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调研竹林小餐的历史,和受访老师们约在带江草堂喝茶。2019年后,为了整合资源,成都市饮食公司把竹林小餐和带江草堂合并,招牌上写着“带江草堂 邹鲢鱼酒家”字样。
关于带江草堂和创办人邹瑞麟老先生的故事,我从行业老师那里听到了太多太多。仅一个太白酱肉就有若干传说,其配方更是如同武林秘籍般在江湖上流传出N个版本。
今天想聊聊带江草堂的招牌菜“大蒜烧仔🐟”。这里的🐟到底是鲢鱼还是鲶鱼?作为严谨的川菜历史研究者,如果张冠李戴搞不清楚状况,是不是可以回家睡了?
首先我特意去店里点了这道菜,菜单和店招,都写着“大蒜仔鲢”。但图片以及端上来的实物却是另一种鱼类——鲶鱼。
带江草堂的菜单,为了便于读者看清楚菜名,放大效果。
当日我在店里吃到的大蒜烧仔鲶
接着我翻看字典以及上网查询,按《现代汉语词典》的相关词条解释,鲇(鲶)鱼,体表多黏液,无鳞,背部苍黑色,头扁口阔,有须两对,尾圆而短,不分叉,背鳍小,臀鳍与尾鳍相连,生活在淡水中,吃小鱼、贝类、蛙等。鲢鱼,又称鱮鱼,体侧扁,鳞细,背部银灰色,腹部白色,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而SearchGPT给出的回答更为详细:
鲶鱼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鲶鱼
外文名:Silurus spp,Oriental sheatfish,Far east asian catfish
科属:鲶形目,鲶科,鲶属
俗称:鲶巴郎、泥鱼、塘虱鱼等
二、种类与形态
鲶鱼种类较多,常见的大口鲶(S.soldatovi,俗称河鲶)和鲶(S.asotus,俗称土鲶)是其中的代表。它们的形态特征包括:
体长:体型较长,头部平扁,头后侧扁。
口部:口阔,上位,下颌突出。上下颌及犁骨上有许多绒毛状细齿。
触须:成鱼须2对,幼鱼期须3对。
鳍部:背鳍萎缩呈丛状,胸鳍有一根硬刺,其前缘有锯齿;臀鳍长,后端与尾鳍相联;尾鳍小,呈斜切形。
体色:体呈灰褐色,具黑色斑块,有时全身黑色,腹部白色,其它各鳍灰黑色;幼鱼期体黄绿色。
三、生活习性
栖息地:主要栖息于江河缓流水域和湖泊的中、下层,亦能适应于流水中生活。
活动习性:白天多隐蔽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的底层,晚间则非常活跃,喜游至浅水处觅食。
食性:捕食对象多为小鱼,也食虾和水生昆虫,属于底栖肉食性鱼类。
繁殖:一般于4-7月产卵,卵粘附在细砂底质或石缝中发育孵化。
四、分布区域
鲶鱼分布于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等水系,国外见于俄罗斯海滨省、日本本州及朝鲜半岛。
五、食用方法
鲶鱼肉质细嫩、美味浓郁、刺少、开胃、易消化,适合多种烹饪方式,如红烧、清蒸、炖煮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鲶鱼菜肴:
红烧鲶鱼:将鲶鱼处理干净后,用油煎至两面微黄,再加入调料炖煮,最后收汁即可。其特点是鱼肉鲜嫩入味,汤汁浓稠香浓。
清蒸鲶鱼:将鲶鱼处理干净后,用调料腌制片刻,然后上锅蒸熟。这种方法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鲶鱼的鲜味和营养价值。
鲶鱼炖茄子:将鲶鱼和茄子一起炖煮,使鲶鱼肥而不腻,茄子鲜香味浓,荤素相得益彰。
鲢鱼
鲢鱼,又称白鲢、水鲢、跳鲢、鲢子等,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其他三种为青鱼、草鱼、鳙鱼),属于鲤形目鲤科。以下是关于鲢鱼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中文名:鲢鱼
拉丁学名: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科属:;鲤形目,鲤科,鲢属
二、外形特征
鲢鱼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胸鳍不超过腹鳍基部,各鳍色灰白。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腹部正中角质棱自胸鳍下方直延达肛门。形态和鳙鱼相似,但鲢鱼性急躁,善跳跃。
三、生活习性
栖息环境:鲢鱼主要栖息于江河干流及附属水体的上层。性活泼,善跳跃。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
食性:鲢鱼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在鱼苗阶段主要吃浮游动物,如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的无节幼体等。长大到1.5厘米以上时逐渐转为吃浮游植物,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亦吃豆浆、豆渣粉、麸皮和米糠等。鲢鱼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
繁殖习性:鲢鱼性成熟年龄较草鱼早1-2年。成熟个体也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鱼便可达到成熟。产卵期与草鱼相近,长江流域在4月下旬开始产卵到7月止,而以5~6月较集中。长江干流产卵场主要在宜昌到监利江段。怀卵量在20~161万粒之间,不同大小个体怀卵量有很大的变化。
四、分布区域
鲢鱼是中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分布在全国各大水系。它是人工饲养的大型淡水鱼,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常与草鱼、鲤鱼混养。
五、食用方法
鲢鱼有多种食用方法,多用鱼头制作菜肴。在烹饪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选择不同的调料和烹饪方式。同时,由于鲢鱼的刺较多,食用时需要小心处理,以免刺伤口腔。
上图左为鲶鱼,右为鲢鱼
对比两种鱼类的图片,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样子,一眼可辨,带江草堂点单上写的“鲢鱼”,端上餐桌却是“鲶鱼”。那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有人说是因为“成都人生得奸,认字认半边”,举出盘飧市的飧,在成都话里要读成“餐”,以讹传讹,久而久之就流传开来。但这里的鲶鲢之争,恐怕是跟成都话没有“L”的发音,一概改成“N”相关吧,但这样说来更应该是鲶非鲢才对啊。
我再翻看《四川方言词典》,好家伙,词典里没有收录“L”为韵母开头的词语,脸在四川方言里读成nian、排列子要说成pai nie zi、鲶鱼也是收录其中,鲇巴郎nian ba nang。
我的日常工作离不开老师们的关心和指导。面对我的疑问,吕懋国老师指出:“应是鲶鱼不是鲢鱼。过去鲢鱼一离开水面就立即死掉,连苦胆都是破的。”至此我认为带江草堂应该把招牌改回来,名副其实“邹鲶鱼”才对嘛。大蒜烧仔鲶应该用独蒜,且以温江产的“红七星”为佳,“梳子背、芽点软、红皮红”。独蒜先要“飙一道油”,最早看到“飙油”这个词,不太明白,请教陈小林老师后获知:大蒜具有脂水共溶特性,在烹调中一般需飙油的大蒜是整蒜瓣。因为整蒜瓣不易出味,经油炸,出味快,易耙软,且酥香,又在蒜表皮形成一层膜,烹调中能保持形体不烂。
我把陈老师的回答和温星老师交流,他也同意陈老师的观点,作为厨房一线工作者,他给我更加详细地指出,较之普通瓣瓣蒜,独蒜的辛辣味道通常更浓,熟化后口感更为温和。普通生蒜的刺激性更重,北方饺子或食面时,通常喜欢搭配生蒜。独蒜煨煮不易软烂,所以在大蒜烧仔鲢、家常烧鳝鱼时通常选用独蒜。而烹制时先用120-160℃的低温油去浸炸大蒜,加速内部熟化,释放硫化物,激发蒜香,同时在表皮形成一层牙黄色焦皮,使其在后面烹制过程中保持外形完整、内里绵软的口感。油温不能高,否则就让外皮迅速焦化,出现蒜臭味,颜色也不好看,这在烹饪中是需要避免发生的。
当日我吃的那份大蒜仔鲢是厨师长亲自上阵,所用食材和配料都是严格作业,原汁原味。大蒜烧仔鲶盘中的独蒜甚至比鱼还先吃完,但我看朋友们拍的店里用餐图片,瓣瓣蒜占了多数,风味肯定有所折损。吃完鱼,用剩下的汤汁拌饭,和麻婆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假如是用刺多的鲢鱼,我是断不敢如此行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