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修复(二十)| 习得性无助(上):心灵深处的隐形枷锁

文摘   健康   2024-09-24 14:46   山东  

01

 

首先我们来看,“习得性无助”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这是一种做什么事情都觉得无济于事的体验和感受,可能我们每个人或身边的人都曾经有过。

 

或者正在经历着类似的体验——


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很多事情却始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每次都感觉自己表现的很难看。


可能你开始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命,自己做不了什么改变,而对于那个无形的命运的力量,自己更是无力抵抗。


于是就变得很虚无,变得不再乐观,仿佛一切努力都是无用的。

 

比如你总想考个某方面的资格证,经过多次的努力复习,成绩却依然没有提高,总是就差那么一丁点。然后你干脆就放弃所有的努力,甚至放弃了各种与学习有关的事情。

 

你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没用了,那么这种感觉,就是“习得性无助”。

 

大家知道,这个系列文章主要是讲童年创伤的,在这个语境下讲“习得性无助”,可能会加重大家无力的感觉。

 

这个话怎么理解呢?

 

就是通过这之前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如果大家已经学会了把成年的不良模式和童年创伤联系在一起。可能就会告诉自己说:


我的童年经历了这样、那样的创伤,所以我现在过得不好。但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也无能为力,那么现在我做什么也是徒劳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我只能接受这个恶果…

 

所以可以看到,我们如果陷入到这样的逻辑思维里面,就会带来一系列“习得性无助”的体验。

 

但是这里希望大家能够读完这篇文章,能够对这个问题有不一样的认识。

 

02

 

现在我们来了解“习得性无助”的定义。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被动的消极行为。这个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来的。

 

当时,他用动物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实验,而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项经典的实验是关于狗的实验。

 

这个实验看起来有一些残忍。在实验中,狗被分为三组(分别关进三个笼子里):


·第一组:狗可以通过按压杠杆来停止电击;


·第二组:狗无法通过任何行为来停止电击;


·第三组:作为对照组,没有接受电击。

 

起初,第一、二组笼子里的狗。只要蜂鸣器一响,就给予它们难受的电击。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次实验,蜂鸣器一响,在给它们施以电击前,实验人员先把笼门打开。

 

也就是说,把狗置于了一个可以随时逃脱电击的环境中…


现在大家是不是觉得,只要一电击,第二组笼子里的狗就会马上逃出去?!

 

然而并没有。


第二组狗表现出一种完全的无助感。它们没有尝试逃脱,而是被动地接受电击。甚至不仅不逃,电击还没出现,它们就先倒在笼子里开始呻吟、颤抖…


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但是它们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放弃任何的反抗,表现出一种完全的无助感。

 

由此赛利格曼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概念。

 

03

 

塞利格曼随后进行了对人类群体的观察实验,发现我们人类也会表现出类似的无助感。比如当个体在某一项任务中反复失败,他可能就会认为自己无法控制结果,从而放弃尝试。

 

而在生活中的“习得性无助”,具体有七种表现(尽管我们通常不会用这样专业的词汇来进行表述,但是大家可以对照着看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行为习惯):

 

一、总是用消极否定的句式跟自己对话。

 

比如习惯于对自己说:我根本做不到;我其实不够好;我肯定会搞砸的等等。

 

这种自我对话进行得多了,传递出了越来越多的消极信息,往往会更加导致自信心和表现力的锐减,以及自我潜力的降低。

 

因为这些句式的背后,是一种自我挫败式的思维方式(即个体消极、否定自己的能力和着手做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就像网络流行的说法,整个人都躺平了,不挣扎了,不努力了,就这样吧…反正也不会更好了。

 

而且经常是,人在这种假设前提下,彻底放弃了努力,或者在行动时畏首畏尾,导致结果的不尽如人意或彻底的失败,那么这样又反过来强化了自己注定会失败的自我假设。

 

习得性无助者在人际交往中,这种自我挫败式的思维方式也十分常见。他们习惯于把自己当成失败者,因而产生社交退缩,甚至会反问自己的朋友:我这么失败,为什么还要和我做朋友?…


就是习惯性地与自己进行自我挫败式谈话,像交到了一个时刻都在贬损自己的朋友。

 

而这种消极的认知过程经常也是抑郁的根源,

 

二、总是消极地假设和看待问题。

 

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假设,说的是一个装有半杯水的杯子,你会觉得它是半空的,还是半满的呢?这个答案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性格的悲观还是乐观——

 

因为你认为它是什么样的,代表着(无意识中)希望它是什么样的,而它就是什么样的。显然,在习得性无助的人看来,杯子往往是半空的。

而且在他们自己的活动中和与他人的互动时,也常常会做出消极的假设和预期。


甚至习得性无助的人,生活中会不自觉地将交通堵塞、雨雪天等外界不可抗因素赋予自我消极的意义。

 

三、总是习惯性地与他人进行消极比较。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忍不住地和那些有魅力、有影响的所谓成功人士进行比较,当然可以说,这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如果你发现自己特别希望拥有别人所拥有的东西,并为此感到嫉妒,觉得自己处处都不如别人,这就形成了消极的社会比较。

 

在个体与他人进行不恰当比较的研究中发现,习惯性消极的社会比较会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压力、焦虑和沮丧,并更容易导致做出自暴自弃的选择。

 

四、总是消极地沉迷于过去。

 

习惯性无助的人喜欢沉迷于过去的回忆中,对于未来则毫无期待。

 

大家知道,我们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情,但可以改变和影响将要发生的事情。


很多时候,你迈出了第一步,就会明白你的过去已经成为了历史,而现在掌握主动权的是你自己。所以,我们应当从过去汲取经验教训。而不是沉溺于过去,无法自拔。

 

五、对难缠的人感到丧气和自卑。

 

我们说,大多数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难缠的人。比如喜怒无常不稳定的人;冷酷、苛责的领导;执拗、较真的客户等等,确实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小的困扰。

 

习得性无助的人往往会将他们视作为恶者,自己是受害者,从而感到非常的丧气,自信心降低…

 

这样的态度或认识看起来似乎合乎情理,但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反应,因为这是他们在自我弱化。

 

所以在应对或处理上,关键在于对这些人的看法和相处的方式。我们可以说,无论对方是自恋狂、攻击者、操纵狂或者恐吓者,都有可以运用的技巧和策略来面对。而首先需要改变的是,从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六、习惯性地指责别人。

 

习得性无助的人,既容易指责自己,又喜欢让别人为自己的不幸买单。比如一些认为自己不快乐或者不成功的人,总是把责任归因于别人(外在),例如家庭或父母能力不足,经济实力缺乏优势,身体状况欠佳等等。

 

可以看到,自己不快乐,却要去责怪他人,无疑是将自己看成了受害者。而成为受害者,就好像拥有了一些虚幻的优势,那么通过指责别人,为自己生活中的不满找理由,从而也有了借口摆脱那些必要的事务。

 

但现实通常是,所指责的对象往往并不知道或者毫不在乎你的真实感受,所以实际上伤害的还是自己。

 

七、难以原谅自己。

 

毋庸置疑,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乐观的人会放下包袱前行,但是习得性无助的人,则总是因为曾经的错造成的伤害,错失的机遇等等责怪自己。甚至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坏人,或者是有瑕疵的人,而陷入到深深的自我厌弃之中。

 

所以我们说,在这个时刻,你需要和自己和解。既然已经意识到了错误,就需要知道这只是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时刻(或事件),而并不能代表你自己的本身和全部。那么,就有机会避免重蹈覆辙,从而对自己和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

 

04

 

从以上的七种表现,大家已经可以判断自己是否具有“习得性无助”的不良习惯了,那么习得性无助是怎样形成的呢?

 

首先,我们回到前面提到的那个话题,就是不希望大家觉得自己的童年有了某些创伤性的经历,就注定了一切。

 

因为我们通常习惯于因果关系的思维,觉得要改变某个结果,就要改变其产生的前提条件,而如果前提条件改变不了,结果也就无法改变。


但是我们说,人的成长并不是单纯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丰富的系统,是单纯的因果思维无法解释的。

 

所以,我们拿出童年创伤这个元素来讲“习得性无助”,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纵切面。

 

这里希望大家知道的是,对于一个人的人生会变成什么样,以及这个人的人生之所以这样的原因,不是简单的只由童年经历所决定的。如果这样简单而绝对地看问题,我们就会掉入到自己给自己设置的“习得性无助”的陷阱里面。

 

这会让我们有机会减少对自己的指责和攻击。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去看看童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能会带来“习得性无助”的模式。

 

那么我们说,童年经历中的两个部分容易滋生出“习得性无助”——

 

一个是童年经历的环境。

 

比如遭遇到了虐待,包括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等等的人,都是“习得性无助”的高发群体。

 

在长期被虐待的环境中,被虐待者极易接受“尝试(改变或改善)是无望的”这样的自我暗示。

 

这些人一个典型的表现是,当他们离开长期受虐待的环境时,会因为害怕可能的失败而无法面对任何事情,从而经常是需要经历一段非常痛苦的适应期,无法迈入正常的生活。

 

另一个就是家庭的教养方式。

 

研究表明,过度管教和过度溺爱的家庭,会提高孩子“习得性无助”的几率。

 

比如那些在上大学之前自己还不会洗衣服,不能够基本的自我照顾,或者在家庭的角色中,被父母经常地说教、严加管制的孩子,在脱离家庭后,往往会倍感无助。

 

而出了童年的环境,这些孩子感到无助,往往还和他们的归因方式有关。

 

大家知道,“归因”指的是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过程或结果做出的解释或推论。不同的个体经历失败或者挫折时,会有不同的归因风格。

 

比如失败是由于内部的自身原因,还是外部的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即所谓的“内归因”和“外归因”)?导致失败的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导致失败的因素是普遍性的,还是个别的?等等。

 

上面的“内归因”指得是他们容易将自己投射在问题身上,或者说把原因都归结在自己身上,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错。显然,这样就会降低个体的自尊。

 

“普遍”则是指他们认为导致失败的因素是普遍性的。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问题(失败)不仅仅是问题本身,还会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得失败的影响泛化。

 

而“稳定”指得是他们认为问题或失败不可能被改变。这就使得失败产生了更长久的消极影响。

 

了解了上面这三个角度,希望这样的理解可以增强我们对于自我的理解和掌控,可以帮助具有习得性无助的人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而后面,我们会用一种体验式的方法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如何应对“习得性无助”的感受。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翊心心理
识别、澄清、修通自我路上的陪伴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