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修复(十一)| 羞耻感(上):心灵的警报系统,还是内心深处的隐形利刃?

文摘   健康   2024-07-23 15:26   山东  

前面文章中,我们一起回溯了整个童年期和青春期心理发展的核心需求,这些内容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是如何长大的,以及这些成长阶段需求满足不够会给成年后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现在可能很多人就会有疑问:童年经历留下的心理阴影,最终在成年后变成了我的哪一个部分呢?

 

答案就是不健康的,或者说负性的思维、行为与情绪感知模式。

 

此外可以说,童年阴影不仅参与塑造了我们看待自我和世界的角度,更重要的是,应对这些不良模式的方式,又会持续巩固和加深它们对我们人生的负面影响。

 

接下来我们回到当下的成年生活,一起来了解童年创伤会形成的一些比较多见的成年期不良心理模式。这是一个自我觉察的过程,同时也是改变和应对这些不良模式的一个好机会。

 

01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种不良心理模式——羞耻感。

 

可以说羞耻感是十种童年逆境经历在成年后最可能会体验到的核心感受。

 

也就是说,很多儿时受过伤的人,内心通常都会体验着某种羞耻感。他们可能会觉得:我是个有问题的人;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都是因为我不好,所以怎么样等信念。

 

当然与此相反,有些人则可能会认为自己完全没有羞耻感,但通常这很大可能是他们抵御羞耻感的一种防御。

 

那到底什么是羞耻感呢?

 

有人可能会说这种感受其实并不陌生。也许不一定用羞耻感来形容,比如说惭愧、羞辱、尴尬或者懊悔、丢脸、难堪等感觉,我们可能会更加熟悉一些。

 

生活中很多片刻都会触及到这种所谓的“羞耻感”。比如和某个景仰或者暗恋的人在一起,突然打了个嗝;或者在熟人面前遭到了另外一个人的拒绝;再比如去参加一个会议,可是迟到了,还发现自己和现场所有人的穿着都不一样等等很多时刻。

 

但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要探讨的羞耻感,或者说,这些体验谈不上算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羞耻感,它们往往只是一种愧疚或者不好意思的感觉。

 

而我们所谓的不健康的,或者说负性的思维与情绪感知模式的羞耻感,指的是个体在某种情境或行为中,感受到自身价值与自尊,或者自体的完整存在受到威胁或损害的一种情感体验。


或者说,当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能力或身份不符合社会、他人或自体期待的期望时,便可能产生羞耻感。这种感受往往导致个体对自我的评价降低,进而影响到个人的自尊和自信,甚至涉及自体的完整或存在感。

 

所以,这种羞耻感的本质是以个体的自我价值和自尊,以及自体的统合性为代价,依托于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形成的一种情感体验。

 

大家知道,在我们中国文化中,羞耻感常常与“面子”、“丢脸”等概念相联系,体现为一种对自我形象和社会评价的担忧和恐惧。当个体感到自己的行为或表现不符合社会期待或家庭期望时,就可能会产生羞耻感。这种感受会对个体的自尊、自我价值和效能感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社交能力下降、抑郁等心理问题。

 

此外,这种羞耻感往往形成于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长期处于评判、羞辱、辱骂的环境中。而这种环境可能来自于家庭、学校或社会等多个方面,导致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产生严重的质疑和否定。

 

所以,在我们的文化环境中,个体更加容易因为达不到外界的期望或标准而感到羞耻。

 

现实生活中,羞耻感对个体(比较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价值感降低:个体可能会因为过度羞耻而对自己产生严重的负面评价,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或不值得被爱和尊重。

 

2、社交障碍:由于担心被他人嘲笑或贬低,个体可能会避免与他人交往,导致社交能力下降,甚至产生社交恐惧。

 

3、心理健康问题:过度羞耻感可能导致个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自伤、自杀倾向。

 

4、反向形成:在某些情况下,个体可能会以反向的方式应对羞耻感,如表现出过度的自负或攻击性,以掩盖内心的脆弱和不安。甚至可能体现在躁狂症状中,特别是其中的钟情妄想、关系妄想和被害妄想等等。这些妄想往往可能是羞耻感在内心被过度压抑后的一种扭曲和反常的外部表现。

 

02

 

那么童年阴影是如何形成有害的羞耻感呢?

 

首先我们说,与一般人相比,在小时候有过比较严重受虐经历的孩子,成年前、后都更容易感受到羞耻。这些孩子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甚至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羞耻,从而对自己产生深深的厌恶和憎恨。

 

并且在羞耻感的应对和处理上,面临着更为广泛且深刻的问题,正如前面羞耻感对个体的不良影响中所言,其中主要包括:

 

1、社交能力受损:孩子在与他人交往时,可能会因为害怕被评判或羞辱而变得谨小慎微,甚至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这会导致他们的社交能力受损,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2、自我认知扭曲:孩子可能会过度依赖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而不是基于自己的内在感受和价值观。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他人的看法,从而失去对自己的真实认知。

 

3、愤怒和攻击性:虽然孩子可能在外表上表现出顺从和忍耐,但内心却往往可能充满了愤怒和敌意。这种愤怒可能会指向自己,导致自我伤害或自杀倾向;也可能会指向他人,表现为攻击性或暴力行为。

 

4、心理健康问题:孩子可能会长期遭受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等。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和绝望,对生活失去兴趣、信心和希望。

 

所以显然,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避免使用辱骂、羞辱或评判的方式。相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从而健康成长。

 

其次,童年不同阶段所发生的不同创伤,带给人的羞耻感也不同。

 

根据弗洛伊德对童年期的划分,把三岁前的童年称为“俄狄浦斯前期”(简称“俄前期”),三岁到六岁的阶段称为“俄狄浦斯期”(简称“俄期”)。那么与此相对应的两种羞耻感就分别称为“俄狄浦斯前期(俄前期)羞耻感”和“俄狄浦斯期(俄期)羞耻感”。

 

其中“俄前期羞耻感”代表我们无意识层面所讲的羞耻感,而“俄期羞耻感”则是指个体一般意义中的相对价值受到质疑时所产生的感觉。

比如当一个人拥有的财富、个人品质或能力等方面比不过别人时所产生的羞耻感。

 

这里的核心是比较,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并且放大了比较的结果,感觉自己那么的弱小、不堪,然后陷入到了痛苦的情绪当中。

 

“俄期羞耻感”的无意识根源主要是由肢体暴力、情感暴力或性侵犯等造成。这些逆境体验使得孩子的认知体系发生了偏差,总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所以遭遇到了这些经历。

 

这里的“不够好”是具体且具有指向性的。换句话说,是以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的期望为参照系的。当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

或者是暴露了自己的能力不足,又或是无意识中害怕自己的受虐经历被曝光,那么这时,“俄期羞耻感”就产生了。

 

回到“俄前期羞耻感”,它是当一个人的绝对价值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感受。所以,与“俄期羞耻感”相比,“俄前期羞耻感”则更加严重,因为此时被贬低的是个体的存在感、自我感。

 

“俄前期羞耻感”通常是源自于婴幼儿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前面文章中讲过,在这两个阶段,养育者应该为孩子提供“安全基地”,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

 

而如果这些满足获得不足,小宝宝无意识中就可能会滋生出深切的羞耻感,以及对自我生命存在的贬低。

 

同时,这些在婴幼儿阶段被忽视的孩子的父母,他们通常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都不会给予到自己孩子应有的关注,甚至可能会对他们进行长期精神或肉体上的虐待、忽视,以及语言暴力等等。比如他们可能会说:我根本不需要你,或者说我把你生下来就是个错误等等。

 

包括那些无意中父母经常会开的玩笑。比如你是垃圾堆里捡的;你是谁谁生的,因为他们养不活你,我们才把你领回来;或者你看你以后这一辈子就只能去捡垃圾了等等。

 

因为这种玩笑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很难区别你是在开玩笑还是真的。

所以,这些话语重复多了,就不可避免地会给孩子造成“俄前期的羞耻感”,让他们的内心,充满着一种弥散性的空虚感、低自尊和自我无价值感。

然后这些孩子慢慢长大,他们会因为这种深入内心的羞耻感而感觉生活的无意义和无价值,而且很多时候他们会同意且坚信自己的出生确实就是一个错误。

 

03

 

那么,现在问题又来了:羞耻感都是有害的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我们可以把羞耻感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害的,而另外一种则是健康的。

 

所谓“健康的羞耻感”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进程中体验到的正常情绪感受。这种感受让我们有了道德观念,使得我们会要求自己去顺应规则,能够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从而发展出适应社会的能力。


比如做错了一件事,犯了某个错误,我的行为不太好…这时我们会感觉到羞耻。

 

而保持适度羞耻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底线的维护:适度的羞耻感有助于个体明确并遵守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避免做出伤害他人或违背社会价值观的行为。它是个人道德底线的承托,使我们在面对诱惑或冲突时能够坚守原则。

 

2、自我价值的提升:适度的羞耻感能够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这种自我反省的过程有助于提升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使我们成为更加成熟、有担当的人。

 

3、人际关系的和谐:适度的羞耻感能够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谨慎和尊重他人。它有助于我们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或尴尬。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更加理解和包容他人的感受,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4、心理健康的保障:适度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正确面对自己的情感和问题,避免过度压抑或放纵自己。适度的羞耻感还能够激发我们的积极情绪和动力,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反观有害的羞耻感则不同。可以看到文章前面所说的那些比较严重的心理层面的影响以外,它也是现实生活中一种贬低自我价值和低自尊,高自卑的不适的情感体验。

 

所以我们说,羞耻感的负面影响会充斥着成年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自信、自尊、自体意向到理解、共情他人的能力;经营亲密关系的能力;承担风险和取得成功的能力;以及身心健康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比如有这样一位姑娘,各方面能力都很强,人也很漂亮,但是她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穿衣规则,就是从来不穿裙子和凉鞋,衣服穿着通常也是非常朴素和宽大…

 

后来了解到她在读书的时候,青春期开始身材就已经很好了,在班上变得就比较突出。结果时不时会惹来男生起哄,平日里大家总盯着她看,还被调皮的男生撩过裙子…

 

她把这些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反而责怪和告诫她说:谁让你穿裙子呢?!女孩子要注意检点…

 

久而久之,她就觉得是因为自己高挑又丰满的身材和穿着给自己带来的这些麻烦,于是慢慢地她不再穿裙子,并尽量避免让身材露出来,因此就只穿宽松的衣服。而如果有人表扬她的外貌,夸赞她的身材,这会让她觉得无比的烦恼和羞耻。

 

04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想要抵御和摆脱羞耻感,让自己不被击垮,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防御性策略。而现实中比较常见的是通过让羞耻感“内化”或者“外泄”的方式,避免自己体会到更多暴露和羞耻的感觉。

 

但不论是“内化”或者“外泄”,都只会进一步的对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

 

比如内化羞耻感其实是一种被动的策略,主要的做法是自我封闭,沉迷于幻想,假装自己感觉良好;又或者逃避和孤立自己,与人保持距离,回避一些社交的场合;再或者是伪装取悦他人,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逆来顺受或者优柔寡断;此外还有的人表现为完美主义,希望自己永远都不要犯错,对自己过于苛刻或者怀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以及可能的一种表现是盲目攀比,经常把自己和他人比较等等。

 

而外泄羞耻感则是一种攻击性的策略,具体表现为愤怒。比如有的人特别易激惹,一丁点被冒犯就要暴跳如雷,挖苦、仇恨他人;又或者是经常鄙视他人,喜欢批判、苛责和轻视别人;或者是故作高深、清高,其实是不想被别人轻视;还有的人渴望权力和掌控感,以此来弥补自己内心的羞耻感,认为自己越强大,越坚强,就可以避免更多的羞耻感等等。

 

现在到这里,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羞耻感的定义、形成、影响以及童年阴影与羞耻感之间的相关,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人已经感觉到了自我的比较强烈的羞耻感体验。

 

但我们想说的是,每个儿时受过创伤的人,内心其实都存在着一定的羞耻感。或者说,我们所有人在某种程度上都经受着羞耻感的影响,包括一些认为自己完全没有羞耻感的人,实际上他们也在经历着这个部分。

 

所以,同时也很想告诉大家,羞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要处理羞耻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因此首先希望大家建立一个健康的目标,就是不要希望自我能够完全屏蔽掉羞耻感。当然这也不可能实现。


而是可以把羞耻感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频率之内,让它不会成为我们自我价值和自体存在的底色。那么,如何抚慰和面对内心的羞耻感,我们后面文章会继续探讨。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翊心心理
识别、澄清、修通自我路上的陪伴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