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之间 | 客体关系理论(六):客体关系系谱学(上)

文摘   健康   2024-04-23 15:09   山东  

01

现在大家知道,客体关系理论是精神分析流派的一个分支,它的新概念特别多,比如“自体”、“客体”、“客体关系单元”、“分裂”、“內摄”、“投射认同”等等,前面文章中我们对基本的概念也做了一些阐释,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玛格丽特·马勒的“分离-个体化”理论。

 

对理论中关于孩子出生后头三年经历的四个阶段里面,每个时期不同的核心表现的理解尤其重要。

 

比如“自闭期”,小婴儿对外界有了一些反应,但多数是反射。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讲,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客体存在。

 

而到了“共生期”以后,他意识到妈妈的存在,开始对妈妈有微笑的反应了,那也就意味着他像一个蛋壳一样,可以有一个口子向外面敞开了。

 

但是此时的孩子尚没有办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因为他的自我还没有发展起来,很多事情自己干不了。比如要排泄,他没有能力自己上洗手间;想吃奶,也没有办法自己去找乳房,而只有妈妈感觉到了他的需求,然后来帮他满足。所以这个时候他跟妈妈像是共用了一个边界的两个人。

 

也就是说,在物理空间上,或者客观现实中他们看似是两个人,但实际上并不是独立的两个人,而是属于一种“共生”的状态,妈妈是被他无情地“利用”的。

 

再大一点,进入到“分离-个体化”时期,尤其是10到16个月的“实践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全能自恋达到了顶峰。且这个时候孩子探索的欲望非常强烈,因为他刚刚会使用自己的小胳膊小腿,所以很想尝试去控制它们,而这个控制本身就能带给他一种全能自恋的感觉。

 

此时的他全然被外界所吸引,偶尔会回到妈妈身边来做一个“情感充电”,而在对妈妈不需要情感充电的时候,他的探索是忘我的一个状态,甚至会完全忘记妈妈的存在。

 

随着孩子在“实践期”探索得越来越多,遭受的挫败也就越多,因为这个世界不可能完全围着他转。那么当他慢慢开始体验到挫败感的时候,就会回过头来再去找妈妈,他需要妈妈给他一些抚慰。

 

所以,“复合期”的孩子就不像“实践期”那样“傻大胆”了,这个时候他对妈妈情感的依赖,反而又回过头来,浓度更高了一些。因此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说——孩子长大了一些,怎么反而又那么粘人了呢?!——实际上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父母的一个典型的表现。

 

与此同时,“复合期”孩子在与父母相处的时候,更多使用的是一种“分裂”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和感知父母。然后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需要它慢慢地“发芽”,就是能够开始“整合”地去看到妈妈有好也有坏。

 

或者说,他需要慢慢克服这种“分裂”,最终走到“客体恒久性”这个阶段,达到对他人、对世界一个“整合”的状态。

 

而“客体恒久性”,就是他要在妈妈长时间离开的时候,能够把妈妈的影像稳定地保持在自己的内心里面,这个影像的保持有助于对自己的情绪进行一个安抚。

 

也就是说,妈妈不在的时候,他能够利用心里面妈妈的影像对自己进行抚慰,就好像妈妈在场一样。

 

这两个能力非常重要。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能够达到“客体恒久性”,没有办法可以把妈妈的影像储存在内心的话,他是没有办法忍受孤独的。

 

在小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忍受妈妈的离开,而在长大一点,通常没有办法能够去承受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间。

 

比如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些人没有办法自己一个人待着,那样的话,他会非常难受,往往就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找人聊聊天等等。就是他不停地要去“抓”一个人,只有确定现实中真的有一个人在,有人陪伴的时候,他的焦虑感才会降低。

 

这就意味着他的内心没有办法去实现或者稳定一个重要他人的影像,即使那个人不在身边,内心的这个影像也会让他有一种被陪伴的感觉。

 

所以,一个人成年以后如果是这样一个状态,我们尝试着前推到他的生命早期去做一个推测的话,有可能在他三岁以前遭遇了某些困难,没有办法能够把妈妈这个客体的影像,稳定地储存在自己的脑海当中。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生命早期,如果没有完成“客体恒久性”这个任务,那么他长大以后往往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02

 

我们在此前文章中也说过,一个孩子从“自闭”、“共生”到“分离-个体化”,再到“客体恒久”,这个所谓完整的客体关系有两个基本维度。

 

一个是能够完成从“分裂”到“整合”, 另一个就是能够保持客体的恒久性。同时孩子经历这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它典型的表现。

 

大家知道,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是透过生命周期,探索心身联结以及先天素质-后天体验的相互影响对行为和我们内在及人际间生活的影响。

 

而童年模式是在我们的生物天性基础上、早期家庭生活体验以及我们的人际关系基础上建成的。

 

在客体关系理论看来,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再度唤起生命早期没有解决的相似问题,这些早年的困难以及为了避免这些困难而衍生出来的防御企图,都会以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

 

基于这些理论基础,心理学者在对成年人,或者年龄稍微大一点孩子的临床观察中就发现,这些成人或者大一点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很容易能够与他们生命早期某个阶段的表现对应上。

 

比如孩子长大一点以后,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我们称之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就是所谓的“自闭症”这样的一群孩子,会发现这些孩子的表现是如果你不跟他们接触的话,看起来和正常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同样帅气、漂亮,就是在外表上看来,跟正常的孩子一模一样。但是当你跟他们接触,会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些特别典型的表现:

 

其中一个就是“刻板行为”,是说他们在做一件事情,比如在地上转圈圈,他们就可以转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半天什么都不做,只是转圈圈;

 

或者他们在某个地方看到有个漆块剥落了,之后就抠这个地方,可以一直抠两个小时,三个小时,甚至大半天都不带动弹的…

 

等等。


这都是他们很典型的一“刻板行为”且这个时候的孩子,你无论如何去干预他,或者想要去校正他…,都是不会给你回应的。而你很温柔地叫他,他要么可能不理你,根本没有反应,就好像没有听见任何声音一样;要么可能他会被惊跳一下,就是被惊吓到的那种感觉。

 

显然,他处在一个不和他人交流的自我的世界里面。

 

从这个维度上来看,我们说“自闭症”孩子的表现,和出生后2个月内的小婴儿经历的那个“自闭期”非常相像,因为“自闭期”的孩子确实不会对妈妈有反应,他跟外界也没有什么连接。


就是说,他的表现会让我们觉得似乎他就生长在一个没有客体的世界当中,妈妈、爸爸和其他所有人都不存在的那种感觉,自然他跟外界就没有交流和沟通。

 

所以早先有一些精神分析学者,就把这两种情况做了一个对应,并提出了一个假设:这些所谓“自闭症”的孩子,有没有可能是他们在出生后到2个月的这个时期,没有被恰当地照看过,从而导致他们没有办法去打破“自闭”的这个“壳”?


现在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这种观点已经被推翻了。因为实际上后来有了更多的证据,更倾向于支持“自闭症”的孩子,更多的是一种先天性的因素。也就是说,生来他们就有与父母、他人和外界打交道比较困难的这么一个状况,而并不是因为父母做了一些什么,或者没能做些什么,而导致孩子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所以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实际上“自闭症”的成因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找到一个(些)具体地能够解释的病因。这些自闭的孩子,在身体上找不到任何器质性的病变,所以到底是什么导致的自闭,很难说,或者说现在还不是很确定。

 

这里只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理解,我们知道这两个群体在外在表现和心理层面的感受上来讲,很相似,有一定的对应性。

 

那么前面的说法,我们就能知道这也只是一种理论层面的假设,而不是确定的成因,或者说归因之一。

 

这是我们首先需要强调的。

 

03

 

然后我们来看“共生期”的孩子。

 

大家知道,“共生期”的孩子和母亲之间没有清晰的边界,因为他有很多不能自我完成的功能,需要妈妈来帮他完成。

 

或者说,“共生期”的时候,妈妈和孩子之间是一个没有阻碍的,可以实现完全对接的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知道有一类严重的精神障碍叫“精神分裂症”。患者典型的症状是幻觉、妄想,缺乏现实检验能力,这是首要的症状,还有一些思维方面的问题或表现,如思维散漫、紊乱、言语混乱等等。

 

所以在“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上,幻觉、妄想和思维散漫这三条当中,必须硬性地至少符合一条,才有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可能。

 

那么我们以幻觉和妄想为例,来理解一下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世界中,所谓的“幻觉”和“妄想”是什么?

 

简单来说,

这里的“幻觉”是外在并没有某一个东西,但是他坚信有,自己听得到、看得到、闻得到。所以显然,这是患者自己创造出来的,或者说,他自己给自己创造出来了一个外在的世界。

 

而所谓的“妄想”是患者自己心里有某个想法,比如这个想法是有人要害我,然后他就坚信这个外在世界中,真的有人要害他。

 

可能他会说这个人是他的邻居或同事等等,然后会找各种各样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确实要来害我了,就是他总是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一些对象,跟他的这个内心世界相吻合。

 

显然,精神分裂症患者没有办法能够去区分自己的主观世界与外在客观现实和他人的区别,或者说“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统一性的丧失。


也就是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体”与“客体”的界限是混淆的,没有必要的边界,正如“共生期”小婴儿的内在世界感知。

 

   

更多交流请加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翊心心理
识别、澄清、修通自我路上的陪伴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