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2024-09-12 13:46   美国  
偈文:
◎传法不易法难传,传法人契志难通,传佛慧命志难伸,阿难悲愧取入灭。        

 

《法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闻,为父母、宗亲、善友、知识,随力演说。」
◎「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余人闻已,亦随喜转教。如是辗转,至第五十。」
释义:
◎阿难至一竹林之间,初闻比丘有误诵偈曰:「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阿难因之叹息:「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是诸人等,城邑、乡里、宗亲,知识、好友等,辗转至第五十人者,延续传承闻经弘法,辗转至第五十辈,方为校量。
◎是诸人等,闻已随喜:诸人层层辗转,代代相法、闻法已亦皆随喜。是诸人等:即前父母宗亲等人。
◎闻已随喜:是在僧坊、田里处初闻法已从法会出之人,实时能演说,亦随喜于心,喜为人说,复行辗转教第三之余人。    
◎复行转教;余人闻已,亦随喜转教:有复如是闻法辗转相教,其余闻说者,有复随力转教他人者。
◎如是辗转,至第五十:如是展布,次第转教,人传一人至第五十。此诸余人闻已,心生欢喜,又复转教四辈五辈,辗转相传,至一十二十,乃至最后第五十人。
◎其中说听之人或高僧名士,良朋善友,或幼少老者,愚夫愚妇。其间相传之处或茶坊酒肆,旅店游场,或荳棚菜园,大路小径,溪河渔舟。如斯辗转相传,渐传渐远,至第五十人。       

 

经文讲解
传法不易法难传,传法人契志难通,传佛慧命志难伸,阿难悲愧取入灭。        

 

   
很为难,也很慨叹。正法要住世,佛陀将入灭时,最担忧就是法如何传,从〈法师品〉开始,一直一再一再用心,一直很明显就是传法、就是募人。传法,要劝募人了,人要能够发大心、立大愿,弘誓传法,这是佛陀将入灭前,最担心的事情。所以一生弘法,一直到四十二年过了,四十二年过了,是佛陀七十二岁之时。弘法四十二年后,佛陀七十二岁,感觉人生是无常,所剩的时间不多,赶急速转法华,就除过去的方便,转入真实道。一直告诉大家,过去说的法,是殷殷善诱方便法,现在正直舍方便,已经很实在,要说的法,法法都很直接。过去的方便法,现在舍掉,开始重新讲,直接讲《法华经》,这种菩提直道。      

 

过去我一直重复,菩提大直道,《法华经》因为要进入菩提,带人入觉悟的境界,总是要直接说,不过《法华经》之中,已经包含着过去的法,现在、未来,现在要交代,未来要传承的法,所以一品一品、一段一段,不论是〈譬喻品〉、〈信解品〉等等,是迹门。现在是「本门」。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佛陀步步迫切想要传法,但是堪叹传法不易,法难传,不简单,很难传啊。而想要传法的人契志难通,有想要传,但是说给他听的话,好像不能很理解,这种「传法人契志难通」。「传法慧命志难伸」。哪怕能通,但是因缘不够,入志愿,想要将这个志愿伸展开,真的也难。所以,「阿难悲愧取入灭」。           

 

这我们要很用心去追踪、警惕,这是要说阿难,他已经从佛传法了。佛陀入灭的时候,法是传迦叶尊者,迦叶尊者尊重佛的教法,因为佛的心法;迦叶很灵敏、很敏锐,佛陀只是拿一朵花起来,摘一朵花起来,迦叶尊者表情愉悦、微笑,佛陀感觉迦叶了解他的心志。看到迦叶那么愿意刻苦耐劳,这坚心立志,愿意苦行,愿意入人群,能够会同佛的志向,所以佛陀入灭的时候,决定将法、僧团,交代给迦叶尊者。迦叶尊者用一段时间,用心调理僧团,也召集人来结集经典;经典结集告一段落,开始往外传法。这些事情该作已办了,想:要为未来承佛传衣钵。所以有这个使命,他就要入鸡足山,入洞去趣入定,等待弥勒出世,能够将衣钵再传弥勒,有这样的使命。所以他,迦叶尊者将法就传给阿难,阿难是理所当然可以传法。他传了法,从迦叶尊者手中传过来的法,他是很尽心、负责任,用几十年的时间。阿难寿命长,超出百岁,他还是在人群中传。      

 

    
  

 

   
但是阿难有一天,在一竹林里面,看到一群比丘在传诵一首偈,而这首偈是传错的。这首偈在那里辗转相传,这首偈文这样说:「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意思就是若是人生到百岁,还不曾看到水老鹤。水鹤,大家应该听得懂,是鸟类,水鹤。就这样说,活到一百岁,还不曾看到这种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阿难听到了:「不对、不对!你们这首偈是错误的。佛陀的正法传诵,应该就是说:『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不是见水老鹤,是要了解生灭法。」将这位比丘,将他更正过来,向这群比丘也这样说。            

 

这位领导的比丘,回去告诉他的师父:「师父,阿难尊者说您这首偈不对。」将阿难所说这首偈,说给他的师父听。他的师父就说:「唉!阿难已经老了,他的记忆不好,他记错了。佛陀是说见水老鹤,不是生灭法。」比丘当然相信师父,又回来告诉这群比丘群:「我们的师父是这样传给我们,我们就是照师父说的,这样传下去就对了。」「水老鹤,我们去找还看得到;生灭法,在我们平时,这看不到、摸不到,法这样在说,体会不到。水老鹤看得到,若看得到是有福!鹤可以活千年,我们若能够看到这老鹤,是福寿,是福。」我们大家常常看到,在贺礼、贺寿,就是用鹤,那个图,用鹤来代表祝福,来代表长寿的意思。        

 

所以那个时代,比丘是这样去传,阿难听到再更正他们,还是没有办法。因为这样阿难实在是万念俱灰,他不断不断在布教,布达佛陀的正法,再回过头来听听这些人,他们一句的偏差。何况一字偏差,何况未来的人,自己的意识很强,知一,他要表示见十;或者是表示他的知识高,闻一知百、知千,所以听一个法变成了「类似」,「就像这样,就是这样这样」。哇,就是一大堆,用个己的想法,个人自己的想法,就这样去展开了,差毫厘,失千里。不对,要赶紧,法,法传人、事、物,我们若一个偏差,通盘就会偏差。   

 

所以很慨叹,在我自己的内心很慨叹,传法真的不易。《法华经》,我们这次大爱电视,播出了「智者大师」。他的师父慧思法师,就已经告诉他:「你要传法华,有志入法华,你专心研究,想要传法,你要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法难传。」慧思法师说:「我的师父也这样警告过我,确实难传。」我们开始看时,看到慧思法师,当道者就是步步逼紧,甚至下毒,慢性的毒,让他身体一直一直衰败,种种的方法来阻挠他。当慧思法师万念俱灰之时,智顗这位年轻人出现了,看到他的根器那么的敏锐,是传法人,让他很快速去了解。这位智顗他就开始专心一志,《法华经》很契他的心志,因为这样他发心立愿。       

 

慧思法师他就说,向智顗法师说:「你既然立这个愿,将来你也同样会遇到,传法重重、重重的困难。」不过,虽然智顗大师,是万般的困难,大时代战乱一场过一场,一劫过一劫。这种困难,人事的困难,一直法坚持传。所以法不断不断宏扬广大,人很多时听法络绎不断。但是智顗法师告诉他的弟子:「我很担心。」弟子就告诉他:「现在的法这么风行,师父您应该是很欢喜啊!」但是智顗法师他就说:「闻法人多,解法人少。」只是口口相传,好像大家都了解,其实真真正正去体会、身体力行,这实在是不多。          

 

所以智顗法师还是要再立志向前,一直到皇帝拜为国师。他也已经为皇帝之师,人人称为「智者大师」,他还是要再继续;又遇到大时代,又是再战乱,他还是要再传法。辛苦,很辛苦,所以他这样不断不断传法,到了最后,其实智者大师六十多岁就往生了,就圆寂了。法,虽然整部《法华经》,在这么动乱的时间,在这种多变化的时代,也是坚持入人间,坚持将整部的《法华经》,《法华文句》、等等,他就全都将它完成起来,是很不简单的事情。总是智顗大师对于法华,能够完全将他的心得,这样整个写出来,让后代的人能够去看,能够去了解。时代一直到现在,我们现在很期待,佛法不是在口头、文字上,是应该落实在人群。佛陀的为一大事,要教菩萨法,尽管很完整了,文字很美、很深奥,但是在这么美的文字,很深奥的道理,了解,要去做到很不简单。           

 

其实,说清楚来,不要用说的,直接人去做,做到人人体解,「体解大道,发无上心」。体解了这个道理之后,人人发心,在人群中,去读每一个人那本「苦经」。佛陀第一场说法不就是苦?「苦」是从「集」,集人人如何造业累积来,成了现在很难解的苦。看看我们每年的人医会,聚集在(花莲)静思堂,(二0一八年聘请来了,得诺贝尔和平奖的,他所研究的就是气候变迁,这要如何去改变?真的是很难。我就说:「气候变迁,极端的变迁,人无法如何去改变,唯有人人净化人心之后,人人身体力行。」        

 

只是知、识不够,要身体力行,人人自己的身上。懂得爱物,每一项东西能够用要珍惜,才不会造成很多垃圾。不是只有这样而已,要疼惜所有的生物的生命。其实这位得诺贝尔奖的和平奖,这一位,他本身是素食者,他说二十多年了,其实他本身也是。但是我希望要再去推动,素食是人人都需要,我就一直与他说到,一天为了一个口欲,一天要杀多少的生命,一个月要多少?生命在吶喊。这是其次,最重要的,一只鸡要养几个月?鸡、鸭。猪要养多久?牛要养多久?这种在这人间、空间污染了。    
常常在说空污,空气污染,也与他谈到我们吐垢纳新,人人呼出,那个呼,呼吸出去就是一股的浊气。所以人多空气不好,就是这样。而人人要吸进来的,需要的是新鲜的氧气,但是现在空气已经这么污浊了,所以说起来,这是,我是这样老生常谈的事情,都是说这些话,但是还是一样要说这些话,因为要说清楚,说明白。一只牛呼吸与排泄物,那与人比是加倍、加倍,加好几倍;牠要喝的水、要吃的草,是比人的量更多。现在人类水情告急,有的地方,是已经没有水了,水若干,人没命,因为水是人类、地球的生命。       

 

但是地球现在,水开始一直干枯掉了,没有水的地方,就是一片像全都没有生命的,连寸草都不生,裂开,这沙漠等等,人要如何生活呢?         

 

各位,水是这么重要,动物难道不要水吗?要水。所以又是污染空气,又是排泄,排泄物更多,需要用的水比人更多。看看,每天要消失掉的生命,这大大小小生命在吶喊着,含冤、含恨,这人间怎么会平安呢?         

 

好像常常一直重复这些事情,不过,这是很担忧。法就是要传在现在,菩萨要如何来救地球?就是做环保。环保就是与这生命体有关,与地球有关,是息息相关,所以心心念念,这整个地球上的事情。我们要继续去救灾的国家,不论是难民的问题、气候的问题、贫穷的问题,愈来是愈多。菩萨道若没有推动,这些苦难人,苦。各种的事情集过来,变成了苦难,谁能够去伸出援手呢?唯有菩萨。            

 

菩萨道不行的话,人间就快速会消灭掉。我们这个时代就是败坏的时代。人若不懂得将心顾好,若不懂得疼惜人群,护生来净化污染,这些源头若都不懂,实在是很无奈。无奈,没办法说。所以,空间很宽,需要人人去传法。阿难感叹。传法难,佛陀传来到阿难而已,阿难才是传法人的第二代,法就已经走样了,阿难难堪,他愧对,到底要如何?所以他万念俱灰,开始想要入涅盘了,也要入涅盘去了。       

 

去向阿阇世王,去向他告辞。但是去向他告辞,阿阇世王刚好在睡,睡午觉的时候,他的侍者就将阿难挡住:「这个时候不可去吵国王。」阿难就向侍者说:「这样,国王醒来,你就向他说:『我已经来向他告辞了,离开他的国度,我要取入灭了。』」就开始离开了。等到他睡醒的时候,他的侍者,待卫向他报告,他这样吓着,「难怪我中午睡的时候,就是梦见一个很大的恶梦,原来是尊者将要入灭了。你为何没有叫我,时辰多久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国王赶快追,追到恒河岸去,阿难已经在恒河上,恒河中,不只是阿难已经在那恒河中,那就是在又另外一个国家,那个国家的国王也赶快,闻阿难将要入灭了,也从那边河岸赶到了。       
两岸的国王在那个地方劝:「阿难尊者,请您再留世。」阿难说:「我留世没有用。」这当中就开始,就很多空中、其他人都聚集过来,不论是龙神等等都聚集过来。阿难就在那个地方,也觉得留着这个身体又是再,就像佛入灭之后,很多国王在争。因为迦叶是入洞去入定,没问题;阿难是唯一的传法者,既然要入灭,大家必然会为阿难身后争取,所以阿难不堪忍,他就在这当中辗转消灭掉了。这就是阿难,阿难尊者。但是阿难,法也有传,再传第三代,一直传下来到现在。想,这个传法,实在是阿难的时候,他就已经心灰意冷,何况后面再传呢?更难传了。       

 

佛法,文字,句身──句的法身都在,但是真正法的精神都是偏差了。不论如何偏差,总是法还是要传,一定要传正法。            

 

所以我们经文之中,传法的地方,现在随喜,〈随喜功德品〉,那就是看人做,听、闻、说法;听,我们就要赞叹他了,做好事情要赞叹。因为佛陀所在提倡,菩萨法之一,这个「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等),这都是佛陀开始很重视。行善、布施,不论施法、施财,都是佛所要赞叹,何况未来的人也要赞叹。哪一个地方若有人说法,我们就要随喜,我们要赞叹。        

 

所以地方:「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闻,为父母、宗亲、善友、知识,随力演说。」        

 

  

 

若有这样的人,不论是在城市、城区很热闹,或者是入街道、巷道去,也在说法;或者是在乡村的地方,若有人说,有这样辗转说,听到了,好的事情再传去向父母、向宗亲、向好友、向的人,认识他的人,我们都要将听来的好法,好的法要辗转相传。这是前面那段文。     

 

我们现在接下来这段文:「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余人闻已,亦随喜转教。如是辗转,至第五十。」      

 

  

 

我们现在这样知道了。前面说过了,「是诸人等」。这些人,不论在城市里,不论在乡村里,为乡亲、为知识、好友,辗转在相传。      

 

    
  

 

「辗转至第五十人」。这样一直延续传承下去,听经、弘法这样辗转到第五十辈,后辈再后辈,一辈一辈这样,一直一直就是代代相传。这样一直传,有办法传五十代。这样才开始表示这是很坚定,这个法这样真正传下去,才是叫做「校量」。       

 

   
「是诸人等」。就是这些人,值得去校量他们,这些人能够层层辗转,一层一层,一层一层去辗转,代代相传。这样我们听到,都要随喜他。这些人,「是诸人等:即前父母宗亲,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父亲也这样传,父亲的父亲──阿公也这样传,是这个法脉系统,就是这样代代相传,一辈一辈这样一直传去。        

 

这些,这我们真的很难得,「这时候在做慈济,你的孩子有出来吗?」有啊,我全家都有出来。这已经第一代、第二代了。我们的孙子也已经出来了,他也懂得去叫他的同学要救人,(投)竹筒。第三代也出来了。就是像这样,一代一代一直传下去,一辈一辈,这就是说直的;一辈一辈这样一直传下去,一代一代一直传下去。这值得我们赞叹。       

 

我们要如何「闻法已亦皆随喜」?就是直的这样的人,我们一定一代一代传,我们一定要随喜赞叹。所以,「是诸人等:即前父母宗亲等人」。我们在赞叹,真真正正就是这样一直开始。若能够人人都有这样,父母宗亲都是这样,一辈一辈,侄孙辈也是这样一直去,这就堪得赞叹。所以,「闻已随喜」。        

 

    
  

 

是在僧团的里面,还是听法随喜,哪怕一直到村庄、乡里,当然我们也是要赞叹随喜。这种是侄孙辈或者是亲戚,同样这样一代一代在做,我们都要很赞叹他,很随喜。或者是听法,法听了之后还能够出来,他又能够赶快再去传给别人,我们若看到这样的人,我们也要随喜。「初闻法已从法会出」,时就能够演说,这个人我们也要随喜他,要赞叹他。这种发心,欢喜,能够将这个法又传给别人,这样我们也要为他欢喜。这样辗转去转教第三之余人。又第二个、第三个,这样一直一直辗转,「复行转教;余人闻已,亦随喜转教」。这样不断不断层层一直过去。     

 

    
  

 

「如是辗转,至第五十」。就是这样一个一个不断,直的与横的这样一个一个一直去。「如是展布,次第转教,人传一人至第五十人」。这样一直转过去。能够诸人,「此诸人闻已,心欢喜」,又复再转教第四辈、第五辈。「辗转相传,至一十、二十,乃至最后第五十」。这样一代一代、一辈一辈,一直传下去。         

 

    
  

 

  

 

「其中说听之人,或高僧名士」。这些说法的人、听法的人,不论是高僧名士,良朋善友,或者是幼少、或者是老人。不论是智慧没有很高,或者是一般的人。就像这样,我们若能够什么样的地方,都听得到,我们就是要赞叹。不论在什么地方辗转相教,渐传至渐远,至第五十人,这就是传法。           

 

 

 

 

 

传法到底这样传,是口传、文传、说传,或者是如何呢?这都是重在听、说。其实最好的传法──身体力行。         

 

    
各位菩萨,真正自己去做菩萨,直接去救人,在人群中,人人一本经,那本经就是我们要与大家分享的,真实的法。这菩萨的伴侣,看看人家如何发心?与我们一起是如何做?他带我们如何做。而我们做的,对方是什么样的苦?这是最好的经,是真实经。在那里说「辗转」,真的需要的是我们身体力行,所以要大家时时用心,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