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2024-10-14 23:33   美国  
偈文:
◎见思无明同体法性,烦恼菩提迷悟一体,岂有尘沙在见思外?那有无明在二观后?三惑既解,三观必融,见思之外别无尘沙,无明惑念之可见矣。
《法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唇舌牙齿悉皆严好,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见佛闻法、信受教诲。」
◎「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如说修行。」
释义:
◎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阿逸多!汝且观自心,实求不可得,乐善之人,但劝一人,功德若此。
◎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何况始终一心念道,诵经听法师说,受持读诵,于大众中,分别解说,是为自利利他。
◎如说修行:如经所说,以修其心,前人如此,顺教奉行,劝者得益,何可校量。
◎此释举劣成胜,谓劝一人听法者所获色相庄严之报,只为劣果。举此,正以释成自能听说,并劝众如说修行者之功德殊胜也。
经文讲解
见思无明同体法性,烦恼菩提迷悟一体,岂有尘沙在见思外?那有无明在二观后?三惑既解,三观必融,见思之外别无尘沙,无明惑念之可见矣。
用心听、看、解,我们都要平齐。耳朵,耳根要好好听声音,眼根将文字好好吸收进来,心好好将声与文会合来了解它,很重要。来「见思无明同体法性」。因为我们学佛一直就要用心,用在日常生活中,「法性」在哪里呢?我们起心动念。而这个起心动念,它的「本体」是在哪里呢?我们学佛常常在听,「真如本性,人人本具」,没有时刻离开我们所接触,六根、八识都在我们的身,或者是「转识成智」,也是在我们。我们到底是不是很复杂呢?是不是一心多用吗?有这么多东西,我们是不是,要去懂那么多不同的体呢?实在是同一个体。
「见思无明」,让我们日常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人对人的感想,是情、是怨、是仇、是恨?这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外来的境界,让我们的内心起心动念。这先有外面的五尘,引起内心的意识,所以五识加上了意识,变成了「六识」,六根尘识。过程中就要看了之后要思考,这个「见」与「想」一样,想、思,思想。我们常常说过了,想,「相」一字在心之上,我们「见」也是啊,看外面很多的形态,放在我们的心里,所以要经过思考。我们的思考很复杂,方向是正确还是偏差?这都在见思、无明惑,这些见思、无明造成了惑,这与我们的法性,真如本性,其实还是同体。
因为我们真如本性受外面这些见思、无明惑,将我们遮盖住,而我们若没有真如本性的体,我们也不会来这里,我们乘着因缘来,这是一贯我们造什么因、业,而我们「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个业与我们的真如,还是带着来。说:「我梦见了。」梦见只是单方向那些人梦见,我还是我在这里。常常听人说,梦见师父来与我说什么。其实师父自己,我没有离开去哪里,我自己还是在这里,我与那个梦好像没有关系,不过,那里的人与他有因缘,所以一场的梦境,说不定改变他的人生方向。同样的道理,我们所造作的在外面,但是我们的真如还是在里面,这是用这样来譬喻。
所以见思无明与真如有关吗?有啊,它在外面造作了之后,回归回来,归纳第八识;第八识就是要去承担,真如要受这个烦恼。「八识」,这样所造作了之后,来生来世还要再受它牵着走。因为我们真如本性,都还没有得到,那个环境、那个因缘,让我们出来。要不然我们若现在用功、用功,用功到见思无明都去除了,回归到我们的真如,那就是将来归纳到第九识;「第九识」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那就是没有染着,干净、无染,它就会归纳第九识。这也就是悟佛说,「我们听什么法,哦,我觉悟了;觉悟了之后,我会受用」。同样的道理。所以叫做「黑」与「白」。每次我们若来听人家,在皈依都会告诉他们:「皈」,反黑归白,过去的错误要将它去除;现在的未来,我们要随顺佛法去走,这叫做「白。」就是觉悟过来之后,向善的方法,反恶归善;而这个善只是仅仅一个方向,我们要改变过去一切的错误,我们要向善的方向走,这叫做「反黑归白」。
我们要修行,这就是我们的起点。这与见思无明,那就是黑的,我们要将它反黑归白,那就是法性,我们的真如。所以无明、法性是会合起来,只要你将这个见解、无明,将它净化之后,它就是「同体法性」。就像「烦恼即菩提」,这我们也常常在听,烦恼就是菩提,所以迷与悟只是一条线,是共一体的,我们若能够了解,法就能够很清楚。所以既然是这么清楚了,「见思无明」,我们若是不清楚,就一直一直无量数就往尘沙,尘沙、烦恼,归纳起来是这么简单,「无明缘行」、「行缘识」……,这样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到最后「老、病、死」,又往哪里去?又乘业再来,而乘业再来又造作的是什么?又是无明、尘沙、烦恼又滚,不断再滚。所以从见思无明落入了惑,惑就很微细,「尘沙惑」。
我们有时候就这么说:「啊,很蒙」,我们常常听到这个「尘霾」,尘霾就是尘沙非常微细,风稍微吹一下,远方的地方,它风起沙就飞了。一直从外地,在那个像蒙古型那种沙漠,起风了,它能够一直飞,整片都是蒙的,很细,细到你人站在里面,外面的人看不到,站在蒙蒙里面这个人的形影,这叫做尘沙。尘沙就是很细的沙,从远远的地方起了风,从遥远的地方,沙漠这样风吹,吹过了万里、几千里,这样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片蒙,蒙雾一样。
有时候我们也能够听到,气象局在报导,霾,这个霾的比率很高,今天看到的天空蒙蒙,就是这个东西。这种晴空本来万里,我们看的、透得到的蓝天白云,甚至连那些云全都没有了,只有看到蓝蓝天空。其实连那片蓝蓝的天空,也是我们的错觉,看到一片蓝。虚空是很遥远,什么色都没有,只是我们的见思,以及外面的境界,很多很多的无明惑。所以,本来烦恼即菩提,「迷悟一体」,是迷,还是悟?其实就是在我们自己而已。
「岂有尘沙在见思外」。尘沙就是因为累积来的无明,这个无明就是由于见思开始,本来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却是在这个地方,用很多种的名词来为我们分析。很多种,这个烦恼有深、浅,有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让我们立刻起心动念;有让我们久久以来累积着的,那个见思无明的习气,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它就很快速将我们拉进去思考,要如何来对待?要如何去造作?这旧与新常常就这样混在一起。就像尘沙,遥远的地方,不知道几天前、几天前,或者是几年以前的风沙,一直飘、飘、飘扬,一直飘来到我们现在,这也说不定。总是我们在人间所看到的,一切一切的景象,不一定是现在,是累积来我们的见闻思想,就是一直累积来。所以「岂有尘沙在见思外」,本来我们都没有。
「哪有无明在二观后」,哪有什么无明,在空的或是有的呢?是「空观」或是「有观」?这种我们的观念。其实在这个观念,都经过了我们的心中,是知道或不知道?是长或短?以前如何错综复杂去累积来的,所以是空、是有?常常一句话告诉大家,应该是「真空妙有」,就像妙有是真空。在说虚空、太空、宇宙。同样,我们用不同的名称,但是它很开阔,我们哪会去看蓝天白云,或者是乌云满天?其实这全都是在世间空、有相,是我们人去将它分析出来的,去将它分别出来的。所以我们若能够,清楚了解「空」,因为有这个空间才有「有」。
真的,我们明明就是有这个空间,但是我们精舍的空间有限,讲堂的里面三、四百人;讲堂的外面,天井里应该也上百人;还有我们的小静思(大殿),小静思才二、三十人,三、四十人,就已经很满了。我们为了这样,我们再开空间,透过了那个深井过来,就是我们的讲堂,若再不够坐,讲堂再后面再空间,而离这么远如何说话有听到?那就是经过了科技,透过有线、无线,就是看到相、听到声。不只是在我们精舍里面,还又能够翻山过海在国际间,到底多少国际间呢?这个时刻同样听,听到师父现在说话的声音;看,看到同样,现在大家看的影像,这真的是真空,实在也是妙有啊!很奇妙的人世间。
所以「三惑」,我们到底是什么呢?是空、还是有?我们学大乘法,就是要建立「中道」,「知道了、知道了。」「空」就是有这个空间的境界,就是我们人有过去的时间,有无量数的空间,所以造成了我们现在人与人之间,因缘果报,都是这样过来。既然「有」,有我们现在,既然也认证「有」,有过去,那这样我们应该道理都要清楚,将过去、现在会合在当中,这叫做「中道」,──不执空也不执有。其实「空」、「有」会合,是一个中道,就是真理。
所以我们「三惑既解」了,「见思」,见惑、思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这三项这个惑,三项若解了,「三观必融」,就是空观、假观,将它会合起来叫做「中观」。我们没有排斥掉「假」,我们也不排斥「空」,过去的空,要如何不要执着在过去。我们若说过去有这样这样,却是过去,我们要如何再回到过去呢?求不可得!算了。过去我们相信有这样的因缘,现在我们要去追求未来吗?我们现在的人生,未来呢?就要看我们现在如何的造作。所以,过、现、未来,也不需要如何追求,这辈子好好做,我们将来我们八识田中,到底我们要带什么在未来,我们就要看我们现在。
现在不需要去追究过去是如何。我们相信过去我们也是凡夫,过去我们是很执着,所以我们今生此世,有很多不能了解的,我们还是有我们的习气执着住的,这都是过去将我们熏习来的。我们知道了,现在改就对了,赶快翻转一个身,我们能够三惑解除,不要再有过去、现在、未来,不要再有空、假,我们应该要在中道,去看过去,顾未来,把握在现在,这样比较实在。所以若能够这样,是「三观必融」。我们既知道过去,也能够接受如何做在未来,这样我们就通融起来了,自然「见思之外,别无尘沙」。我们现在心安稳定下来了,就没有「蓬蓬扬」这些尘沙在,所以就没有尘沙了。
无「无明惑念」,这些无明惑念就没有了。一切将它改除,我对过去,我也没有疑惑了,因为我相信,过去是这样的因缘过来的。佛陀也一直说他过去的因缘,佛陀有过去的因缘,他是觉悟的因缘。所以,他觉悟,他累生世不断修行,为众生付出、付出,而我们过去就是迷,在众生中造业起惑,人我是非不断不断这样缠绕着,所以将我们绑来到这辈子。哦,听到佛法了,我们了解,心开意解,赶紧将这辈子,佛法好好收入,时时提醒觉悟,好好来累积入群结善缘,行好菩萨道,不要执着自我。前面一直说「零」,零就是没有了,我们不要再执,样样都是我的、我的,这是我做,我的功劳,这都不必执着,做对的事情,做就对了。
这几句字是这么简单,也这么好做,对的事情,做就对了。做了之后无所求,心存感恩,我又完成一件事情,欢喜了,这样一场就过了。还有未来要欢喜的事情,同样要投入人群,同样会一一完成,时时感恩,时时欢喜,这就是法。所以请大家要很用心来看。道理是这么简单,但是在文字来看,好象样样不理解,经过这样的解释,应该就能够很清楚,我们要好好用心。「见思无明,同体法性」,这听起来好像很深,其实就是这样,烦恼即菩提,迷、悟本来是一体。我们若清楚,应该没有什么很大的疑问。将前面的文,与要再说的经文有没有关系?当然也是有关系,因为经典就是要解我们的惑。但是经典会用种种的文字,来为我们说,来为我们解释,但是我们若没有经过了,再更微细的解释,我们往往就会无法了解,它内中的深理。
所以前面的经文说:「唇舌牙齿悉皆严好,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见佛闻法、信受教诲。」
这要形容一个人的这个形相,是这么的端庄,让人看到很有缘、很欢喜。「世世所生」,都在「见佛闻法」,就是接受佛的教育。因为他一直都有在听法,前面一些唇、舌等等,不可喜相,那就是凡夫,凡夫是非、批评等等,惹人的烦恼,让人一直起无明,无法了解真理,所以那个面目獠牙,是前面所说过了。现在人人就是五官端正,人见欢喜,生生世世都在见佛闻法,受佛的教诲。
来,接下来:「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如说修行。
在前面,更前面的经文,我们已经有看到「随喜功德」。自己听法、自己修行,而我们也会说。我们很喜欢听,听别人说法,虽然自己会说,我们也很欢喜赞叹别人所说。我们也很喜欢听,我们也要赶快叫别人来听;请人进来,不论是站着、坐着、让位给人坐,让人安心听法。这我们也都说过了。不断传,不断来呼吁,这样从第一代这样传、传,连接这样一直传下去。
就像这样不断来听法、闻法,这样的人,在这个地方,佛陀再叫「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
佛陀再叫「阿逸多」,「你用心听,你好好思考」。看看随喜功德,因为开头,佛陀赞叹随喜功德,阿逸多他就是有疑问,问佛:「只是仅仅随喜,就有那么大的功德是吗?」佛陀就才开始,告诉他们随喜的功德,连续延续到第五十代。就这样开始一直说到现在。所以,「阿逸多!」佛陀叫。「你再好好想想看,劝一个人令往听法,这功德就已经这么大了,这你们要用心思考。听法之后,一定要再思考。」所以,佛陀就说,「阿逸多,汝且观自心」。你自己也来想想看,要发心谈何容易啊,实在「实求不可得」。
就像刚才在告诉大家,「见思无明同体法性」。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只是这几个字,我们就很少会去想到。早上所听到的,我们就会让它疏忽掉了,我们哪会记得,「烦恼即菩提」呢?整天都是烦恼,我们要转一个念叫做菩提,也不简单。在这个迷与悟之中,我们日日在面对。所以,「阿逸多,汝且观自心」。佛陀是这样与阿逸多来说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大家,要告诉我们「实求不可得」。要平时要将这些法都放在心里,实在很难得求,实不可得,也无法求,也是没办法这些法看到,我们就很欢喜。这实在是要随喜功德,实在是不简单。
所以,「乐善之人」。只要有那种,很乐善布施这样的人,就是心胸很宽大这样的人,「但劝一人,功德若此」。那种心量很宽大,这样的人,他,只要他劝一个人去听经,这样的功德就很大了。我们平时听经,「听懂吗?」「知道了、知道了。」但是只是现在知道,离开了讲堂,可能我们这些法就又不记得了。「你来听法,很好啊。」我们不会去想到,「很好,我再赶快邀人来听。」这会比较困难。比那个,「你来听法,很好,赞叹你一下」,但是我们不会去想:这很好的法,是不是我会再找人来听。其实要赞叹人就已经不简单了,何况要再去找人来听法,更加不简单。尤其是一个一直到第五十代,这实在是,不是很容易。
所以这个地方说,「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
只有随喜一下,很好。而这个随喜人家的人,自己明天会再来吗?我会再来听经吗?我自己也不知道。甚至我每天都要诵经,是不是明天,还有因缘可以诵经吗?诵经之后,又能够在大众中分别说法,我有可能吗?这种,「阿逸多!你好好想。」我们自己是不是有这样,这么的殷勤能够听法?能够劝人来听法?自己不只是劝听,我们还要读诵;我们还要在大众中,还能够分别,我们有没有办法这样?这种听经,始终一念。「一心念道」。听法之后,我们有办法一心念道吗?「经者,道也;道者,路也」,听经听了之后,我们是不是有身体力行?一心念道,我们有依照法所教的教法,我们去身体力行,能不能这样呢?
或者是在听法、念法,再听法师说法没有退转,能够受持读诵。除了听又读,在大众中自己读,也在大众中读,我们有办法,再为大众来分别解说吗?这就是若能够这样,就是自利也是利他。我们若只是自己说的自己听,随喜叫人听一下,这是比较简单;但是,我们是不是有办法,又在大众中来分说?
「如说修行?」「如经所说,以修其心,前人如此,顺教奉行,劝者得益,何可校量」,我们有办法这样吗?照这本经所说的法,我们依教奉行,如法修心,我们有办法吗?这段经文都叫我们自省,自己反省看看;我们听到这个经、法,我们能够随喜别人,而我们能够劝人来听,而我们自己,是不是也能够这样听、诵。而说,又能够说,如是说,我们说得到,我们做得到吗?如经典所说,我们「以修其心」,我们有没有这样做?「前人如此,顺教奉行」。前面的人是这样,而我们后面的人,是不是也是这样?我们教第一个,第一个人是不是这样?何况传第二、第三,是不是人人都这样呢?「劝者得益,何可校量」。我们若能够这样「顺教奉行」,你劝人,自然你也有利益。你前面的第一位、第二位,你一直教下去,教到第五十位,回过头来看,人人都是这样,这真的是功德很大。不是在那里说有数量可比较。
我们那一天说过了,前面不是只有一个人,前面,是直的。横的来说是普遍。我们要从一代一代,从一代的无数人说下去;第一代的无数人接受了,身体力行,第二代的无数人,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下去。「前人如此,顺教奉行」。前面的这一群人是这样,接受这个教法也是身体力行,这样「劝者得益」。你劝人的人,看到他们这样,一辈一辈一直接下去,当然劝的人有功德,前面所劝人的人,更再是功德大。因为量很多,这无可比量,功德无量。
这就是在解释,「举劣成胜」。我们从凡夫开始什么都不懂,好好来培养,将那些面目都非,唇、舌、牙齿,说人的是非,诽谤人的错误,慢慢将他接引到,让他能够说好话,说到面目五官都端正了,这就是说,最初如何去教育、劝人?这些都是凡夫,我们将这些凡夫,耐心一直教育他们,教育到人人面目端正,教育到人人入群随喜,说法、闻法,劝人听法,能够到这样,这叫做「举劣成胜」。
这就是从劝一人,就是劝这样的人,从凡夫开始不断不断,耐心耐心一直劝,到了听法,听法听得很清楚,改变了,青面獠牙变成了,转一个身,就是这么的美好、端正的态度,这就是「所获色相庄严之报」。这不是一生一世,我们要多发心。何况今生此世我们更要再,对一个人,我们要如何度他,不要轻易放弃,要锲而不舍,对这群人。我们都要发这样的心,有因缘,我们就要度他们。所以,「劝一人听法者,所获色相庄严之报」,就是这样,这就是劣果。前面还未听法以前,那就是凡夫,将这些凡夫,劝他们到懂得听法,懂得劝人来听法;自己会说法还能够随喜,这些人已经获得到庄严了。
这就是我们要好好,我们要来随喜劝导,要不然人人本具佛性,要再向谁说话呢?就是向这些迷茫的人说话。要不然「烦恼即菩提」,人人本具佛性,就是我们已经迷掉了。总而言之,我们用这样的方法,「举此,正以释成自能听说」。成就自己能够听,也能够讲,这就是要不断自我训练。我们要劝人来听经,自己也得要有听经;我们要如何去度人,我们自己也还得要自度。所以,我们要感恩,众生即是菩萨的道场,就是在这里。「自能听说」,自己要会听,又自己要会说,「并劝众如说修行」,自己会听、会说,又劝很多人能够来听、来学说,这个功德真的是殊胜。
各位菩萨,学佛说起来很深,但是分析开来实在是很浅显。说起来,要说的烦恼无明、见思惑,就是说几年来分析,就像尘沙一样,要一一来说实在是很多。看我们人有多少烦恼,如何多少的分析,其实浓缩将它会合起来,只是在「见思无明」,其实是「同体法性」。烦恼很多,其实回归来就是「菩提」,实在是「迷悟一体」。只要我们日常生活,听了之后下(殿)来,很多事情,这些是不是无量的尘沙烦恼,在我们的心中呢?回想在「菩提」,「烦恼就是菩提」。这么多,若没有想到菩提,烦恼就「蓬蓬扬」。「菩提」就是觉,我才听法,我应该了解、透彻。总而言之,听法就要很用心、很透彻、很了解,自然就明白道理。请大家要时时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