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在大家已经知道,本我里面包含的主要是我们的性驱力和攻击驱力这两个天生的、本能的心理能量,即所谓的力比多。
这个力比多是要随时随地寻求即刻满足的,但是在自我不允许,因而力比多没有办法能够及时得到释放和满足的时候,自然我们就会觉得不舒服。
这种不舒服,弗洛伊德把它叫做“焦虑”。
这是弗洛伊德对我们人焦虑的一种理解。即焦虑是因为我们的力比多没有办法得到恰当的一个释放,或者由于某些外在的原因,根本得不到释放而导致。
不过我们都知道,性驱力和攻击驱力的概念是弗洛伊德在比较早期的时候提出来的一个理论,所以这是弗洛伊德在最初的时候,对我们人的焦虑的一个假设或者说构想。
后来随着理论建构的完善,人格的本我、自我、超我结构的提出,弗洛伊德又发现,之前理解的人的焦虑与力比多的释放相关,实际上没那么简单。
更确切地说,是他后来认为,我们人的焦虑,不只是和力比多有关,除了考虑力比多,还要考虑一个叫做“创伤情境”的因素。
举个例子:
养育过孩子的职场妈妈都知道,在带了孩子一段时间以后,你要开始上班了,而你每次的离开,孩子都是很焦虑的,他会哭、会闹,会不让你离开…
显然在这个事件当中,孩子的焦虑是因为有一个对孩子来说危险或者说创伤的情境发生,就是妈妈要离开自己了。
可以看到,这里孩子的焦虑,不光要考虑内在力比多的因素,还要考虑外在先有一个创伤情境发生了。
这个所谓的创伤情境,就是妈妈离开不在身边,孩子随时随地需要妈妈的时候,就没有了妈妈能够及时地来满足他。
我们说,“创伤情境”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外部的创伤情境”,就是客观存在中发生的创伤,第二个叫做“内部的创伤情境”。
比如上面例子中,妈妈的离开,导致孩子内心需要妈妈的时候,这个(妈妈)马上就能陪着我,就在我身边呆着的本我的需要出来的时候,因为妈妈的不在而没有办法能够及时得到满足。
也就是说,这个本能需要的力比多没有得到释放。
从这个角度来讲,他的这个内在的本能需求没有办法即刻得到满足,就是一个内部的创伤情境。
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理解,这种外在的创伤情境总是通过我们内在的一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即本我的冲动或愿望得不到及时满足,而最终转换成一个内在的创伤的情境,然后让这个孩子产生了一个焦虑的情感体验。
02
谈到这里,我们接着往下看。
比如上面例子中的孩子,在妈妈第一次离开的时候,
对他说——
此刻孩子当然如上面所说,会体验到这个外在创伤情境给他内心带来的不良或者说痛苦体验,但还是“傻乎乎”地就和妈妈表示再见了…
结果妈妈出去以后,总等不到她回来,那么这个孩子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妈妈离开他,想得到妈妈,又不在这个状态的时候,内心自然就会产生极度焦虑的痛苦体验…
因此孩子在第一次有了这样的一个体验,第二次妈妈再跟他说再见要离开的时候,当然他就不愿意了——
不可以妈妈,你不要离开我,你不要走,我求求你…
——等等这样的一些反应。
因为曾经分离的经验告诉他,妈妈的离开,是会让他感到非常难受的。所以在知道妈妈要离开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非常焦虑了。
可以看到,这个焦虑是作为一个信号,提示了妈妈离开以后,会有令他感到痛苦的危险的事情发生。
而这个危险的事情就是我想要得到她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把这种焦虑叫做“信号焦虑”。
简单来说,可以把“信号焦虑”这样来理解,就是这个孩子经过学习,他对于曾经发生过的危险情境有了记忆,而这个记忆导致他再次或者以后可能会面对这个危险情境的时候,虽然这个危险情境还没有来(发生),他就开始焦虑了。
或者说,这个焦虑就是一个信号,告诉了自己——
我知道这个危险情境就要发生了。
信号焦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例子,比如耳熟能详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一个典型的信号焦虑。
甚至有人凭空说,前面有一条蛇,可能有些人马上就会有非常焦虑的一个体验。这就是危险情境并没有再次发生,甚至子虚乌有,提前就对这个信号做出一个焦虑反应了。
所以“信号焦虑”是我们后天习得的一种反应,对于我们人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03
现在我们知道了,焦虑不只是与我们内在的力比多有没有得到满足相关,还与创伤情境有关。
关于“创伤情境”,弗洛伊德认为,在我们生命早期有四个特别典型的创伤情境。这四个创伤情境同时对应着四种焦虑(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后续会有关于“焦虑”的相关文章,再做比较详细的阐述)——
①
在生命的第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里,也就是说从出生到一岁或者一岁半左右这个时期,我们主要面临的危险情境是“爱的客体的丧失”。
这个危险情境所带来的焦虑叫做“湮灭焦虑”,也称为“死亡焦虑”。这是非常原始的、有力量的一种焦虑;
②
再大一点,一岁半到三岁左右的这个阶段,危险情境主要是“客体的爱的丧失”,所带来的焦虑称为“存在焦虑”;
③
大约三岁开始到五、六岁,即所谓的“俄狄浦斯期”,带来的焦虑叫做“阉割焦虑”;
④
五、六岁以后,孩子的超我开始慢慢地发展起来了(
超我内容后面介绍
),这个时期可能会导致的焦虑称为“超我焦虑”,通俗的说法就是“负罪感”。
这是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看,在生命早期的时候,我们分别经历的四种焦虑。
同时这个焦虑理论也是因为弗洛伊德认为,焦虑与创伤情境有关。而这个创伤情境我们能不能应对得了,能不能把它处理得比较好,能不能hold得住,则与我们的自我功能有关。
所以当我们在阐述焦虑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说关于自我的一个功能。
此外这里补充一点,总结来说,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内心冲突和对未知的恐惧,所带来的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
从这个角度来说,根据内在冲突的内容和性质,还可以把焦虑分为现实性(或客观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或超我焦虑)三大类。
那么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如何区分?它们和前面所讲的四种焦虑又有什么联系呢?
04
首先我们前面所说的焦虑,如果简单做一个总结,比如有一种焦虑是因为你的面前实实在在的有一条蛇,你会觉得很害怕,因而焦虑,这是“现实性焦虑”。
还有一种是曾经体验过蛇给你带来的害怕和焦虑的体验,那么假如你的朋友和你说,我们去某个地方玩吧,你会拒绝他,因为那个地方蛇太多,你会担心、害怕,会焦虑。
这个焦虑不是蛇实实在在的在你跟前,而是你想到它出现的可能性,就导致了你提前出现的一个焦虑的反应。这种让你觉得焦虑和恐惧的东西会出现的可能性,而引发的焦虑,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信号焦虑”。
这两类焦虑实际上都是现实情境当中出现的某个东西,或者它出现的可能性引发的的焦虑,终归都和现实的自己有关,那么它们就都属于所谓的“现实性的焦虑”。
其次关于“神经症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这里首先需要说明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对于神经症性的焦虑,举个例子:
一个丈夫对他的妻子充满了愤怒,具体原因这里不做具体阐述,这不重要。比如可能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这个妻子一向非常的强势,生活中就有很多让丈夫觉得作为一个男人非常受不了的事件和情况…
同时,丈夫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男性,觉得自己即使再生气,再愤怒都不可以去打女性,打女人的男人都不是好男人。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妻子确实是让人太愤怒了,丈夫想要揍她的冲动越来越强烈,特别想要出来,但还是一直压抑着…
显然,这个冲动是不被丈夫的意识层面所允许的,就是不被他的自我所允许。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就会引发丈夫一个潜在的焦虑,这种焦虑就叫做“神经症性焦虑”。
我们可以看到,“神经症性焦虑”与人的本能冲动有关,就是本我里面有一个本能冲动,且极力地想要往外表达。
然后我们来看,为了不让本我的冲动出来,那么他的自我会怎么样,或者说会执行什么功能?
自然是要把这个念头(冲动)往下压,压抑得越深越好。
如果压抑得相对不那么深,这个丈夫就可能意识到他是想打他妻子的,但是他不能打…
而如果压抑得特别深的话,这个丈夫可能在意识层面根本就意识不到他对妻子有愤怒和生气。
所以总结来说,“神经症性焦虑”与一个人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有关。
我们知道,本能冲动寻求即刻满足,它会不管那么多,总是要不顾一切地寻求表达,但是潜意识中的自我就一直压着这个本能冲动,不让它冒出来,从而使这个人体验到一定的焦虑,这就是“神经症性焦虑”。
同时,这一切都是在潜意识层面发生的,因此神经症性的焦虑,往往自己是很难意识到的,只有在专业人员帮助下的理解和修通,才能“看”得到。
而“道德性焦虑”也叫“超我焦虑”,自然和我们的超我有关,通常是指由我们的超我引发的焦虑。
比如做了一件不被允许,或者觉得不对的事情,我们心里边都会有一种内疚感,或者说负罪感。
这就是因为超我的存在,所以我们的所言所行,都会相对控制在一个比较正常的,被这个社会或他人接受的一个范围之内。
那么一旦“越轨”了以后,我们都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会觉得很内疚,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有一种羞耻感,这都是因为道德不接受、不认可,不允许我们做的事情,但是我们确确实实又做了的时候,而引发的内心的一种焦虑,就叫做“超我焦虑”。
所以“超我焦虑”在我们情感上的体验,通常就是内疚感、负罪感或者羞耻感等等这样的一些感受。
精神分析理论入门(五):本我、自我与认同
精神分析理论入门(六):本我、自我与次级过程
更多交流请加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