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1654-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2024-10-25 07:53
美国
偈文:
◎人身六根中,眼鼻身等三根之功能、数量,都各具是八百功德;把握当下,功能利用。耳舌意千二百功德;耳闻声无形无影像,舌根感触味觉苦辣,甜苦咸淡辛酸奇味。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
◎「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
释义:
◎是人所得功德,若论六根功德,总括始终,六根各得有千二百、八百功德之分。
◎若论互用之妙,则一根兼作诸根之用,一识能缘感一切识境,六根各各圆满六千功德。且依常眼、鼻、身等各得八百功德,耳、舌、意等各得千二百功德。
◎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眼根观见前方,左右两旁,但不见后方,以四缺其一。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千二百耳功德:如耳根能听闻,十方无遗,动时迩遥处,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八百鼻功德: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千二百舌功德: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八百身功德: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故身唯八百功德。
◎千二百意功德: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惟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经文讲解】
人身六根中,眼鼻身等三根之功能、数量,都各具是八百功德;
把握当下,功能利用。
耳舌意千二百功德;
耳闻声无形无影像,舌根感触味觉苦辣,甜苦咸淡辛酸奇味。
这是身体上我们的功能,但是它的意义以及我们的生活,这都有相关。人的身体,每一个人的器官、肢体,都是没有离开这几项东西。六根,我们平常这么说,眼、耳、鼻、舌、身、意,这称为六根。而我们六根中,我们到底有多少项的作用?我们三根,譬喻眼、鼻、身等,这三根之功能、数量,「都各具是八百功德」,这三项都是每一项八百的功德。我们在这里若先知道,接下去的文,我们会更加了解。这三根,它才是各一根都是具八百功德。所以我们人要好好,「把握当下」,功能要好好利用。这功德也都要我们利用得好,我们若没有利用得好,功德又一反面,那就是恶,所以我们要好好利用。
耳、舌、意这三根,它各一根有千二百功德。
「耳闻声无形无影像」。
我们耳朵在听,听东西无形无影像。
那舌呢?
「舌根」那就是,「感触味觉苦辣,甘苦咸淡」,是种种的味道都差不多会知道。
我们这些东西,到底对我们有没有功用?
功用很大。
所以我们用心去了解它,就有利用的功德,好好去注意,样样注意做得好,它就是功德。
我们的器官、六根无不都是,让我们这生这世所利用,我们要好好利用它。
下面我们来听。
前面的经文这么说: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
」
前面这段文,这是释迦牟尼佛,开始要讲起〈法师功德品〉,开始他的对机者,就是常精进菩萨,这位是大菩萨,再之前,佛陀也是不断对机在弥勒,弥勒菩萨,他已经将来人间要成佛,当然时间还很长,不过,现在我们就知道。因为大家学佛的人都知道「当来(下生)弥勒佛」,所以也准备要成佛。
在我们人间所说的时间,五十六亿多万年,啊,很长,这么长。
但是在天、佛的境界中,他的时间不算长,总是将来人间成佛,要来教导众生的未来佛。
所以有很多由弥勒菩萨,不断来追问法的内容,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楚、更加了解。
现在来到这里,这也是本门,在本门之中,佛陀就以常精进菩萨为对机者;可见佛陀对常精进菩萨的认同,以及要让我们知道常精进菩萨,他修行的功力也已经很深,根机很深,堪称为「等觉菩萨」。
所以这佛陀与菩萨之间,这分知己,互相了解,了解菩萨群中,他们的根机深浅。既是常精进菩萨有这样的根机,大家都会认同,所以紧要的这段文,他就以常精进菩萨为对象。
所以称常精进菩萨,「你是一个大菩萨,你要听。
」也就是引起大家要仔细听: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
」恐怕人会疏忽掉了应该受持的。
所以在这个地方开始,要教我们如何入佛门,在佛门中还得要时常受持,还得要精进,不能离开这几件事情,才不会让他散乱,才不会让他懈怠了。
读、诵,读与诵,这拆开两项,合起来也是一项。
读,默默来读,看书,好好地看。
我们虽然修行,虽然知道,我们也得要常常,将书要一直拿来看,愈看愈了解,帮助我们的记忆,不会让它忘掉了。
何况佛法的经教很多,我们能够普遍了解。
尤其是选择到这部《法华经》,我们必定读再读。
有一位资深的菩萨,带着两位新发意的菩萨来,那对夫妻,她就这么说:「先生有一次身体很临急,去看医生,看过几个地方诊断不出,或者是诊断到了,但是吃药也没有效。」后来有一位法师就告诉他:「你要发心,你要诵一万部的《地藏经》。」真的开始诵,要诵一万部,他说:「我已经具足五千部了。」五千部的《地藏经》,对我来说,我说:「很震撼!你这五千部的《地藏经》,一部《地藏经》是上、中、下(品),这五千部的《地藏经》,到底是诵几年了?一年也才三百六十五天。你到底一天诵几部?诵过是不是有了解?诵过是不是有身体力行?有了解为何释迦牟尼佛,会讲《地藏经》呢?地藏菩萨他的愿力,其他的菩萨做不到;他做得到,去到那个最最苦难的地方,入地狱去救度众生。「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这与其他的菩萨是不同,他的特殊。
你诵一万部或者是五千部,你有了解它的内容?你做得到吗?他的孝、他的善,他的发大心、立大愿,那个悲心大愿,你有体会、有了解吗?「就是这样一直诵。」他是这样在相信,我只能够为他强化说:「你要去了解地藏菩萨,他的精神理念,他的大愿、他的行。」这是很重要。但愿我们人人入佛门来,要从佛门进来之后,我们真正修行,如何修。甚至有老菩萨来,因为她很有福报,孩子很有才华,家庭环境非常好,她都茹素也很善良,很发心在佛法精进,勤在道场。而她的勤,她到处都去拜,而且遥远的地方,将大陆各大名山,她都去过,去「打水陆」等等。这有这样的经济,有这样的才华,有这样可以一直走,带团体走或者是跟法师走。这一直一直都说:「我就哪里去、哪里去、哪里去!」
其实内心会觉得,也是很了不起,年纪这么大,还能够所有所有的道场去走。
也很多,知道很多的事情,却是有做吗?
「你们有去哪一个国家?
」他们说,也再告诉我,他们又去哪一个国家,去看很贫困的人;
我就再问他们:
「你们有帮助他们吗?
你们有做吗?
」概括就是这样过去。
实在是,真的有时候要说,若用这么多,这么多钱,不知道,不知道能够救多少,多少的人?
能够用这么多、这么多的时间,不知道能够帮助多少人?
总是用心在这个地方,这个心都一直觉得:
「你做这个事情,若来做这样;
你有这样的力量,若来做这样……。
」这总是人有这样的见解,有这样的优、缺点。
我自己也会觉得,旅游是人家的兴趣,诵经是人家的本领,想回来也觉得不简单。但是叫我来做这样,「我是不可能;我有我自己的方向、自己的主张」。这就是我们人。人在人间,思想无形,但是藉这个身体、藉这个六根,要如何来应用?精神理念,这是我们的本性。我们历世以来,不仅是说长年以来,可能过去生中就是一直一直,就是养成这样的习气,就是养成这样的方向,所以他就有这样的意识、观念,永远就是这个观念才是对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观念,观念也叫做习气,就已经养成我们有方向、观念,同样的道理。所以这个观念能改吗?可以。这样的时间拿来做这样的事情,只要有因缘接引,因缘若会合,说不定这么精进的人,能够让他发挥一些务实人间。人间最欠缺之时,你可以及时给他最需要的,这就是最好的。
就像我们现在在说《法华经》,读、诵、解说、书写。
读当然很重要,没有读,我们如何知道,什么叫做《法华经》呢?
但是读与诵,你了解其中的意义吗?
你若没有了解其中的意义,就像我们歌一唱就过去了,歌唱得很熟,但是这首歌与我们没有关系,只是我们有兴趣想唱而已。
若这样,读经也没有用,读书当歌。
我们现在就是读,每一字、每一句,一句、一偈,之前的〈随喜功德品〉,后面是不是这样说,一句、一偈好好用心。
我们就是要读、就是要诵,不论是一句、一偈入我们的心,就是让我们能够心开意解。
所以请大家读、诵,要用认真、深心信解这个心情,来读、来诵。
所以「若解说、若书写」,不只是读与诵这样过去就好,还得要解说,还得要书写,这要起恭敬心供养。这样合起来才有五种。这是读、诵经典的意义,要不然各人都有各人的兴趣,各人有各人相信的法门。我们这个慈济法门,是要大家把握很实际的时间。做事情当然是很重要,但是读经、听经的意义,要听来应用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是只有在那里拿文字,文字拿来念得顺,这样就开始要说心得了,不是。我们真正的心得是铭心刻骨,我们做得到;说得到、做得到,这才是真正我们的功德。我们若只是知道,做不到,要说功德,那就很难了。所以大家要注意功德,什么叫做功德?不是叫你执着功德,要注意。
我们六根要如何应用,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个人是一个总称。
因为眼、耳、鼻、舌,是长在我们的五官之中。
你若只是说「眼睛」,耳、鼻、嘴要拿去哪里?
当然我是一个「人」的代表,这个人的代表一定是六根齐称。
所以功能就是从我们的六根,六根这样去付出做出来的,修行也不离开六根。
所以这段经文这么说:
「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
」
我们在念这些,「八百眼功德」,我们就要知道功德,眼睛我们如何看,我们用什么样的精神理念,利用我们的眼来看外面的事情。
这人生有种种,大家用心,用心去想。
这个看就是眼,大家用心去想。
先来听,来看这段文,「是人所得功德,若论六根功德,总括始终,六根各得有千二百、八百功德之分。
」
这同在一个脸孔上,我们可以有八百与一千二百,这样来分,分它的功能、它的作用,这我们都要很用心,去体会、去了解。
「若论互用之妙,则一根兼作诸根之用,一识能缘感一切识境,六根各各圆满六千功德。
」
要记着。
下面再说,「且依常眼、鼻、身等各得八百功德,耳、舌、意等各得千二八百功德。
」
「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
其实要告诉你们的,要好好用心听,看起来最简单的,就是最深的。
总是很重要就对了。
所以眼根,譬喻眼根,它才有八百的功德。
为何只有八百功德呢?
来「眼根观见前方,左右两边,但不见后方,以四缺其一。
」这就是我们前、后、左、右这四方,它缺看一方。
我们眼睛只有看前面,可以稍微瞄一下左、右,这样了解。
能够转这样,能够转这样,能够看这样,但是要看后面,就要将人都整个转过。
人若没有整个转过,你没有看到后面。
我们的眼根功能就是这样,所以它八百功德,眼功德。
所以「论所作功德」。
功就是功能;
德呢?
常常告诉大家,「德者,得也」。
眼睛的功能,看前面,看得到,转过来,看右、看左,我们都看得到,这种转过来这个功能。
转过来,眼根看过去,看到了,这「到」了,这就是「得」,得到了,也就是德。
「德者,得也」,这二字,我们若清楚了,用字就会比较通彻。
所以「三分言功,一分无德」。
三项的功能都到了,一方呢?
一分就是后面,我们得不到;
后面没有得到,所以没看到,所以「一分无德」。
所以「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千二百耳功德」。
「如耳根能听闻,十方无遗,动时迩遥」,很远的地方或者是近的地方,我们在动的时候,那就是听到近,就像鸟在叫,我们有听到;
我们若是静下来时,我们能听更远。
我们若在动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在动,你有看到我的人,听到我、看到我在说话,所以精神集中在我这里,我在说话,你们有听到;
而我在说话,近处的地方有鸟,我也听到鸟的声音。
到底我能够听多远?
我不知道。
我这个时候耳朵听到的,只是鸟的声音,而鸟离我多远呢?
应该不是在我们这个空间里面,这无形,但是在远方,我们听到。
若静下来的时候,静下来听的就听到很多了。
我们若是四边都没有声音,好好静下来那时,我们听到的,就能够有地气的声音、空气中的声音。
这不是无声,空气也有声音,地气也有声音,是很精密、微细的声音,这是很精、很密。
这个遥远的声音,有时候会听到海浪的声音,那么远,静下来的时候。
过去有时候出来这里,与大家打坐,能够听到空中、海上、地气的声音,这都是静下来的时候。
耳朵的功能比眼睛的功能更好,四方八达,鸟在这边,光听就知道,不用眼睛去看。
在这边的声音,这边若是有,应该同时也听得到。
现在集中都在这里,所以我们听声音就知道方向了。
前面,前面的声音,知道它在前面,火车若过了,我们就知道火车在我们的前面。
总而言之,在靠近我们的周围,我们就能够去体会、感觉那是在哪里?
后面也有机器的声音等等,总是前后左右声音分得清。
只是分别在那个动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都在近的。
我们若是都静下来,不要光想着这个周围,很自然心境就会开阔,这种远方都全部,声音会很微细,就会听得很好,这是要心静的时候。
这听的无边际,用耳根来听是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所以「八百鼻功德」。
耳朵就有一千二百的功德,眼睛有八百的功德,记住。
现在再来说,鼻它就有出入息,我们的鼻子能闻,闻这是香的,这是臭的;
或者是这是我欢喜,那是我不欢喜。
就像他们去摘了一些花,有时候闻到的,在房间里面就能够闻到,外面供佛的那是玉兰花。
几天后,他们在那个地方,换的是含笑花,我都没有看到,我在里面,就能够闻到这个香的味。
同样是花,不一样的气味,含笑与玉兰这两项拿来看,乍看好像相仿,但是那个味道绝对是不同。
所以鼻能够这么的细腻,闻出了这是什么气味?
是什么样的香味?
臭的,是怎么样的臭?
它光是香、臭,它能够分析很多种的香、臭,这就是鼻子的功能。
但是虽然有这样的分析,不过它欠缺,在近处可以闻到;
很远的地方就比较没有感觉。
前面的它闻得到,它要闻得很细腻,但是若没有这个东西,它就没有这个功能。
它有出入息的功能,它,鼻子就是有这样闻香臭,出入我们的呼吸,这些功能。
它就是这样静静在这里,也不会往哪里去,东西,你只是隔在外面,它闻得到,呼吸,空气远远这样进来,它没有什么功能去作用,所以因为这样它也是三分缺一。
所以「当知」;
我们应该知道,「鼻唯八百功德」,它就是这样的功德而已。
「千二百舌功德」,舌头它就有更大的功德。
就是它除了能够吃,来滋养我们的生命,能够知道甜、咸种种的味道,更加重要的,那就是舌能够说话,它能够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
我们很多道理,是人间的道理或者是出世间的道理呢?
它就能够按照我们的思量,所听的、所要说的话,它就可以透过了舌根。
当然它也有一个组织,当你嘴若没有动,舌头若没有动,你说话就不会分明。
所以舌头一定要动,说话分明,将那个深奥的道理,很灵活,舌头很灵活,说出了很分明的语言出来,这就是弘扬佛法。
「言有方分」。
有分寸,它不论要说多大、多大去形容,还是说很微细、很微细,这全都是在舌之中。
所以「理无穷尽」。
我们就能够知道这舌,舌根的圆满,它就是千二百功德。
所以舌,不要只有说它「三寸之舌」,其实这舌头给我们很大的功能,它有吃所得的功能,有说话,能够分析很多道理的功能,这对好的就是功德,发挥它的功能,它的德。
「八百身功德」,那就是「如身觉触」,能够是很顺或者是我们很不欢喜?
譬喻说,今天冷或不冷?
如果冷,「你穿得够暖吗?
」「不够暖,是很冷呢!
」冷的感觉是长什么样子?
「受不了啊!
」要怎么办?
赶快一件衣服再为你加上去,或者是一件毯子为你围起来。
逆的就是缺这些东西,在冷的时候,有充足这些东西来为我们保暖。
这有违、顺,我们身体的感觉,感觉能够辨认是冷是热,身体所需求的,我们全都有这样的感觉。
所以「合时能觉,离中不知」。合的时候,我们感觉,而若是离开,这个东西若离开,就是不知道。
所以「离一合双」,这种离开了,离开之后,这个身体,除非就人自己又去拿东西,来给我们的身体应用,要不然这个身体,真的能够再去做什么吗?
它仅仅有这样的感觉,是软的、是硬的,是冷的、是热的,是痛的、是舒服的。
这是只有这个身体,这样它能够作用,就是只有这样而已,不然它还有什么呢?
所以这个身体,总是也是同样有欠缺,一个欠缺的功用,那就是八百的功德。
「千二百意功德」。
意的功德我们就很简单能知道。
意就是默容,我们平时没有表达事情之时,这允许它,那就是意。
听很多事情,我们能够容纳这些事情,放在心上。
「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圣人与凡夫全都能够包容。
我们凡夫,其实这些意识,我们都了解、我们都知道,我们有真如本性。
但是我们有这样的了解,过去、现在、未来,我们没有透彻;
但是过去、现在、未来,也是我们现在意识在藏识之中,只是我们还未将它启发出来。
所以「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它其实都是默容,都是含藏在其中,我们是没有去将它表达出来。
当然要能够去表达出来,那就唯有圣人可以表达出来。
凡人,那是没有办法,但是我们明明就是具足。
我们这个心,我们只要启发出来,我们凡夫启发我们的大心,常常一句话说:
「己无私,对人有大爱。
」这就是包容下来。
意是没有增减,什么样的人都有,不论是圣人、凡夫都有。
我们这个心可以包容一切,能够包容,真的是「尽其涯际」。
「尽其涯际」就是无涯,就是无边际,我们的心有办法包容无边际。
「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我们的意根真真正正,是能够发挥很大、很大的功能,只要我们将我们的真如,启发出来。
我们愿意学,我们愿意读、愿意诵、愿意解说、愿意书写、愿意付出,这样自然我们的心就开阔。
它的功能永远在,只要付出就有功,只要你付出,我们就有得,我们的功能总是这样地付出。
其实我们本来就是说,我们「三八、二四」,三个八百,二千四百;
三个一千二百,三千六百。
这样合起来六千,所以大家都具有六千的功德。
总是六根好好应用,「八百」、「千二百」,这都有它应用的功能。
最好大家要很用心,很多,要分析它,将它合在一起,就要将整部经典,好好地往下再听,请大家要好好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OTc4ODM3MA==&mid=2247506595&idx=1&sn=f40bad4daf691c3d163f6cdb6887dfbb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
1654-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1653-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165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5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52--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164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5-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5-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2-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2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5-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8-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5-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4-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3-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0-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1-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2-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9-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8--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7-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6-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