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修复(八)| 看清童年创伤:遇见学前期的自我

文摘   健康   2024-07-02 15:25   山东  

01


学前期,这里指三岁到六岁这个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核心目标是要知道自己是谁,从而实现人生的第一次独立。

 

所谓的“知道自己是谁”,就是获得一个身份,包括对自己性别以及自我身份的看法。而第一次独立,同时意味着孩子对事物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能够用自己的思维揣摩世界怎样运作,事情如何发生、发展等等。

 

比如让一个三到六岁的小朋友来介绍他自己,我们可能会听到下面这些话:我叫小羽,你看我穿的这件衣服是红色的,我四岁了,我会自己刷牙,但我不喜欢洗头…

 

那么孩子说这些话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自我概念已经非常具体了。

 

在学前期,爸爸这个角色非常重要,极大地影响着这个阶段孩子的成长,所以,这个时期孩子的核心需求也和爸爸密切相关。

 

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一下:学前期和之前的婴儿期、幼儿期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在之前的两个阶段说了很多妈妈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妈妈“安全基地”的建立,因为这关乎孩子的安全感和稳定性。

 

而学前期,我们说爸爸开始变得重要,这并不代表这个阶段的母亲变得不重要了,只是在我们的文化中,爸爸的作用通常总是被忽视,所以这里就着重来和大家探讨父亲的功能和作用。


我们说,学前期与爸爸的连接是孩子最初的社会性连接,说明孩子可以去爱或者恨另外一个人。

 

过程中,孩子会逐渐“试探”这个人(爸爸),如果结果是安全的,他就会尝试“离开”原来熟悉的地方,去更远的地方探索和连接。因为这种安全感,让孩子会对人这个种族充满善意,从而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他人。

 

而如果父亲缺失或者冷漠,孩子往往可能会无法认同自己作为一个完整人的存在,那么他可能就会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父亲”,并企图得到他的认可,以获得自我价值感和身份感。

 

 02


为了能够更直观地感受这个阶段的影响,我们来看看学前期的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会在成年期有怎样的投射?

 

这里有八个问题,大家可以自测或者说感受一下:

 

1、首先是身份认同问题——

我是谁?;

不管性取向如何,我是否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或者女人?;

我是否会把自己的性别过度戏剧化?比如努力表现出男子汉气魄,或者是女性的性感。


2、即使在合情合理的情境下与人发生性关系,也会有罪恶感;


3、大多数时间都很难确定自己当下的感受;


4、大多数时间都在控制自己的感受,或者试图控制周围人的感受;

5、认为拥有愿望和期待就能让某件事成真;

6、在与人交流的时候,遇到令人困惑和前后不一的信息时,通常是习惯默默接受,而不是询问求证;


7、感到自己对父母的婚姻问题(或离婚)负有责任;


8、努力追求成功是为了让父母感到满意。

 

这八个问题反映的正是学前期的状态。答案中选是越多,说明个体当初学前期的核心目标没有能够比较好的达成。


03


前面说过,学前期孩子核心需求的实现与父亲角色的发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更具体了解父亲角色的重要性之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俄狄浦斯情结”。

 

所谓“俄狄浦斯期”和“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概念或者说理论,而在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学前期正好对应着儿童的“俄狄浦斯期”。

 

现实生活中“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比如有这样一个真实的场景:


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对自己八岁的姐姐说:妈妈漂亮极了,等我长大后,我要娶妈妈…

姐姐问:那爸爸怎么办呢?…

小男孩回答:爸爸会老,而且会死,就算不死,我也要娶妈妈的…

 

弗洛伊德就把学前期孩童这种对异性父母的爱和依恋,以及与同性父母的复杂的情感,包括嫉妒、攻击、内疚以及渴望取而代之等等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这个情结,来源于一个希腊的神话故事(文章后面相关阅读可以详细了解)。情结本身并不是问题或病态,而是隐喻或者象征性地反映出这个阶段孩子所面临着的重大发展任务。

 

也可以说,这是每一个孩子独立前的“挣扎”,他需要学习处理这个俄狄浦斯式的冲突;学习与异性父母建立恰当的关系;学习准备和父母从相互依恋到相对分离的转化。

 

而大多数情况下,爸爸是孩子处理“俄狄浦斯式冲突”的关键。

 

临床上有这样一个爸爸缺席的例子:

 

一位男士30多岁了,到现在每天都要和妈妈煲至少两个小时的电话粥。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好像在和妈妈“谈恋爱”。而他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

 

咨询中了解到,他是被妈妈无微不至地带大的,而他的爸爸,在他年幼时忙于工作和应酬,几乎不在家,父子间的交流极少…所以,这位男士生活中经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我是我妈的整个生命”。

 

如果大家还记得之前文章中所讲的十种“童年期逆境体验”,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角色(架构)倒置”,也就是“非接触性性侵犯”的一种。

 

妈妈用孩子来填补自己生命中的孤独,从而加剧了孩子和父亲之间的俄狄浦斯式冲突。同时爸爸生活中的缺席,让孩子没有机会能够去面对,以及学习或者说尝试解决自己与父亲之间的这个(无意识)冲突。

 

所以,孩子更加觉得自己应该取代爸爸,来照顾妈妈。

 

04


爸爸对孩子实现学前期核心需求的正向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爸爸是孩子追求独立的安全的“第三者”。

 

具体来说,当孩子从依赖妈妈到开始追求独立个体感,向外探索的时候,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来说,爸爸妈妈之间的亲近使得爸爸成为孩子与妈妈之间的安全的“第三者”,可以让孩子没有罪恶感地逐步“离开“”妈妈。

 

上面例子中的这位男士,之所以和母亲结合紧密,除了妈妈的自我需求以外,也因为爸爸的不在场,而导致他没有办法“离开”母亲。因为“离开”会让他自己对母亲内疚,产生罪疚感。

 

同时这也是他成年后交往很多女朋友,但都无法安定下来的原因。

 

其次,爸爸是帮助孩子知道自己是谁的性别参照物。

 

大家知道,学前期儿童已经开始有了性别意识,能够认识到爸爸妈妈之间存在性别差异。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爸爸示范如何扮演男性角色,妈妈示范如何扮演女性角色,同时爸爸妈妈一起给孩子示范健康的亲密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爸爸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男性,他的形象会给孩子树立起男人应有的样子。对于男孩来说,他会把爸爸当榜样,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男性。

 

而对于女孩来说,与爸爸的关系是生命中第一段与男性建立的关系。如果爸爸和女儿的关系好,小女孩长大后的自尊水平会更高,且更加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对自我发展的期望也会更高。

 

同时,爸爸的特质通常会影响女儿的择偶标准,那么成年后就极有可能会寻找一个在行为表现上很像自己父亲的人作为伴侣。当然,也可能会选择一个与父亲截然相反的男性。

 

除此以外,与父亲的相处中是否获得安全感,也会关系到女孩子成年后,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的安全感。

 

同时,无论男孩还是女孩,父亲对待母亲的方式,就是说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是孩子眼中亲密关系最初的模板。他们会从中得知如何去爱一个人。

 

曾经有个有趣的研究表明:如果父亲在家庭中与母亲分担家务,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成年后都更可能形成良好的女性观。

 

而且如果父亲对待伴侣的方式是充满爱、彼此信任的,双方的关系是亲密的、有回应的,那么孩子往往会认为应该用同样的方式去爱一个人,信任一个人。同时,孩子也会相信将来自己在这样对待对方的时候,也会得到对方相应的回应。

 

但是如果父亲以粗暴的方式对待母亲,或者家庭行为中相互包含冷暴力或躯体暴力的现象,这会让孩子(潜意识中)认为,这些行为是亲密关系中,甚至对待他人都是可以的,是被允许的,那么未来他们就有更大的可能接受一份这样的关系。

 

第三点也很重要,父亲需要帮助孩子拓展世界,习得自我独立的能力。

 

这里是指父亲的养育或陪伴方式,能够鼓励孩子独立、开放的面向外部世界,勇敢地面对不熟悉的情境,且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较强的承受能力和修复力。

 

我们知道,妈妈对于孩子大多数是抚慰和安护,而爸爸和孩子的关系则是引领孩子走向世界。

 

生活中想必大家都能观察到,小孩子和爸爸在一起,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妈妈往往会用同样一个姿势将孩子抱在怀里,而爸爸则会用各种方式和他们玩耍,甚至会让他们在空中旋转,飞来飞去,这些游戏都包含着激励、兴奋和不可预测性。当然,孩子在任何游戏中的安全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再比如小孩子学习游泳时,妈妈一般都会站在孩子的前面,希望自己一直可以保持在孩子的视线当中。而爸爸则会更多地鼓励孩子深入水下,且往往在孩子游泳时待在他们的身后。

 

所以长期来看,父亲能够帮助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无所畏惧,敢于独立生存,或者说,能够帮助孩子提升入学后与同伴之间的竞争能力,特别是在竞争压力大、冲突多的环境下,提升他们应对、解决冲突和问题的能力。



05

 

回答一个问题:

 

有读者问:我觉得自己家庭环境挺好的,可是为什么感觉童年期的逆境体验自己也体会了很多?

 

还有人问:并不是很确定自己的童年经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也许家庭和学校都给自己带来了一些创伤吧,那么该如何去清晰识别创伤问题呢?一方面怕自己把问题忽略掉了,同时又怕把无足轻重的内容想得过于严重,我该怎么面对呢?

 

这两个问题的实质含义差不多,且可能很多读者在学习各种心理学知识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疑问。比如就听到有人这样抱怨过:很多时候学习完各类心理学知识,都会觉得自己全身都是病…

 

那我们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

 

首先,我们说童年的不快乐经历有三个层次:童年的挫折体验;真实发生的创伤性事件;以及心理创伤的状态。

 

其次,不是所有童年不愉快、不如意的体验,都是童年创伤,那些适度的挫折会帮助我们慢慢地成长起来。

 

所以,不要把童年不愉快的经历夸大。前面我们提到的十种“童年期逆境体验”指的是童年时期真实发生的创伤性事件,且同时给个体成年后带来了心理创伤的状态(后果)。

 

比如我们来看挨打和“躯体暴力”这个逆境体验之间的区别。


在咨询中,咨询师通常会问来访者:你父母打你是有明确缘由,还是无缘无故的打?…

 

如果来访者说:我不知道为什么被打,好像我爸爸喝多了就会打我…

 

而这个时候,如果咨询师继续问:那这种打的里面,或者被打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你是否体验到一种和被打的原因不符,是大人加进去的某些东西的感觉?…

 

往往这个问题问完,来访者是否会体验到一些比较强烈的不良情绪或感受,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他是否依然待在创伤的状态里面。

 

所以,在了解童年逆境体验时,我们能够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而不是急着给自己贴标签。

 

另外一种情况是有些人一直对外宣称自己童年幸福,家庭美满,但实际上他知道,自己童年时期其实是发生了一些(压根想不起来的)事情的。

 

这些事情已经被遗忘,但是在了解这些逆境体验的时候,会有坐立不安,想马上逃离的冲动,或者感觉到抑制不住的悲伤、愤怒或其它某种强烈的不良情绪反应或体验。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请你尽量让自己可以看到这些情绪,这是这么多年深深压抑在内心深处的东西。之前看不到,并不代表不存在,只是我们选择了压抑、忽视、回避,甚至隔离。


所以,如果希望这些过往可以成为我们的指引和动力,那么首先“看到”它们,认识它们,然后,随着过程中所获得的洞识,来慢慢地面对它们,并根据这些体验和理解,逐渐找到问题应对的真正所在。


相关阅读:

俄狄浦斯”的故事


精神分析理论入门(九):俄狄浦斯期与超我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翊心心理
识别、澄清、修通自我路上的陪伴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