或者坛沿水没有及时添加,导致漏气氧化。同理,对于未能快速发酵、盐水浓度不合适导致的豇豆脱水变软的情况,加重老母水比例,加白醋帮助快速发酵,都能实现豇豆吃水变饱满,口感自然也就变脆了。泡辣椒不散籽的诀窍,就是盐味够、盐水足,海椒整体都要浸泡在盐水里,必要时加篾条压住。

沈涛老师对于同学李允文家的泡菜赞不绝口,那是李父李浩如从“温泡菜”那里要来的泡菜母水,并经“温泡菜”亲自指点泡出来的。李浩如解放前家境优渥,整日沉迷于川剧,是个资深票友。解放后因减租退押表现好,工作队队长看上他,从新繁调成都商业局工作,分管餐饮物价,因此和饮食行业接触。大爷们那时候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泡茶馆听川剧了,其中就有“温泡菜”。由于自己的川剧票友身份,得以结交行业里的大爷。靠着自己这个优势,李和温交好,走动频繁,得到“温泡菜”密而不传的泡菜心得也就不在话下。上世纪五十年代川剧院缺花脸,准备调李去充实剧团,但商业部门不愿放人,市长李宗林亲自过问后才调往川剧院,成为日后知名的川剧花脸演员。

03

关于朵颐的往事

温兴发师傅1944年从竹林小餐到了朵颐食堂,这是解放前就有的老馆子,位置在总府路,斜对面就是商业场。朵颐取自“大快朵颐”,词义是鼓动腮颊咀嚼东西的样子。朵颐食堂创办于1923年,是一家南堂兼饭铺、以综合经营为特色的新式餐厅。与同时代的姑姑筵、荣乐园、颐之时相比更接地气。既供应零餐,也可以承办席桌。两层楼的店堂,自然分流不同档次的食客。据传老板是张静男,又名张晋楠,在旧社会是成都地界上响当当的人物,各路神仙都要买帐的主儿。他也是最早实行众筹的经营模式,靠着给股份和自己那不可小觑的身份,召集了张守勋等众多名厨,可以说当时成都地界上凡是有点儿名气的厨师,大都被他招于麾下,张淮俊、孔道生、张德善、曾国华、张松云、陈松如这些响当当的名厨,都曾经在朵颐工作过,而张淮俊、张德善、陈松如等六位师兄弟因为脾气相投,结拜金兰。如今这些老师傅都已作古多年,无法求证是否属实,但他们的徒弟们相互走动较多,据说就是师父们的情谊延续。

川菜老师傅在草堂寺合影(左起:张荣兴、孔道生、张绍云、陈松如、曾国华、张松云、江松庭、李志道)

当年朱德、陈毅等中央首长来成都,大多要吃“温泡菜”。中心店书记主任些接到命令后,不能声张,细心打包交给工作人员带走,事后很久才可能在开会时口头表扬一下。1958年曾国华师傅曾带着两坛子温师傅的泡菜去广州参加一个“粗粮细作”的经验交流会,结果临时接到通知改道去武汉,给出席“武昌会议”的中央首长做伙食。曾师傅带去的泡菜受到了首长们的交口称赞,随着“温泡菜坐飞机”的趣闻,温泡菜的名声也就声名远扬了。

“(上世纪60、70年代)我父亲(毛齐成)驻外回国休假结束前,都要去端点儿温泡菜带起走。那时候是用竹篓子装的,他就抱到坐飞机带出国,当成药引子嘛,金贵得很。”

——毛昌国老师口述实录内容

04

金宝卵里宝贝多

温泡菜的泡菜坛子,不让人碰,视为“金宝卵”。就算他自己去启坛,都要用一把特制的竹刀去撬盖子,旁人必须“退避三尺”。泡菜需要添加香料,饮食公司让他开单子公家买,他拒绝;让他拿票据来报账,他怕泄露香料配方,干脆自己买不报账。要知道几十个一米左右的大坛子,经年累月算下来不是个小数目,但这位固执的老头儿就这样坚持下来。

据说温泡菜泡的泡菜脆爽可口,经年不变色不走味。那一溜整齐排开的泡菜坛子,个个铮光发亮,无一点污渍水痕,坛沿水新鲜干净,无任何杂质。坛中的泡菜盐水清花亮色。温师傅养出的老盐水尤如菜籽油,颜色黄亮浓稠、清澈纯净。温师傅的泡菜即使是泡了几年,吃起来依然如头天泡的一样鲜嫩如初、香脆爽口。他泡的红辣椒,不变形、不走籽,色鲜红、质脆香、咸辣微甜、经年不变;泡仔姜,色微黄、味鲜香、质嫩脆,贮存两年不变味。在他手里,万物皆可泡。泡青豆、泡花菜、泡茄子柄、泡冬瓜、泡土豆、泡莴笋皮,你是否没听过?我在网上查找资料时,看到有人写“温泡菜泡柚子仁,那更是巴蜀之绝无仅有的珍品。”我心想柚子米米咋个泡?泡出来能吃吗?首先,我去查找柚子仁是否能够食用,获得的信息是可以食用,且是一味中药材,具有止咳、治脱发、辅助治疗糖尿病、减少胃液分泌以及美容的功效。再询问多位行业里的老人,八十多岁的大爷都没有见识过泡柚子仁,就在我以为这是个空穴来风的传闻,找不到见证人获得更多细节信息的时候,沈涛老师给我引荐了李允文老师。关于李老师的介绍,上文已经说过,不再赘述,据李老师回忆,确有泡柚子籽的这道菜,但要预先处理,去掉柚子籽的种皮,只留胚的部分,还要去掉苦涩味,是个“背工活路”「1」,至于温老先生是如何预处理的,由于他闭口不说也没有述诸于文字,成为一道迷。

“我听家父摆过这个龙门阵,我也只是听说没有吃过。因温泡菜在柚子米米入坛前的”出坯“环节时如何操作从不外传,成为一道迷。因为柚子米米体积小、还要剥去籽的外壳,成菜数量极少,只在少数极品宴席上才上。”

——李允文老师口述内容整理(采访人:沈涛老师)

(未完待续)

「1」成都话,形容费时耗力的手工活。

本文在写作中得到王旭东老师的悉心指导,参考了胡廉泉《闲侃四川泡菜》、傅治军《朵颐之烟云》等文章,傅治军、蒋学云、肖见明、沈涛、李允文、朱建中、李成亮、罗晏子、毛昌国、华文通老师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顿首叩谢。

川菜寻游记
从日常的川菜口述历史记录工作中挖掘出来的川菜瑰宝,自己工作中的心得体会,真实地呈现在您眼前。川菜不仅只有菜,更有菜后面的人和历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