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学龄期,这里指大约六岁到十三岁这个阶段。大家都知道,我们会在青春期发育第二性征,那么此前的学龄期就被称为“性潜伏期”。
从这个阶段开始,孩子们即将展开社会生活准备,积累新技能。此时孩子的核心发展需求就是在社会化中实现“我能”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随着成长逐步发展为成年期的自信和自尊。
那么这个核心需求如何实现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学龄期的社会化”。
“社会化”顾名思义就是人适应社会规范,融入社会环境的过程。
而在学龄期,“社会化”的主要环境是学校,那么孩子在这个阶段的社会化,则包括学习知识和技能;如何与同伴相处;以及如何形成健康的群体意识等等。
02
学校环境有三个重要的因素会影响到这个阶段孩子的社会化进程。
第一个因素是学校里的学业活动。
这里的学业活动是指在学校里能取得具体成就的社会化活动。所以,进入小学的孩子会逐步把关注的重心从幼儿园里的虚幻畅想转向现实中的具体成就。
他们需要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习得各种有用的技能;获得对各种任务的掌控;以及学习成绩的肯定,而这些正是孩子们勤奋感的来源,同时也是建立“我能”感受的基础。
所以我们说,如果一个人成年后一直都对自己的事业很有信心,或者总是满怀正向的期望,那可能就要感谢自己在学龄期,在学校里独立完成任务的经历了。
第二个因素是学校的老师。
生活中我们能够发现,孩子们开始上学后,经常挂在嘴边的话通常就是“我们老师说了什么什么,或者是老师说应该怎么怎么样…”
显然,在学龄阶段的孩子眼中,老师就是权威,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和评价,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对自己的期待和评价。
而孩子们往往也会因为喜欢某一个老师而喜欢上他教的课目,当然反之也会因为憎恨或讨厌一个老师而放弃一门功课的学习。
有些孩子可能还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就决定了自己未来要做的事情。
关于这一点,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并从中发现了“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之为“教师期望效应”。说的就是老师的不同期待,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多么深远的影响。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教授和伊迪斯▪雅各里布森教授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了一所普通的小学,他们对校长和老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
他们在六个年级的十八个班里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了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里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再三嘱咐老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
八个月后,当实验小组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这些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和师生关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
最终,这个现象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后来又被教育界的人称为“教师期望效应”。
第三个影响学龄期孩子社会化进程的因素是校园里的同伴。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龄期孩子开始逐渐在意起自己在同伴眼中的形象,会拿自己跟其他同学进行外貌、能力和行为等方面的比较。
比如有的孩子会说我的个子没有我们班小亮高;朵朵是班上老师最喜爱的同学,我就很一般了等等。
学校对每个刚入学的孩子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大集体,朝夕相处的同学(同伴),构成了彼此的发展环境。大家知道,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非常渴望得到同伴的接纳,所以他们也都很努力地想融入集体。
这方面有很多典型的表现,比如放学后一起赖着不走,或者有同学带起了一个风潮,其他人也要想办法跟上等等。
我们说,同伴接纳是孩子在整个社会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在这个阶段被同伴接纳,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儿童社会化适应,那他们成年后的社会化融入也会顺利很多。
而如果孩子总是被同伴拒绝,影响就非常深远,往往会导致孩子的低自尊,甚至可能变成被拒绝的攻击性儿童,或者是被拒绝的退缩性儿童。且随着学龄增长,还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学校霸凌事件等等。
总结一下,在学龄期,孩子一方面要适应规律性的学习,一方面还要试着融入学校集体,整个阶段主要的心理冲突是勤奋和自卑,而解决的方式是在社会化中确立自尊。
03
那成年人如何去判断自己在学龄期的发展状况呢?我们可以通过学龄期需求在成年后的投射来做一个评估:
1、经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并且比较自卑;
2、缺乏基本的学习技能,比如基本的读、写和说话能力,以及必要的数学计算能力;
3、长时间的分析和纠结别人对自己说过的话;
4、做事经常拖拉;
5、经常对自己和别人撒谎;
6、谈判时要么完全屈服,要么固执己见;
7、特别害怕出错,如果被迫承认自己的错误,会有强烈的羞耻感;
8、在社交场合经常感到不自在等等。
以上八条符合比较多,就说明在学龄期遇到过创伤,且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个阶段的核心发展任务。
所以我们说,如果孩子在学龄期没能在学业活动中掌握有用的技能,就没有办法形成相应的能力感;同时如果更不幸遇到了有偏见的老师,或者很少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又或是很难融入到同伴的关系中,那么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这个孩子一生的自尊发展。
而自尊不够,显然未来整个自我发展都会受到阻碍。
心理学上,我们通常会用“成就动机归因”的理论来解释个体的发展。也就是个体如何将自己获得的成就进行归因?或者换句话说,个体在成功和失败两种情境下,会将结果归结为自己的原因,还是外部的原因?
在学龄期的社会化进程中,能够比较顺利实现“我能”的孩子,他们就会倾向于把成功归为个人能力,会觉得成功是我努力得来的,而且还能靠自己去面对新的挑战。
至于失败,他们会觉得失败的原因是可能改变和控制的因素,比如努力不够,或者是任务本身太难等等。
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无论成败,做事情往往都会保持勤奋、持久的态度,并抱之以学习的心态。
相反那些学龄期没有实现“我能”的孩子,他们往往可能会形成“习得性无助”,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把成功认定为运气等外因影响。
持这种观念的孩子,他们就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努力无用,那么成年后在遇到困难时,就会体验到一种失去控制的焦虑。
而这种情况,用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弥散的自卑感”。这些孩子往往会直接自我宣判,几乎不做任何尝试,就直接放弃,而且通常也会认为自己没有成功的运气。
04
此外,还有两个方法,可以帮助感兴趣的读者更好地回忆学龄期自己的状态,检视自己是否在这个阶段有获得比较健康的发展基础:
第一个方法是回忆这个阶段中自己身边的重要成年人。这里的成年人指的是除父母以外的人,包括学校的老师和你所遇到的(家庭里和社会中)年长的同辈,以及其他长辈等等。
拿一张纸,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仔细回忆你和他们的接触,在他们的名字后面写下是谁有真心关心过你?;是谁在你精神上伤害过你?…
关心你的人,具体的列出他们做了什么事情,让你体验到温暖的、被关怀、被支持的感觉?;而对于那些伤害过你的人也梳理一下,他们又做了什么让你体验到被伤害的感觉?…
接下来继续回想:在这个阶段又出现过哪些资源帮助你应对了这种伤害和不幸?也把它们写下来…
以上这些可能需要一块相对完整的时间来进行,也可能会触发自己很多回忆,所以,你可以准备好以后再进行。
当你整理完,你会发现学龄期对你的延续影响的经历,都已经在纸上了。
另一个方法是写下自己的成长里程碑,这个梳理能帮助你找到自信。
文章前面说过,我们在学龄期要通过掌握技能,来建立自己的自尊。你可以写下这个阶段中每一年自己最重要的三个里程碑事件,比如六岁时你上学的第一天就有好几个小朋友来主动认识你;或者你领先其他的小朋友学完了拼音字母;以及什么时候老师任命你做班长、小组长…
再比如你第一次全班第一;第一次自己上学;第一次受邀请参加同学或朋友的生日聚会等等这样里程碑式的事件…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很多自己记忆深刻、体验良好的“第一次”。
05
关于“自责”和“自省”的认识:
“自责”和“自省”的区别是什么?低自尊的人如何正确的自省?“自省”应该是不纠结过去,不将过错揽在自己的身上吗?或者“自省”应该是知道这件事情,
自己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式,但不代表自己有问题,对吗?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在前面讲到“强迫性重复”相关内容的时候,我们专门提到了“自责”。自责是一种直接把所受得的苦归因于自己有错的方式,同时我们提到了自责是“强迫性重复”停不下来的原因之一。
说到“自省”,自省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概念,是自我反思,
自我思考。而我们想说的是,其实思考、反思自己和了解自己之间关系不大,因为自省常常是停留在一种依靠逻辑性的理性层面上的思考。
很多时候看清真实的自己,是需要依靠情感和内心感受的。但是同时在这方面,往往很多人的自省又总是带着负面的情绪去咀嚼已经发生的事,并更多关注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最终趋向于自责的结果。
其实,正确的自省并不是一味地去苛责过往的自己和沉浸于过去的错误中,而是一种带着开放、包容、接纳的态度和情感去反思自己。
要知道,正确的自省能够提高我们对自我的洞识,错误的自省只会更看不清自己。
那么具体我们如何来自省呢?
首先,少用“”为什么”,多用“是什么”;
实际上当我们强找理由的时候,也是在无意识地想要搜寻一个最简单且听起来最可信的答案,大家知道,通常这是徒劳的。
而更有效的是问:现在是什么问题?我现在感受到的是什么?我在想什么?我正在做什么?…
比起绞尽脑汁为自己做的、想的、感受到的找理由,能够准确辨认并命名我们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更为重要。
也就是说,“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洞察、了解自己,而“为什么”通常得到的,可能只是大脑欺骗自己的一个答案而已。
其次是找到对的反馈。
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意见是提高自省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所有的外界反应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我们需要寻求对的反馈,而避免两种人——无爱的批评者和无批评的爱人。
尤其是远离那些惯于指责、批评我们的人。比如喜欢嫉妒的同事,怀恨在心的前任等等。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我们通常更喜欢用“自我觉察”来表达自省的过程。这同样能够提升自我认识,然后
可以用更加开放、宽容、探索的态度来面对自己。
因为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认识自己都是一件漫长的,足以持续终身的事情。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4岁—12岁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