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9-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2024-08-07 07:44   美国  
偈文:
◎灭生死名灭度,亦言大患永灭,超越度过四流,般涅槃入清澄;灭障度苦四流,是灭见思尘沙,度是分段变易两种生死解脱。
《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处,此中便应起塔,一切天人皆应供养如佛之塔。」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我灭度后,能奉持此经,斯人福无量,如上之所说。」
◎「是则为具足,一切诸供养。以舍利起塔,七宝而庄严,表剎甚高广,渐小至梵天,宝铃千万亿,风动出妙音。」
释义:
◎四流:流而不返谓之流。谓众生由三惑之所流转,漂泊三界,而不能返于涅槃彼岸。又名四轭,与四暴流同。四无明轭等,和合有情而使受种种之苦,故云轭。
◎又名四暴河者,以其惑业,暴涌成河,漂没众生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我灭度后,能奉持此经:以佛灭度后,能持是经,如法修持。
◎斯人福无量,如上之所说:如是持法人已趣向渐近道场,当坐道树。世尊欲重宣此义,即重复宣说前要义。
◎是则为具足,一切诸供养。以舍利起塔,七宝而庄严:如是诚敬供佛法僧,四事一切具足。以至诚持经,修持诸善法;如以七宝而庄严,合起如来全身塔。
◎表剎甚高广,渐小至梵天:发心修行如同起塔,渐进精纯,趣向大道至高,背麤向细名为渐小。至涅槃乐,名为梵天。
◎宝铃千万亿,风动出妙音:喻以妙音演说法,如风吹撼宝铃摇。喻念起之时名为风动,唇舌发响名出妙音。
【经文讲解】
灭生死名灭度,亦言大患永灭,超越度过四流,般涅槃入清澄;灭障度苦四流,是灭见思尘沙,度是分段变易两种生死解脱。
用心听、用心看,「灭生死名灭度,亦言大患永灭」。这是我们修行者要很用心探讨,听起来很生涩,不太能清楚,但是在我们的生命中,是分秒都没有离开,我们的生命体。「灭生死、灭度」,这就是我们的身体,从出生那一天开始,我们的身体,无不都在新陈代谢,五蕴中,生命就是这样,不断生长,不断灭掉。这种新陈代谢,新的出来、旧的会颓毁掉,在我们的身体里,就是这样的构造,与生俱来,微细,微生物就是这样的生态。就是有这样的生态,这个行蕴,我们才有办法在幼儿、幼小,随着不知觉这个行蕴、生灭法,我们随着时间岁月这样,我们的身体也在变化。从幼、到少年,一直到现在,少、中、老年,这总是在我们生下来的第一刻,那个剎那接触,行蕴就是这样在生灭。生命就是这样构造起来,在我们日常生活都是不知不觉。这种微细,微细的生灭法中,我们都不曾用心去注意它,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好好用心,来注意了。
「灭生死名灭度」。这个生灭法,在我们的身体若尽了,这在我们平时在说的「生死」,生死只是在我们看得到的粗相,这个身体里。「唉呀,这个老人家」,他的名是在这位老人家,是在近几年才开始浮现,这个人的名称叫做「老」,而一、二十多年之前,还是壮年,再更前面,那就是少年,再更前面,孩子,同一个人,却是从婴儿、孩子、年轻人、中年人,壮年、老年了,总就是这样随着岁月,名称自然变化。这就到了生死,那就有生死的记号,就开始要准备,年纪大要准备了!是啊,要准备了,其实,岂是年纪大要准备?佛法又说「无常」,最慨叹就是无常,让我们不觉知,是什么时候,不知道。年龄不限,总是这种无常来时,不限年龄,这也就是苦之一。死固然是不舍,但是若想到无常,不知道哪一天,任何一个人年龄不限,不知道在哪一天,这让人紧张,这也是佛陀所说的「苦」。是啊,就是烦恼,就是苦,会惊惶。
若不懂道理,就是这样过、这样过了,迷失在人间。了解道理,也知道,知道无常的名称,知道生灭生死苦,但是不知无常何时。这就是人生,烦恼啊!所以有「烦劳」有烦恼,「烦劳」就是担忧,而「烦恼」呢?就是放不下,这深浅是不同。不论是「烦劳」、烦恼、担忧,心不舒服,总是难过,所以佛陀说,苦啊,也是苦。烦恼再加上无明。无明,比烦恼更重的叫做无明。因为担忧、烦恼是现前的事情,无明是带着过去,造业在现在,这种的无明。他错了,他不知道,不知道在做事情之外还有道理,所以他不懂理,他不断造业,只有看在形象表面,享受,不知道自己所造作的是什么事情。没有看到人间多少的苦难,不见苦,唯贪己有,这全都是不知道生命的道理,所以他在无明中不断造业。
造业的过程中,自己错,还认为是别人,这种的无明又再加上惑,根本,道理全都埋了,都一直一层一层盖住了。盖住之后,那个气还是四溢,所以根本就没有道理可说。不是埋住了,还能有办法一层一层打开,能够将它消除,减少无明,但是惑更加难,惑就是很微细,与生带来。与我们的这个「灭」,那种新陈代谢与生俱来,这种的生态是同样。所以我们带着无明、惑而来,在这样的生态中,那么的微细。父母生下来,我们也是不觉不知,不觉知那个微成分的灭,新陈代谢,这种我们都不知。从身体带来,从业力带来,业力带来无明、惑的种子;身体带来,就是这样新陈代谢的生灭法。我们就是要到了最后,粗相实体的形态,「啊!病了,会活下去吗?会死吗?」这个时候,形态粗相出现,才知道不是生便是死,这就是一般的凡夫。
但是修行者要追求的,就是生死之后,期待就是「度」,我们能够度彼岸去。因为我们平时生活中,虽然我们接触佛法,虽然这些道理,我们全都知道,而知道,道理,我们有用在日常生活吗?道理有已经培养成了习惯?好的习惯吗?过去的坏脾气、坏习惯,我们有没有将它去除掉?性子有改吗?待人接物态度有变吗?观念思想有正确吗?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听法之后,在生活中待人接物,我们有做到吗?这叫做修行,修行培养出过去的无明、习气都已经调伏了。好的习气、善的态度,我们已经成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叫做修行。我们的生活一直在结好缘,我们结了好缘,恶缘,过去已经习气改了,解冤释结。对我们不好印象的人,我们在他的生命中,也已经,我们给他们的印象,他也已经将我们转变过来了。怨呢?怨我们、恨我们,现在也已经转变了,转变成了感动、感恩。「我们两个现在很好啊!」这就是已经灭去了过去的恶因缘,现在已经是好因缘。
若彼此之间再更深一点,互相论道,「你也要清楚,我们来人间就是这样,我们共同来修行,接受佛法。我们五波罗密,六度,般若波罗密,同时修福、修慧,我们要同行。我们彼此鼓励」。若这样,这辈子的这个生灭,灭生死,灭度,若这样我们就自己自度了。自度就不再受到这样的因缘、无明将我们绑住,我们「转识成智」了,好的缘、清净的缘,我们心愿的缘,弘誓愿,再来人间就是好因缘。这就是我们想要修行,前后次序,我们若很清楚、透彻。「亦言大患永灭」。也能够说这些烦恼、无明、惑,自然我们,在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把握分秒,好好改变我们自己的态度,改变我们过去恶的习惯,我们如何在人间去付出。所以一直说,「把握时间,利用生命」,还有多久的时间,可让我们了解我们的生命呢?还有多久的时间,了解之后让我们去除烦恼无明,没有障碍、没有执着?这样待人接物,已经改变了过去无明结的恶缘,改善现在。这若没有及时把握因缘,调整好我们的心态,真的,我们将无常一来,带去的是无明识的种子,带到来生。所以应该这两句话,若能够很清楚,对生命的看法,就又进一步能了解。所以我们要「超越度过四流」,「般涅槃入清澄」。
「般涅槃」那就是大自在了。到最后的关头,我们很轻安,不惶恐、没有贪恋,自知时至,安详入眠,我们的身心已清净了。我们这念智慧回归,回归未来的寿命,所以「清澄」;很干净,没有带烦恼无明走,很洒脱,「静寂清澄」。所以「灭障度苦四流」。但是要灭掉一切的障碍,这障碍,在哪里障碍我们?人、事、物在障碍我们。我们若与人无争、与事无争、与世无争,自然回归道理就没有障碍。所以若能够这样,「是灭见思尘沙」。见思,见就是浊,就是我们的烦恼;思,那就是无明,想入非非。「尘沙」就是惑;「见思惑」,就是烦恼、无明,这就是我们要很清楚。
这些烦恼若都去除,「度」是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这两种的生死解脱。我们凡夫这个时候,叫做「分段生死」。我们开始要修行,了解了,这凡夫一辈子、一辈子,这样分段在生死,前生、此世、来生,就像这样一直在循环着。到底是「人」生?还是畜生的「畜生」生呢?是人物,还是动物?随着我们的业力,在那个「形」在流转。我们要很谨慎。要眼睛睁开了,来生由不得自己,已经在什么样的境界去了。这是我们要很谨慎。所以「分段」由不得自己,「变易」是我们的心态。心态的变易,诱引我们去造作恶业,诱引我们踏入无明陷阱,这全都是很可怕。所以这都是在迷茫中的众生。
所以我们若再回过头来,知道、了解「灭」,灭生死,这个「灭度」。我们这些若再知道,我们就能够谨慎,我们应该要断,知道人生苦的大患源头,所以我们要修行。所以说起来,这段文其实是与我们的生命,与我们的现在,与我们的未来等等,都是密切的关系,所以修行就是要用心!
所以,「四流」,「流而不返谓之流」。它的名称叫做「流」。
「四流」,先要了解。「谓众生由三惑所流转」,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由见起烦恼,由烦恼起无明,由无明起惑。这一旦有,就像这个流,一流下去就无法再回返,难回返回来。所以「所流转」,漂泊在三界。就是这样漂泊在三界中,要再求回来,很难,「不能返」,要再回来涅槃岸,要安静下来,很难。
这个「四流」,也叫做「四轭」,或者是「四暴流」,「四轭」那就是「合有情」。这个流在有情的众生之中,而受种种苦,所以叫做「轭」。因为它牵连着,这个东西就像牛车、马车,牠要拖车,牛与马若没有这个东西,靠在牛或马的肩颈,肩与脖子那个地方,根本与这辆车就没有连结着。所以这辆车要与那只牛,就是需要中间那支横的,所以叫做「轭」,这就是一个连结。因为它与什么连结?与有情连结,就是与那只牛与那匹马连结。开始造下去,不论牠走到哪里去,那辆车是跟牠怎么走去,里面愈走愈远,东西愈丢愈多,愈来愈沉重。
而若是叫做「四暴河」,那就是有惑业。所以那个惑业,这些烦恼无明都造起来了,那个惑的业愈来愈重,开始宛如涌泉一样,不是只有轻轻涌出来,是喷出来。好像火山爆发,一爆发就无法止住,喷到上面流下来,很多。这种无明「漂没众生」,这样流转。总而言之,我们的无明、惑,让我们众生,生生世世都是在这个无明、惑中,在造苦、受难,苦不堪!幸运啊,我们得闻佛法,得人身,所以我们要很珍惜,佛法已经听到了,人身也得到了,我们就要好好把握这个人身,好好,时间利用。过一日,减一日,我们要赶紧,每一天听一样,要记忆在心里,这才有办法,法累积在你的心中,滋润,能够去除烦恼无明,改变我们过去的习气、态度。要精进!如何尽我们的责任,我们如何改变态度,这就是我们要修行,这是很现实的修行方法,请大家要用心!
前面的文:「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处,此中便应起塔,一切天人皆应供养如佛之塔。
我们就要很用心来体会,这已经向我们说清楚了,这段文是这样,众生,好好用心,我们已经接受到,在修行,修行不是只有建塔而已。这个建塔、造僧坊,上次也说过了。我们是要从我们这样的行,来虔诚供养,只要这个精神、法所在的地方,它就是佛的全身。佛的全身就是已经塔完成了,所以我们要好好将佛法的精神,让它完整,随着我们到任何地方,这个完整的法就是在那个地方,这就如佛在,完成了塔。请大家要很记忆。这么多段的文,无不都是在说这个,字面上好像都是建塔,一点点不注意,就会落入了有形建塔。这么长的时间之中,才有几段告诉我们是行的道场,是我们要身体力行,这种行的恭敬,行为的规则,修行为佛法,为众生的结果,等于修塔、建寺。同样的道理,要记忆着。
接下来这段文就说:「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我灭度后,能奉持此经,斯人福无量,如上之所说。
这段文就是说,以佛灭度之后,若能够持此经,如法来受持。
这是又再交代我们,这是偈文。因为佛陀再重复前面的文,前面的道理是很重要,所以道理重要,才就是需要,我们要再重复来了解,所以要重复再说。这就是我们要清楚,要了解。所以接下来「斯人福无量,如上之所说」。
大家,因为我们已经知道,知道学佛实在是要很珍惜。我们既然知道,佛已经年纪大了,开始准备要入灭了,开始讲这部经,希望这部经是永恒,永恒在人间。所以佛陀很在意,这部经存于世间里,所以「斯人」,这个人很认真,因为他知佛心怀。就是我们若能够了解佛的心怀,因为这部经是佛心所怀念的,我们应该要很清楚。佛陀将他内心所保护着,所怀念的,这个很完整的教法,已经向众生布达了,我们应该要很殷勤受用,要赶紧接受下来,要用。因为佛陀已经是在最后,用心在传法,我们应该要了解佛的心怀,入佛的知见,这是非常重要。所以这样「斯人福无量」,若了解,这样的修行者,「如上之所说」,他真的是敬佛心意,很贴近佛心。他到处就是如佛生,就是如佛塔在,所以「如上之所说」。这人就是修行者,就是这样。
所以「如是持法人,已趣向渐近道场」。真正如法受持的人,佛陀说这个人已经,他的方向正确了,已经「趣向渐近道场」。「当坐道树」,就像佛陀修行,已经差不多完全了,坐在那个菩提树下,在那个地方好好静谧思惟,终于在那一刻夜睹明星,与天地合一,觉悟了。这种本觉与天地合一起来,发光、发亮了,这就是道树。这棵树下,一定全都远途修行,行者已经来到这里,就是最后的一个点,在那个地方停歇下,心凝聚起来。时刻到,自然心光与星光,心的慧光与天上的星光,这样接触到,剎那觉悟了,这就是道树。等待,人人修行就是要等待这刻,我们的心,都完全慧光开始现前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坐道树下。所以世尊这些道理说得很清楚,将这段文一再重宣。
接下来,再这段文再说:「是则为具足,一切诸供养。以舍利起塔,七宝而庄严,表剎甚高广,渐小至梵天,宝铃千万亿,风动出妙音。
这段「是则为具足」,能够得以体会了解,佛所说法的意义,甚至也是身体力行,福慧兼行,已经趣向道场,这个人已经具足,方法都差不多知道。所以,这个人应该所有要供养的,他身体力行,行的供养,他都有做到。所以「以舍利起塔」,舍利就是佛的法身,他遗留下来,他智慧的结晶。在有物质体来说,是佛陀火化之后的骨,而真正的舍利,是佛的慧命,法身慧命。
法身就是了解佛法;报身是修行圆满,化生在人间,结束之后,那个结晶,精神理念就是舍利。所以以「七宝而庄严」。「七宝」就是我们在修行,〈三十七助道品〉已经说过了,用「七觉支」来代表,这叫做七宝。〈三十七助道品〉,每一项的细目都是我们要修的行,所以这样来庄严,一位修行者的行仪,就是这样。〈三十七助道品〉我们要了解,我们若能够清楚了解。很细目的事情,我们就清楚了。若这样我们生活的律仪,我们自然就顾得庄严。这是行,修行的供养,佛陀所教法,我们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是诚敬供佛法僧」。这就是用我们的行,来供佛、供法、供僧。「四事一切具足」。我们所有的生活,用这个行来供养。看看,静思弟子,大家回来在我们的大家庭,什么工作都做,进出都很有规则,这就是行的供养,这就是一个家庭,来造作一个家庭。同样的道理,也是「供佛法僧」,同样,这就是内外合一。
「以至诚持经」,这就是在这个真理的道场中,我们如规如律,依照教法这样在行。「修持诸善法」。教的,所该做的,大家都这样在做,这样在身体力行。所以「如以七宝而庄严」。用这些法身体力行,就像用七宝,金、银、琉璃等等、珊瑚等等,这些都是宝来庄严。这在经典都常常看到。所以,建七宝塔,「合起如来全身塔」,这就是用法,如法修行,身心合一,真的是用这样行律仪来供养。所以,「表剎甚高广,渐小至梵天」。
这就是要好好我们用心。「发心修行,如同起塔」,渐渐精进。我们把握时间,利用生命力,我们要用功,就像建塔就要打基础,浮出地面,塔一层迭过一层。古时候的建筑要让它很稳,就是要底大,愈来愈修、愈来愈修,修到上面去;愈高,修愈高,它愈高的上面就是愈尖,这就像在建塔一样。所以愈修愈精,愈精愈纯,这就是我们要用功。「趣向大道至高」。我们修大乘法,大乘菩提道直,这条路很直。我们若站在这里,要看到这条很直的路到最尾端,你会看到,「这条路怎么会一直缩窄,缩窄到最后那里,缩窄到我们看不到。远的是这样看,其实你在走都是一样宽,同样,在下面一直看到上面去,愈看,看起来愈小,其实是大,从底层看到最顶层。所以佛修行成佛,是无上正等正觉,让你不会看到顶,很高,那就是至高。这就是趣向。
那趣向,要如何趣向?「背麤向细,名为渐小」。我们粗重的烦恼,愈修行,粗重的烦恼,我们就要边弃舍、边弃舍,我们的真如本性,很精细,我们的真如就慢慢展现出来。所以粗的都弃舍掉,精的慢慢显出了,这叫做「背麤向细,名为渐小」。我们若是一个无明一来,就是「背觉合尘」,而我们现在已经了解,要「背尘合觉」。所以「背尘合觉」,尘就是粗,觉就是细,真如本性是很精细,所以我们要很用心,一直到那个灭的微细,我们就都要去清楚了解。所以很精,法就是那么的微细。所以一直到涅槃乐。你能够到达,粗重的烦恼都没有了,回归到静寂清澄,到涅槃,轻安自在的乐,这叫做梵天。梵天就是清净,单纯、清净叫做梵天。这个塔,在造塔的形态,就是挂着铃,铃挂在一层一层的塔。
那个铃,风若吹,就是会出声音。若古时候是这样,那就是塔的造型,就是挂着铃。这个铃,风吹铃动,所以它就会出声音来,就譬如「妙音演说」。几天前说,说话也是在唱歌,因为说话有音律。同样是唱歌,我们就要用认真听,不要将它当作歌听,不要「加减听」,是真实法,它叫做妙音。你若认真听,这个声音就是微妙,微妙的音声,它是法入我们的心。
所以譬喻「念起之时,名为风」。我们起心动念就是「风」。唇舌发响起来,那叫做「妙音」。我们若烦恼心动,就无明风起了;我们若清净心,那个风吹,唇舌动了就有微妙音。我现在说的话,我是用清净心,所以说的法,都是真的要大家用心听进去;能够将法听入心,铭刻在心版、记忆中,自然我们落实在生活。触事,我们与人互动,我们就能够将道理,懂得用在事、物,待人接物,那就能够法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大家声音要好好刻入心版,法永远在我们的心中,这就是七宝合成的宝塔,是佛的全身舍利在我们的内心。「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都有一个灵山塔,好好向灵山塔下修,所以要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