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之间 | 客体关系理论(七):客体关系系谱学(中)

文摘   健康   2024-04-30 15:17   山东  

接上节文章客体关系系谱学(上)

04

 

再往后到了“分离-个体化”时期,我们前面说过,其中“实践期”孩子的典型表现是全能感、自大感。在他们的心目中,五十斤的大米我都能扛得动…

 

而有一类精神疾病叫做“双相情感障碍”,说的是这样的人,情感状态总是在躁狂和抑郁之间摆荡,且摆荡的幅度特别大。

 

当处在躁狂状态的时候,他们的体验通常是无所畏惧、极度自信的。比如可观察到的讲话时候的语言表达、神情以及肢体动作等等,非常的兴奋,好像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他搞不定的…

 

那么从这个躁狂的表现来看,和我们“实践期”孩子的内心世界就有部分对应,尤其是在全能感这个维度上。

 

但是我们仔细地来理解一下——


当一个人要把自己打造出“这个世界上没有我拿不下来的事情,周围的人都围着我转”的体验的时候,那么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往往是过于虚弱的,因此他需要这个体验来防御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也就是说,对这个躁狂的人来讲,他内心真实的体验实际上是非常无力、无助和虚弱的,而这种感觉,显然

他是没有办法承受的。

 

在现实生活里面,我们正常人当中也可以看到类似体验或表现的例子。

 

比如失恋了,自然情绪非常受影响,有些抑郁的状态,心境低落、无力、无趣等等。

然后有一部分人,会去把自己的日子搞得看起来像进入到某种躁狂状态

比如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当中,一天可能只睡两、三个小时,其它所有的时间都在工作;或者是马不停蹄的去旅游,就是不让自己消停地折腾自己;当然还有和朋友各种玩乐,各种嗨,每天晚上都要出去…

 

就是要在身体和心理感受上,把自己搞成一个精疲力尽的状态或体验。那么显然,这样的一种“躁狂”,实际上是作为一个防御来使用的。

 

也就是说,他们通过把自己搞成兴奋到累的一个状态,来避免自己掉到悲伤、抑郁的这个深谷里面。

 

或者说他们的内心世界中,真正的体验实际上是一种悲伤、低落、抑郁和无力、无助、虚弱的感觉。自然这些感觉非常难受而不想面对,那么就把自己搞到一个躁狂的状态来防御。

 

当然,这里所谓的“躁狂”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那种躁狂,两者在病理性程度上截然不同。

 

只是可以看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内心世界,大概可以对应到我们“实践期”的孩子,就是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我们说,“双相情感障碍”在发展的谱系上去对应的话,会认为说它是一个实践期的精神疾病。

 

大家知道,在诊断上面,“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都是非常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这样的患者,我们也认为他们的人格层次相对来讲比较低级。也就是说,他们的创伤相对而言,可能是在发育较早时期

形成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层面的假设——如果一个人在“共生期”的时候出了一些问题,就有可能会导致他成人以后,出现精神分裂症的这种可能性。以及“实践期”出了问题,会导致他成年后出现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

 

但是这里仍然需要强调,我们说的创伤越早,成年后出现的病情越严重,这只是一种可能。

 

或者具体来说,“共生期”出问题可能会导致这个孩子将来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加大,但并不是所有“共生期”出问题的孩子将来一定都会罹患精神分裂症,这个推论是完全错误的。

 

这里只是从询证医学的角度来看,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的案例中会发现这些患者身上,有很多他们生命最早期和照料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问题。

 

此外,我们有时候称精神分裂症为共生期精神疾病,并不代表着这是唯一可能导致的因素(如果有相关的话)。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精神分裂症在病因上,目前尚没有明确、统一的结论。

 

前面的观点,只是从精神分析的理论角度,提供了一个看待人类精神疾病的对应视角,这绝不是唯一的解释。

 

这个强调自然包括前面“自闭期”和后面“分离-个体化”时期,与我们所谈到的所谓症状或问题的对应关系上。

 

简单总结一下,前面那些“自闭型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和严重的“双相情感障碍”,我们统称它们为“精神病组合”。而所谓的“精神病组合”,实际上是一种表达方式。

 

那么当我们说一个人是所谓的“精神病组合”的话,在精神分析的维度上来看,意味着他(病理性的)人格发育是非常早期的。或者说,他在发育的过程中,出问题的时间相对偏早一些,从而(可能)导致出现这种精神病性的问题。

 

05

 

接着往后发展,经过了“孵化期”和“实践期”,就来到了“分离-个体化”时期的第三个亚阶段“复合期”。我们前面文章中说过,“复合期”的孩子是非常分裂地看待这个世界以及周围人的一个状态。

 

由此“复合期”对应着一群临床上面的病症,比如反社会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自恋性人格、表演性人格等等这一类人格障碍或组织。

 

大家知道,人格障碍相对于精神病性组合要健康一点,但是他们同样没有达到完整客体关系的水平。

 

比如边缘性人格障碍或组织的人会非常分裂地看待这个世界,且边缘性人格表现的核心特质简单来说一句话,就是“稳定的不稳定”,

 

意思是说这些人通常在生活方面各种不稳定,比如工作不稳定,换了一个又一个;恋爱中男(女)朋友关系不稳定,换来换去的…

 

这种不稳定反而是他们一个很“稳定”的状态。

 

不但在现实生活方面,边缘性人格的人,在情绪上往往也是忽上忽下的不稳定。

 

兴奋的时候,非常开心,特别嗨的一个状态,且伴随着这种特别好的自我体验,会把对外在环境和他人的感觉也体验得特别好…

 

而某一阶段情绪跌落谷底,非常低落的时候,他对外在环境,且尤其是他人的感觉体验也会同时截然相反。


就是自我体验好的时候,可能会把你夸得花一样的好,低落的时候则可能会把你贬得一无是处…

 

可以看到,边缘性人格的人,在生活中,在自我情绪体验上,在看待客观现实和他人的时候,通常是忽上忽下和非黑即白的“分裂”。


他在体验坏的部分的时候,好的部分就完全看不见了,就像我们的手心手背,看见手心就全是手心,看见手背就全是手背。

 

也就是说,当他体验坏的部分的时候,好的部分就完全不存在了,那么好的部分自然没有办法在他的内心世界里面存续下来。

 

显然,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办法能够非常整合地去看待外在现实和他人。或者说对他人,无论是一个好的客体还是坏的客体,他们都没有办法能够去完成“客体恒久性”这个任务。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所谓的“客体恒久性”这个能力,他们没有发展起来。

 

我们此前说过,“复合期”的孩子要完成“客体恒久性”和“整合”这两个任务,然后才能过渡到一个完整的客体关系阶段。而边缘性人格通常就是在这两个点上没有办法去完成,所以我们说,他们和“复合期”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对应的。

 

此外边缘性人格的人,和他人的关系往往也是忽远忽近。就是此刻好的话,恨不得和你穿一条裤子,下一刻感觉不好,你就是他全世界最仇恨的敌人,关系中这种“拉”过来、“推”过去的浓度非常大。

 

如果我们去体验一下边缘性人格的人这样一种不稳定状态下的内心感受,实际上他们也非常渴望能够和他人建立一个比较持久的亲密关系,但是他们没有办法能够和他人保持一个适当的、灵活的距离。

 

具体来说,当别人稍微远离他一点,在他内心往往就会激起无限的被抛弃的感觉。或者说,当他人稍微离他远了一点,他就会觉得有一个焦虑被激活——这个人是不是要抛弃我了…

 

当这个感觉来了以后,他可能马上就要把这个人“拉”过来,恨不得跟这个人融合在一起,因为他要缓解被抛弃的那个焦虑。

 

但是当这个人真正靠他特别近的时候,他内心又有一种被“吞没”的窒息感,而感到跟这个人太近的话,过于融合,我就没有自己了,因此这种恐惧又会让他无意识地马上要把那个人再“推”走…

 

所以,他无意识中就是这样反复、非常不稳定的一种状态。

 

大家知道,所谓“复合期”孩子的“客体恒久性”,指的是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够把妈妈的影像长久地留存在自己的心里面,那么妈妈不在的时候,内心中的这个影像(表征)就可以陪伴着他,从而起到安抚的作用。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边缘性人格的人因为没有办法能够把一个人的影像稳定、长久地储存在自己的内心,因此很多时候他们非常害怕独处,害怕一个人那种孤独的感觉。

 

因此当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往往会有无限的焦虑被激发出来,就一定要“抓”一个人在自己身边,这样子他才能舒服。

 

所以边缘性人格的人在亲密关系中,经常可能对对方是非常折腾的,就是太近了不好,太远了也不行,而且如果此刻我需要,你马上就得来。

 

这些都是边缘性人格与“复合期”孩子,在内在世界体验上一定的重合对应。

 

06

 

而自恋性人格的表现通常来说,是无限地去夸大自己,非常自大,就是他各个方面都是好的,且非常需要或渴望别人对他的赞赏和肯定。

 

那么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些人明明没有多么厉害,但是会把自己吹得很牛,一定要让别人觉得自己非常厉害。所以实际上他就只能通过自我的吹嘘,想要别人能够来赞赏他、肯定他。


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说,他对这个赞赏和肯定看得比他自己的命都重要。

 

因此在没有办法能够得到外在的赞赏或肯定的时候,他们是非常难以耐受的。

 

可以看到,自恋性人格与边缘性人格有一点相似的地方,在于当他们处在一个特别自大,自我感觉特别良好的时候,就真的相信自己是一个人物。


但是我们知道,这个特别好的感觉是虚的,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的体验。

 

因为实实在在好的感觉,或者说所谓的真正的自恋,是建立在自己一点一点努力,一步一步变好的基础上,因而每一份成就中自恋满足的获得就非常踏实。


这里有付出与收获的真实能力和结果作为支撑,所以这是实实在在的自恋。

 

而自恋性人格的自恋,是吹嘘的自恋,他没有一定的能力和成就的证据去支撑他的这个部分,所以这种自恋实际上非常容易被挫败。


当在生活中被挫败的时候,他的“虚”的自恋往往一下子就会被击穿,那么这个时候他会跌落到谷底,就是会从一个对自己感觉特别好的一个自大的状态,瞬间跌落到一个极度自卑、虚弱的状态。

 

显然,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耐受这个部分的,所以他就总是在自大与自卑之间摆荡。自大的感觉来了,他相信自己真的是好的…


但是稍微有点挫折,因为这个虚的自恋,所以这个挫折就很容易击垮他的自恋的感觉。而当这个“外壳”被击穿,泡沫消失了以后,他就需要体验和面对自己内心虚弱、自卑的那个部分,自然心情就会跌落到谷底。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边缘性人格在情感的忽上忽下间摆荡,而自恋性人格在自大和自卑之间摆荡。

 

所以就有了这样的一句话——“自大和自卑实际上是一回事”。或者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那些自恋性人格的人,他们更多的是用自大去防御他们的自卑。

 

话说回来,这种摆荡,意味着也是一种“分裂”的感觉。就是他没有办法去“整合”,从而把自己放在一个相对比较适中的位置上。

 

所以我们说,自恋型人格障碍(或组织)的特点也符合“复合期”孩子的那种“分裂”的思维方式。

 

而且自恋型的人,在跟外在世界打交道的时候,随着他自大与自卑之间的摆荡,内心也是处于一种很动荡的状态。或者说他在看待客观世界和他人的时候,经常是在理想化和极端贬低之间摆荡。

 

比如他对某一个人感觉好(这个人通常是一个他所羡慕或渴求达到的人),那么往往就会对这个人极度的夸赞或理想化,而同时对应在他的生活中,他可能经常会非常极端地去贬低另外一个人(或群体)。

 

除了对不同的人或群体有这种极端的理想化和贬低以外,对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群体,随着时空的变换,他往往也会在极端的贬低和极端的理想化之间摆荡,就是非常分裂的一个状态。

 

而他之所以没有能够很客观地去看待自己和他人,意味着他对自己或他人好的部分和坏的部分,没有时空的连续性,那么从“客体恒久性”的角度来说,也就意味着他生命早期的“客体恒久性”,可能没有能够很好地建立或发展起来。


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我们说,自恋和边缘这两种人格障碍(或组织),属于“复合期”精神障碍。

   

更多交流请加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翊心心理
识别、澄清、修通自我路上的陪伴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