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修复(十八)| 空虚感(上):意义的迷思与虚无之痛
文摘
健康
2024-09-10 15:38
山东
大家有过这样的感觉吗?每天上班下班忙忙碌碌,看似特别充实,但是只要手上的事情一停下来就会陷入到无所事事,很空虚的状态…或者有时候回看自己的过往,既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创造出什么比较大的价值,也没有平淡而充实的活过,好像得到的都是虚无,让人感觉内心空荡荡的…总之,看起来好像我们越来越容易陷入到空洞、缺乏意义的感觉中,但这种感觉又很难清晰地表达出来,仿佛也没有什么值得被谈论的。确实,空虚感在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大家可以仔细地体会、观察一下自己和身边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空虚、没意思等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感受?!而且这种感觉或者说现象不但在成年人中越来越常见,在所谓的“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当然也包括一些中学生)身上同样有不少的呈现。表面上,他们看起来一切都好,人乖巧,成绩也好,但是这些孩子经常陷入到情绪低落的状态,且往往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对外在的评价时常会感到焦虑、恐惧甚至是愤怒…这些可谓是优秀的学生,他们不允许自己表现的不好,不允许自己停下来…但是在获得惹人羡慕的成绩后,对他们而言,也只是不难过而已,并不足以让他们感觉到快乐…看到这里,很多人内心可能会很困惑:怎么会这样?空虚不就是人太无聊了吗?而这些和我们的童年经历会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说,空虚感当然不是源自无聊。而要回答或者说讨论上面这些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空虚感?在给出解释之前,请大家在自己的内心先试着回答一下:你会如何去形容空虚感?或者说在你感到空虚的时候,你的体验是什么?…空虚就是内在感受的屏蔽,好像自己内在的感觉,比如幻想和愿望都是缺失的…;自己对外部的刺激很麻木,很多时候只是机械的反应。无论好的、有爱的感受,还是糟糕的、痛苦的体验,都和自己没有关系…;还有的来访者形容自己的生活充斥着无聊的感觉。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浅薄而疏离的,自己虽然身在人群中,但又从未属于任何一个群体,无法去爱一个人,或者去关心某一个人,也无法回应别人对自己的爱和关怀等等。实际上,空虚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不同的人对空虚感的体验以及空虚感对于他们的意义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大部分人的空虚感会伴随着抑郁、愤怒、烦躁等情绪,而长期感受着空虚,会逐渐影响到个体的自我评价。且这些评价通常是负面的,比如认为自己存在某些(心理)问题或障碍,或者是不具有自我价值…此外,持续的空虚感还会给人带来深深的痛楚的感受,这种痛苦一般很难通过语言表达或者和人分享,但往往会通过一些行为表达出来。比如一方面,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逃避空虚的行为:疯狂的加班;频繁地更换工作或者男、女朋友;快速地进入或结束某一段关系;对某种物质上瘾;以及严重的发展到进行自残、自伤行为等等。另外一方面,他们也可能会做出各种冲动、刺激的行为,以产生明确的情绪体验(无论是积极或者消极的),用以替换自己空虚的感觉。从这些行为中,我们很容易地就可以看到,人们经常通过很多不健康的“付诸行动”,来努力地试图让自己从空虚感中挣脱出来。那么空虚感从何而来?而我们的成长经历和成年后总是感到空虚,这两者之间又会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我们刚刚提到的各种空虚感的体验中,一个高频出现的感受就是,人会觉得自己所发生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在心理学上,我们会认为发展出“真我”的孩子,能够比较容易地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而发展出“假我“”的孩子,则更容易体验到空虚感。这两个概念是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来的,他是一位研究母婴关系非常杰出的心理学先驱。温尼科特认为,在刚刚出生的小婴儿心中,是没有外部世界这个概念的。但是在这个小婴儿慢慢开始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足够好的养育者,他就会觉得外部的世界是他自己创造的,从而产生了一种全能的幻想,认为周遭的世界都是顺应自己的需要而出现的…比如当自己饿了,养育者能够及时地给他提供食物,这个宝宝就会觉得食物是因为自己饿了,所以出现的,而自己不饿了,食物就会消失。由此,这个宝宝就会觉得——哇!我好厉害,食物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我们前面文章中说过,在婴儿期的时候,如果养育者能够给予宝宝支持性的回应,兼顾触摸和映照,就会让小婴儿保持全能的自我感。因而他就能够从养育者的反馈中感受到安全与力量,并逐步形成“真我”。而形成了“真我”的孩子,自身的感觉是自己有着良好的关系,他们能够自如地感知到自我的需求、愿望、恐惧、愤怒等等,并能够顺畅地让这些自身的感觉以(自我本能认为的)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也就是说,他们能感受到自身是活生生的,能体验到一个真实的自我是存在的,因而,他们也就能够比较自然地产生对未来自我的期许,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或者说,他们能够感受到自我的力量,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而“假我”则是相反,养育者不能满足小婴儿的全能幻想。比如养育者没有理解宝宝自发的手势、哭闹或者呢喃等表达,他们只是依从于自己的习惯去理解,甚至去纠正小宝宝…例如小宝宝肚子饿了,想吃东西,养育者却偏要让宝宝去睡觉,又或者养育者不喜欢宝宝哭,那么只有在他笑的时候,才会抱起他,等等。也就是说,如果养育者没有能够识别出小婴儿的需求,而是将自己的需要强加在宝宝的身上,这样就会让这个婴儿的全能幻想产生挫折。那么,这个宝宝就会逐渐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主宰,而是需要依靠外界,服从养育者才能生存…当然现在我们也知道,这种挫折本身同样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可以在挫折中逐步产生个人边界,来帮助我们认识到什么是“我”,什么是“非我”,从而可以与外部世界产生合适的连接,即所谓的“恰到好处的挫折”。但是这种挫折一旦过度,就会形成创伤,会让小婴儿感觉到外界过于危险…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自我太过虚弱(或者说没有发展出来),就只能用顺从养育者的姿态,才能更好的生存,因而慢慢地就会发展出“假我”。那么,这逐渐发展出来的“假我”,又是怎样以空虚感的方式影响我们成年的生活呢?这里从两个临床案例,来谈谈两种关系(体验)模式中的空虚感。小H是一位工程师,他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五年了,虽然工作非常的忙碌,但是成就有限,职位也是原地踏步。同时,在单位里他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对人毕恭毕敬。公司哪个项目组的活,都经常找他帮忙,他也都会丢下自己手头上的事儿去帮助别人。由于是单亲家庭的缘故,小H从小到大和妈妈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密。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看妈妈的脸色行事,妈妈喜欢什么他就做什么。而且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一直是妈妈的骄傲,因此从小就经常被表扬是好孩子、乖、听话、懂事等等。那么这种模式,也成为了他成年后的主要关系模式。总是慢慢地在生活和工作中形成一种习惯,就是在权威面前,在领导面前,包括自己的伴侣和朋友、同事面前,他都尽力讨好,尽量迁就自己做大家觉得好的事情…但很多时候,他也会陷入到巨大的悲伤和愤怒中,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我都这样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也没见他们对我怎么好?他们从来还是一样的对我?…但是一回到现实中,如果对方生气或者是想要离开他,小H就又会变成讨好的孩子一般回到对方面前,重复着原来的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小H的长期顺从与讨好,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假我”,会无意识顺从地按照环境和他人的需求,去建立起一种虚假的关系。那么自然就会越来越深地体验到无力感、压抑感,进而产生自我怀疑,从而体验到了空虚感和无意义感。小L在一家公司做证券分析师,每天有写不完的报告,签不完的客户,异常的忙碌。但小L非常有干劲,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获得了公司和行业认可,还建立了自己的团队,成为了这个领域的公司首席…小L的业余时间也都不闲着,参加大大小小的饭局、聚会等等活动。周末和假期也不休息,参加各种培训班,备考各种证书,完完全全是教科书般的“白骨精”形象。看起来生活很充实,但小L却说,自己内在其实非常的空虚。尤其是不加班的夜晚,或者是约会临时取消等等只能自己呆着的时候,她就会觉得自己好像陷入到某个黑洞中,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对生活忽然会瞬间失去信心和动力…小L不明白,向来选择什么专业,选择什么工作以及和什么样的人恋爱,其实一直都是自己在做主。她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有足够的力量去追求,也一直在努力中,而且结果大多得偿所愿。可是为什么很多时候还是会感觉到自己很不快乐,时常产生莫名的焦虑感和内在的空虚感呢?我们说,表面上看小L好像是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事实上在定义什么是想要的生活时,其实她活在了无意识的超我的期待中。也就是说,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优秀、能干以及得到别人认可的人,而这样所带来的结果,往往是越追求越焦虑,越追求越空虚。她自以为活出了自己,实际上还是活在他人期待的束缚中,或者说,活在一种“假我”的状态里。进一步来看,这种“假我”的存在经常是为了满足“内在父母”的期待,她把这些期待当做自己人生努力的目标,而实际上无论这些目标成功与否,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自我的满足。不知道这两个故事里面有你的影子吗?希望大家也能停下来问一问自己,听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而不是让自己一头扎进事务当中,却实则是为了逃避。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