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主义(上):理解世界的另一种视角
文摘
健康
2024-10-15 15:22
山东
悲观主义和完美主义类似,我们一般都不会意识到,而且悲观主义很多时候,也来自于童年的影响。同时,大多数人往往只会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说悲观的人,就是想太多了,所以别想太多就好了。而很多人都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悲观主义者?他们为什么会想太多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悲观主义的概念。普通意义上来看,悲观主义是一种总是相信不良后果的精神状态,或者一种相信在生命中,恶总是会战胜善,困苦总是多于欣喜的信念。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其实生活中每个人对悲观主义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悲观分为三种类型,这就造成了不同个体对悲观主义的不同理解与感受。其中一种叫“气质性悲观”,指得是一种整体的倾向性。即人们在对未来的看法上,长期倾向于相信(或无意识期待)坏的结果。也就是说,这种类型的悲观主义者,往往都是指气质性层面上的。他们通常觉得悲剧或坏的结果一定会发生,习惯于使用永远、绝不会、总是这样等等绝对化概括的词语。而在面对生活中具体的事情和困难时,他们更倾向于假装问题不存在,或者用回避的方式来应对。以至于放任“坏事”发生,甚至会主动地“促使”坏的结果的发生。比如有的人会说:我觉得我很难好起来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而且可能还会越来越糟…或者我这辈子一定会孤独到老,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真正理解我、爱我等等。另外一种类型是“归因性悲观”,我们也把它叫做“解释性悲观”。它主要强调的是在解释风格上的悲观倾向。即一件事情发生后,对它进行解释时,总会采取内在的、稳定的负性归因。我们可以看到,与气质型悲观不同的是,这种类型的悲观主义者强调的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解释,而不是对未来期待的朝向。比如一个人的爱人出轨了,这个人很悲观地说:也许出轨是很正常的事情吧,怎么可能会有真爱呢?…这就是典型的归因型悲观。还有一种类型是“防御性悲观”。指的是在事情发生前,将期待降到比较低的水平,甚至想象出可能会出现的最坏的情景或结果。这有点像我们通常所说的“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中的“最坏的打算”。所以可以看到,“防御性悲观”不是一种消极的认知策略,它的真正目的往往可能是为了减少最坏结果发生的概率。而如果很不幸,最坏的事情发生了,那么他们就可能会有更好地面对和处理。这种悲观就像某些运动员,平日里训练和竞技成绩非常好,看起来会让人觉得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但是他会告诉我们说,其实他特别恐惧失败,每次比赛前都会失眠,会想每一种可能失利的结果,或者觉得自己肯定会赛得很差。事实上在比赛中,他们总是能发挥得很出色。这也是我们所说的一种“防御性悲观”。了解到悲观主义的这些概念和类型,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就是哪些人会比较容易成为悲观主义者,或者说总是想太多而陷入到这三种悲观中?《自然》杂志曾经发表过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大约有32%的人生来就拥有某一种基因变异体,使得他们对消极的经历会保持更鲜活、更富含情节的记忆。而且,这些人往往也会更多地放大负性经历和情感,对人生持更悲观的态度。所以我们周围的一些人,生来就有某种悲观的基因。那么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如果你总是希望他们努力往积极的方面想,一定要乐观、正向,这会让他们感到矛盾或事与愿违的冲突。其次,先天之外,很多悲观主义者都是后天原因造成的。而童年经历中主要有五种不良因素,会给悲观主义的形成带来重要影响:这既包括原生家庭养育者给孩子的影响,也包括孩子自身一路长大的各种经历和体验。这些经历包括但不限于我们之前讲过的遗弃、虐待、忽略、冷漠、羞辱和孤立的对待等等。在这个角度上,对于悲观的人来说,他们进入悲观性思维模式的动机,其实是为了安全感。也就是说,在面对未知世界的时候,他们非常渴望获得安全感和确定感,所以才会去思考那些最坏的事情,或者说把最坏的事情总想到前面。比如一种比较典型的情况是童年遭遇过严重伤害的人,很难和他人建立起安全的关系。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通常认为自己对安全、稳定、爱和归属感的需要是不会被满足的。那么成年后,他们要么轻率地在自我毁灭的关系中不断转化,要么回避亲密关系,这反而强化了他们对这个世界悲观性看法的感受和体验。第二个因素是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让孩子没有机会发展出比较完整的自我(功能)。大家知道,发展独立自主能力是人类的天性。我们之前谈到幼儿期、学前期和青春期的不同阶段时,都专门提到过“分离”和“独立”的意义。但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过度地保护他们,没有让他们发展出这些自我能力,从而导致他们无法设立个人目标并为之努力。甚至是成年后,他们的心智发育还维持在童年的水平,则难免感觉自己无能、无力,总是过于依赖他人,担心自己无法独立处理好事情。同时,这些孩子常常会觉得所有的结果都不会是好的,那么他们在生活中面对疾病、灾难、事故等等的时候,都往往会非常的担心。第三个因素,父母只给孩子有条件的认可和关注,这些孩子从未为自己活过。我们前面探讨空虚感的时候,讲到了“真我”和“假我”的形成。可以看到,在有些家庭中,父母的爱、关注和认可是有条件的,导致孩子必须压抑自己的某些需求来获得,从而形成了“假我”。因为这些父母把自己的情感需要或者社会形象,看得比孩子的自我需求更加重要。所以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就会过分强调满足他人,比如父母、领导、组织等等,而非自己的需求,以此来获得认同,保持情感的连接。这种远离自我需求的模式或体验,时间长了就会带来虚无感,进而体验到更多的空虚和无意义感。对这个世界,则难免更加的悲观。第四个因素是家人过分地溺爱和纵容娇惯,这样孩子长大后会在社会中更容易碰壁。我们说,孩子在一个过分纵容和溺爱的家庭中长大,那么他在人际交往和自我约束方面,就难以形成足够的内部控制。因此,他们通常无法抑制自己的冲动或者延迟满足,往往会自私、放任、自恋和不负责任,这样势必会让他们在社会中碰壁和受挫。而挫折之后,他们又很难恢复,或者说自我调谐,进而产生悲观厌世的情感体验。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孩子为了应对自己的悲观厌世,可能会做出更多自私、不考虑他人的事情,以试图减少自己的不安,从而进入到一个恶性的循环。第五个因素,就是这个家庭自带的(悲观或冷酷的)氛围对孩子持续的影响。童年生活在悲观、冷酷、压抑或严厉的环境下,家庭成员之间没有关注、支持和愉悦,孩子就会习得对消极生活事件和凄凉生活的过分警觉。那么他们通常也会表现的悲观和担忧,担心自己如果不一直保持警惕和小心的话,生活会更加糟糕。此外我们说,除了上面这些原因,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包括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邻里、社会的环境以及风俗、文化等因素,也会影响一个人悲观主义的形成。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童年经历是如何让一个人(更容易)成为悲观主义者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同时也需要认识到的是:用某一种单一的方面去形容一个人,或者说去定义一个人是不可取的。因为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乐观的一面,也会有悲观的一面,且很多时候悲喜交加,无法黑白一刀切地分清楚。况且,难道悲观的人就一直都只能活在消极的情绪中吗?这肯定不是的。比如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是悲观主义者,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份悲观的感受,才能看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乐观和幽默,才能宠辱不惊,对平凡乃至惨淡的生活,甘之如饴,并心存敬畏。有人说,人生的底色是悲凉。而古今中外太多的代表人物,比如苏东坡,既有“大江东去、竹杖芒鞋、谁道人生无再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豪放、乐观,也有“东栏一株雪、夜雨独伤神、月明多被云妨”的悲观…而在西方哲学中,叔本华被称为是著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也说过很多类似于“活着就是苦难,生存就是炼狱,人生就像钟摆,摆荡在痛苦和无聊之间”这样的话…当然,这种悲观主义更多的是一种哲学层面上的悲观,它不等同于我们前面所说那些悲观,而是一种世界观或者价值标准。或者说,这是一种力图勇敢直面令人不快的现实世界,消除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希望或期待。也可以说,这像是一种清醒地认识了世界以后,仍然能够勇敢而理性生活的人生态度。那到底如何重新去认识和面对悲观主义?我们后面接着探讨。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