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精神分析理论入门系列文章中,我们分享了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自弗洛伊德以后,很多心理学理论先驱继续深入探索和研究,逐渐发展出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学派和自体心理学等重要分支。
在精神分析学术界中,客体关系学派虽然是一门比较新的理论,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该理论得到了很多专业工作者的认同。
在理论起源上,客体关系学派不像创立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弗洛伊德,以及自体心理学理论的主要创立者科胡特那样,是某一个人单独创立的,
而是一群人对这个所谓的“客体关系”都非常感兴趣。这些人包括克莱茵、费尔贝恩、雅各布森、马勒、比昂、温尼科特、科恩伯格等主要客体关系学者。这一群先驱学者中最早的是梅兰妮·克莱茵,她是弗洛伊德的一个学生,在忠实于弗洛伊德理论的路上,她慢慢地发现自己观察到的儿童不像弗洛伊德所描述的那样充满了“生物性”。
虽然有“生物性”的部分,但是这个“生物性”的本身是为了寻求一个东西,或者说为了寻求某个客体来建立一个客体关系。如果以克莱茵为分水岭,后面的人就相当于开始追随克莱茵的脚步,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小婴儿生下来不像弗洛伊德所说的是一个“生物人”。
就是说他有性驱力和攻击驱力的“力比多”能量,且这个心理能量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力比多”的释放。
而是在婴儿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小婴儿生下来,其本能并不是为了释放这些能量。实际上是为了寻求一个重要的客体,然后和这个客体建立关系。也就是说,寻求关系本身就是我们人生下来的一个本能目的。
这些理论先驱在这个大背景下,虽然各有各的观点、立场和理解,理论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但是他们共同的地方,都强调关系的重要性。
同时,在客体关系学派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新的概念,只有在理解并吸收了这些概念以后,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学派的相关理论。
比如“自体”、“客体”、“自体-客体单元”等等这些非常重要的概念,都是我们理解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基础。在理解了这些概念以后,我们再来看一个孩子的客体关系的建立。就是小婴儿生下来,是为了寻求关系的,那么他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阶段?这些阶段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建立起来的?
当然,我们前面说过,关于这个孩子建立客体关系的过程,克莱茵有她的看法,温尼科特、费尔贝恩、雅各布森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看法,而这里在核心概念之后,我们将重点介绍玛格丽特·马勒的理论。
谈到客体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首先我们说,“客体”这个概念并不是客体关系学派自己创建的一个新的概念,而是在弗洛伊德那里就有了。如果大家看过前面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关文章,对这个概念就会有印象。就是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说到,小婴儿生下来就有性驱力和攻击驱力的心理能量,那么他们为了释放自己的这个力比多的心理能量,就首先需要寻找对象,如果没有对象,怎么释放呢?!所以找到的那个承接驱力释放的对象,弗洛伊德就称其为“客体”。然而,弗洛伊德虽然提出了“客体”这个概念,但是他并没有把这个概念,或者说客体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他认为客体只是一个“附属物”,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释放我们性驱力和攻击驱力的心理能量,或者说只是一个心理能量接受的“载体”而已。显然,弗洛伊德的关注点在性驱力和攻击驱力的力比多能量上,而并没有把“客体”当成一个核心的概念去关注。到了客体关系学派以后,心理学家对于这个“客体”的理解,就比弗洛伊德重视了很多。他们认为我们人生来就是要寻找一个客体。在早年的时候,这个客体可以是一个人,比如我们的母亲。大家都知道,母亲是我们生命早期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或者说非常重要的一个客体。随着慢慢长大,除了有人会承担我们的爱、恨、嫉妒、内疚等等这些情感以外,还可以找到其它很多可以寄托我们这些情感的对象(客体)。它也可以是一个地方,一个我们曾经去过的念念不忘的地方。比如初恋的时候,和你的恋人第一次旅游去的那个地方,可能就会在你的脑海当中,这个地方承载了你很多的情感,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地方也是承载了你的情感的一个“客体”;还可以是某一件物品,比如对父母来讲,可能是孩子在上大学之前留给他们的一封特别重要的信。这封信承载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很多的情感流动,所以就对这封信视若珍宝,无论时光如何变迁,一直珍藏着它,那么这封信对于这对父母来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客体”。上面所说的这些人物、地方或物品等等,它们都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客观现实当中的。而对于我们人来讲,寄托情感的部分还可以不在外界存在,而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某个影像、印记或者体验。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那句话——他虽然不在了,但是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比如一个很重要的人离我们而去,或许是因为感情分裂;或许是因为生命离世;也可能是某些现实分别等各种原因…那么这个很重要的人虽然不在眼前了,但是他在我们脑海中所留存下来的影像、记忆或体验,可能在我们的一生当中都会保存着,并且在每次想到这些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很特别的情感泛上心头。就是说我们内心的这种影像、幻想或体验,也是我们寄托情感的一部分,那么这也可以称之为一个“客体”。所以总结来说,“客体”指的就是一个被我们爱或恨着的人物、地方、物品或者影像、幻想等等。这样看来,“客体”的含义相对来讲就宽泛了很多,它可以是有生命的,也可以是无生命的;可以是外在实质存在的,也可以是我们脑海中的一个幻想或影像,重点在于它承载了我们的情感。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再做一个细化,比如上面例子中的人、物品或者地方等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客观现实当中的客体,我们把它们叫做“外在客体”。而那些比如在我们生命早期的时候,与母亲互动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在长大后虽然离开了她,但是仍然留存在我们心中的关于母亲的印象,就是所谓的“内在客体”。这里的“内在客体”实际上是我们心中内化了的妈妈的形象,显然不是实实在在的妈妈。当然如果回到家里和她面对面在一起的时候,则又是在和妈妈这个“外在客体”打交道。那么妈妈不在身边,而你在心里想起她,或者你在和别人描述她的时候,这其实是在描述一个心理表象。简单而言,这个“心理表象”指的就是属于某些人物、地方或物品的想法、幻想或者记忆。总结来说,“客体”指的是一个被爱或恨着的人物、地方、物品或者幻想,这些被赋予情感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件没有生命的物品,或者一个幻想等等被贯注了情感能量的对象。
外在客体:一个被投注了情感能量的真正的人物、地方或物品;
内在客体:一个心理表象,属于某些人物、地方、物品的想法、幻想或记忆。
关于“自体”的概念,首先一个小婴儿出生以后,对外在世界的感知实际上是非常弱的,至少大约在一岁半之前,他不会知道自己是谁,但是一般到了两岁左右开始,如果问他你是谁,他会告诉你我是小明、萌萌、乐乐啊等等自己的名字,也就是说,他能告诉你他是谁。所以我们谈到客体关系理论中这个很重要的“自体”的概念,实际上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我是谁?日常我们在给别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往往比如可能会说我多大年龄?哪里人?我是干什么的?我上的是什么学校?我爱好什么等等这样的一些内容。现在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些介绍内容只是关于你这个人的一些面向或维度。比如你在给别人说你的工作的时候,这只不过是你的一个面向而已,就是你的某一个维度;你在跟别人介绍你喜欢旅游、音乐、读书等等,这是你的一个爱好,也是你的另外一个维度;而你在跟别人介绍你和谁的关系非常好,处得就像一个人似的,这又是你其它的某一个面向…而我们在谈到“自体”这个概念的时候,通常指的是属于我们一个人自己的,包括意识和潜意识的一个心理表象。也就是说,在你的内心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谁?这个“我是谁”,内容是非常抽象的,或者说是很难讲明白的。它只属于你自己内心的“我是谁”,显然永远也只有你自己最清楚,而别人对你是谁的了解,只能通过你对别人的表露和你在别人面前的展示去感受你这个人。所以我们有句话叫做“自体本身是私密的”,就是说“自体”本身是很难直接描述的。那么在内心中关于“我是谁”,它可以体验,但是想要能够真正地给别人描述清楚,则不容易。因此别人在了解你的时候,只能通过你的这个所谓的“自体”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来观察你。你真正的“自体”是私密的,是很难被别人直接观察到的,或者说别人观察到的只是你外在的这个人,而你的“自体”的这个部分,他人是没有办法可以直接看到的。比如一个外在看起来阳光、开朗,情感表达正常的人告诉你说我总是喜欢比较哀伤的音乐,喜欢看那种悲剧,那么你就可以推测,这个人的“自体”里面,有可能存在着相对比较抑郁的成分。就是你通过他对自己爱好的一个描述,来推测他的“自体”中可能会有的这么一个部分。所以我们说,“自体”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实际上很难能够真正地去给别人得到直接的呈现或者描述,只能通过这样间接的观察或理解去推测一个人的“自体”是什么样子的。而“自体”的体验,可以设想生活中这样一个场景:一条一米宽足够厚度的铁板铺在地面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很坦然地走在上面,内心毫无波澜。现在如果这条铁板路架在离地面五米、十米、二十米或者更高的高度,虽然两边有护栏,那你现在也能像铺在地面上一样,内心毫无波澜地坦然地走在上面吗?!或者再简单一点说,战战兢兢地走过高空玻璃栈道的人,那种胆战心惊的恐惧,就是我们的“自体”的感觉或体验。回到生命早期,对于小孩子来讲,我们会发现他最先分辨出来的是自己,但是在最早出生的时候,他也很难用“自体”这个词来体会到自己,直到有一天他可以用一个人称代词,比如我想吃饭,我想看电视,我爱我的妈妈来表达…当这个代词出来的时候,我们才认为这是这个小孩子的“自体”发展出来的在语言上非常标志性的一个表达。而在此之前,这个孩子是没有一个很清晰的关于“自体”的概念的。大家知道,小婴儿刚生出来的时候,他的世界里面最重要的那些人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等等。当然这些人当中最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妈妈,那么妈妈(以及其他这些人)在小婴儿的面前是作为一个“外在客体”而存在的。前面说过,小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是没有办法回答“我是谁”的,后来最终慢慢地学会了知道我要这样,我要那样,就是知道了“我是谁”。大家应该都能猜测到,一定与外在客体和他之间的互动有关。比如外在客体是如何回应他的——在他害怕的时候,是接纳他的害怕,还是否认他的害怕?否认的时候有没有再加一些贬低、指责?;或者当他跟陌生人在一起感觉到很焦虑的时候,妈妈对他又是如何反应的?;当他饿的时候,妈妈是不是能够及时地回应他呢?在日常的这些互动中,这个小孩慢慢地就会通过客体对他的回应,去感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自体”的发展是需要客体帮忙的,如果没有客体,那么就很难能够去把我们的“自体”建立起来。所以我们说,“自体”从来都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脱离开“客体”,就根本就没有“自体”可谈。心理学上有句话叫做“孩子是在妈妈的眼睛里面看到自己、认识自己的”,就是说孩子发展出来一个什么样的“自体”,与妈妈这个“客体”对他的回应或互动有很大的关系。
更多交流请加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