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我功能的发展,出生后经历过“自闭期”和“共生期”的小婴儿,再大一点,在6个月到24个月这个时期,就开始经历下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叫做“分离-个体化”时期。
在这个阶段,一方面他要跟妈妈这个很重要的客体分离,同时进行的另外一条线,就是他要想办法学会成为他自己,即完成“个体化”这样的一个任务。
这两条线是同时进行的。
可以看到,“分离-个体化”时期经历的时间比较长,大约从半岁到两岁。而且在马勒的观察里面,认为这个时期又可以分为三个很重要的亚阶段——“孵化期”(6-10个月)、“实践期”(10-16个月)和“复合期(16-24个月)”。
首先,“孵化期”大约是小婴儿出生后6到10个月这个时间段。
大家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基本上还不会走路,但是会有个表现,就是当妈妈抱着的时候,他老是想要把妈妈推开。
或者说这些几个月大的孩子,抱着他的时候,老是在你身上蹭来蹭去的不安生,好像就是想要从你身上挣脱出来——放我下来的感觉。
这实际上是孩子想要从与妈妈完全“共生”的关系里面挣脱出来,开始准备要进一步和妈妈做一个分离了。
在他想要开始分离的这个时候,我们前面说过,6到10个月大的孩子通常是不会走路的,那么就注定了他也不可能和妈妈完全地分离开,而只能是坐在妈妈的怀里或者身边,以及妈妈周围一个小范围内爬来爬去地去做一些探索。
此外在这个时期,孩子还会有另外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出来,就是遇到陌生人的时候,会有所谓的“陌生人焦虑”。
当然,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表现或状态。
关于这点,马勒认为,小婴儿在前面的“共生期”里面,如果妈妈足够敏感,能够给予这个孩子一个很好的共生的体验,他就能得到足够的安全感。那么在这个时期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他就会有比较少的焦虑,而更多表现出来的是对陌生人感兴趣。
这里同时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当“陌生人焦虑”出现的时候,也意味着孩子能够把他人和妈妈这两个不同的客体分开。
道理很简单,之所以会有陌生人焦虑,是因为他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和妈妈不一样。而在他没有办法把妈妈和他人分开的时候,是体验不到焦虑的。
所以我们说,小婴儿在面对外在客体的时候,首先分清楚的是他人和妈妈的不同,就是不同客体之间的不同,那么下一步他才会完成一个我跟妈妈也不同——我是我,妈妈是妈妈的认识。
就是我们前面文章中关于“自体”形成的这个部分的相关阐释——小婴儿最先分辨出陌生人和母亲的不同,然后才会清楚自己和母亲的不同,母亲与他人的区分比自己和母亲的区分要出现的早一点。
02
我们说,“孵化期”的孩子开始有一点要和妈妈分离了,但是他的能力决定了他没有办法可以跟妈妈顺利地分开。而再大一点就不一样了,因为到了“实践期”,即大约10到16个月的孩子,开始会走路了。
毋庸置疑,当孩子会走路了以后,他的探索范围更大,可以离妈妈更远的地方去探索这个世界了。
而这个时候孩子的自我体验是非常好的。
虽然他刚刚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能够走路的时候,走得不是多么稳当,但是他特别想走路。
因为当他开始能够站起来走路,可以四处探索的时候,会发现此时的视野和所见,与趴着和坐着的情况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境况的时候,他的“自恋”可以说达到了顶峰,自我体验到了一个极点,简直不能感觉再好。
所以生活中你会发现,这个孩子在玩的时候,在跌跌撞撞地往前走,或者慢慢可以深一脚浅一脚地跑起来的时候,你喊他慢一点,在后面追着他,他完全不理会你,就像你不存在一样…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这个时候看似对你满不在乎,其实他还是需要妈妈在身边的,就是他不需要你粘着他,但是需要你在他身边呆着…
此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那里玩的很嗨,他尽情地享受着他的“自恋”,但是过了一会儿,他会跑回来,然后在妈妈身边“腻歪”一下…接着又兴高采烈地跑开…
这在马勒的观察中,把它叫做“情感充电”。就是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不需要你的时候,好像把你完全忘在一边,但是你也要稳定的在场,因为他把你忘了一小段时间以后,还需要回来拿你做一个情感的“充电站”,可能他会跑回来让你抱一下,“腻歪”一下,然后就可以继续去玩儿了。
所以马勒打的比方就是这个孩子在寻求母亲做一个情感上的“充电”,然后有足够的(心理)能量让他能够继续对外在环境进行更多的探索。
同时在这个时期,孩子对妈妈的距离稍微更远了一些,而且大概率会越来越远,那么我们也会发现,这个时候对妈妈,或者准确来说,对有一些妈妈就会有点考验了。
这个考验是这些妈妈,她们在自己的“共生期”的时候,没有能够很好地去“享受”过共生的那种体验,那么当她在跟自己孩子的“共生期”中,享受这种共生的感觉的时候,她的感受虽然也会是特别好的,但是当孩子慢慢进入到“分离-个体化”阶段,开始一点一点推开她,不再那么需要她的时候,这些妈妈的情绪往往可能会受不了,或者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扰动。
因此这个时候,这样的妈妈可能会有的一个表现是孩子自己一个人在玩儿,就老是会去打扰他,要么会说——
来来,你跟妈妈玩这个,和妈妈一起玩那个吧…
她没有办法可以给到孩子一个很安静的空间去探索,因为不能承受孩子对自己的这种“冷落”。
要么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比如特别想去抱一下这个孩子,就不管孩子需不需要,同意不同意地抱过来。
所以,我们父母如果有这样的情况,是需要调整的。
那么这个时候父母最好的“姿态”是温柔、保有感情的“推”孩子一把。具体说来就是当孩子想要“离开”你的时候,你在这里稳定的充当他的“充电站”的基础上,鼓励他去探索。而不会因为自己的分离的焦虑,对孩子有过多的打扰,去过多干涉他的“离开”。
03
前面说过,“实践期”的孩子充分地体验到自我的“全能感”所带来的自恋的感觉,但是显然世界并不像他想的那么简单。而在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他终究会通过他的体验,慢慢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是我搞不定的,是自己hold不住的,那么他就会在探索的过程中增加一些挫折的体验。
这个挫折的体验自然会导致他“全能感”的丧失,而这种丧失感会使得进入到“复合期”(16-24个月)的孩子出现一些特别的举动,比如两岁左右的孩子,突然特别爱发脾气…
生活中多见的是一个孩子在玩某个手工或者做自己的某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总是弄不好,就会很挫败,可能就会把东西扔掉,然后哼哼唧唧那种想要发脾气的状态或感觉…
当孩子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是因为他“全能感”的受挫,或者说“全能感”的丧失而导致他的一个挫败感。
那么这个时候的妈妈处理这个部分也很简单,比如可以和他说——
你感觉很难受是吧?(或者)你感觉很挫败是吗?你需要妈妈帮忙吗?…
如果他说需要,那你就去帮他一起做这个事情。
如果有的孩子这个挫败体验表现的程度比较严重一些,可能他会大哭起来,那么你可以什么都不用做,就先保持着他的这个情绪就可以了…
然后可以和他说——
你做不成那个东西,让你感觉很挫败,而且你感到不太好说,那你想哭就哭一会儿吧,现在要不要妈妈抱抱你?…
就是通常你允许他去表达的时候,他的情绪很快就能过去。
04
此外,“复合期”全能感的丧失让这个孩子体验到了挫折——原来我不像我自己认为的那么强大,原来我是很渺小的,有很多的东西我是hold不住的,我还是很柔弱的…
那么这个时候的孩子会回过头来,就不像“实践期”那么大胆了,比如自己玩的好像妈妈不存在一样。
而是此时可能会再度回到一个比较粘人的状态,他会觉察到成长中的孤独,使得他对母爱的需求增加。所以孩子这个时候往往很矛盾,一方面想玩,另一方面又对妈妈很“粘”,内心是非常冲突和纠结的一个状态。
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可能就会评价孩子怎么越长越退缩,越大越粘人了呢?
我们前面说过,这实际上是这个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的一个正常的趋势或状态,
所以这个时候的妈妈要能够保持住孩子对你依赖的这个部分,同时也不要太过于激烈地把他“推”开。比如孩子因为对妈妈的这种矛盾的情绪,又需要你,又想离开你去探索,那么有时候可能就会导致出现一个矛盾的行为,就是当妈妈在忙的时候,他会去妈妈那里捣乱,说妈妈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或者妈妈陪我玩等等…
妈妈可能会说你等我一下好不好…
但是他往往完全不理会妈妈,就是坚持要这个东西,或者就粘着你,而当妈妈停下手里的事情,把东西拿给他以后,这个孩子很可能会“啪”的把东西扔到地上——我不要了…
这个阶段有的孩子,甚至可能会反复地出现这种行为——他要某个东西,你给了他以后,他又不要了…实际上都和这个时期孩子这种矛盾的情绪有一定的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妈妈的考验同样是非常大的,就是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耐心能hold住孩子?!
有的应对会是如果这个时候被孩子逼得发狂,对他就可能会出现比如指责、训斥甚至威胁、恐吓等回应。
毋庸置疑,这些反应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不好的,是一种负性影响。但是我们同时要说,也并不是一次都不能出现,因为总体来讲,母婴之间有个原则就是母亲能够给予孩子那种美好的体验,只要足够多就好,偶尔吓吓他,也不用过分内疚。这也是温尼科特所说的“足够好的妈妈”。
当然能不做还是尽量不做,只是如果一不小心做了,也不要因此而感到没法原谅自己。
因为只要母亲给到孩子那些美好的经验累积的足够多,那么这些美好的经验就能够帮助孩子度过当下你“威胁”他的这个困境,他也就能减轻由此而带来的那种挫败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还有一点是在克莱茵的理论中,“复合期”的孩子通常会有一个看待世界的非常典型的思维出现,这个思维方式叫做“分裂”。就是如果这会儿满足了他,你就是个“好妈妈”,下一会儿你没有满足他,那就是个“坏妈妈”。
这也是这个阶段孩子一个主要的心理机制或特点。
更多交流请加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