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修复(七)| 看清童年创伤:遇见幼儿期的自我

文摘   健康   2024-06-25 15:26   山东  


01


这里的幼儿期指的是小孩子九个月到三岁的时期,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阶段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要获得自主性,来确定“我就是我”,

这是我们每个人自我发展的基础。

如果说上一篇讲的婴儿期是“身体自我”的诞生,那么幼儿期就是“心理自我”的诞生。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知道什么是我,以及什么不是我了。

那我们究竟是如何获得这个自主性的呢?

 

有人也许会听到爸爸妈妈这样回忆你的小时候:那个时候的你,什么都要摸,什么都要看,什么都好奇…

 

或者是说:才那么大点儿,就会大声的说我不、就不行等等。


而这些正是幼儿期的你建立自主性的表现。

 

事实上,获得自主性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探索实践期。指的是大约9到18个月的孩子,喜欢看、触摸,甚至品尝自己触之所及的东西,对外在充满了好奇,急于探索周围的世界…

 

那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在这个时期的特定需求有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呢?我们可以从成年后的一些表现来判断。

 

比如可以从成年后下面几个问题表现来推测:

 

1、很难知道自己具体想要什么;

2、当来到一个新的地方的时候,会害怕外出;

3、生活中会害怕做新的尝试,即便要试,也总是等别人都试过了自己才行;

4、经常会有被人抛弃的恐惧;

5、如果有人给你一些建议,你总是犹豫不决,不确定自己要不要遵循;

6、很难真正体验当下,比如出去玩的时候,看到令人兴奋的景致时,又会很担心旅游巴士会不会要走;

7、很爱操心,很难做到随性等等。

 

这几点,如果一个人符合的越多,那么他在18个月之前这个时期,探索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可能性往往就越大。

 

第二个阶段是分离期的顺利度过。所谓“分离期”,指的是孩子18个月到三岁这个时期。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投射在成年期的问题表现,来判断一个人在分离期的状况如何:

 

1、常常和老板产生冲突;

2、经常使用与排泄有关的字眼,比如说放屁、吃屎等等;

3、常被人指责在花钱、情感表露方面特别抠;

4、有收纳、清洁方面的强迫性倾向;

5、怕别人或者自己发火,于是想尽办法避免冲突;

6、在拒绝别人后会感到内疚,于是很难直接说不;

7、有时会变得很狂暴,不恰当的失去对一切的控制;

8、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表现的很好,背后则经常去议论或者批评他们;

9、在取得成功后,不知道怎样享受喜悦,甚至难以相信自己的成就等等。

 

那么同样,以上几点符合的越多,在分离期没有被满足,或者说没有能够比较好的度过的可能性就越大。

 

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几乎涵盖了我们成年阶段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所以,就像我们通常所讲的那样,成年人当下遇到的状况往往都可以回溯到我们的过去。

 

02

 

我们说,幼儿期建立的自主性是个体自我发展的基础。那么,

幼儿期如何实现或者说建立自主性这个核心目标呢?

 

有四个条件要满足。

 

首先,要确保完整的“情感充电”。


“情感充电”与“安全基地”,我们在此前关于“分离-个体化”的系列文章中有过具体阐述。让我们知道,养育者是通过提供“安全基地”来带给婴幼儿期宝宝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的。

 

具体一点来说,能够与外界建立起信任的小婴儿,在幼儿期阶段开始学习走路、说话,加大和促进了对自己身体肌肉、感觉以及神经系统等身心方面的发育。

 

而在向外探索,在试探着往前走几步,然后又会折回到照料者怀里的反复的过程中,这个一直呆在身边的照料者,就像是一个港湾,或者说堡垒,即所谓的孩子的“安全基地”。

 

同时,心理学家马勒把离开又折回,然后再离开的这个反复发生的过程,叫做“情感充电”。

 

并且指出,反复的情感充电让孩子可以积蓄能量,一步一步地离开自己的养育照料者。同时,情感上充电的过程,使得孩子基本的好奇心得到了充分的培养。所以,“情感充电”也是人生创造力和冒险精神的源泉。

 

习得自主性的第二个条件是这个时期的孩子,需要获得养育者足够的包容。


我们说,养育者的包容性对于幼儿期的孩子非常重要,这需要父母能够耐受自己的焦虑,并协助孩子探索世界。如果一个孩子幼儿期获得了足够的包容,那么他长大后就会充满好奇心和勇气。

 

当然,同时我们也承认,这可能需要父母的一些勇气。毕竟能欣赏这么小的孩子脱离自己去探索世界,且依然还能站在那里等待孩子回来找自己“充电”,有些时候没有那么容易。

 

这要求父母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从而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状态。

 

比如我们在公园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和妈妈玩游戏,他挣脱妈妈的拉扯跑出来,然后转头对妈妈说:你来抓我呀!…显然,他是想引起妈妈的注意。

 

妈妈几步跟过来,把他抱起,然后再放下,小朋友再跑,妈妈再追…

 

多次反复中,我们完全能够感受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兴奋。因为他在逃离,被抓住,再逃离的过程中,完整地体验到了一种控制感,而且

妈妈给到他的积极的反馈,同时让他体验到了稳定感和快乐。

 

毋庸置疑,这是这个时期一种正向的亲子互动,但我们也可以从很多的现实或案例中看到,父母在孩子幼儿期反而是紧张、焦虑到不行,

他们总是打断孩子原本正在进行的快乐事件,不允许孩子跑开自己,或者东摸西碰等等。

 

这些情况下,孩子的把控感、操纵感、自尊感往往会瞬间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被操控的感觉,而这会极大的影响孩子将来应对世界的感受。

 

当然,任何情况下,孩子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这和他们能够在一定的安全设置和保护下去探索这个世界并不冲突。


03

 

建立自主性的第三个条件是需要养育者保持情绪稳定。

 

大家知道,两岁左右的孩子通常非常淘气,因为这是一个他们既需要养育者,又逃离养育者的时期。他们想要亲密,但同时又不想被亲密所控制。

 

比如这个时期的孩子会不顾一切地吸引养育者的注意力,但是当大人来抱他的时候,他又会把他们推开。

 

从客体关系的“分离-个体化”理论中,我们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在一个矛盾的整合期。他们在学着把自己的独立、疏远和对父母的亲密、粘着整合起来。

 

所以,此时的孩子实际上内心是非常矛盾和恐惧的,而很多时候妈妈同样会特别抓狂,不知所措,有时心烦意乱到极点,甚至会做出一些攻击性的行为。

 

因此,心理学家马勒把这个阶段命名为孩子的“心境易感期”。


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个时期养育者的情绪稳定就非常重要,且需要更加的接纳,更加在情绪上的理解和共情的态度,否则孩子就容易在这个点上出现某些心境问题或障碍。

 

建立自主性的最后一个条件,是需要注意发展客体恒常性。

 

看过我们此前文章的读者都知道,“客体恒常性”是指维持客体稳定形象的能力。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层指孩子可以在心里保留有妈妈(养育者)的表征形象,而不必要妈妈总是在场,或者说总是在自己身边。比如妈妈去上班或者外出了,但是孩子知道妈妈即使不在跟前,她也不会消失,那么孩子就可以安心地去更远的地方探索。

 

第二层含义是指孩子认识到包括自己和他人的恒常性,那么便会开始懂得世界是不完美的。比如孩子开始懂得妈妈有满足我的时候,也有不在自己身边或者拒绝我的时候,自己会被约束,被管教。

 

这样孩子就能够渐渐明白,父母是既“好”也“坏”的,且这个“好”与“坏”是同一个人身上的。

 

而正是形成的这种世事和他人不完美同时存在的感受,对成年后的我们影响非常深远,决定着我们对事物的接受态度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0

4

 

了解了这四种获得自主性的条件,也许有人会问:幼儿期成长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会怎么样?

 

如此最大的问题就是失去平衡。或者说,没有获得自主性的孩子,长大后性格和行为上容易过度约束,或者过度烦人。

 

比如一个焦虑的妈妈,无法忍受孩子探索世界所面对的危险和困难。

因此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不能怎么怎么样…

 

而孩子因为从小被过度地管束,行为上可能也就越来越回避和退缩,甚至做任何事情都要等妈妈的指令…

 

这种情况下,往往同时会叠加上社会文化的影响,就是这样的孩子常常会被夸真听话,真乖等等,于是进一步强化了孩子的行为模式。

 

那么,习惯于过度被控制,失去了自主性的孩子长大以后,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孩子就容易形成通常所说的“妈宝男”——过度约束自我对自己的生活做主。

 

与此相反,有一些父母则完全撒手不管孩子。那么这种忽略、不管教,会让孩子失去安全的庇护和安全感的建立,则往往无法学习到如何控制自己,如何自我保护。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容易在情绪和行为上过度烦人,他们很难照顾自己,以及能够比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现实中经常会做出一些出格、冲动的事情或行为。

 

05

 

现在了解了幼儿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目标后,想要重新整理自己,那么我们建议可以从梳理下面这些问题开始:

 

1、在两三岁期间,是谁经常陪伴在你身边和你玩耍?

2、你家大人是怎样管教孩子的?有没有遭遇过体罚或者情感暴力?

3、谁是你的支持者?你害怕或者哭泣的时候,谁会搂着你?你生气的时候,谁又会给你设立牢固而温和的约束?

 

这些回忆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自我关注和自我关怀的行为,同时还可以为自己找到一些资源,以及生命的力量和支撑。



06


回答一个问题:


我们关注童年创伤,

把自己当前的某些身心或行为问题成因,由向内的自己变成向外的童年环境,这样是把责任推给别人吗?


或者说看起来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是别人的错,而不是我的错,这样理解对吗?


我们说,当把关注童年创伤简单的归因到是自己的错,还是别人的错的时候,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关注到创伤本身。


就是说,在用对错去评判之前,我们是否看到了那个已经受伤的孩子?


一方面,这种被看到的感觉对很多人来说是陌生的,有些人甚至从未体验过。


如果大家看过我们此前的相关文章,还记得所讲的婴幼儿期孩童发展需求的话,就可以理解

如果我们没有被回应,没有被映照到,往往就很难去被看到。


其次,那些童年受过创伤的人,通常会不习惯以这样的视角来看待自己,而是更习惯于自我批判和否认,忽略自己的需求,甚至会认为承认自己的痛苦和遭遇,就是自怨自艾,或者是为了博取他人的同情,推卸责任。


况且我们的文化,也不鼓励人们去承认或者谈论自己的遭遇,经常会将这个视为软弱。而我们一直被灌输的是要走出逆境,一路向前,

自我负责的观念。


这些观念本身没有错,但是受伤的人怎么可能立刻就从不幸中恢复回来呢?!


我们可以压抑,也可以视而不见,但在我们成年后的生活里面,这些伤害会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们,就像前面文章中所提到的“强迫性重复”。


这里我们想说的是,承认困难并坦诚面对同样重要,就像从创伤中恢复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而我们只有了解到发生了什么,理解受伤的感受,

才能真正地进入到修复、疗愈的过程。


此外我们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拥有一个完美的童年,也就是说,在心理层面,没有不“带伤”的人或人生,这可能相关于原生家庭,甚至于基因或者代际之间的传承。


正所谓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原生家庭,而同时,每一位父母都是自己孩子的原生家庭。那么能够从自我的觉知开始,阻断负性模式的代际间传递,这个过程中,显然也是一种自我成长。


相关阅读:

现代婴儿心理发展理论:分离-个体化与客体恒久性


客体关系理论(四):“分离-个体化”时期


客体关系理论(五):“客体恒常性”与理论阶段主要的心理机制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出生第二年(上)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出生第二年(下)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出生第三年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翊心心理
识别、澄清、修通自我路上的陪伴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