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关于“自体”与“客体”,我们前面文章中说过,自体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客体来建立,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在谈一个人的自体的时候,一定离不开他“对面”的那个人。或者换句话说,自体和客体通常是配对存在的,没有客体就没有自体。
如果我们从小婴儿刚生出来,然后自我的发展这样一个角度去理解这句话,在心理学方面一个著名的实验中可以得到答案。
这个实验叫做“感觉剥夺实验”。
就是首先设立了一个隔音特别好的房间,而且这个房间里面,除了一张床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然后把一个人“关”在这个房间里面,他听不到外界的任何声音,同时给他的眼睛戴上眼罩,他也没有了任何视觉上的刺激…
也就是说,他的感觉通道几乎全部封掉了,没有办法接受任何外界的刺激。
我们此前说过,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讲,无论是外界的人、物品、声音等等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一个客体而存在。
那么在没有办法接受到任何“外在客体”刺激的时候,有很大一部分人,刚开始的时候还可以躺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很安静地睡觉等等这样子。
但是随着时间慢慢延长,无一例外所有人都会受不了。他们会有一些很烦躁的表现,同时脑袋里面会开始天马行空的想象,会有很多的幻想出来。
这个幻想在我们前面文章对客体的解释中来看,就是他自己人为地制造了一个可以和自己互动的客体——因为他现在迫切的需要这个部分。
但是此时需要的这个部分,发展下来甚至可能严重到出现幻觉。大家知道,所谓的“幻觉”,就是看到或听到了原本没有的东西——没有的声音,没有的人,没有的物等等。
也就是说,此时对于外在的世界,他不光在自己的脑海中创造出一个虚幻的“内在客体”,同时也是在外在世界中创造了一个原本不存在的“外在客体”出来。
显然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外在世界对一个人没有任何的回应(或刺激),那么久而久之,这个人在感觉上就跟死去没什么区别。而且
这个时候的人是感受不到自己的,或者说,会导致一个人的“自体崩塌”。
所以,这个实验充分说明了“没有客体就没有自体”这句话。也是我们日常中为什么经常会有的那个说法——爱人之间,甜甜蜜蜜当然好。吵架是个问题,吵的太多、太凶的话当然也是个问题,但是吵总比不吵要好。就是说,吵架也好过两个人之间没有任何的外在互动和情感的交流。
因为不吵的时候,尤其是外在的那个客体,他就看不见你,没有任何回应,把你当空气,那么没有客体就没有自体,这个时候的感觉严重来讲,就如前面所说的跟死了差不多。
02
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我们说,生命早期的成长过程中,在我们心里一方面内化了我们的父母,同时另一方面又在他们的眼睛里面看到自己,会感受到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对“我是谁”的这种感受,在我们的内心也会有一个成像。
这里内化进来的父母叫做我们的“客体表征”或“客体表象”,就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关于父母的影像。
而借助于外在的客体——借助于他们的眼睛,借助于他与我们之间的互动和回应…——然后形成的这个关于“我是谁”的内在影像,就叫做我们的“自体表征”或“自体表象”。
可以看到,在我们的内心,“自体表征”和“客体表征”,它俩一定是配对的。那么这每一组配对,我们就说它是一个“客体关系单元”。
也就是说,“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它们并不单独存在,而是以一种被称为“客体关系单元”的关系而存在的。当你在谈到你的自体的时候,一定对应着另一端有一个客体存在。
比如我们经常会说,包容的父母,大概率会有一个包容的孩子。因为被父母包容过,那么他往往也能够(学会)去包容他人。
这个对应关系用“客体关系单元”的概念来说明,就是父母的(包容的)“客体表象”对应的是他们孩子的一个(包容的)“自体表象”。
这不但是一个关系状况的说明,也是一个通常意义上互动结果的阐释。
简单来说,就是在孩子与父母之间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这个“客体关系单元”里面,内化进来父母包容的“客体表象”,然后在自己的内心逐渐形成了一个包容的“自体表象”。
或者说,孩子也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成为了一个包容的人。
这样的话,我们就能理解,如果是一对挑剔的父母,在他们孩子内心的这组“客体关系单元”中,父母这样的“客体表象”,对应的孩子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自体表象”。
可能要么是挑剔的,要么是谨小慎微的,或者两者兼具,因为他曾经被挑剔过。
而一个打压的内在父母的“客体表象”,则有可能对应着一个懦弱的“自体表象”,因为他曾经无数次被别人(父母)告诉过——你不行,你不行,你不行,你很笨…
——那么他往往就会自卑、懦弱,就是对应着这样一个“自体表象”。
所以,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客体关系单元”,它们不是以自体或客体的表征单独存在的,而是一个关系的单元。
(每个人内心的“客体关系单元”不是唯一或者寥寥几个,而是可能会有很多很多个。特别是与成长初期所遇到的每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客体的互动,都会在心中形成一个“客体关系单元”)
在这个“客体关系单元”里面,一端是我们的“自体表象”,另一端是我们的“客体表象”,而连接“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中间这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情感。比如家庭系统中,最多关注的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那么多“爱恨情仇”的交织——可能是单纯的爱,也可能是单纯的恨,但更多的时候是又爱又恨。
而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来理解,“自体表征”和“客体表征”之间也可以说是一个驱力的连接。
03
现在大家知道了,在我们的内心世界中,所有的人在早年时期与重要客体(通常是父母)互动的过程中都会内化一些客体表象进来,同时把我们的自体也内化进我们的内心。
然后带着这样一些“客体关系单元”,在我们日后的生活中,随着成长过程的慢慢展开,会发现在遇到一些新的人或事情的时候,和他们建立的关系,都是以我们曾经内化在内心里面的这个“客体关系单元”为模板而建构的。
这就是客体关系理论的核心理念——人总是习惯于沿袭早年形成的客体关系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符合这种观念的人或事,并以此来建立关系。
说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了客体是怎么来的,客体表象又是怎么来的,就是从外界内化进来的。而我们的自体是从外在客体的眼睛里面,从他对我们的回应中感知到的,所以自体在我们的内心只能是一个“自体表象”,它不同于客体可以有“外在客体”和“内在客体”之分。
04
在了解了“客体关系单元”的概念之后,我们来区分一个与“自体”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自我”。
谈到“自我”,可能很多人会联想到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就是人格结构的三个组成,同时知道这不同的部分,分别执行不同的功能。
其中的“自我“,需要对外执行很多功能,最基本的要去感知和应对客观环境,且在感知和应对的同时,会有一些情感上的反应。
比如我们在路上开车的时候,被追尾了,好吓人、好烦啊——这个时候对环境(中发生的事情)就有一个感知和体验,然后就要处理这个事情,往往就会判断一下,严重不严重?如果不严重的话,那就私聊协商解决好了。
就是在整个过程中,都是我们的“自我”在执行这样的一个功能。
所以我们说,感知觉、记忆、认知、情感和行动,包括现实检验能力,就是客观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它和我们内心想象的世界的契合度有多高等等,所有这些执行与外在客观环境打交道的这个功能的组织,我们就叫它“自我”。
显然,“自我”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承担了一堆功能的,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自我”没有办法可以直接被了解,只能从外面去观察或测评它的功能。
当然“自体”也没有办法可以直接去看见,但是我们知道它说的是“我是谁”这样的一个维度,而“自我”更多的是一个功能的概念。
客体关系理论(一):“客体”与“自体”
更多交流请加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