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2024-09-03 00:07   美国  
偈文:
◎见闻善行,随顺为喜;不违不受,不感喜乐;对一切善,分明是非,先能领受,而后思行。
释义:
◎弥勒菩萨于前品中,闻世尊说,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法华经者,已是功德无量,胜于造塔起寺供僧。
◎又闻若能兼行六度;之前总认为独善其身,以为自修持远离烦恼,而不入人群,不受染着。
◎但能随喜他作,是为助缘轻微,唯如是见作、闻作、随喜他人作,能复得几许福?
◎前分别持经功德,能持经修法,更能兼行六度,已为殊胜,但未能尽至其极!
◎此品:以一念随喜,见作、自作、随喜功德校量,方为尽至极。
◎又上品直起随喜,但举人相,至此方明功德,显一念随喜之功德。既然前品如此,此品亦然,况受持读诵者哉。
◎随:非用意在先,乃不期而会遇,随其所闻其善。喜:非但形于色,乃心悦意诚服。
◎功:累聚行之所趣,即善念随喜之功。德:累积功之所归,实时行善随喜之功,所聚得福报之德。
【经文讲解】
时日过了,佛法才更要用心听。佛陀的时代,现在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不论它时间是多长、多久,法在,佛法身在,那就是佛寿的命在。佛寿无量,但是所留下来的道理,道理已经为我们开一个方向了,就是这条路。我们这部经就是开这样的道,现在我们要走这样的路。常常说,「经者,道也;道者,路也」,这道理很清楚。人人日日都要走路,你走的这条路,就是经过地理探勘,决定从这个地理方向开一条道。所以,有道才有路,我们人,想要有人,就要有理;理,要从真诚的道理来。
各位,人生啊,一直所过的,都是忙忙碌碌。清晨起来,知道的是生活、动作,要如何生?要如何活?在这一天,生得欢喜吗?活得快乐吗?欢喜、快乐。什么事情能够让我们欢喜?又是什么事情,会让我们担忧、不快乐?没有人会去探讨这些事情。就是这样活下来,欢喜的,我哈哈大笑,不可一世,这样过去了;困扰的,惹来了烦恼、怒气,不顺我意,累积着,这不知道要多久、几天?所以,我们人生快乐的是容易过,恼乱、纷扰、无明,这是不断在延续着,所以我们要细腻、用心来生、活。今天我们这时候,这个时刻应该是欢喜,我尽我的心力要说话,而你们也有这分有心想要听法,志同道合。我们在这个环境中、这个时刻,但是我们都还不知道,后面到底是什么事情?不知道,不过我们应该把握现在。
所以,将心拉回来。二千多年前也好,剎那此时也好,每一个剎那此时,都是累积着过去,还要再招揽未来;过去的,已过去,未来的,分分秒秒在逼近来,我们把握这时,才是真实在生活着,所以大家要用心。
所以在文,「见闻善行,随顺为喜;不违不受,不感喜乐;对一切善,分明是非,先能领受,而后思行」。
用心了解,我们每一个时刻,总是看到;你们看到我,我也看到你们。不只是看到,现在我说话了,你们也听到了,欢喜吗?有道理吗?有道理,我欢喜。这样我们能够身体力行吗?是发大心力行呢?或者是随顺?「道理不错,跟您走就对了。」这样轻轻松松,就是好的话、对的路跟他走,欢喜了。「不违不受,不感喜乐」。「有啊,我也有在听。不错,但是我现在还无法接受;我没有违背,但是我无法接受,不过不错啦!」所以不感喜乐,「还不错啦」。
而我们若再一个心,「对一切善,分明是非,先能领受,而后思行」。这就是更细心的人,对一切的善,分明是非。我们将它分析看看,对或不对?道理是很好,方向有正确吗?正确,没有偏差,我先接受,让我想想看。之后,我若想,我值得投入,我就完全投入。这是在这里所说的有三种人,一个是「见闻善行,随顺为喜」,「不错啦」;有的呢?「不错啦」,但是不感兴趣;另外一种呢?「我听清楚一点,我稍微分析一下,我先事先领解,好好了解,然后我好好想想看」,这是细思,有心。
就是说,前品,弥勒菩萨在第十七品。十七品以前的十六品等,弥勒菩萨就很用心听。这一连串,在这几品之中,都能看到弥勒菩萨的踪影,由弥勒菩萨来请示,由弥勒菩萨来对答。因为弥勒菩萨,将是要接使命的人了,所以很认真。这个地方表达,「弥勒菩萨于前品中,闻世尊说,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法华经者」。
来到《法华经》,佛陀开始要如何将法延续下去,不是只有大家认为,供佛就有功德,供养出家人就有功德,或者是去造塔、去建寺,这样就有功德,现在再开始,回过头「书写」,现在佛陀将准备要入灭了,口头佛说,大家听,听过就没有了,无凭无据,所以佛陀开始要人,要有记录,但是那个时代哪有纸笔,就是心要记,发挥自己要如何知道,用方法将它受持、记住,简单记录,所以「受持、读诵」,用背诵的,记在心里,古人读书也是重背诵,你现在要再叫我,「大学之道」、《论语》,现在好几种,我还很牢记着,那就是靠背诵,所以背诵是一个方法,所以「受持、读诵、解说」,你自己要背起来,有的人若不记得了,来问你,你要告诉他,你要为他解说,你要明白道理,你为他解说,最重要的「书写是法华经),若是这样的功德,无量啊,国际间,就是连印度尼西亚慈济人,或是香港,或者是新加坡,或者是马来西亚,大家也在学书写,他们抄写的 《无量义经》,这也是叫做、读诵。因为《无量义经》是《法华经》的髓,师父这样说。《法华经》有比较长,所以他们选择,《无量义经》抄写,同样啊!何况《无量义经》若能够入心,这条道就能够开得很宽,这条路就能够铺得很平。
所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是法华经者,已是功德无量」,这样的功德就已经无量了,又再「胜于造塔起寺」供养。若要说造塔、建寺与抄经,这两项的功德来比较,比较起来抄经的功德较大。这是在第十七品之时这样说。
「又闻若能兼行六度」。好,你若能够抄经,也能够建塔、造庙、四事供养,还有办法能兼行六度,六波罗密,若能够这样。以前都认为:这些就是信徒供养。以前就是这样想。这些信徒来建僧塔,这也是布施,这也叫做「六度」,以前都这样想。总认为我们的责任,就是独善其身;听佛说法,认真听、认真经行、认真打坐,思考佛所说的教法。这他们认为很用功了。独善其身,「以为自修持远离烦恼」,修行以为是这样而已,也以为烦恼自修清净,隔离人群没有受染着,这都是在过去十七品之前,所以大家思考、认知就是这样。但是现在开始,从第十七品开始,就渐渐开始说了。
「但能随喜他作,是为助缘轻微,唯如是见作、闻作、随喜他人作,能复得几许福?」我们就像这样很认真,佛这样说,我们这样听、我们这样修行,我们能够不受到人间污染,我们独善其身,这样在修行。佛,十七品开始说,〈分别功德品〉,将修行的、将布施的,独善其身、兼利他人,这个法慢慢理出了方向。(第)十七品将那个分别,类似,看起来一模一样,差不多,但是要分清楚。什么样的功德是大功德?什么样的功德较轻微?而且什么功德是利益人?什么功德是独善自己?利人与独善如何分别?我们十七品的再之前,慢慢佛陀用方便法,开始慢慢启发。
慢慢地,愈来愈接受了,也开始知道,应该要兼利他人,自利兼利他人。佛陀说法的方法,渐进式,渐进的方式,用在四十二年,所以来到法华会之时,话机一转,那就很强烈。因为佛知道时间不会等人,《法华经》,是他的年龄七十二岁。时间不会等待人,所以话锋一转,开始要褒扬大法,就这样转入《法华经》。要转入《法华经》也是很用心,放光、现瑞等等、等等。〈序品〉、〈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这样一直一路一路一直下来。要如何为我们解释寿命?要如何为我们解释,在人间他如何发心?度多少的众生?你即使光是宝塔现前,加上了诸(分身) 佛,要现前之前,还是要先三变净土,让那个灵鹫山开阔起来。多少诸佛,十方来,加上了现前的菩萨都经过介绍,都有领导的菩萨来。
一直到弥勒好奇:「这些菩萨是如何成就的?是谁的弟子?」佛陀说:「我的弟子。」弥勒菩萨说:「这要如何相信呢?佛陀成佛以来,也才四十多年,这些菩萨无法譬喻、计算,人人都是很资深。」所以佛陀开始要说,他是生生世世、时间累积等等。总而言之,佛陀的智慧,是这样步步催快起来,而且求好心切,感慨弟子无法接受。医生要治病,孩子,在这么亲近的孩子,还在迷茫中;好药在其中,不肯吃;医王在那个地方看病,不肯接受。这种这么好的医生父亲,如此的亲,而且这么的陌生地远离,有药。
佛譬喻他随身的弟子,大家还停滞独善其身。平常在启发大乘法,一般的信徒,「还可以利益他人,欢喜接受」;在旁边在听,感觉这是佛陀的教法,「他是在教他的,与我无关」,一直就停在这里。所以佛陀很感慨,这个大医王,只好又再行游到外面去了,远远的,叫人回来告诉孩子,父亲往生了。这段经文应该大家很深刻。因为这些孩子都有病了,父亲为他们开药,他们就是不吃,还是迷戏,还是在那个环境中。等到父亲远离了,回来向他们回报:「死了!」才开始想到,「我有病要怎么办?」开始去找秘方了。这种留下来的药虽然有效,有对症吗?
我们若医生在我们的身边,为我们把脉,对症下药,我们很快就能解除,我们身体的苦;就是带着这种心病在游戏,等到知道求不可得才来用,不知道对不对的药,「加减吃」、「加减修」,还是依然故我,病人还是病人。顾病人的,他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总是药嘛,加减吃」,这实在是很感慨。各位,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时间,我们这个时候是重生命,其实未来永恒是重慧命。我们的记忆,好的事情,该做的、该学的,一定铭刻心版,培养成我们的方向,养成我们勤于开道,养成我们好好铺路。我们若自己没有方向,自己不肯开道、不肯铺路,我们必定是走投无路。大家要自我提醒。
所以在这个地方,「随喜他人作」。看别人在做,「很好啊!他在做好事,这样也不错!」像这样的人,看人做随喜,助缘去做也随喜,「你叫我帮忙你这项,好啦,好事我帮你一下」。当然这也是很好,但是举手之劳,就是助缘轻微。
「唯如是见作、闻作、随喜他人作」。看到人做,尤其是听到他做,「不错哦!所以我帮忙你一下。」这叫做「随喜他人作」。帮忙你,让你度过,就像这样的人能够得多少福?这是弥勒菩萨要开始,要追求佛陀能够再为他们分析。〈分别功德品〉之后要如何?随喜也有那么大的功德吗?其实随喜比在那里在分别更好。随喜就是会赞叹人,好事没有违背,能够帮忙人,这也算是不错。不过佛陀有佛陀的解释。
所以,前面「别持经功德」,是「能持经修法」,持这个经,那就是修法。「更能兼行六度」,修法就是坐在那里,「你做好事情,很好、很好,你要我替你开门,好,我帮你开,让你通过」,「东西还很多没有搬,来,我替你搬」。类似这样,这是「随喜」。
所以,「能持经修法」,这样的功德在十七品;能够受持经、法,「佛陀告诉我的话,我刻在心版中,我有照这样做,我有照这样修」。这「持经修法,更能兼行六度」。不只是佛教我如何用功、如何用功,之外,我还跟这些菩萨共作善行。这不是只有开门、搬东西而已,固然这也是随喜功德,还要兼行六度,就是我们应该,好的事情,我们要自动自发,不是人家来拜托我们,是我们要自动自发。能够这样,「已为殊胜,但未能尽至其极」,这还是要再有因缘,还是需要人鼓励。这被动的方式。这一品,〈随喜功德品〉,「以一念随喜」。
我们刚才说,「我看这样,我再考虑一下,我再想想看;我虽然赞同,但是我并没有想要与你一起;我赞同,要叫我参加,我再考虑一下」。还没去身体力做。所以现在这品,「以一念随喜,见作、自作、随喜功德校量」。现在开始我看人做了,我很自动与他一起做,他做、我做,做了之后,我们都皆大欢喜。
慈济人难道不就是这样吗?慈济人做慈济事,要做什么呢?「我们大家做,很辛苦吧!」「没有,很幸福啦!」随喜一起做,很幸福;我们这么多人,很幸福。所以,要这样才可以说,「方为尽至极」。这种「自作、教人作、见作随喜」,这全都是有轻重的功德。不要说看人在做,你做不到,就在那个地方说风凉话;只要你做不到,你也不用赞叹,也不可去诽谤他。但是有的见作、闻作、喜作,这不想要,没关系,不要去障碍人,这样就对了。
所以,「上品直起随喜,但举人相,至此方明功德,显一念随喜之功德」。前面在第十七品所说的,「你做这个,你有这样的功德;你做这样,你有这样的功德」。佛陀是随人点名,说做什么有功德。这与这个地方,开始佛陀才要说功德,「显一念随喜之功德」。你会去赞叹人,你的一念心若没有真诚,你做不出来。看人做、听人做,我们要帮助他做,很自然做得很欢喜,这一定要从一念心,那个功德。「既然前品如此,此品亦然,况受持读诵者」。何况经典铭刻在心中,身体力行;独善其身,现在再进步能够包容他人。当然就是进步了。
「随:非用意在先」,没有觉得:他做那么好,我一定要去与他会合。没有这样想。「乃不期而会遇,随其所闻其善」。就是跟着人,看到人家这样,他在做好事情,「好,我赞叹你,好啊」,所以「喜:非但形于色」,乃是心悦意诚信服。这就开始要赞叹他了。我们看他做得很好,我们的态度要很诚意,要去关心,去赞叹他。不是说,人家说这个人很好,「好是他在好,好就好啊!」虽然没有反驳,却欠缺欢喜心。所以欢喜,「真的啊,你做得这么好,是如何做?很对,赞叹你」,喜悦。这「诚服」,很虔诚佩服你。这叫做「随喜」。
「功」,功就是「累聚行之所趣」。我开始,我不只是听到欢喜、看到欢喜,我还要积极,要去做。不论自己做、跟随人做,我总是凡事,举步动足、开口动舌,身、语、意业,我已经这个善念已得,所以我要投入下去做。」所以,「累聚行之所趣」,不是只有说的,身体力行,长长久久的时间,就是这样这样一直累积,就是这样这样一直走下去;走前脚,放后脚,步步向前行,这样路就走得远了。这叫做「随喜之功」。
「德」是「累积功之所归」,样样做都做到,样样苦劳、功劳都有,自己不在意,分分己获。哪一项自己做的不是自己得呢?造恶得恶因,造善得善因,这全都是自己所累积来的,所以「累积功之所归」。善、恶业如何造?人与人如何结的缘?这全都在自己。若清楚了,一定是一个很能容纳人的人,没有不满意的人。
所以,「实时行善随喜之功」。这样你说每一句话,做每一件事情,这全都是功,立功;在自己的生命,样样都做对,善因、善缘都已经会合了,是在你这里,不会给别人。你去帮助人,那个归纳是在自己;表相看来,那个人受你帮助,实相说来,那个人帮助你慧命。所以我们要时时用感恩心。「所聚得福报之德」,这个「德」就是「累积功之所归,即是行善随喜之功,所聚得福报之德」。这大家若能够了解,应该什么都通达了。希望人人深心信解。道理为你们说得这么浅了,什么叫做「随喜功德」?第十八品,现在要开始,就要进入经文去了。前面说的,世间人事回归到佛陀的道理了;入理,我们更得要时时会事。所以大家要时时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