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关于童年期创伤,有人可能会困惑:我童年受过伤,好不容易长大,为什么还要回到过去呢?
首先我们说,正是因为没有经历过(基本)完美的童年,所以我们才需要了解童年各个发展阶段里面的健康成长有哪些需求。这样我们才能清楚的知道,当时年幼的自己在渴望什么?实际的成长中又缺少了什么?从而能够帮助我们进行更好的反思和整理。
此外,可以让我们在回溯的过程中,学习给现在的自己最合适的理解与呵护,并向爱护我们的身边人表达出真正的需求。
而尤其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的下一代度过一个和我们不一样的童年。
谈起童年需求,我们这里把童年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四个阶段,同时延展到青春期,来看看这五个不同的阶段都有哪些相应的重点需求?以及这些需求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会给成年后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在我们回到童年之前,先分享一个神奇的理论——“十三年周期循环理论”。
当然,这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而只是一个基于(个体)发展心理学和现实基础的概率性统计所形成的一个说法。大致意思就是说我们人的需求每十三年就会在生命中循环一次。
详细一点来说,就是大约每过十三年,我们的人生差不多都会进入到一个新的重要发展阶段。
比如十三岁前后青春期开始;二十五、六岁进入成年早期;三十九岁左右到中年;五十岁后步入成年后期,然后六十多岁已经退休,开始了老年生活…
在这些人生的重要节点上,生活的变动都会给我们带来现实、身心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虽然每个阶段展现出来的问题不同,但是每一个新的十三年,实际上往往都是上一个循环所遗留下来的问题的重复上演。
那么现在大家就会发现,人生的头十三年尤为重要,它是后续各个阶段的发展基础。换句话说,如果童年有遗留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它往往就会持续地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
02
现在我们回到生命最早期的时候,即婴儿阶段,主要是指孩子从出生到九个月大这段时间。
(这里说明一点,我们此前文章中也说过:心理学上对个体发展周期时间段的划分都是一个大致的时间节点,同时各种不同理论对同一阶段的划分节点各有不同,但相差不大)
婴儿期的核心需求是建立信任感。生命之初信任感的建立,
关乎着我们后续整个人生的走向。不过对我们婴儿期的信任感的建立,大家可能会说:时间这么久远,那时候又那么小,谁还记得呢?!
这没关系,虽然记忆里面是空白的,但是我们可以说,你的心一直都没有忘记那时的经历。
比如这里有八个问题,它们可以反映出个体婴儿期的状态:
1、你是否很难相信别人?;
2、你是否无法准确感受到自己生理需求的信号?比如明明并不饿,但是会吃很多,或者常常不知道自己有多累?;
3、是否会非常害怕被人抛弃?或者因为一段感情的结束而感到绝望?甚至会因为失恋而想过自杀?;
4、在社交场合,你是否喜欢站在角落里,尽量不引起他人的注意?;
5、是否特别渴望或者极度抗拒被别人触摸或拥抱?;
6、是否在大多数时间里喜欢独处?;
7、是否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一段长久的关系?;
8、是否常常被人骗?别人说什么你都几乎照单全收?
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回答。而答案中选“是”越多,说明婴儿期自我受伤越深。
这八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关于成年期的一些心理或情感体验方面的状况,但其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我们婴儿期的“安全基地”是否稳定?
大家知道,“安全基地”是我们人在婴儿期信任感和安全感的来源。如果一个人在婴儿期没有形成稳定、可靠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那么成年后往往会对世界或者说周遭的环境缺乏基本的信任。
而且经常可能表现出比这八个问题所呈现的更多的问题或症状,比如抗拒成长;只会做没有自己想法的好孩子;对自己深感羞耻等等。
03
那么婴儿期如何建立稳定的“安全基地”呢?
对这个时期的小婴儿来说,主要靠抚触、回应和映照这三个途径:
第一个“抚触”,就是身体的触摸。
我们说,小婴儿触觉上的舒适是所有情感建立的基础,妈妈的抚触会让婴儿体验到愉悦感。而如果一个成年人特别渴望或者极度抗拒触摸和拥抱,那说明他婴儿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来自于照料者的抚触。
心理学上已经有很多的实验证明,抚触所带来的情感高潮,是小婴儿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的基础。如果被剥夺,人格的建构中缺乏温暖的载体,他们的世界就会变得冷漠和不安,而往往导致其成年后可能会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以及在他被拥抱或者不得不拥抱别人的时候,会觉得很难受。
因为这种接触唤起了个体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的感受,因此他会把自己回避或防御起来。也就是说,这样的人更容易不信任他人。
第二个建立稳定“安全基地”的途径是“回应”。
如果一个成年人很难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无法理解伴侣的感受和情感,总担心外部世界是有危险的,或者心中总感觉有莫名的怒火发不出去,那通常可能说明婴儿期他没有得到过足够的回应。
大家知道,婴儿期的宝宝虽然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愿或想法,但是也需要外界回应自己的哭闹或“咿咿呀呀”的“自言自语”。
如果父母的反馈是积极的,比如宝宝哭了,会有人去查看,给他及时地喂食或者换尿布等照顾;以及在他“咿咿呀呀”自“说”自话的时候,能够得到他人的微笑或者轻声答应,久而久之,这个宝宝就知道世界是安全的,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
而与之相反,人的攻击欲往往就是从缺乏回应的绝境中生出来的。大家知道,攻击欲强的人会不断闹事儿,而很多时候通常只是为了争取他人的关注,尤其对于孩子来说。
第三个“安全基地”建立的途径是“映照”。
映照是从英文reflect的动词属性翻译而来。我们都有照镜子的经验,对于婴儿来讲,他与照料者的关系就像照镜子,即从照料者的反应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前面说过,在生命早期,婴儿的感觉是首要的。成年的我们通常完全不记得自己婴儿期的时候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感觉的记忆会陪伴我们一辈子。
此前“分离-个体化”的系列文章中大家知道,刚出生的小婴儿与照料者仍然是“融为一体”的,所以照料者的情绪和感受也会潜移默化的变成婴儿的情感体验。
比如有这样一位来访者,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可能是我做得不好,或者“应该是我的错”等等。
后来了解到妈妈生他的时候难产,差点就去世,之后身体也一直不好,因此这个妈妈就沉浸在自己的身心痛苦中,关闭了去映照婴儿反应的通道。
那么小宝宝无法从妈妈的反应中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反而通过映照同感了妈妈的痛苦,并归因到自己的身上背负起了罪疚感,从而过分在意妈妈的感受,而关注不到自己的需求,且总担心自己被遗弃。
04
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自己就是一个“安全基地”没有建立的典型,但婴儿时期是不可能回去了,那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我们说,很多时候弄清楚创伤归因,比心理调适措施更为重要。那么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作为成年人,给婴儿期的自己做“映照”,让那个受过委屈,没有被满足的小婴儿被自己看到。
简单介绍三步去“看见”的方法:
一、首先从三方面来盘点、回顾往事:
第一,出生时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二,你的爸爸妈妈来自于什么样的家庭?第三,你是谁带大的?通过这些全面了解自己的家庭系统;
二、找一些自己婴儿期的照片好好看一会儿,观察他(包括他和她,下同)的表情、眼神,联想他是否开心?他在想什么?以及他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向大人表达需求?
三、给宝宝时的自己写信,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智慧而温和的魔法师,想领养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婴儿期的自己。
现在给这个婴儿写一封信,告诉他你爱他,很高兴他是个男孩儿或者女孩儿;告诉他你想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成长和发展;并向他保证你知道他的需求,且会给他想要的。
写完信你可以慢慢地大声读出来,并在过程中注意体验自己的感受。
这个方法可以去试试看。我们说,被看见,了解清楚缘由是一种对受过创伤的人非常重要的疗愈方法,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且有效的方式来整理自己。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但非常值得。
05
回答一个问题:
童年时期的经历真的会对以后有那么大的影响吗?
关于童年对成年后的影响,过去在临床心理学领域,是一个经验性的结论,或者说是一个循证观点,就是发现临床治疗中所谓的“病人”,都能在他们童年的过去找到“原痛”。
现在随着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我们还可以从一些更客观的角度来看到,童年对成年之后的影响是什么?
比如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的“依恋理论”的建立,是心理学家约翰·鲍比在对76个家庭中的婴儿从出生起,持续到30岁时候的跟踪研究开始,然后又经过多位心理学家的多角度和途径的继续实验和研究,以及理论基础上的临床中总结得出。
研究的目的是考察他们生活不同路径的源头,以及早期成长中的什么因素对他们的影响最为深远?
而研究的结果显示,大部分童年时期获得较好的早期照顾的人发展较好,而大部分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较好照顾的孩子,在成年后的发展则不够好,或者说比较差。
同时,这里面发现也有大约20%的人的发展,会与童年经历产生预期的不一致,就是其中一些人,比预期要好,还有另外一些人,比预期更糟。
而在那些深刻影响个体成年后的发展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婴儿期依恋关系(的建立和质量)。
因此我们说,童年期或者生命早期与主要照料者之间建立的关系不顺畅,则极有可能演变为“十种逆境体验”。而如果一个人有多于两项的逆境体验的话,成年后就可能有更大概率会受到各种心理、生理问题或障碍的困扰。
那么在生活中,也会带来一些额外的困难或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更多的力量去帮助自己,即帮助自己深入地去探索、体验和整合、升华这些所谓的(童年期)经验。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