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2024-09-28 10:23   美国  
偈文:
◎乘境中之去来,菩萨因行佛果,虽既数亿多劫,久远乃得证果,恐彼不精勤求,佛自引本因缘。昔为国王,人中极尊,不惜生命,为奴求法,圣中久远,乃证菩提,恐彼畏难不进。        

 

《法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辗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
释义: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辗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次第传闻。言功德多,无限数也。
◎如是第五十人:况显最初随喜者。初闻如是妙法一句经偈随喜功德,况五十人之道听涂说。
◎其处之陋人之卑微,说之讹,听之乖,信之浅,解之谬,尚获如是功德。何况最初法会中亲闻耶?其福胜无比。又何况受持读诵耶?为人解说耶?其福愈校,愈不可穷矣!     

 

【经文讲解】    
乘境中之去来,菩萨因行佛果,虽既数亿多劫,久远乃得证果,恐彼不精勤求,佛自引本因缘。昔为国王,人中极尊,不惜生命,为奴求法,圣中久远,乃证菩提,恐彼畏难不进。        

 

   
  

 

「乘境中之去来,菩萨因行佛果」,也就是说,长远劫前,佛陀累生世就是这样,乘因缘环境,来来去去,无不都是菩萨,都是在种种子,撒播菩萨的因,行菩萨的行。菩萨的行,总是面对的目标,就是朝向佛果走。所以常常说过了,学佛,我们若想要成佛,绝对就是要行菩萨道。菩萨道过程是很辛苦,一来,就要克服自己的心志;再来,愿力是要投入人群,救度众生,这是佛法的真理。他就是往着这个真理,行菩萨道。菩萨道这样一直走,无穷尽,走到那个尽头,是不是得佛果位呢?不是在意,最重要的就是菩萨道。       

 

    
所以「菩萨因行佛果」,他这样「行」就是菩萨行,一路一直去一直去,自然,那就是到佛的境界,那个尽头就是佛的境界。人人本性,每一个人同样,真如本性是清净。这个清净的本性,看我们如何发心的起头,我们如何在走路。人人所走正确的道路,回归到位,就是真如本性。大家同样就是有这个因行果报,不是释迦牟尼佛单独有的,是我们人人都有。菩萨道必行,让我们的心调得没有污染,静寂清澄。但是要入人群中,保持着这念静寂清澄,不畏苦,不怕难,这就是菩萨道。人人都有,只要人人努力。         

 

所以「虽既数亿多劫」,虽然已经是很久很久了,已经是数亿多劫;数亿多劫,就是无法去论时间多长,这分无法计算,那就用「数亿多劫」。到底几亿?难说,无数亿就对了,这么长的长时间。多劫,一劫就已经不好算了,何况多劫,所以很多劫波。劫波就是长时间,无数亿多劫,真的是很长很长。在这么修行的当中,还是顾着众生,只是听法而已吗?只是了解就好吗?恐怕大家只是仅仅沉滞在听法,没有真正要入人群,而入人群也是不精,不精就是杂揉。唯恐他不精勤,这种不是专心要行菩萨道,行菩萨道也不会久长,这种不精勤好好修,好好顾好这条菩萨道,欠缺了专心,这是佛陀很担忧。担忧弟子修行不精勤,无法用长久长久的时间,把握初发心那念要来随佛出家。随佛出家的目的就是专心,行因趣佛果。恐怕人初发心就是这样,但是久了没有耐心,也舍不得吃苦,就会变成了不精不勤。          

 

求佛,只是要求我要成佛,但是我要成佛,我是不是有这样愿意去付出呢?只求果,不行因,这佛陀就是担心。所以佛,释迦佛,他就自引本因缘,他将这个道理就是行在人间。在人间面对着人与事,是如何相对?生生世世的人间,面对着众生,到底众生是要如何度?自己本身要守法又是如何修?这是每一生世,面对的因缘,面对的人,佛陀用不同的身分在人间来回。        

 

「昔为国王,人中极尊,不惜生命,为奴求法」。《法华经》中,〈提婆达多品〉,就有这样这一大段,很长,意思就是说,有一位国王,就是好乐佛法,觉得他所想要求的佛法,好像欠缺了一项什么,还没有到很究竟。虽然他勤政爱民,一个国家很兴盛,大臣也很忠于国家,所以对国家他没有忧虑,人民安乐。他很用心,要如何用佛法来治理国家?如何让国家人民更均富;平均富有?要如何让人民富有中,还要再认识道理,希望人人有心追求佛法。        

 

    
他喜欢追求佛法,佛法的道理让他身心很自在,很期待他的国家人民都能够得到生活富裕,也能够轻安自在。这是他要给人民最大的生态。自己若没有很透彻了解,无法让人民这分了解佛法,过着轻安自在的日子。所以我们前面的经文,也就是说你如何富有,富有,大布施所给四生;所有的众生,各种类,我们就是希望疼惜他,希望爱,给他爱。前面的经文也说,你如何给他爱,物质的富有,所要生活的无忧虑,给他很多的乐具,但是这还是一生一世的享受。他希望给他们,能够生生世世心量,人人都能够趣向佛道。这才是究竟要给众生,永恒的福与智慧。但是自己若没有充足,他就要再追求。所以我们前面说的经文,我们要记得,就知道修行,大家布施,成为大施主,我们更要再修行,不是只有用表面的爱付出,我们要再很彻底,让他们能够得到修行。所以这位大施主布施很多,若能够让他们得到四果罗汉,很有修行的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是一阶段一阶段,他们修行的次序。     

 

发心了,这是初发心,这才是开始发心,要踏入须陀洹,才开始进来了,所以还未得果,才开始进来的,开始向步走,你已经入门了,也是尽心修了,心态要如何去调伏?所有的欲念,所有的习气、无明,就是这样一阶段一阶段,好好去克服,一直克服到无明完全干净,也没有迷惘,都很清楚,心很干净。虽然独善其身,叫做阿罗汉。那就是已经完全清净,不论外面的境界,是什么样的事情,他们就是能够轻安自在,无所求,没有得失,这就是阿罗汉的果位,所以他们心常常轻安,很自在。这就是四果罗汉,已经到四果位,他已经该要求的小乘法,就全都求了、全都听了,就像小学的基础都打稳了,这时候要好好再成熟,才再进阶上去。同样的道理,平时这位大施主,所付出的就都四散在外面,那个心态没有佛法,还没有佛法,只是因缘来生人间,随因缘果报来,那些众生,在四生。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在这四生所有的众生,不只是有人类,都是乘因带果来的,苦啊!            

 

那位国王,他就是完全给人,完全给他到生活都很安定了。就像这样,还不够,你可以给他,能够饱足,吃得饱,生活满足,也才是这辈子而已。这国王就等于是大施主了,他觉得还不够,就是要给他们正确佛法,要给他们,我就要赶紧用心,先成就自己,才有办法体验出法的真谛,才有办法来帮助人人有法,从生活佛法中,去看透人间苦、集、灭、道。这些道理应该知道,让人人再进步,懂得要去除烦恼、灭掉烦恼,这是佛陀修行为众生。就是这样,为了自己进步是为众生,求法是为众生求法,求法得果了,也是为众生求,所以已经灭掉了种种烦恼。             

 

佛陀已经体解了,天地宇宙万理万法全都了解,这就是他的去向。虽然灭诸烦恼,还得要精进向道走,这时候要精进向道走,就要有指导师,所以他就身为国王,为了要求能够来指导他,贴出告示来,有人有办法来指我的迷津,突破我的迷茫,如何给我大乘法,那《妙华莲华经》,谁能够给我呢?所以他贴出告示,没有人来拆。     
最后有一位阿私仙,来拆他这个告示,就是修行的人来拆告示,来了,面见国王,国王看到修行者,就从内心起了恭敬的心,向他要求法。「我要给你法,很简单,你要跟随我修行。」国王认为:「是啊,我这时候心无挂碍,王位我可以交代给人,我正想要专心求佛法的妙,所以我愿意跟随你出家。」所以他跟随他去修行了。       

 

「但是,要出家一定要听我的使唤,做我要叫你做的事情,你身为国王你放得下吗?」「放得下。求道本来就无相、无人相,无我相,哪还有国王的相呢?所以,我愿意。」他就这样去为这位仙人工作,一直一直做,总是生活为他侍奉得没有欠缺,到哪里,没有椅子可坐,告诉他:「来,你弯下来让我当椅子坐。」他也就要身体弯下来,两双手撑住让他当椅子坐,坐得很舒服。这身体拱起来就要很平,让他可以当椅子坐;有时候随地想要睡,就要有一个很平坦的地方来睡,「来,你来让我当床铺,让我垫在地上,让我睡得很舒服。」他也要赶快将他的身体铺好,当床铺让他睡。不论如何的折磨生活,他就是很甘愿,要如何调伏身心,绝对是不会让这位修行者,一点点逆;就是不顺他的意。           

 

这就是他要求法,所以他的心逆来顺受,心没有起动念。一直到一辈子当中,不论要他的眼睛,要他的肝髓,要他等等,他头目髓脑悉皆愿意付出。这种的修行法,这都是「不惜生命,为奴求法」。这是何等的尊贵呢?他是身为国王,不惜身命,为奴为法,这是圣中圣,谁做得到?      

 

大家〈提婆达多品〉,也已经听过了,诵也常常诵过,类似这样的修行,他都愿意经过。这种久远劫来,这样还是行菩萨道,很长久长久的时间,就是保持这样的心态,这样一直到证菩提。修行的道路那么长、那么多的苦难,生生世世都会遇到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与释迦佛生世相随。每一次,从他的过去所修行,生活中求法,生活所遇到很多困难,都是由提婆达多,在刁难他、伤害他,他累生世就是这样顺从,这样过来的。所以这是久远啊,没有挂碍,没有因为这样就中断了,就是生生世世这样走过来,证菩提了。           

 

这就是因为怕,怕众生他们受不得苦,所以「恐彼」。恐彼,就是所有的众生,既然要修行,经不得苦,耐不了劳,这种的畏难,「修行那么困难哦!」这些众生怕修行困难,不肯精进,因为这样释迦佛过去生,就是这样这样过来的。所以在《法华经》中,他就举出了这段经文,《提婆达多品》,也是有经过的事情,我们就能够了解,佛陀修行所经历的劫数,有多远、多少,多少时间;长时间修行,所遇到的人的大考验,都没有影响他,这就是了,修行。修行能够不受影响,很稳定走我们要走的路,这要从自己的习气说起。我们修行,大家都有好心,都想要认真修行,就是大家有生活习气,所以要断习;断去我们的习气。这就是粗的无明,前面有说过了,很粗。      

 

凡夫就只是一直缘在这个境界,这六根识之中,在那个地方所面对着的东西,总是随着这个境界,在缘、在思考,这五识加上了意识,那种起起落落、喜怒哀乐,反应,这变成了因果杂揉。你欢喜的时候,「这些人很苦,我要来帮助他们。」「大家这么整齐在修行,看了很欢喜,随喜,我也愿意进来修行。」这种喜怒不同,随着环境变迁,这样进进出出这个道场,内心起起落落,这就是佛陀所担忧,「恐彼畏难」。这种,佛陀很担忧,其实不只佛陀担忧,我也很担忧啊,到底大家修行的心,是不是永远念着,我们最初那一念心?若有,我们的习气就比较不会起落,起落,他也懂得再回复回来那个初心,方向还在。若是初心不见了,方向就偏差了,大家要很注意,细思惟,要很详细,好好思惟。       

 

前面说的那段经文:那就是大施主,这样在布施,成就罗汉修行,这个人的功德大不大?佛陀问弥勒,弥勒回答说:「这样已经很大了!」佛陀就要告诉他:「是,功德很大。但是,不如第五十人」。       

 

 

 

 
不如第五十人,就是已经将《法华经》,第一个人听很清楚了,不只是听,还会讲,还会传。从这个第一代,完全将《法华经》的精神,佛陀所说法,行菩萨道,「我不只听,我会做,我会听、我会做、我会说,我再将它传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同样一模一样,同样这样听下来,听下来同样能够传,能够入人群,能够再说法。这是第二代。从这样一代一代全都一样,到了第五十代人。这第五十代人就已经几百年了。       

 

在这几百年中,佛法没有走样,《法华经》的精神,教菩萨法的理念,还是很准确,没有偏差。到了这第五十代的人,还是很准,在《法华经》。所以前面说,供养「四百万亿」,很多很多的人、很多的众生都得救了,时间很长久,这个功德大啊!大不大?弥勒菩萨说:「很大、很大。」佛陀就说:「还不如听闻《法华经》,到了第五十人,他还在宣说正确的《法华经》,这个人的功德比他更大。」这是佛陀要展现出了,《法华经》在他一生中说法,就是一实乘,显一实乘法,独一无二。过去四十多年间所说的法,有修行的,一直到这个地方;过去修行,功德大不大?还不大,就是要赶快走入法华的境界。        

 

    
所以已经「正直舍方便」了,佛陀要说的这条法,就是菩提大直道,大家要走上了这条道路,才真正能够看到你的心地风光,这才是真正的菩萨法。过去的就是小径、小道,让大家从各种不同的路径,能够走到这个大直道来。所以走入《法华经》的路,能够将《法华经》的精神根本,身体力行,讲说、传法,这是很重要。所以他这个地方说,「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不及那个第五十人。有的人听法,听了之后就过去,没有传。这还是要有听法,听进去,他一句一偈随喜,他就功德大。那些听很多经,不如于《法华经》,一句一偈很清楚,「博闻爱道,其道难会」,要「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就是要一心一志在一条道路上,真正正确,我们志要守住,所以我们要好好用心。        

 

所以,「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总是不如这第五十人,他听经一句一偈随喜,他的功德就很大,《法华经》。所以有很多人,他们听多少,博闻爱道,道也难会。还是无法得到真真正正,那分能够回归到真如本性,那条路就是菩萨道,这就是很重要。所以大家要很用心。       

 

    
再下来的经文这样说:「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辗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        

 

 

 

应该就是无量无边,只是一直辗转闻法,闻《法华经》,这样随喜功德就已经很大、那个很长、很久,功德很大。这是佛陀对阿逸多这样说,「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功德,尚无量无边阿僧祇」。        

 

    
   
这若能够这样长长久久,听法就是这样一路听过来。是很久的时间,很长的时间一直听,听《法华经》,这样的功德就很大了。但是接下来还有,这段经文我们先了解。光是听《法华经》,功德就很大了,所以这就是「次第传闻」。「你说《法华经》,我听、我也随喜;我也觉得你说的很好,我随喜」。后面再听,他也说「我随喜啊」。像这样辗转随喜,功德就已经很大。这个「次第」,就是这样一段一段,一直都在为《法华经》,听《法华经》随喜。这就是说功德大,无法去计算限量。所以「如是第五十人」。       

 

   
  

 

「第五十人」,就是第五十代的人,他们还听得到。所以,「况显最初随喜者」,这第五十代同样这样听,欢喜还有功德。可见第一代能够听到的,那个功德大了!我们若看到什么东西,「啊,愈拖就愈低了」。但是我们就知道,上面那个高层次闻法信解。这我们就能更加了解。所以,听法的层次,这样听,我很热心,到了第五十代人,是不是还很热心呢?是不是很踊跃呢?有没有呢?这就不知道了。但是第五十代人,他们还欢喜,这我们就要很清楚。     

 

所以,初闻如是妙法一句一偈,随喜功德,很大,这个第一代人能够一直传,传,传到第五十代人。这个道,道理,听了是不是能够照实,有差吗、有偏掉吗?很难啊!所以我有说一个故事,阿难还在世,年纪大了,那个时代就已经偏差了。阿难是亲自听法的人,哪会知道后面的比丘,同样修行,竟然就是将它偏差掉了。「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能够看到水老鹤;阿难听到,「不是!不是!是要知道生灭法」。你不如就是活一天,能够真正得到这样的真理,与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他是一直在说道,教学生的人,他自己也还觉得仍不满足,「若能够找到生命的真理,我早上听到,傍晚往生,死了,我也很甘愿」。所以,圣人对真理的看法是不同,凡夫就是这样传,传到偏差那么远,所以阿难很慨叹,不如就是去了;回去,就趣入灭了。这就是阿难也是心很悲痛,这就没有办法了。所以说来,这些会中这样在听法,最初听的法,一直留传下去到第五十代,「其福胜无比」。若还能够让他一样,一样,这样就是福无比了。          

 

    
  

 

   
若是这样听过去,就一代差, 差一点、差一点,若差到第五十代就是差很远了。        

 

    
所以要知道,「其处之陋,人之卑微」。因为在我们的人间,这个环境很鄙陋,环境很差,就像我们的范围,这个世间范围,这个环境很差、很卑微。人人的想法实在是太差了,这种不懂得要向上追求,都是往下堕落,真正卑微的理念。所以,「说之讹,听之乖」。说的已经偏了,听的人已经就更差。所以,「信之浅」,要信的人很浅,解的人又解错。所以,「尚获如是功德」。这种听错了、解错了,等于是这样偏了。所以,「何况最初法会中亲闻?」。最初法会,听《法华经》,佛陀亲口说法,在法会中这样听来的,是不是真的用心听法?在最初听的法,我们一直坚持下去,这功德那就很大。       

 

「又何况受持读诵?为人解说耶?」我们若是从初发心开始,听这部经就心生欢喜,一直坚持读诵,又为人解说,这福就是更大。就是这样来校量它,愈是大;在这个困难中,能够这样闻法,在这种衰微佛法,已经到末法当中,大家还愿意听法。从最初开始听,受持又懂得讲,又愿意传,这实在是很不简单,这功德当然就大了。不过,我们已经离佛时代,现在到末法了,环境已经很卑微的时代了,我们是不是还能够坚持?如《法华经》中的精神,我们要很细腻了解,入人群、为人演说。若能够这样,那就功德无量。        

 

在经文,看来这一小段,要照经文读过去,这么简单就过去。其实当中所含藏的,很细腻入心,那个心与宇宙是开阔的大量。我们有开阔了我们的心量,才有办法体会天下万物,回归在法华的道理。所以大家要时时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