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8--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2024-08-05 13:48   美国  
偈文:
◎若人生寿百岁,未得遇佛因缘,不若生一日间,而得闻大乘法;心定如地藏种,因心明显真理,认得真性实法,体解大道慧命。
《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当知是人已趣道场,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坐道树下。」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处,此中便应起塔,一切天人皆应供养如佛之塔。」
释义:
◎此明行者所在处,应起塔供养如佛在。真能受持是经者所在之处,即为佛法身所在之处,以佛法身遍于法界,能持是经即与法身相应。又诸佛报身福德智慧,悉在此经所之成就;行者能兼行六度,即为佛报身少分之所在随处也。
◎报身:以如如智契如如境,以境发智,以智照境,境智冥合,即是报身。
◎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处,此中便应起塔:是人平昔游处之地,有是经处,即为有佛,故应起塔。
◎「是善」下,四仪之处应起塔,一切供养如佛之塔,于具诸善法之处,此中便应起塔,供养如佛之塔。
◎敬持说法者,则是敬法,以其敬法故,则知佛觉悟之谛理之可敬、敬信。以信佛法故,深心信解即脱生死,故令敬人,如佛之塔。
【经文讲解】
若人生寿百岁,未得遇佛因缘,不若生一日间,而得闻大乘法;心定如地藏种,因心明显真理,认得真性实法,体解大道慧命。
要多用心。「若人生寿百岁,未得遇佛因缘」。我们人生尽管寿命很长,一百岁了,却是都还没有得闻佛法。这人生空空过去了,这么多岁了,不知道真理在哪里,这一生的空过实在是堪叹人生。寿命这么长,真理,佛陀的教法都不曾听到,不知道了解生命来源、去何趣向,没办法了解人生来、去。百岁了,命这么长,人生无常不知道,将来要往哪里去呢?也不知道。像这样,「不若生一日间」,要一百岁都不懂道理,不如一天的时间,「而得闻大乘法」,用这天的时间听到大乘法。这人生的价值,追求真理何其重要!孔夫子也有一句话这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是啊,如孔夫子之知识、智能,他对真理是多么的看重。一辈子游学、讲学,他求无穷尽的道理,也说无停歇的学问,他还又这么说:「道理还是要求,要求得真理。我若一大早听到一句的真理,我就算晚上死了,这没有遗憾。」白天听到真理,晚上死都没有遗憾。
可见,孔夫子,难道还没有得到道理吗?说不定他在生命中,还在寻找他的目标,他要寻找,可能也就是生命的来源,与寿命尽的去向。这就是贤人、智人,对真理多么的重视。所以,人生哪怕寿命很长,道理还在那个地方找不出来,生命中到底每天我们的生活,每天面对着这么开阔的环境,人、事、物让我们这样在烦恼,让我们这样在感受,让我们……,很多很多。到底人、事、物困扰着,我们有想通吗?看得开吗?人、事、物还在困扰我们,那就是看不开、想不通,对人事物都想不通了,我们的生命如何来?要去哪里?还是茫然。想,是不是很悲哀呢?会担忧、会紧张,所以一直在探寻,到底这辈子……?
人生尤其无常,不是在年龄多少,无法人人百岁。这个百岁只是一个代名词,人的最后,起头与最后,叫做百岁年老了,最终的一天,美其名,称「百岁年老」。人能够上百岁有几个呢?总而言之,人生无常,什么时候,我们由不得自己;那一天,真的是由不得自己,又是往哪里去?要去哪里?如何去?就全都由不得自己。孔夫子探寻道理在哪里,「朝闻道,夕死可矣」。一日间,「不若生一日间」,朝闻道,夕,这样结束了,这样也很好!比活到一百岁,懵懵懂懂不懂道理,更有价值。一日间能够听到道理,比活一百岁不懂道理更有价值。这就是我们要很用心,来了解道理是在哪里。
所以,我们若能够「而得闻大乘法」,我们若在一日之中,能够听到大乘法,让我们能了解。因为佛陀四十多年间的说法,众生根机顽固,无法佛说的话听懂,佛陀只好应众生的根机,讲众生听懂的法,不是究竟,只是方便。让众生先来接受,先来接触,启发他的兴趣,启发他愿意接受,循循善诱。钝根的人,你就是这样很长的时间,还是原地踏步,真的是钝根机,佛陀还是不弃舍,同样就是这样的宽大,就是接引,所以很感慨。
就如有一时,有一群比丘相伴来到佛前,向佛陀恭敬顶礼,向佛陀这么说:「佛啊!佛陀慈悲,我们这群人想要再去游学,想要去传法。」佛陀就问他们:「你们要去哪里?」「北方。」佛陀没有对他们说什么,只是说:「舍利弗知道吗?你们有向舍利弗说了吗?」「哦!没有,舍利弗还不知我们要往北方去。」佛陀就说:「是不是你们先去看舍利弗,告诉舍利弗,你们要去北方游学、传教。」这群人,这群比丘,他们也随顺佛教,作礼而退,就退去了,就去到舍利弗在静修的地方。看到舍利弗与其他的比丘同在,这群人就向舍利弗长老,也是同样作礼,也是很恭敬,就告诉舍利弗:「舍利弗尊者,我们想要去北方游学、传教。我们已经去向佛陀告假了,佛陀叫我们来向舍利弗请示,所以我们现在要告诉舍利弗尊者,我们现在就要起程了。
舍利弗也是就这样告诉他们:「佛陀既然叫你们来问我,我就要告诉你们。北方那里的人,每个人都是知识很高,而且是很好乐学问。那里的人看到外面来的,尤其是近佛的学道者,他们很喜欢提起,很多的道理来追问。你们有准备吗?假使你们到那个地方,他们若提出道理问你们:『你们是佛的弟子,佛陀所教你们的是什么法?』而你们要如何来回答?」一群比丘就说:「我们所学的,就是四大苦、空、无常。」舍利弗就问:「他若追问你们,什么是『空』?你要如何回答?」他们就说:「我们会回答他们,『色则无常,无常即是空也』。空就是无常,无常即是苦,这『苦』,苦就是来自『集』。」他们就这样来回答。「这个『集』,有种种的苦相集合,就譬如『色』,有这个身体就有病痛,而病痛也是空,而空就是无常。而无常,有无常的道理就不怕空,空就没有了,就没有痛。」
舍利弗听他们这样在那里说,就说:「唉呀,诸大德啊!你们若是去那个地方,在那里,人家要问你们的事情很多,只是仅仅『苦者无我,无我者空,以空无我、彼空,如是』,一直反复这个『空』。尤其是希望人人作如是观,若是痛就要作想:痛是无常。因为这个想、行蕴,而行蕴是从意识来,所以这也无常,所以这些也无常,所以痛是空。你们用这样的方式去回答,实在是,岂是有办法说服人呢?」好像这群人也是听不懂,舍利弗在警告他们,却是他们信心满满。「我听来佛陀的说法很有道理,『无常、苦、空』、『色、受、想、行、识』这些道理,这样去回答他们,对一个人生这样足够了。」舍利弗只好就说:「最好在这样的道理,你们要再充足准备。」他们,一群人还是很有信心:「知道,我们了解。因为人生离不开这个色,色相就是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分析到最后一切皆空。这样说起来就很透彻了,既是空,就是受、想、行、识之中,受、想、行、识若解得开,一切皆空,就没有什么恐怖了,都是因缘会集的。这些道理全都差不多、了解了。」
还是,他们认为已经意既定了。舍利弗跟他们说也不通,就是这样,就叫他们:「你们要谨慎,要准备就对了。」这样,也是很恭敬,也就作礼而退。这之后,这群人出去之后,就是另外一群的比丘,与舍利弗一起在那个地方,舍利弗也有一点点叹息:「这道理要真正认识,真正体会的共识,还很难啊!」是啊,佛陀这样教育我们,苦、空、无常,一切色都是无常。身体之中,色、受、想、行、识,无不都在行蕴中,会消耗过去;外面的形态呢?外面的苦、空、无常,在生、住、异、灭。真的是很开阔的道理,若没有很有把握,只是名词上,那实在是没有办法。自己无法了解,如何去分析解说,让人能够体认、共识这个法呢?
所以这段,当然其中是很深,生理、心理,体外的物理,大自然等等,很多道理涵盖在这个地方,一切皆空、无常的道理。但是要费多少的心思,多久的时间,才能够真正体解大道?才真正能够深入真谛的道理?是很不简单。不是这样粗浅,知道了、知道了,懂了,真的是不懂。佛陀也知道这群人都不懂,要如何告诉他们?不对机。所以佛陀就要他们去问舍利弗,由舍利弗来提醒他们,来教育他们。但是去到舍利弗的面前,舍利弗一再说:「人若这样问你?人若这样辩驳你?人若这样……?」他们这群人,「我就是这样有信心,我就是这样能够回答」。这种看起来信心满满,但是空具名词的信心,缺少其中实际的内容,那就是空的。这种懂道理,只是会背,但是没有实,只是一个空而无实。
所以舍利弗担心!佛陀更担心,但是知道听不懂,舍利弗说的也是听不懂,所以这样就去了,佛陀真的是很慨叹。佛陀无奈,舍利弗也尽心了,总是面对着这样的修行者。所以,「未得遇佛因缘」。这种真真正正我们的心没有静下来,佛在面前,善知识在面前,他还是这样让他空过。
不如静下来,一日间好好地听道理,生命哪怕是这一日间,也愿意静下来,好好将法听进去;希望要听,那就是大乘法。听到大乘法,我们的心要定,「定如地藏种」。我们的心宛如大地一样,大地的里面,含藏很多的物、资源。这些资源就是地藏,藏在里面的资源。所以「心定如地」,所藏着一切的资源,这是佛陀告诉我们,人人本具真如佛性。其实我们人人,全都有一片的心地,很丰富的心地,我们要很用心,求法,往内心,不是浮面,不是浮的,是要往深处。就像大地表面看起来干旱,但是要往地下一直深掘下去,开启它的泉源出来。所以我们要相信,有地就有水脉。所以,「因心明显真理」。我们若开出了,我们心的泉源,很自然道理、法就出来了。
佛陀为我们指,我们要用心接受,要用心接受,内心用功。心的法在哪里?借境来修心,借众生为道场,众生。佛陀所说的烦恼要去除,烦恼长什么样?众生群中排出来给我们看,这就是烦恼,这就是苦、空的源头在这里。一辈子劳劳碌碌,心抛很大,不断连锁一直去,迷失了自己,只是所追求的是名利、地位,这就是苦。到头来,这个人、这些往哪里去了?这些东西归谁?就是这个人空转一辈子。他懂道理吗?不知现在往哪里去,没有方向。是不是空呢?这种人生在打拼、在追求,结了多少的恩怨!爱恨情仇,这么多连结着,商场的里面如战场,伤了多少人,结束了一辈子,这些财产、这些名利,带什么东西去?什么都没有。有啊,带着那些缘,爱恨情仇种子的缘,去被哪一条缘的业力牵去,这自己无法有方向,真的是悲苦,人生的悲苦。
就像「无语良师」,一辈子有方向,这些无语良师,生前尽形寿、献身命利益人群,身后化无用为有用、为大用。追思会完成了,家属一群一群回来精舍,「感恩哦,师父!我们有这样慈济的教育,让我的某某人,已经圆满这辈子他的心愿」。是啊!这就是将自己,在生前方向知道,走入菩萨道,了解人生的方向,向自己下决定:我化无用为大用,这最后献身给医学解剖、研究。这就是最有智识的人生。
所以,这种「心定如地藏种」,已经自己的心有决定,自己本来就有这样的定愿,因为心很明显现出了真理。所以,「认得真性实法」。已经对真如本性有方向,所以真如,「真性实法」。所以体解大道,归于慧命。他知道如何去,如何再回来。这就是我们人间要好好用心,我们入佛知见,所以现在要很用心,要如何入佛知见,回归我们的真如本性。要记得,用心!「若人生寿百岁,未得遇佛因缘,不若生一日间,而得闻大乘法。心定如地藏种,因心明显真理,认得真性实法,体解大道慧命。」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目标,大家要记住「入佛知见」,就是要赶快,快找回来,不然你经听很多不会理,也没有用。就像那群,以为他们已经听很多了,他们要去游学,他们要去传法,是不是妥当呢?还是我们要很用心。
前面的文说:「当知是人已趣道场。
我们若能够了解生命中的真如,了解、体解佛法,落实在生活,投入人群,触事会理,像这样的人就已经是向道场了,已经是行入道场里面,我们没有迷茫了。就像「无语良师」,他们都是自己发心,知道人生最后的用处,趣入道场。所以,「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像佛修行,坐在道树之中,菩提树下去体悟,夜睹明星,觉悟,与天体合一那个「觉」一样,已经接近这样的道场了。
接下来这段文再说:「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处,此中便应起塔,一切天人皆应供养如佛之塔。」
就是说,很清楚这样告诉我们,「行者」。「行者」前面所说,你们不论是读诵、书写,自书、教人书,就是如何,法要如何传下去,而要如何去身体力行,这些人都是真正在经典之中,去会理,能够在经典之中会理,在佛所说法的真谛中,这样去身体力行。这个地方有这样这么多的人,这个地方,「应起塔供养如佛在」。因为在这个地方,有这样这么多人,全都是同样一个心在行道,集中善念、集中善事,如法修行。这个地方,那就是「真能受持是经者,所在之处」,就是集中这个地方。
「即为佛法身所在之处」。我们前面经文中不是说,这部经所在的地方,就是佛的法身的地方,就是如佛所在的地方,这是经典中有这样说过。所以,如佛所在之处,「即为佛法身所在之处」。佛的法身,因为这部经就是佛的法身。所以,「以佛法身遍于法界」,佛的法身遍于法界。我们这么久来一直说,佛法无处不在,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真理,都是有真理。这个真理,在《法华经》中无法不涵盖,大、小乘,很圆、很圆的道理都在其中,所以无处不在。所以,遍,这个法身遍于法界,「能持是经,即与法身相应」。持这部经,有办法与这部经的法身慧命融会在一起,这就像与佛同世一样。
   
所以,「又诸佛报身福德智慧」。「诸佛报身」,就是经过修行的结果,叫做报身。过去一直一直不断修行,长时间累世修行,一直到如释迦佛,应娑婆世界的缘,他现相成佛,结果他已经成佛了。所以这个报身,就是累积很多的因,修行的因种,最后的结果,这叫做报身。成佛了,成佛显出「福德智慧」。二千多年来,能够信佛、恭敬佛,这就是佛的福德智慧。所以,「悉在此经所之成就」。佛陀修行的过程,就将近八年,七年多时间来说《法华经》。可见,这经典的「精」,它说是精髓,但是涵盖着,他过去的四十多年间,那个精髓结合在这部经之中。
所以我们若能够体会,「行者能兼行六度」。我们听佛的教法,我们一边听,一边要受持,真的要用功,我们还得要身体力行六度。我们要及时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就要平行。现在听到,现在在受持,现在就要实行,身体力行去做,行「六度」。所以,「即为佛报身,少分之所在」。我们至少,佛陀他修行的结果,他的法身,我们已经有感受到了,我们也有得到一点点,佛陀的真理,我们虽然不是大部分都了解,至少也有这样,少分所了解一下。所以,这就是有这么多人,修行的地方,就像佛报身,就是修行之后的结果,那个法也在那个地方。
所以,「报身」就是「以如如智,契如如境」,就是真如,真如的智慧已经去契合到真理。「如如」,真如的本性,如「真如法」这个本性。所以,「以境发智」,所看到的境界「转识成智」。所以,「以智照境」,再用我们的智慧,来分析世间一切的常识、境界。所以,「境智冥合」。境与智能够会合起来,我们用智慧来分析,这个事相会合理相,事、理圆融,这样就是报身。
所以,「阿逸多!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坐、若立、若行处,此中便应起塔」。这其中就应该建塔。现在说的建塔,大家要听清楚,不是有形。前一段经文就已经交代很清楚,这个地方再重复。
意思就是「是人平昔」,平时与过去,过去、平时,这样「游处之地」,大家所走过的地方。「有是经处」,那个地方。真正这部经道理、精神很旺盛。譬如我们听经之后,去到哪一个地方,我们能够将听完之后的经,在说话的时候就开始,「啊!早上听到,过去听到,这个道理,现在我们就是用在什么,我们应该要应会道理,来做什么事情」。
这到处都有听经之后的反应,落实人群去做好事,「六度万行」,人人体会,人人了解,人人能够做。这就是「平昔游处」,我们所走过,这样「有是经处」,就是有这个道理的地方,道理很昌盛的地方。「即为有佛」。因为人人有佛,人人应这个道理,了解,而且这样在做,这都是未来佛,那个地方就有佛了。所以,我们若看到那些人,在论法、做事,「菩萨啊!你们很精进」。同样的道理。我们用恭敬心,既是菩萨精进,他就有成佛的未来,所以我们就将他当作那里有佛,那个地方就像佛在世建塔,同样的恭敬。
所以,「一切天人皆应供养」,这是之前的文。
就是有这样的,善男子、善女人的地方,就应该,天人就要供养,就像佛在有塔一样。所以,我们就要很有威仪。四威仪,大家都知道,行、住、坐、卧,很有道气的地方,这就是修行的地方。有修行的地方,就像有佛塔在那个地方,佛的法身、佛的报身在那个地方,我们就要起恭敬心。
所以,「是善男子、善女人」,这段文中,有这样的人在,在那里不论站、坐,有人集中在那个地方,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在做好事的人。我们在那个地方,「此中便应起塔,供养如佛之塔」。意思就是,我们的心就要在那个地方,起恭敬心,如佛塔在同样的心,所以「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看到这些人,就像会在灵山塔一样,意思是这样。
所以,「以其敬法故,则知佛觉悟之谛理」。可敬、可信,只要我们懂得敬法,自然就知道佛陀觉悟之后,所讲的法值得我们相信。「深心信解」。因为我们信佛法,所以我们要深心信解,才有办法了生脱死,要不然一百岁了还懵懵懂懂,哪一天无常来时,往哪里走?不知道,那就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要好好用心,用心敬佛、敬法,深心信解,信解是我们的道场。前面已经说过了,一直强调在信解,信解才有办法「六度」具足,要不然只是仅仅「五波罗密」,我们一定要将智慧列入,所以大家要时时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