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164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2024-10-21 05:21
美国
偈文:
◎由闻教法,深生慧解,心开意解,是名闻慧。思惟默虑,法理相契,今使闻慧,兼具悲智。一觉天地,恒古本然,千劫难遇,受教往听;劝引入门,信解愿行,闻慧具足,悲智双运,秉智行慈,福俱无量。
《法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脱。」
◎「最后第五十,闻一偈随喜,是人福胜彼,不可为譬喻。」
◎「如是辗转闻,其福尚无量,何况于法会,初闻随喜者。」
◎「若有劝一人,将引听法华,言此经深妙,千万劫难遇,即受教往听,乃至须臾闻,斯人之福报,今当分别说。」
◎「世世无口患,齿不疎黄黑,唇不厚褰缺 ,无有可恶相,舌不干黑短,鼻高修且直,额广而平正,面目悉端严。」
释义:
◎若有劝一人,将引听法华,言此经深妙,千万劫难遇:有劝一人,引听法华,为说是经,深妙难遇。
◎此释及时自修持,并随他善、随他作,勤闻法、勤精进,即自闻思修法,及劝人听闻持法者。
◎即受教往听,乃至须臾闻,斯人之福报,今当分别说:前人受教,随缘略闻,如此福报,当分别说。
◎实在于大乘,一色一香味,无非中道法,山色清净身,溪声广长舌,万有皆齐说,实相之妙法,同时亦皆齐,闻其妙法音,是即法身说,自然音常住,乃至须臾闻。
◎人欲得涅盘寂静之乐,必须以清净无恶口业,舍诸戏论循诚正信实,无虚妄语闻无不信乐,人中好缘自得相端严。
【经文讲解】
由闻教法,深生慧解,心开意解,是名闻慧。
思惟默虑,法理相契,今使闻慧,兼具悲智。
一觉天地,恒古本然,千劫难遇,受教往听;
劝引入门,信解愿行,闻慧具足,悲智双运,秉智行慈,福俱无量。
要用心,我们前面的文,也是期待我们有这个因缘,劝听、闻听,总是因缘来听法。由是「闻教法」,所以「深生慧解」,听,我们才知道道理,若光是读,没深入了解这个文字内容,其实也无法了解,道理重要性在那里。所以我们听,因为有因缘,所以有人这样介绍,而我们就接受,听了;听了之后就是深心,很深印在我们的内心,让我们能够从法得到欢喜心。法,因为欢喜,我们相信,所以我们法放在心里了,就是法入宝藏来了,虽然是从外面这样告诉我们,我们吸收,就是入我们内心了。「心开意解」,不只是智慧,我们能够了解佛法的深义,而且放在心中;好像心门愈打愈开了,心开了,当中这位置愈来愈整齐了,所以「心开意解」。就像劝人来听法,人家既然进来了,我们赶快让座位给他坐,这种心开了,对法我们生出了我们懂得让人,这叫做「自闻劝人闻」。
这种心意开启,就是你坐我站,同样,我的心一样在听,这是一个举例。
「心开意解」,心门已经打开了,闻法的心已经很坚定,能够再从别人,我们也能够分给他听,也能够邀他来听,这全都是相同的道理。
所以,「是名闻慧」,自己知道了之后,希望大家全都来知道;
这个黑暗的地方,一支蜡烛点亮,不够亮,两支、三支还是不够,希望人人手拿着一支灯火,人人有因缘将这个灯来引过去。
这就是听法之后又更能够通彻,人人都有这个因缘,闻法之后,人人慧性就能够开启,「心开意解」,这叫做「闻慧」。
听经的功能就是让我们开心,烦恼无明去除,黑的都将它赶走了。一支蜡烛、二支蜡烛,无数的蜡烛点亮了,黑暗完全尽去。这就是听来的智慧,去除无明,我们的智慧产生。所以,「思惟默虑,法理相契」。好好来思惟,既然法听入心了,要好好来思惟了,这个默虑「思惟默虑」,就是要静下来,好好用心来考虑,不要在喧哗的地方,静静下来,哪怕在做工作也得要静默思惟,不要一边做一边说话,若这样心会散掉。所以尽量取在我们的心,心、脑很清净,虽然手在忙,但是要时时练就了这番的功夫。法听了之后,入心来,那个心能够静默思惟,就是「思惟默虑」;好好来想,听过的法,到底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这是听法的效果,我们法若听了之后,过去就过去了,这样法实在是没有作用。
不是说诵经有功德,经诵很多,经文道理你不知道。
我们常常看到老菩萨,他说:
「我都没有读书,我不识字,这个字在外面拿来给我看,我就不认识。
」「你不认识,听你诵经,诵得很好。
」他说:
「哎哟,念书当歌,就这样教我,一字一字教我念,我就是来到这里,就是念这样的字。
但是你字拿去外面再拿回来,我就不认识它了。
」
这一本经在这个位置,他能够朗朗上口,你换一本经给他,那个字的位置移走了,他就说:「我就不同本经,所以我念不出来。」同一本经,印刷排字,大本、小本,字大小,只是这样而已,他就不知道,忘记了这个字意思是什么。很多人在读经也是这样,用着那种瞬间智,瞬间就是训练好的这个智,没有其它思考,就是直直这样一直读过去。这就像水流过水管,有水,有通水的管,这个水就是这样灌过去,水已经流过了,水管拿起来,水管还是空的。同样,我们若只是诵经,水没有留在水管里,这样还是让它漏掉了,这实在是很可惜。
我们需要智慧水,智慧水这样灌过去就没有了,希望我们能够智慧水点滴入心,哪怕我们在做工作,心还是在思惟,思惟在今天听这部经,只有几句而已,这几句的经文,它的义是什么?
重要关键的字在哪里?
这个字之中要表达的道理是什么?
我们若能够一层一层,去体会道理的深髓,若能够这样,我们就是深入法来,所以叫做「法理相契」。
法,道理,与我们日常所做的事情,听、做;
做、听,待人接物,今天接触的事情与今天听的法,或者是几天前听的,这些法到底与我们做的,我们能够实用吗?
这很重要。
所以闻法,虽然我们听到,开始,欢喜啊。问你们:「你欢喜在哪里?里面的意思是什么?」「我就只是一直觉得很欢喜而已,里面在说什么,我无法重复。但是我知道,知道师父在说什么。」「知道,你怎又无法提出来说,你是记不记得?」「只是知道欢喜,想要我重复说给你们听,我不知道、我不记得。」不是不知道,他记得,还记得欢喜啊。这是心开意解了,只是水没有留在水管里,这水路通了,只是水没有留在那里,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听经,最重要就是听、解。不只是听,欢喜而已;听还要能够很体会了解,这一定要「思惟默虑」,听了之后要用心默默思惟,法与理才能够来契合,这是很重要。要不然,经文这样读过、读过,道理还是无法受用。
所以「今使闻慧,兼具悲智」,现在已经了解,今已经将法听进来,我也已经心开意解,智慧已经开了,但是智慧开,你要有用途,你要做什么呢?「兼具悲智」,闻慧是归闻慧,我们若没有去用它,光是囤积在内心。我们听了之后,不是囤积,我们要赶快去受用。我们接受法来,我们要用出去,所以有受、有用,叫做「兼具悲智」。我们听到这个法很好,「啊!那个地方需要我们,我们赶快去付出。」对方得到帮助,我们得到欢喜,这叫做受用。过后,得法进来了,外面有事,我们去付出,生出了效果,这才是真正「悲智双运」。有了悲智,我们才有办法去运作,有在受用。要不然,你听很多,都没有动、没有用到,所以要用心去体会。
听经,若是能够让我们听到、用到、体会到,「一觉天地,恒古本然,千劫难遇,受教往听。
」这最重要的。
我们听了之后,做,受用了。
那种悲智启开,真的受用到了,这我们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觉悟,觉悟是外境会同我们的本觉。
佛陀说我们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具有佛的本觉,这个佛的本觉是什么?
就是佛性,就是真如。
这我们过去一直在说,佛的本觉就是真如。
佛陀他所以能够开悟,不是出皇宫去一个宁静的地方,这样他就修行了,不是。
他还再经过了参访,还经过了苦行,他将这些事情,人间事都集合来,一直将心静下来。
这些人间事就是在行经,到处参访,到处看人生的生态,之后,经过苦行,静下来,静思默虑。
在这个很宁静的境界,他终于与天地宇宙的真理,合而为一,是因为他取得很多。
在那个静默的时候,空掉了自己;
在那个现场的境界,天地万物的真理,启发了他的心;
他的心才与天地宇宙,这个空间又会合。
这是瞬间他就这样觉悟了。
所以听经是不是在管道?或者是漏过去了?这个漏就是烦恼的「漏」,而我们真的要通,通彻,那就是闻思、默修。听了之后,我们经过思考好好静下来,经过这些事情,悲智双运,人间真是苦啊!碰到了,看到人间这样种种无常苦相,体会到了。体会到不是只有体会,人还进去,如何帮助将真正受苦的苦主,去安抚他,去帮助他跳脱出那种悲哀、困苦。
就像(二0一八年)普悠玛,这一列车,它就是从北要往南时,大家满心欢喜。知道这列车上面就有两件事情,一件是老师、教练,带着二十多位学生,已经到韩国去了,去比赛;一路很顺利去,得到那个奖牌很欢喜,这样也从韩国顺利回来台湾。从
台湾台北搭上了这班的火车,要回去台东,在那个地方,才在台北起动没有多久,来到苏澳的近站,忽然间碰撞,六个人往生,一位在加护病房。
学校,在卑南的学校,大家抱着很踊跃欢喜的心,在乡下的小学校,能够去到韩国比赛,这是多么大的风光,没有想到在晚上,就接到这些消息了。
天亮本来要庆祝的,已经变成了很悲凄的气氛,这是在卑兰这个国中,人生无常。
另外一个家庭也是,十多位人迢迢从台东去台北,一场的喜酒,皆大欢喜,以为一切圆满了,欢喜要回来,就是这列车,这样同样一声的巨响,说不定他们车上休息一下,一声的巨响,让他们梦中清醒也说不定。到底这个清醒,惊惶起来,接下来是不是再也无法回来,这种人生的无常。那个心痛不知道要多久的时间?
我们精舍也有六位师父,很刚好那一天也在台北要回来。
车只是前后,这列普悠玛在前面走,后面还一列火车,是这群师父他们搭的,来到那个地方附近,靠近罗东了,才开始停下来告诉大家:
前面的火车已经出轨了,前面的路不能过,现在请旅客下车。
我们精舍电话就关心他们:
「你们平安吗?
」「我们平安,开头我们还不知道。
」「平安。
现在在那里,你们是不是在罗东去关心,关心那些师姊、师兄,而他们也很默契,就说:
「好,这样我们去。
」快速,行李在我们的分会,放下来,安单了,就马上展开了、去了解,而且开始投入悲苦这个境界,在那么混乱的环境中,而要抢救的人,前前后后已经集合到。
这么混乱的环境里,也能够很有秩序,慈济人该准备的,如何来帮助,来抢救人的人,他们需要茶汤。愈来愈接近晚上,让他们一个热,热热的东西吃,这在罗东、宜兰、苏澳,就这样一直接起来,连志工、连会员,他们都有很多感动人的事情。这个事情一发生了,「你告诉我们,我们也可以投入。你们缺什么,我也能供给。」这社会人间的热情,已经纷纷展现出来,这是温馨的故事,在后面一直报出来了。是为什么大家这么热心呢?听到大爱台在报导,很多我们的会员就说:「师父就是这样说,人生就是这样的无常,我们有需要做的,及时做就对了,这还要等什么呢?有这样的因缘就要赶快。」可见听法的人也不少,听了法,心开意解了,能够知道悲人所悲的苦、痛人所伤的痛。这就是学法,要多了解,才有办法真正去发挥了,人间所需要,所以「闻慧具足,悲智双运」。
因为人间疾苦很多,「人伤我痛,人苦我悲」,在这个事情发生时,要怎么办呢?
那就是要赶紧发挥运作,我们的力量,不论是人力、物力要如何来?
这要赶快会合起来,所以这叫做「悲智双运」。
最需要的时候,是我们要赶快投入去付出;
东西该用,大家无条件提供出来,这种悲智双运,叫做「秉智行慈」。
智慧,发觉了发生这个事情,随着这个智,智慧,这样赶快表达出慈悲,所以这种随时,能够应用在及时付出,这叫做「福俱无量」。
他们不是造作的,是忽然发生,平时若没有听法,「哦,这很害怕,我们避开一点」,若有了解、有修法、法有入心,这个事情发生,大家是集合,不是退开,是大家集合,发挥他那个力量要来应用。平时有听法,知道舍,这个时候无处买,我无法出力,我能够舍物资,他就这样舍,这「慈悲喜舍」,在这个时候总是付出就对了,这叫做「秉智行慈,福俱无量」,这要赶紧去为他们付出。这就是闻法之后运作,这个法要拿出来用,这就是听法了之后起于行动,这我们就是要了解。闻法就是要用、要通。
前面的文:
「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解脱。
」
这种三明六通都了解,人间就是这样,这就是我们平时运用法,总是三明六通出来了,自然就能够好好地,解决很多事情。
「最后第五十,闻一偈随喜,是人福胜彼,不可为譬喻。」
我们现在大家知道了,从第一个听讲,一直传,传到「第五十人」,就是五十代的人全都听,听一句话,能够全都透彻这个道理。
「闻一偈随喜」,听到就欢喜,心开意解了,听了之后欢喜,是这样入心来,法就能够法在心中、用在人间,这功德很大,因为他内修外行,这功德很大。
所以下面再说:
「如是辗转闻,其福尚无量,何况于法会,初闻随喜者。
」
这样一直传,传到了「第五十人」去,就是从最后面这位,来印证最前面的,最前面的来了解最后面的,这个法始终一贯都一样,第一位、第一场听法,他的法是这样,到了第五十位,我们也一样;
这第五十个人听的法,与第一场的人听的法一样,就是后面的表现,与前面的表现都一样,都是自修,还要劝人修;
自己听,还要劝人听。
这个劝人听法,也是功德无量。
接下来这段文就是这样说:
「若有劝一人,将引听法华,言此经深妙,千万劫难遇,即受教往听,乃至须臾闻,斯人之福报,今当分别说。
」
若是有听了之后,再劝人听,自己听有功德,因为身体力行,深心体会,所以我们再邀人去听。
「将引听法华」再去,这种「言此经深妙」,听了之后,体会到这部经很深、很微妙,我能够受用,所以「千万劫难遇」。
像这样我们听得很欢喜,「有劝一人,引听法华,为说是经,深妙难遇」,这个经真的是很长,真的要听到完,了解其中真实的道理,实在是很难得。
这段文就是要解释,我们若能够把握时间自修;
自己修持,并且随他,随他善。
别人在受持,我看到欢喜,我也跟着他受持;
做好事,我也跟着他做,「随他作」。
「勤闻法」,他很认真在听,劝我去听,我也很欢喜,我再去劝别人听,这种劝闻法,「勤精进」,不是劝一个,再劝其他的人,不断劝人听经,能够完全听清楚,这即功德。
「即自闻思修」,我们不断劝人去听,每一个人听了之后,还要再思考法的内容,要再身体不断地精进,这闻思修,及劝人听闻持《法华经》,我们自己这样修,我们又不断劝人,要这样听、这样修,这就是自作、教人作, 或者是见作随喜,这就是全都经文,这样一直鼓励我们。
「即受教往听,乃至须臾闻,斯人之福报,今当分别说」;
这些人的福报,那就很大,要好好一一为大家来详细说。
就是前面受教的人,随缘来听法,人家劝我们,我们就去听法。
劝就听,「如是福报,当分别说」,人家劝我们,我们就去听,听了之后的受用,他的福报一一为我们解释。
所以「实」,在这个实,真实大乘法,不论是「一色一香一味」,这无不都是法,而且是中道法。
因为我们日常的生活,是鼻会闻到的,或者是嘴吃的等等,身体所感受,六根、六尘的接触,这种的六根、六尘,你要说它是真的?
你要说它是假呢?
非真非假。
不过,我们一定要受用,所以叫做中道。
「山色清净身,溪声广长舌」。
就是我们周围,所听到我们的声音,不论是人声、鸟声,或者是火车过的声音,或者是很寂默的声音,这我们都已经感受,都有听到了。
日常的生活种种声音,溪水在流,那个声音不间断,这就将它当作是「广长舌相」;
水流不间断,其实它也有法在。
所以,「万有皆齐说」;
天地万物的声音都是很俱全,而我们要告诉他这些声音,到底是「有」是「无」?
其实「有」、「无」,全都是在中道。
天地万物的声音,你也不能执着。
所以,「实相之妙法,同时亦皆齐」。
我们的这个真实相,就是中道的道理,这永远永远都是很齐备,没有欠缺,因为天地宇宙的真理,永远就是齐全的,没有欠缺。
所以,「闻其妙法音,是即法身说」。
我们所听到的,都是很自然的法、很真的法,很自然,真的法,我们没有执着,要不然你这么多声音,样样执着,你要如何消受呢?
就是这样过。
世间就是有这样这么微妙,各种的东西、各种的声音,这叫做「中道」。
这些中道法,就是将它翻为作妙法音,将这些当作是妙法音,我们不要将它想成这么嘈杂,不要去这样想,将它想这叫做天地自然的声音。
所以我们若能够这样想,东西与东西碰撞,它一定就有声音;
天地有动就有声,这是大自然的境界,所以我们将它当作,它是妙音,是法身在说法,这种种的道理都存在。
所以「自然音常住」,很自然的音声都在,这是很自然的,「乃至须臾闻」,或者是让你忽然间听到,这全都是我们应该要多了解,这叫做「静思惟」,听经之后,之后我们要继续去了解,什么是法,其实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六根、六尘所接触到的,声音这也全都是很自然的,也是真理包容,你东西碰撞哪能够没有声音呢?
这是一定有的。
不论你现在听到火车声,不论你听到鸟声等等,这全都是大自然的声音。
接下来这段文:
「世世无口患,齿不疎黄黑,唇不厚褰缺 ,无有可恶相,舌不干黑短,鼻高修且直,额广而平正,面目悉端严。
」
这段文我们就是这样将它读过,这是前面长行文就已经解释,再回忆一下,这样会(更)清楚,同样的道理。
「舌不干黑短,鼻高修且直,额广而平正」。
这就是我们要好好与人结好缘,与人结好缘,自然我们的形象就不会难看。
所以人若要得,得我们的心如何能够自在下来,灭掉了种种的烦恼,进入了大涅盘;
大涅盘就是叫做寂灭,不是死掉了叫做涅盘,不是,是寂灭。
我们将所有的烦恼完全都去除,这唯有佛心灵的境界才有办法,所以这寂静之乐,我们的心,就没有这些吵杂的声音。
很嘈杂的声音,其实在佛听来也是微妙音,因为他是天地在说法的声音,对佛来说没有杂音,所以「必须以清净无恶口业」,我们若想要心能够很清净,我们必定要清净无恶口。
能够「舍诸戏论循诚正信实」,我们的心不要有戏论,好好所听的声音、所说的语言,我们全都要用诚正信实,不要有恶口,我们听声音听得很杂,我们要说给人家听的话,要很有道理、要诚正信实,不要戏论,这是天地,我们也是天地声音之一。
听外面的很嘈杂,我们自己要说话出去,也得要说很有价值、道理的话,所以叫做诚正信实。
我们很诚意,说正确的话,让人相信,真实的道理,我们要应该要这样。
所以,「无虚妄语」,我们若是虚妄语,「这个人说话就是这样,他说一说,你听一听就好。
」这样这个话是仅仅一个杂音,又惹起了人的烦恼无明,所以我们没有虚妄的事情,来让我们说,我们也不会去说。
所以听,没有不相信、不欢喜的话,我们若是说诚实语,大家就很相信,很喜欢听你说话,因为你的话完全是真实。
所以,人中好缘自得相庄严。
是要如何叫做长得美呢?
你若有去与人结好缘,有缘比长得美更好。
总而言之,我们人间很多的杂音,我们要如何,才能够让我们的心清净。
佛陀的境界,他是寂静的境界,所以所听的法,他都当作是宇宙间的真理,这真正道理是这样,好坏是我们在人间接受,自然的道理是这样的声音。
所以我们若用自然的心境,来听天地自然的道理,我们心就是开启智慧,深信解相,心入于静寂清澄之中。
所以这法看我们如何听,就要很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OTc4ODM3MA==&mid=2247506583&idx=1&sn=8bae34677198a0caa2c619ad73634a2a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
1654-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1653-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165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5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52--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164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5-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5-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2-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2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5-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8-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5-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4-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3-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0-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1-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2-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9-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8--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7-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6-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