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164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2024-10-14 23:33
美国
偈文:
◎见思无明同体法性,烦恼菩提迷悟一体,岂有尘沙在见思外?那有无明在二观后?三惑既解,三观必融,见思之外别无尘沙,无明惑念之可见矣。
《法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唇舌牙齿悉皆严好,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见佛闻法、信受教诲。」
◎「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如说修行。」
释义:
◎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阿逸多!汝且观自心,实求不可得,乐善之人,但劝一人,功德若此。
◎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何况始终一心念道,诵经听法师说,受持读诵,于大众中,分别解说,是为自利利他。
◎如说修行:如经所说,以修其心,前人如此,顺教奉行,劝者得益,何可校量。
◎此释举劣成胜,谓劝一人听法者所获色相庄严之报,只为劣果。举此,正以释成自能听说,并劝众如说修行者之功德殊胜也。
【
经文讲解
】
见思无明同体法性,烦恼菩提迷悟一体,岂有尘沙在见思外?那有无明在二观后?三惑既解,三观必融,见思之外别无尘沙,无明惑念之可见矣。
用心听、看、解,我们都要平齐。耳朵,耳根要好好听声音,眼根将文字好好吸收进来,心好好将声与文会合来了解它,很重要。来「见思无明同体法性」。因为我们学佛一直就要用心,用在日常生活中,「法性」在哪里呢?我们起心动念。而这个起心动念,它的「本体」是在哪里呢?我们学佛常常在听,「真如本性,人人本具」,没有时刻离开我们所接触,六根、八识都在我们的身,或者是「转识成智」,也是在我们。我们到底是不是很复杂呢?是不是一心多用吗?有这么多东西,我们是不是,要去懂那么多不同的体呢?实在是同一个体。
「见思无明」,让我们日常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人对人的感想,是情、是怨、是仇、是恨?
这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外来的境界,让我们的内心起心动念。
这先有外面的五尘,引起内心的意识,所以五识加上了意识,变成了「六识」,六根尘识。
过程中就要看了之后要思考,这个「见」与「想」一样,想、思,思想。
我们常常说过了,想,「相」一字在心之上,我们「见」也是啊,看外面很多的形态,放在我们的心里,所以要经过思考。
我们的思考很复杂,方向是正确还是偏差?
这都在见思、无明惑,这些见思、无明造成了惑,这与我们的法性,真如本性,其实还是同体。
因为我们真如本性受外面这些见思、无明惑,将我们遮盖住,而我们若没有真如本性的体,我们也不会来这里,我们乘着因缘来,这是一贯我们造什么因、业,而我们「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个业与我们的真如,还是带着来。说:「我梦见了。」梦见只是单方向那些人梦见,我还是我在这里。常常听人说,梦见师父来与我说什么。其实师父自己,我没有离开去哪里,我自己还是在这里,我与那个梦好像没有关系,不过,那里的人与他有因缘,所以一场的梦境,说不定改变他的人生方向。同样的道理,我们所造作的在外面,但是我们的真如还是在里面,这是用这样来譬喻。
所以见思无明与真如有关吗?有啊,它在外面造作了之后,回归回来,归纳第八识;第八识就是要去承担,真如要受这个烦恼。「八识」,这样所造作了之后,来生来世还要再受它牵着走。因为我们真如本性,都还没有得到,那个环境、那个因缘,让我们出来。要不然我们若现在用功、用功,用功到见思无明都去除了,回归到我们的真如,那就是将来归纳到第九识;「第九识」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那就是没有染着,干净、无染,它就会归纳第九识。这也就是悟佛说,「我们听什么法,哦,我觉悟了;觉悟了之后,我会受用」。同样的道理。所以叫做「黑」与「白」。每次我们若来听人家,在皈依都会告诉他们:「皈」,反黑归白,过去的错误要将它去除;现在的未来,我们要随顺佛法去走,这叫做「白。」就是觉悟过来之后,向善的方法,反恶归善;而这个善只是仅仅一个方向,我们要改变过去一切的错误,我们要向善的方向走,这叫做「反黑归白」。
我们要修行,这就是我们的起点。
这与见思无明,那就是黑的,我们要将它反黑归白,那就是法性,我们的真如。
所以无明、法性是会合起来,只要你将这个见解、无明,将它净化之后,它就是「同体法性」。
就像「烦恼即菩提」,这我们也常常在听,烦恼就是菩提,所以迷与悟只是一条线,是共一体的,我们若能够了解,法就能够很清楚。
所以既然是这么清楚了,「见思无明」,我们若是不清楚,就一直一直无量数就往尘沙,尘沙、烦恼,归纳起来是这么简单,「无明缘行」、「行缘识」……,这样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到最后「老、病、死」,又往哪里去?
又乘业再来,而乘业再来又造作的是什么?
又是无明、尘沙、烦恼又滚,不断再滚。
所以从见思无明落入了惑,惑就很微细,「尘沙惑」。
我们有时候就这么说:「啊,很蒙」,我们常常听到这个「尘霾」,尘霾就是尘沙非常微细,风稍微吹一下,远方的地方,它风起沙就飞了。一直从外地,在那个像蒙古型那种沙漠,起风了,它能够一直飞,整片都是蒙的,很细,细到你人站在里面,外面的人看不到,站在蒙蒙里面这个人的形影,这叫做尘沙。尘沙就是很细的沙,从远远的地方起了风,从遥远的地方,沙漠这样风吹,吹过了万里、几千里,这样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片蒙,蒙雾一样。
有时候我们也能够听到,气象局在报导,霾,这个霾的比率很高,今天看到的天空蒙蒙,就是这个东西。
这种晴空本来万里,我们看的、透得到的蓝天白云,甚至连那些云全都没有了,只有看到蓝蓝天空。
其实连那片蓝蓝的天空,也是我们的错觉,看到一片蓝。
虚空是很遥远,什么色都没有,只是我们的见思,以及外面的境界,很多很多的无明惑。
所以,本来烦恼即菩提,「迷悟一体」,是迷,还是悟?
其实就是在我们自己而已。
「岂有尘沙在见思外」。尘沙就是因为累积来的无明,这个无明就是由于见思开始,本来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却是在这个地方,用很多种的名词来为我们分析。很多种,这个烦恼有深、浅,有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让我们立刻起心动念;有让我们久久以来累积着的,那个见思无明的习气,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它就很快速将我们拉进去思考,要如何来对待?要如何去造作?这旧与新常常就这样混在一起。就像尘沙,遥远的地方,不知道几天前、几天前,或者是几年以前的风沙,一直飘、飘、飘扬,一直飘来到我们现在,这也说不定。总是我们在人间所看到的,一切一切的景象,不一定是现在,是累积来我们的见闻思想,就是一直累积来。所以「岂有尘沙在见思外」,本来我们都没有。
「哪有无明在二观后」,哪有什么无明,在空的或是有的呢?
是「空观」或是「有观」?
这种我们的观念。
其实在这个观念,都经过了我们的心中,是知道或不知道?
是长或短?
以前如何错综复杂去累积来的,所以是空、是有?
常常一句话告诉大家,应该是「真空妙有」,就像妙有是真空。
在说虚空、太空、宇宙。
同样,我们用不同的名称,但是它很开阔,我们哪会去看蓝天白云,或者是乌云满天?
其实这全都是在世间空、有相,是我们人去将它分析出来的,去将它分别出来的。
所以我们若能够,清楚了解「空」,因为有这个空间才有「有」。
真的,我们明明就是有这个空间,但是我们精舍的空间有限,讲堂的里面三、四百人;讲堂的外面,天井里应该也上百人;还有我们的小静思(大殿),小静思才二、三十人,三、四十人,就已经很满了。我们为了这样,我们再开空间,透过了那个深井过来,就是我们的讲堂,若再不够坐,讲堂再后面再空间,而离这么远如何说话有听到?那就是经过了科技,透过有线、无线,就是看到相、听到声。不只是在我们精舍里面,还又能够翻山过海在国际间,到底多少国际间呢?这个时刻同样听,听到师父现在说话的声音;看,看到同样,现在大家看的影像,这真的是真空,实在也是妙有啊!很奇妙的人世间。
所以「三惑」,我们到底是什么呢?
是空、还是有?
我们学大乘法,就是要建立「中道」,「知道了、知道了。
」「空」就是有这个空间的境界,就是我们人有过去的时间,有无量数的空间,所以造成了我们现在人与人之间,因缘果报,都是这样过来。
既然「有」,有我们现在,既然也认证「有」,有过去,那这样我们应该道理都要清楚,将过去、现在会合在当中,这叫做「中道」,──不执空也不执有。
其实「空」、「有」会合,是一个中道,就是真理。
所以我们「三惑既解」了,「见思」,见惑、思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这三项这个惑,三项若解了,「三观必融」,就是空观、假观,将它会合起来叫做「中观」。我们没有排斥掉「假」,我们也不排斥「空」,过去的空,要如何不要执着在过去。我们若说过去有这样这样,却是过去,我们要如何再回到过去呢?求不可得!算了。过去我们相信有这样的因缘,现在我们要去追求未来吗?我们现在的人生,未来呢?就要看我们现在如何的造作。所以,过、现、未来,也不需要如何追求,这辈子好好做,我们将来我们八识田中,到底我们要带什么在未来,我们就要看我们现在。
现在不需要去追究过去是如何。
我们相信过去我们也是凡夫,过去我们是很执着,所以我们今生此世,有很多不能了解的,我们还是有我们的习气执着住的,这都是过去将我们熏习来的。
我们知道了,现在改就对了,赶快翻转一个身,我们能够三惑解除,不要再有过去、现在、未来,不要再有空、假,我们应该要在中道,去看过去,顾未来,把握在现在,这样比较实在。
所以若能够这样,是「三观必融」。
我们既知道过去,也能够接受如何做在未来,这样我们就通融起来了,自然「见思之外,别无尘沙」。
我们现在心安稳定下来了,就没有「蓬蓬扬」这些尘沙在,所以就没有尘沙了。
无「无明惑念」,这些无明惑念就没有了。一切将它改除,我对过去,我也没有疑惑了,因为我相信,过去是这样的因缘过来的。佛陀也一直说他过去的因缘,佛陀有过去的因缘,他是觉悟的因缘。所以,他觉悟,他累生世不断修行,为众生付出、付出,而我们过去就是迷,在众生中造业起惑,人我是非不断不断这样缠绕着,所以将我们绑来到这辈子。哦,听到佛法了,我们了解,心开意解,赶紧将这辈子,佛法好好收入,时时提醒觉悟,好好来累积入群结善缘,行好菩萨道,不要执着自我。前面一直说「零」,零就是没有了,我们不要再执,样样都是我的、我的,这是我做,我的功劳,这都不必执着,做对的事情,做就对了。
这几句字是这么简单,也这么好做,对的事情,做就对了。
做了之后无所求,心存感恩,我又完成一件事情,欢喜了,这样一场就过了。
还有未来要欢喜的事情,同样要投入人群,同样会一一完成,时时感恩,时时欢喜,这就是法。
所以请大家要很用心来看。
道理是这么简单,但是在文字来看,好象样样不理解,经过这样的解释,应该就能够很清楚,我们要好好用心。
「见思无明,同体法性」,这听起来好像很深,其实就是这样,烦恼即菩提,迷、悟本来是一体。
我们若清楚,应该没有什么很大的疑问。
将前面的文,与要再说的经文有没有关系?
当然也是有关系,因为经典就是要解我们的惑。
但是经典会用种种的文字,来为我们说,来为我们解释,但是我们若没有经过了,再更微细的解释,我们往往就会无法了解,它内中的深理。
所以前面的经文说:「唇舌牙齿悉皆严好,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见佛闻法、信受教诲。」
这要形容一个人的这个形相,是这么的端庄,让人看到很有缘、很欢喜。「世世所生」,都在「见佛闻法」,就是接受佛的教育。因为他一直都有在听法,前面一些唇、舌等等,不可喜相,那就是凡夫,凡夫是非、批评等等,惹人的烦恼,让人一直起无明,无法了解真理,所以那个面目獠牙,是前面所说过了。现在人人就是五官端正,人见欢喜,生生世世都在见佛闻法,受佛的教诲。
来,接下来:
「阿逸多!
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如说修行。
」
在前面,更前面的经文,我们已经有看到「随喜功德」。自己听法、自己修行,而我们也会说。我们很喜欢听,听别人说法,虽然自己会说,我们也很欢喜赞叹别人所说。我们也很喜欢听,我们也要赶快叫别人来听;请人进来,不论是站着、坐着、让位给人坐,让人安心听法。这我们也都说过了。不断传,不断来呼吁,这样从第一代这样传、传,连接这样一直传下去。
就像这样不断来听法、闻法,这样的人,在这个地方,佛陀再叫「阿逸多!
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
佛陀再叫「阿逸多」,「你用心听,你好好思考」。
看看随喜功德,因为开头,佛陀赞叹随喜功德,阿逸多他就是有疑问,问佛:
「只是仅仅随喜,就有那么大的功德是吗?
」佛陀就才开始,告诉他们随喜的功德,连续延续到第五十代。
就这样开始一直说到现在。
所以,「阿逸多!
」佛陀叫。
「你再好好想想看,劝一个人令往听法,这功德就已经这么大了,这你们要用心思考。
听法之后,一定要再思考。
」所以,佛陀就说,「阿逸多,汝且观自心」。
你自己也来想想看,要发心谈何容易啊,实在「实求不可得」。
就像刚才在告诉大家,「见思无明同体法性」。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只是这几个字,我们就很少会去想到。早上所听到的,我们就会让它疏忽掉了,我们哪会记得,「烦恼即菩提」呢?整天都是烦恼,我们要转一个念叫做菩提,也不简单。在这个迷与悟之中,我们日日在面对。所以,「阿逸多,汝且观自心」。佛陀是这样与阿逸多来说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大家,要告诉我们「实求不可得」。要平时要将这些法都放在心里,实在很难得求,实不可得,也无法求,也是没办法这些法看到,我们就很欢喜。这实在是要随喜功德,实在是不简单。
所以,「乐善之人」。
只要有那种,很乐善布施这样的人,就是心胸很宽大这样的人,「但劝一人,功德若此」。
那种心量很宽大,这样的人,他,只要他劝一个人去听经,这样的功德就很大了。
我们平时听经,「听懂吗?
」「知道了、知道了。
」但是只是现在知道,离开了讲堂,可能我们这些法就又不记得了。
「你来听法,很好啊。
」我们不会去想到,「很好,我再赶快邀人来听。
」这会比较困难。
比那个,「你来听法,很好,赞叹你一下」,但是我们不会去想:
这很好的法,是不是我会再找人来听。
其实要赞叹人就已经不简单了,何况要再去找人来听法,更加不简单。
尤其是一个一直到第五十代,这实在是,不是很容易。
所以这个地方说,「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
只有随喜一下,很好。而这个随喜人家的人,自己明天会再来吗?我会再来听经吗?我自己也不知道。甚至我每天都要诵经,是不是明天,还有因缘可以诵经吗?诵经之后,又能够在大众中分别说法,我有可能吗?这种,「阿逸多!你好好想。」我们自己是不是有这样,这么的殷勤能够听法?能够劝人来听法?自己不只是劝听,我们还要读诵;我们还要在大众中,还能够分别,我们有没有办法这样?这种听经,始终一念。「一心念道」。听法之后,我们有办法一心念道吗?「经者,道也;道者,路也」,听经听了之后,我们是不是有身体力行?一心念道,我们有依照法所教的教法,我们去身体力行,能不能这样呢?
或者是在听法、念法,再听法师说法没有退转,能够受持读诵。
除了听又读,在大众中自己读,也在大众中读,我们有办法,再为大众来分别解说吗?
这就是若能够这样,就是自利也是利他。
我们若只是自己说的自己听,随喜叫人听一下,这是比较简单;
但是,我们是不是有办法,又在大众中来分说?
「如说修行?」「如经所说,以修其心,前人如此,顺教奉行,劝者得益,何可校量」,我们有办法这样吗?照这本经所说的法,我们依教奉行,如法修心,我们有办法吗?这段经文都叫我们自省,自己反省看看;我们听到这个经、法,我们能够随喜别人,而我们能够劝人来听,而我们自己,是不是也能够这样听、诵。而说,又能够说,如是说,我们说得到,我们做得到吗?如经典所说,我们「以修其心」,我们有没有这样做?「前人如此,顺教奉行」。前面的人是这样,而我们后面的人,是不是也是这样?我们教第一个,第一个人是不是这样?何况传第二、第三,是不是人人都这样呢?「劝者得益,何可校量」。我们若能够这样「顺教奉行」,你劝人,自然你也有利益。你前面的第一位、第二位,你一直教下去,教到第五十位,回过头来看,人人都是这样,这真的是功德很大。不是在那里说有数量可比较。
我们那一天说过了,前面不是只有一个人,前面,是直的。
横的来说是普遍。
我们要从一代一代,从一代的无数人说下去;
第一代的无数人接受了,身体力行,第二代的无数人,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下去。
「前人如此,顺教奉行」。
前面的这一群人是这样,接受这个教法也是身体力行,这样「劝者得益」。
你劝人的人,看到他们这样,一辈一辈一直接下去,当然劝的人有功德,前面所劝人的人,更再是功德大。
因为量很多,这无可比量,功德无量。
这就是在解释,「举劣成胜」。
我们从凡夫开始什么都不懂,好好来培养,将那些面目都非,唇、舌、牙齿,说人的是非,诽谤人的错误,慢慢将他接引到,让他能够说好话,说到面目五官都端正了,这就是说,最初如何去教育、劝人?
这些都是凡夫,我们将这些凡夫,耐心一直教育他们,教育到人人面目端正,教育到人人入群随喜,说法、闻法,劝人听法,能够到这样,这叫做「举劣成胜」。
这就是从劝一人,就是劝这样的人,从凡夫开始不断不断,耐心耐心一直劝,到了听法,听法听得很清楚,改变了,青面獠牙变成了,转一个身,就是这么的美好、端正的态度,这就是「所获色相庄严之报」。这不是一生一世,我们要多发心。何况今生此世我们更要再,对一个人,我们要如何度他,不要轻易放弃,要锲而不舍,对这群人。我们都要发这样的心,有因缘,我们就要度他们。所以,「劝一人听法者,所获色相庄严之报」,就是这样,这就是劣果。前面还未听法以前,那就是凡夫,将这些凡夫,劝他们到懂得听法,懂得劝人来听法;自己会说法还能够随喜,这些人已经获得到庄严了。
这就是我们要好好,我们要来随喜劝导,要不然人人本具佛性,要再向谁说话呢?
就是向这些迷茫的人说话。
要不然「烦恼即菩提」,人人本具佛性,就是我们已经迷掉了。
总而言之,我们用这样的方法,「举此,正以释成自能听说」。
成就自己能够听,也能够讲,这就是要不断自我训练。
我们要劝人来听经,自己也得要有听经;
我们要如何去度人,我们自己也还得要自度。
所以,我们要感恩,众生即是菩萨的道场,就是在这里。
「自能听说」,自己要会听,又自己要会说,「并劝众如说修行」,自己会听、会说,又劝很多人能够来听、来学说,这个功德真的是殊胜。
各位菩萨,学佛说起来很深,但是分析开来实在是很浅显。说起来,要说的烦恼无明、见思惑,就是说几年来分析,就像尘沙一样,要一一来说实在是很多。看我们人有多少烦恼,如何多少的分析,其实浓缩将它会合起来,只是在「见思无明」,其实是「同体法性」。烦恼很多,其实回归来就是「菩提」,实在是「迷悟一体」。只要我们日常生活,听了之后下(殿)来,很多事情,这些是不是无量的尘沙烦恼,在我们的心中呢?回想在「菩提」,「烦恼就是菩提」。这么多,若没有想到菩提,烦恼就「蓬蓬扬」。「菩提」就是觉,我才听法,我应该了解、透彻。总而言之,听法就要很用心、很透彻、很了解,自然就明白道理。请大家要时时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OTc4ODM3MA==&mid=2247506320&idx=1&sn=30b94af585ad4016de94e5d5a641543f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
1654-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1653-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165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5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52--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164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5-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5-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2-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2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5-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8-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5-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4-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3-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0-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1-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2-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9-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8--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7-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6-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