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前面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文章中我们说过,弗洛伊德对人出生后的头六年的经历非常重视 ,并由此说过一句话——六岁以后没有新鲜事。
针对这个时期,他提出了性心理发育阶段理论,把这个时期划分为“口欲期”、“肛欲期”和“俄狄浦斯期”三个阶段。
而弗洛伊德之后的客体关系理论学派中的很多人,与他生命早期心理发展的观点就不太一样。
比如我们现在要介绍的“分离-个体化”理论的提出者玛格丽特·马勒(匈牙利心理学家 1897-1985)。
(玛格丽特·马勒的“分离-个体化”的相关理论,我们此前有文章简单介绍过,可以点击阅读基本了解:现代婴儿心理发展理论:分离-个体化与客体恒久性)
所以我们会发现,不同的理论对我们人生早年经历中心理发展的观念或认识,非常不一样。当然我们也不必纠结谁对谁错,哪个理论对我们了解和帮助改善心理问题有效,那么这个理论就有它存在的价值。
比如现在我们知道,弗洛伊德的理论对“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有很好的理解和效用,而马勒的理论对于那些比较重型的精神问题或障碍,也有一些能够帮助理解的角度。当然,这里面也包括克莱茵、温尼科特、科恩伯格等先驱学者的相关理论。
02
现在我们来展开介绍马勒的“分离-个体化”理论,那么首先了解一下马勒的理论是怎么来的?
马勒当时是通过对38个孩子和他们母亲的一个持续了三年的长期观察,来建立了这个理论的基础。
她有一个团队,每个成员都经过了严格的精神分析的理论学习和训练,然后去观察这些母子之间的互动情况,最后总结出来这个阶段发展理论。
这个理论现在已经被很多人接纳,而且在临床上也被很多人所应用和得到检验。
理论认为,小婴儿刚生下来头三年,要经历四个很重要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0到2个月,叫做“自闭期”。
为什么称之为“自闭期”呢?因为马勒她们发现0到2个月的小婴儿,吃了睡,睡了吃,一天可能要睡20个小时。他不怎么跟这个世界打交道,但是偶尔也会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比如妈妈的乳房来了,他会张开嘴,有一个吸吮的反射。不过这仅仅是个反射而已。
他有时候偶尔也会笑,但是他的笑没有任何社会性意义,不是因为什么刺激让他觉得好笑,或者觉得感兴趣的笑了,就是一个自发性、神经性的笑,或者说一种反射性的笑。
马勒认为,小婴儿在0到2个月的时候,实际上他虽然离开了子宫那个“壳”,但是外界现在给这个小婴儿的身上,象征性地又包裹了一个像鸡蛋壳一样的东西。
这个“鸡蛋壳”把他与外界之间,有一个分割开来的状态,他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也不感兴趣,而只会反射,只是会吃、会睡,偶尔有一些简单的刺激反应。
但是这些刺激对他来讲,没有意义。因为他不知道外界哪些是人,哪些是非人,这些他是分不清楚的。光线来了,他会眨眼睛,妈妈的声音来了,他也会转头,但是他不知道这些声音的内容和性质。大家知道,声音和声音是不一样的。
但是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马勒所说的“自闭期”的小婴儿。虽然与外界没有什么沟通和连接,但是他依然对外界有反应。
也就是说,虽然是自闭,但他保留了对外界进行反应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就为这个小婴儿在两个月以后进入到“共生期”打下了一个基础。
03
从2个月到6个月,马勒把这个阶段,称为“共生期”。
前面“自闭期”的时候,好像被一个鸡蛋壳包裹着,所以小婴儿和外界没有连接,但是到了“共生期”以后,这个“鸡蛋壳”就像稍微破了一个口子,那么妈妈这个客体就来了。来了以后,他们俩(母子)中间就不是完全分开的,而是在一起共用了一个边界。
这个“共生期”的小婴儿会对妈妈“开个口子”,也就是说,他开始跟外面有了连接。而这个连接有个很著名的标志,就是“社会性微笑”。
所谓“社会性微笑”是小婴儿开始会反应性地对人笑了,比如逗他的时候,他会笑,就说明他开始和外界有连接了。但是这个时候他和母亲之间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双人关系,而是一个共用了边界的伪双人关系。
大家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会讲话,他的吃喝拉撒等等是通过他的哭来告诉我们的——我们要去猜他的哭,是饿了?渴了?哪里不舒服了?还是想尿尿了等等其它什么?——就是要去猜他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这个小小孩看似是一个小人儿,但是他没有办法完全和妈妈分离开,因为他的自我功能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这个时候他就只能和妈妈是一个共生的关系。
而所谓的“共生”,就是他会觉得自己哭的时候,好像妈妈也在哭,或者说他感到难受,哭的时候,好像妈妈也难受了。因为妈妈看到自己哭(难受)的时候,马上能够敏感地猜测出来——我(这个孩子)到底怎么了,然后给了自己恰当的回应——就是那种“心有灵犀”的感觉。
所以这个“共生”的关系,在孩子的自我功能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一定要经历过的一个阶段。
反过来说,这个阶段,妈妈如果能够对他特别的敏感,他的需求能够及时地被捕捉到,那么这种敏感的妈妈给了他一个非常满意的共生关系的话,这个孩子在这个状态里面是非常享受的。
而在享受的同时,这个妈妈的敏感,就能够滋养他的自我功能更好地往前有一个好的发展。
说到这里,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很出名的观察。这个观察是针对一些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来进行的。
就是这些被遗弃的孩子,放到了孤儿院里面去养着,因为孩子太多,
而护工又非常有限,那么他们没有办法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情感等需求,就在孩子睡的小床上固定了一个奶瓶,孩子饿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个奶瓶吃到东西。
再或者因为护工过于忙碌,可能喂孩子的时候就是急匆匆的,只是给他们吃到奶而已,没有很多那种情感上的拥抱,轻轻地摇一摇,晃一晃,然后可以对这些孩子低声细语的说说话等等这样的交流或互动。
那么心理学家对这些小婴儿的持续观察中就发现,在一天天成长的过程中,刚开始他们还可能在护工照顾的时候,小腿踢护工一下,小手扒拉一下,就是他们对环境还有探索的欲望。
但是随着这个共生关系中缺乏滋养,这些孩子慢慢地就开始变得在他们几个月大的时候,整天整天地躺在床上不动,
就是手脚都不动的呆呆的看着天花板。严重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小床压出一个坑来。因为他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时间太长了。
这说明了这些孩子在需要享受共生关系的这个阶段,他们没有享受到前面所说的这样的一个待遇,那么在情感滋养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他们的自我功能发展不起来,就会退缩到一种类似于“自闭”的那个状态。
所以我们说共生时期,妈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非常重要。妈妈是不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孩子的需求,同时给到他恰当回应的滋养,是促进孩子自我功能发展,为他能够很好地进入到下一个阶段所打下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04
这里我们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阶段,孩子不会讲话,所以他和母亲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非言语的沟通或交流,包括他的哭,以及他的行为。
在曾经的婴儿观察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妈妈躺在床上玩着手机,她的不到6个月大的孩子,就自己在床上爬来爬去,直到某一刻他爬到了床边,已经快掉下去了,这个妈妈还是没有觉察,仍然拿着自己的手机在玩…
然后那一刻终于来了,“咚”的一声,孩子摔到地上去了,“哇”的一声哭出来,他妈妈马上就把手机丢到一边去抱起孩子——宝宝,你摔倒了…然后她就开始安抚这个孩子。
这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相互暗示”。就是这个小孩没有办法跟你讲话的时候,在一次次和妈妈的互动中会发现,当自己很安静的时候,妈妈是不会关注他的,而一不小心摔到了,或者磕到了,然后妈妈又是安抚又是关心,又是自责的,就是说只有这样,妈妈的关照才会来。
那么一次又一次这样重复的话,这个孩子就有可能学会,自己必须要制造出来很大的动静,或者要么头磕破了,要么膝盖摔了等等,才能得到妈妈的关注。
这就是一个对孩子不够敏感或不够关注的妈妈,可能会养育出来的这样的一个孩子。显然,这些孩子的行为模式是通过在他不会讲话的时候,与妈妈之间的“相互暗示”中形成的。
生活中很多父母会说:我的孩子怎么这样?我的孩子怎么那样?实际上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父母,那么一定能养出来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而反过来从孩子看父母,同样道理。
这是在最早孩子不会讲话的时候,即所谓的“前言语期”就已经形成了的一个雏形,或者说就已经有苗头出来了——通过非言语的“相互暗示”开始建立。
详细一点来说,就是孩子特别安静的时候,妈妈的眼睛是不看他的,那么妈妈的眼光就是在告诉他,我没有看到你…
那孩子怎么办呢?他往往就要尝试去用其他的方式,可能终于尝试到另外某一种方式,妈妈的眼睛“刷”就过来了,那么在孩子的理解中,这就相当于在告诉他——你看你这样,我就能看见你了…
然后久而久之,这个孩子就形成了和妈妈互动的这样一种特有的模式。
所以我们说,这个阶段对妈妈的要求非常高,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抱持”的环境,做一个足够好的母亲。
05
此外,在共生阶段,小婴儿不会讲话,但是他一哭,然后妈妈或爸爸来了,或者一摔倒,他们又来了,就是在他感到自己总是能用这些“招数”把妈妈爸爸招来的时候,这个孩子能够体验到一种自我的“全能”的感觉。
这个“全能感”就是——你看,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我的哭,所以妈妈爸爸他们来了。吃的是我召唤来的;喝的也是我召唤来的;玩具是我召唤来的;还有我身上那些不舒服的感觉,也是我通过哭,然后妈妈爸爸他们帮我处理才消失的…
那么在这些孩子的感觉中,他会以为自己能召唤全世界。或者说,是我创造了这个世界。
这个时候的孩子就有一种幻觉上的“全能感”,而这种“全能感”,对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功能和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概念(一):“客体”与“自体”
核心概念(二):“客体关系单元”与“自我”
更多交流请加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