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面文章我们介绍了玛格丽特·马勒的“分离-个体化
”理论中,小婴儿出生后的“自闭期”、“共生期”和“分离-个体化”时期这三个发展阶段。那么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心智继续往前发展,在他两岁以后(24个月到36个月),就开始发展他的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叫做“客体恒常性”,也叫“客体恒久性”。
即维持客体稳定形象的能力,特别是维持母亲的稳定形象(不论她在与不在,是满足的角色还是剥夺的角色)的能力。
具体来说,“客体恒常性”就是孩子已经可以把妈妈的表象(或者说表征),留存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面。即使妈妈离开不在自己的身边或眼前,那么这个内在的妈妈的表象存在本身,就能够帮助这个孩子去安抚自己在妈妈离开时候的焦虑。
当孩子能够稳定的在心里留有一个妈妈的表象的时候,那么这个孩子就有能力开始去处理和妈妈之间的分离了。而在此之前,他是没有办法能够去稳定地处理这个部分的。
所以我们此前说过,在孩子的“客体恒常性”确定以前,或者说这个能力发展起来之前,他是非常害怕妈妈的离开的,即所谓的“害怕(重要)客体的丧失”。
因为这个时候妈妈的离开,即外在现实的妈妈不在了,心里面的妈妈也就不在了,那么在此时这个孩子的认知上,妈妈就和死去消失没有区别,所以这会给孩子带来非常大的恐惧。
而当“客体恒常性”建立起来以后,他能够把妈妈这个形象稳定地储存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面,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再害怕丧失这个客体了,因为妈妈在自己心里。然后会开始害怕“丧失客体的爱”,就是他会怕妈妈不爱他。
所以我们说,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陪他的时候,一定要人在,心也在。
此外,我们前面文章中说过,两岁以前的孩子还有一个心理发展特点,就是他在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好妈妈”和“坏妈妈”是分裂的,他没有办法知道这又“好”又“坏”的是一个妈妈。
但是到了两岁以后,他需要把这个“分裂”地看待世界和人的方式逐渐往前继续发展,变成一个“整合”的方式去看待——这个让我挫败的妈妈也是那个很爱我,满足我的妈妈——这对于孩子将来的为人处世非常重要。
因为一个孩子在客体关系中的“整合”能力发展出来以后,毋庸置疑,在他与外界以及现实中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就能够相对更客观一些。
不过这里还有一点,通常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总体上是“整合”的,但是这个人在受到某种特别强烈的情绪冲击的时候,就很有可能会暂时性地从一个“整合”的状态,退回到一个“分裂”状态。
02
基本了解了马勒的这个理论以后,我们来看一看孩子在完成“分离-个体化”这四个阶段的过程中,通常会运
用的一些心理机制。
比如第一个任务,他需要学会“整合”,前面我们谈过,指的是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够把一个人(主要是妈妈)不同的面向整合在同一个人身上。
同时他也需要能够完成一个很重要的“分化”的过程,就是要渐渐学会看到妈妈跟别人是不一样的——这个人是我妈妈,而那个人不是。
然后他接着继续自己和妈妈的分化——我跟妈妈也是不一样的,我是我,妈妈是妈妈。
“整合”和”分化”是同时并行的两条线,在这个过程中,该“整合”的时候整合,该“分化”的时候分化。显然,“整合”和“分化”能够让我们更客观地去看待这个世界。
而如果没有“整合”好,仍然停留在“分裂”的位置上,长大以后就会带来一些问题。
比如恋爱期间,看自己的恋人,好的时候是天底下最好的男(女)朋友,但是坏的时候就什么都不是。
就是一个人没有办法能够客观地去看待他人,知道这个人身上有好的部分,也有不好的部分,而且好的部分来了,我怎么处理,不好的部分来了,我如何消化。那么自然他就没有办法能够比较正常地待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情绪当中。
“分化”有缺陷的人,最常见的就是人际中的边界不清晰。比如一面之缘,就大事小情地求帮忙,而不管别人会不会为难,有没有干扰到别人的生活等等。
毋庸置疑,这是很典型的没有边界感,也就意味着他“分化”的能力没有发展好。
所以我们说,“整合”和“分化”不是一个单纯的原始机制,也不是只有小孩子才需要去完成的一个任务。在小婴儿身上需要发展,而很多时候,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修炼这门“功课”——该“整合”的时候整合,该“分化”的时候分化。
03
此外,这个阶段的婴幼儿,经常会用到的一个很重要的机制叫做“投射”。
简单来说,“投射”就是把自己不想要的那部分归因到另外一个人身上。
那么首先从定义上,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无一例外的所有人都会使用“投射”。
这是我们人性当中共同的特点,比如常见的把自己身上否定的、害怕的、难以接受的部分“投”出去,“投”到外在的某个人身上,笃定他才是那样的人…
而实际上是在把自己身上不愿意看到的那个部分,拼了命地想要把它隐藏起来。
这样的例子不用多说。所以生活中就有了那句话——外面的世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心里是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
“分离-个体化”阶段孩子常见的心理机制还包括“內摄”和“认同”。
我们此前文章中讲过,简单来说,“认同”就是变成像我们所爱的客体那样。比如爸爸是一个特别喜欢军事的人,那么他的孩子,尤其是男孩,长大以后往往可能也会特别喜欢军事。
显然,喜欢军事是孩子对爸爸的一个印象,那么随着孩子的长大,他认同了爸爸的这个部分,并吸纳进来,成为了自己的一个爱好。或者说,慢慢变成了孩子自体影像的一部分,这就是一种“认同”。
所以通俗地讲,“认同”是我们在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些点上变得像我们所爱(或者所恨)的那个人。也可以说,变成了我们向其投注了情感的那个人一样。
可以看到,“认同”是先有一个别人的东西,我们把它“拿”过来,然后还要内化到我们内心,变成我们自体影像的一部分,这叫做“认同”。
但是“內摄”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把妈妈或爸爸等重要他人的东西“拿”过来用一下。显然和“认同”的概念,存在着比较大的区别。
因为“內摄”只不过是把重要他人的东西,“拿”过来用一下而已,对我们的自体并没有产生改变。
就好像我们吃东西,有些没有被消化和吸收,直接排出去了,这是一个“內摄”。而有的经过消化吸收,进入到身体,成为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则是“认同”。
04
前面我们说过,这个阶段,尤其是“复合期”的孩子,看待世界和人是“分裂”的。比如妈妈要么完全是个“好妈妈”,要么就完全是个“坏妈妈”,或者要么妈妈是个十全十美的好人,而爸爸则是个没有一点好的坏人等等。
这个特点在生活中可以有很多发现。比如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看动画片,对角色的认识或理解基本上都是一个“分裂”的思维,这个是好的(人),那个是坏的,熊大熊二是好的,而光头强是一个大坏蛋…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分裂”的世界。
所以这个阶段孩子主要的心理机制,还有就是“理想化”和“贬低”(或者也叫贬义)。
所谓“理想化”,就是认为客体是完美的,比如我的妈妈一点毛病都没有,十分完美。
可以看到,这其实是“分裂”思维在时间阶段上的一个转换。也就是说,当我们在“理想化”的时候,实际上就是把客体认为是一个全好的客体。那么同样,当我们在“贬低”的时候,这个客体就是一个全坏的客体,什么都不是。
05
这里我们还需要来了解这个阶段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机制——“投射认同”。
这个概念有点复杂。“投射”我们前面说过,就是把自己的一部分“投”在别人身上。而“投射认同”,举一个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理解:
比如考试的时候,有的题不会,就特别想作弊。想作弊这自然是你的想法,但是又担心或羞愧这样不好,那么纠结中可能就会想——这次题这么难,想作弊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肯定也有别人想去作弊…
当你在这样想的时候,就已经是把你自己内心的想法,投射到那些正在和你一起参加考试的考生身上…
当这个“投射”发生了以后,你可能继续在想——既然他们都能作弊,
那为什么我就不能作弊呢——所以我也要作弊。
那么在这样想的时候,就好像你把投射到别人身上的这个部分又“拿”了回来,放到自己身上,然后去认同了这个部分…
所以最终你就也作弊了。
可以看到,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玩”的一个“心理游戏”。
而在人际关系中,“投射认同”也是使用比较多的,或者说,也是我们很多时候会启用的一个心理(防御)机制。
06
我们说,在人生比较早期的时候,会启用“投射”、“分裂”、“理想化”、“贬低”和“投射认同”等等这样一些心理机制,并最终完成一个从“分裂”到“整合”的过程。
在可以从一个分裂的角度去看一个整合的世界的时候,孩子就能够发展出来一个完整的客体关系。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世界,并且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矛盾的、两面性的。
承认与容忍同时存在,那么客体关系中,能够容纳和调谐相互矛盾情绪的能力,就是一个完整的客体关系。比如“看到”了妈妈不是一个全坏或全好的妈妈,以及自己对妈妈的又爱又恨。
而在能够“看到”和整合这些的时候,才有谅解、和解的可能。
如果心里一直都是一个分裂的状态——妈妈就是一个坏妈妈,一点好都没有,是找不到可以与妈妈和解的落脚点的。只有看到了妈妈有好有坏,对她又爱又恨的时候,谅解才有机会进来。
这就是一个孩子发展完整的客体关系——从最初的“分裂”到“整合”,从早期对妈妈的“理想化”和“贬低”,到一个相对来讲,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这个人的阶段。
此外我们说,在发展出完整的客体关系之前,还有一个阶段是这个孩子通常会借助于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过渡性客体”。
因为妈妈的离开会带来分离焦虑,当然他控制不了妈妈,但是可以找一个能够安抚自己的东西。比如一个洋娃娃或者其它什么玩偶,这个洋娃娃在妈妈不在的时候,替代了妈妈的一部分功能,能够安抚自己。
那么这个可以被孩子拿过来用,对自己能够起到一定安抚功能的东西(客体),就称之为孩子的“过渡性客体”。
“过渡性客体”在孩子跟妈妈分开的过程中,在他长大的过程中,或者说,尤其在“分离-个体化”的这个阶段,对他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个“过渡性客体”,很多小孩子都有。那么这里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我们妈妈在看到孩子有这样一个东西的时候,尽量去保持它的原样,不要因为比如它太脏了,或者有味道了就去处理它,因为这个东西对孩子来讲,具有特殊意义。
而在我们成人世界里面,甚至也会有人一直保留着自己人生早期的那个(些)“过渡性客体”。或者成长过程中,有的人可能会特别钟情于曾经某一个人送给自己的礼物,很多年了,都不愿意丢掉。
那么这个礼物,对个体来说,就有安抚自己的一个功能。它承载自己情感这个功能的部分,就是起着“过渡性客体”功能的这样一个角色。
相关阅读:
更多交流请加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