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透镜 | 精神分析理论入门(八):二元关系与客体恒常

文摘   健康   2024-02-16 15:55   山东  

01


前面文章中我们已经知道,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强调人的驱力,即小婴儿生下来,与生俱来的性驱力和攻击驱力,也称之为“力比多”的一种心理能量。而且正是这种心理能量,推动着我们人的心理往前发展。

 

所以在弗洛伊德眼里,小婴儿就是一个动物,或者准确一点说,就是一个生物性的人。

 

那么可能就会有人质疑,说小婴儿生下来,他就是一个纯生物性的吗?他真的没有一点比如人性亲密连结的心理体验吗?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小婴儿和妈妈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而且弗洛伊德也看到了母亲与孩子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但是他看待这个时期的亲子关系,仍然没有脱离他的驱力理论的色彩,认为刚生下来的小婴儿对妈妈的需要,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妈妈能够满足自己的力比多的一个投注

(注:投注是指投向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心理代表物的心理能量的数量,是一种纯心理的现象)

 

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讲,一个小婴儿寻求客体(指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比如前面所说的妈妈),只不过是让他的力比多找到了一个投注的对象而已。

 

可以看到,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客体只是为力比多服务的,所以他就没有特别强调这个客体本身的重要性。


而在弗洛伊德之后,就有一批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差异比较大。他们认为小婴儿生来寻求客体,并不是为了投注自己的力比多,而是小婴儿天生就要寻求和某一个人之间的亲密的关系。

 

甚至可以说,小婴儿生来就是为了要和他人建立关系。


那么这个强调早期母婴关系的学派,我们就称之为客体关系学派(后续介绍相关理论)。

 

所以客体关系学派认为,一个小婴儿生下来早年与母亲之间关系的互动,对他成年以后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弗洛伊德理论中的心理发展,关注的是从零岁到五六岁期间几个心理阶段的发展。


客体关系理论学派没有把力比多作为关注的重点,而是把小婴儿与妈妈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


同时他们认为三岁以前,小婴儿和妈妈之间的关系特别的亲密,是这个时期主要的连结关系。

爸爸(或其他家人)有时候可能也会参与进来,但总的来讲还是以母子关系为主,所以就把三岁以前小婴儿和妈妈之间的这个关系,称为“二元关系”。

02

 

在二元关系的这个阶段,小婴儿的心智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

 

具体来讲,小婴儿刚出生几个月的时候,是没有能力去看到完整的妈妈的。而且生命头几个月的孩子,实际上并不知道外面有叫做妈妈的这么一个人,就是说不知道照顾他吃饱穿暖的那个人叫做妈妈。

 

他只能感觉到有一个叫做乳房的东西能够让自己吃饱,同时由于生理发育的不够,看到的也只是妈妈身上的某一个部分,而并不知道这些背后还有一个叫做妈妈的完整的人。

 

此外,我们都知道,妈妈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情绪状态是波动的。比如在这一刻,妈妈对孩子充满了耐心和爱,与孩子之间的互动特别良好,这个小婴儿感受也非常好,虽然对眼前的这个人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妈妈的概念,我们暂且说此刻的小婴儿就觉得眼前这是一个好的妈妈。

 

但是在另外某一刻的时候,因为疲劳等各种原因,妈妈可能就和之前不一样了,比如会对这个小婴儿发脾气,会很烦躁,对他做一些很没有耐心的反应等等。

 

那这个时候,这个不同于前面那个状态的焦虑、烦躁的状态,在小婴儿看来,他只能感觉到前面那是一个好妈妈,后面这个就是一个坏妈妈。当然他并不知道,这是一个人两种不同的状态。

 

所以我们说,这就是刚出生几个月的小婴儿的心智水平。他没有办法把看到的妈妈的头、脸、手、脚和妈妈的乳房等这些不同的部位整合成叫妈妈的一个人,更没有办法把当前这个“妈妈”不同的状态整合在一个人的身上。

 

也就是说,在他的内心世界里,看待人的时候是非常分裂的一种状态。

会认为一会儿来了一个好妈妈,一会儿来了一个坏妈妈,这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而觉知不到其实是同一个人两种不同的状态。

但是随着年龄一点点长大,比如在出生大约六个月以后,这个小婴儿逐渐开始能够把感觉到的妈妈身体的不同部位整合感知成一个人,同时也会慢慢地发现,原来在自己生命最早期经历的那个好妈妈和那个坏妈妈,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这是妈妈两种不同的状态。

 

这就是小婴儿在与妈妈的关系中完成的第一条线,叫做“从分裂到整合”。

 

03


此外,还有与这条线并行着的另外一条线。就是这个小婴儿在刚出生的时候,因为记忆等各个方面功能的受限,在他和妈妈的关系中,如果此刻妈妈和他是在一起的,是有互动的,是就在他跟前的,那么他能感受到自己和这个人是有关系的——我们两人之间是可以有互动的…

 

但是在妈妈离开,不在自己身边了,就是他看不到妈妈的时候,会认为妈妈这个人没有了,消失掉了,而不知道妈妈其实客观存在于不同于他的另外一个空间。

 

关于这一点,实际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也可以说是一个实验,或者游戏。

 

就是妈妈拿一块布把自己的脸挡起来,然后你会发现,这个时候的小婴儿,在妈妈这个脸被布挡起来的时候,会很迷惑的愣在那里,他不知道怎么了,妈妈怎么突然不在了…

 

因为看不见妈妈挡起来的脸,那么在这个小婴儿的认知世界里,与妈妈

消失了没啥区别,所以他就一下子愣在那里了。

 

而再大一点的孩子,他的反应就会不一样。当妈妈的脸被布挡起来以后,他会向这个布的后面去找,就是会有扒开布去找这么一个反应。

 

其实这个时期的小婴儿喜欢玩的“捉迷藏”游戏是一样的道理,就是妈妈突然把自己藏在某个帘子或者门后面,小婴儿的反应也是一样的迷惑,然后当妈妈突然出来了的时候,会兴奋到尖叫,并乐此不疲的还要玩。

 

在这个小婴儿开始有到后面去找这样一个反应的时候,说明了他的心智已经往前发展了一大步。


就是说他知道眼前的这个人,虽然视觉上此刻在他的面前看不见了,但肯定不是消失了,所以他才会去找。

 

而在小婴儿与妈妈互动的过程中,这个能力对于他感受自己和妈妈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04


由此在这里,我们就有一个特别的提示。

 

就是在小婴儿特别小的时候,他的一些最基本的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的那个时期,建议妈妈要尽量缩短和孩子之间分离的时间。

 

因为正如上面所说,在这个时期的小婴儿的认知世界中,如果妈妈离开了,在自己的眼前不见了,就跟妈妈死掉了,从这个地球上消失了没什么区别。而这对于小婴儿来讲,是非常大的一个威胁。

 

我们在前面文章中提到过生命早期的四个创伤情境,第一个就是“爱的客体的消失”。所以这个小婴儿在这个阶段的这种情况,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创伤,他的心智尚没有发展到自己能够有办法来处理妈妈的这种离开。

 

等他慢慢长大一点以后,才能逐渐发展出这个能力,就是知道虽然妈妈此刻不在自己的眼前,但是我知道她在别的地方,比如那个叫做单位的地方待着,一段时间以后还会回来。

 

那么,小婴儿的这种能力,就叫做他的“客体恒常性”的能力。

 

显然,当小婴儿这个能力发展出来以后,他就能够更好地去接纳与妈妈之间的分离。


所以,如果说前面第一条线我们称之为“从分裂到整合”,那么这第二条线,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从断裂到恒常”。

 

“断裂”的意思是妈妈离开等于她消失了,和她之间的关系也就没有了。但是“恒常”则是妈妈的离开并不等于消失没有了,她还在另外某一个地方存在着,而且和她之间的关系也并没有因为她的离开而断掉。



母婴关系:涵容与沉思

现代婴儿心理发展理论:分离-个体化与客体恒久性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出生第一年

出生第二年(上)

出生第二年(下)

出生第三年


   

更多交流请加

服务号

本号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服务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翊心心理
识别、澄清、修通自我路上的陪伴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