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161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2024-09-09 13:52
美国
偈文:
◎赞叹为成人之美,劝募持经行道者,效法修勤精进,六度菩萨行因,直向萨婆若果;到达彼岸转迷,成就一切种智,诸佛究竟圆满。
《法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
释义:
◎往劫见佛修施、戒、忍等行,遂即发愿。调达累生世与佛同世,迫害佛生命,以成就其施、戒、忍,持定慧修菩萨因。乞其头目、手足、骨髓、肝肾五脏,以成就其施、戒、忍辱菩萨因行。
◎先明为求大法,欲满足六波罗密行不惜躯命,以事圆显达谛理,劝勉后世求法者。
◎善男子、善女人有二义:以人称分为四众。以法喻,分为罗汉、菩萨,罗汉性刚直,唯能自善不能化人,闻法独善为善男子。菩萨性柔和慈悲,能自度化人,播善因缘,绍隆佛种,表为善女人。四事供佛僧,居家持学善男女等。
◎弥勒菩萨既承先并启后,当来下生人间成佛,意谓:前品以来说受持读诵,并兼具行六度者,既有如上持行功德。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今弥勒菩萨,既为当来人间之导师,故今所当问,白佛言。
◎佛灭后得闻是经者,深生信解,信受喜乐,舞蹈之庆,发于天然,一念随喜,岂无功德,故云得几所福。
【经文讲解】
赞叹为成人之美,劝募持经行道者,效法修勤精进,六度菩萨行因,直向萨婆若果;到达彼岸转迷,成就一切种智,诸佛究竟圆满。
要用心,我们时时要懂得修的就是赞叹。赞叹、随喜,好事要多成就。因为赞叹是成人之美,人家在做好事,打从内心要向这位做好事的人,「对啊,对就要做;不只是你做,我也可以随喜,也可以劝大家响应你,好事大家做」。这叫做「成人之美」。同时,也可以劝人做,劝人做好事,还要再劝人持经行道,不是只有做好事就好,还是要多闻法。好事是短暂在人间,人间本无常,到底好事我们能够做多久?一辈子也只不过是这一生。耕福田、布福种子,我们有办法生生世世延续吗?勤布种子,有办法求得谛理?我们只是傻傻地造福,这样生生世世,哪怕都是同样在造福,但是我们没有成就到法缘。
就是这样在享福过日,难免起心动念,这种烦恼心一起,善恶杂揉。善的在行,无明烦恼不断在纠结,这就是一般的福业。我们要福慧双行。所以一般的人说「福慧双修」,「福从做中得欢喜,慧从善解得自在」。这「慧」要懂得善解,那就是要从多闻法,通彻人间的道理;理通,自然人事就没有障碍了。所以事理圆融。「劝募持经行道」。唯有道理要能够维持长久下去,也就要人人,时时要有这样延续下去,道理才能够长长久久,延续慧命。所以「效法修勤精进」,有持经之后,才知道法的可贵;法能够久久受持,殷勤精进,才有办法回归我们清净本性。所以我们要学,「效法修勤精进」。学佛菩萨,佛是如何成佛?我们学佛者不就是要成佛吗?学佛要成佛,你就要效法,是如何修?如何的勤精进?这一定要按照这个轨道走。
四谛、十二缘,要追究四谛法的真理。人生苦难偏多,这是我们每天每天的生活,可以听、可以看,唉呀!人间堪叹事多,苦难,真的是令人感叹的事情很多。苦啊!见人苦,不忍心,人伤我痛,人苦我悲,这种的心情一定要培养出来,这叫做佛心。佛心就是大慈悲心,常常告诉大家,「佛心为己心」,这就是我们要学的,是我们的方向。佛心就是清净无染,也就是要将「我」,我,私我的「我」化为零。我们若是一直执我——我的感觉、我的成见、我的方向、我的……很多的「我」,就是都为我自己,为我的利益,为「我」执着太多了。因为这样,所以我们的烦恼就无法打开,这叫做无明梦网。我们前面也有说过了,人生如梦,但是我们又进入那个网之中。
梦,就是做梦,我们又去被那个网子,将我们罩住,不只是人生在做梦,我们还让这样的网,有形的网再将我们网住;无形的梦,有形的网,让我们的环境好像一张网一样,这样将我们拘束住。我,我所爱、我所执有的、我所拥有的等等,这种满心都是「我」。这个网,现在的人所说的「网络」,这样将我们罩住了。本来人生就一场梦,又被现在这种的无明网,再将我们网住,这我们就是永远都在这个梦网之中。所以唯有佛心打开了这个梦网,才有办法身心清净,见天开阔,归于大我,天地之间,宇宙万物,真理透彻。要不然道理虽然在我们的面前,但是一张网,网子,这样遮盖着你,遮住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效法修勤精进」。
除了四谛真理,我们能够通彻,我们还要知道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这样名色缘六入一直去,一直到了出生人间。在人间就已经由不得自己,又是另外一场造业、生恶。所以我们不要又让来生世,由十二因缘造作来生来生,所以我们要有这分「效法修勤精进」。至少我们有一个方向,将我们该做的事情,善或者是法、真理,这个方向要准确。这样我们记忆,就是识,意识,方向、业的种子能单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凡夫的业识,我们现在仍是凡夫,我们仍受凡俗的事情在缠着我们。我们仍缠在烦恼网之中,我们若没有法,就「无法度」。所以法,效法,要修、勤精进。
四谛法要行,六度行的因一定要种,是往六度,六度就是菩萨行。「直向萨婆若果」。「萨婆若果」那就是究竟佛的果位。我们凡夫的起头,我们的终点是成佛,所以我们用六度;六度能够度彼岸去,凡夫度到究竟成佛那个彼岸去,这是我们的目标。
所以「到达彼岸转迷,成就一切种智」。一切种智,那就是佛智,一切法无碍,一切种智,天地宇宙万法、真理,无不通彻了解,这就是「诸佛究竟圆满」的境界。不是不可能,需要我们有心,下定我们的决心,起点对正,毫厘不偏,向前前进这样直去,效法。
「往劫见佛修施戒」。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叫做六度,六种的方法,我们要坚持,这就是我们修行的工具。
我们要如何去布施,要很透彻的布施,身心诚正信实;
发愿,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这是我们的弘誓愿。
从布施,这六度行不能缺少,为了要救一切众生,来成就我们的道业。
所以每一次的付出,用心付出,心劳、身劳,欢喜甘愿付出,付出之后要再感恩哦!
让我完成,所以付出无所求,还要再说「感恩」。
这是「零我」,没有我是付出的人,没有你是受我施舍的人。
众生皆平等,没有施、受的执着,没有付出的量,这种「三轮体空」。
这样这就是要将我自己放「零」,「没有啦,付出,我要感恩你,是你给我机会,成就我;你能够平安,我比
你更快乐,你平安,我心安了」。所以苦难的众生是菩萨的道场,我们若没有苦,就没有菩萨造成的机会。
所以这样说「往劫见佛修施戒」。
不只是布施,还要持戒;
不只是持戒,还得要忍辱;
忍辱要长久,所以你要精进,锲而不舍,要精进。
不论什么样的方式在生活,还是为法、为众生,不惜苦劳。
不要想:
「我在这里在出坡,你们在那里在修行,坐在那里听课,坐在那里听经。
」我们能够成就人,坐在那里安心听经,哪怕我们现在在大寮。
他们成就他们的功德,因为他们有用心在那个地方。
早课完了,闻法皆大欢喜,进去斋堂里,我们能够饱足,这我们要感恩,感恩这群为我们付出的人。
而他们也很甘愿:
「你们在精进,我欢喜啊。
」这彼此,那个付出之时,也要甘愿,目的也是在修行;
精进,更要用心,要不然愧对在辛苦的人。
所以这个道场,彼此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心就是在静思惟——禅,智慧在静思惟中,就是要让我们能够安心、定,产生智慧,一个方向。
所以六度,我们要身体力行,这样才要不断发愿。时间不断过,事理不断在过,一定不断把握时间;时间可以过,法要留在我们的心中。因为道理永恒,我们若将法住在心,不增不减,道理就是永远是这样,每天在接受,不会说,「不会,我满了。说很多,我满了」,满在哪里呢?人,不得自满,还是法永远不增不减。用出去的,我们没有漏掉,用出去才是真正我们所得的法。不论是救人付出,将法入心付出,这都无形,但是自己做、自己得。功德施舍,你的功德施舍,难道有施出去吗?难道有舍吗?舍得、舍得,你布施,有人得到了,那个得到你的布施,布施回向回来,是我们所得的「德」。大家要听好,清楚,有人受,我们舍有人受,是有形的帮助,而我们得的是无形的德,所以要用感恩心。
不论是持戒;戒,防非止恶。我们的心,不要为了一时的无明,就让我们漏失掉了我们的道心,惹来了增长烦恼,所以要持戒。要忍,没有忍,成不了菩萨。菩萨道走不通,佛道哪走得到呢?所以一定要忍,忍就是在「精而不杂,进而不退」,唯有道心,没有其他人我是非,这叫做「精进」。禅,时时都要正思惟,不论环境是如何,我们要注意我们的思想。外面,我们认识的「相」,如何放在心中叫做「想」。以前常常告诉大家,思想的「想」是识去缘境,形形色色挂在我们的心上,这叫做「想」。我们要好好静思惟,将我们的心田,田放在我们的心中,要记得外面的形相,我们要耕耘我们的心地。我们到底有没有认真耕耘,在我们的心地上面?我们撒下的是什么种子呢?勤耕耘,要静思惟,这叫做「禅」。是我们身体力行;「思」不偏差,心田不要让它偏差掉了,这很重要。
所以「行」,这六度的行,「遂即发愿」。
就是发愿,做了还要再发愿,重重迭迭的发愿。
这个时候是这样,对的,我要再继续;
不对的,我要赶紧去除。
每天,每天,我们的心地要不断自耕耘,心的杂草要不断去除,心的种子要不断播。
这种心地的耕耘,我们要不断。
所以就是发愿,不断我们要下种子、结好缘。
「未成佛前,先结好人缘」,常常我就是这样说,善缘。
调达累生与佛同世,「迫害佛生命」。
调达是谁知不知道?
提婆达多;
提婆达多生生世世都是与佛同世,每一世都是逆境。
对佛的逆境,就是障碍修行者,迫坏修行,而且也不断连生命他都想要。
这种这样与佛同世,来迫害佛的生命,这在《贤愚经》,或者是《因缘经》中,常常所能看到,佛陀也是会生生世世,受很多的折磨、苦难。
什么人折磨他,让他遇到那么多的苦难?
提婆达多,造作的环境,迫害修行者,是提婆达多。
所以也就是生生世世,有这样来折磨他,所以有机会修忍辱行,以成就其施、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来考验他,让他有那个因缘,有逆境才能够磨练出精进。所以让他能堪得忍耐,还是向前前进,修慧、持禅,这就是菩萨的因。所以我们常常都要感恩,感恩逆境现前,不要怨,不要埋怨,因为这是修行的境界。那种迫害的环境,很多很多因缘之中,有要他的头,要他的眼睛,要他的手脚,要他的骨髓,要他的肝、肾,五脏,这故事很多。要施舍的人不畏惧,满足需求的人、祈求的人,他都愿意,所以成就他这分菩萨行。这我们都要先清楚,什么叫做「功德」,不只是听到别人做,欢喜,我们自己做也都要很欢喜。
这我们首先要明白,求大法就是要先去满足六波罗密;六波罗密就是六度,到达萨婆若果的境界就是到佛究竟的境界。这个过程必定要不惜身命,这个躯命不惜。有这个身体才有办法去劳作,有这个身体才有办法去付出,就是身心不惜苦劳去付出。所以「以事圆显达谛理」。我们若没有这个人与事,我们无法显达这个道理。什么叫做修行?就要经得过这样的苦劳,修行不是只有你们要尊重三宝。出家之后,我高高在上,不是。真正发心修行,我们就要懂得放下了,「零我」,没有了,没有「我」,才有办法成就大我。「大我」是普天下事,人伤我痛,人苦我悲;悲天下人的苦,痛天下人的伤,这是为天下。所以我们要不惜辛劳,不惜躯命付出。你很负责任也是过一天,你很享受也是过一天。
各位,真真正正,我们要首先明白,求大法,「欲满足六波罗密行,不惜躯命,以事圆显达谛理」。要达到那个谛理,真谛道理的境界。所以「劝勉后世求法者」,这就是劝募,我们要不断、不断,劝募人人持经受法。「经者,道也;道者,路也」,要修,如何来修的过程的方法,就是这样,我们要首先明白。不是听经,「知道,知道了;懂了,懂了,我会了。道理连篇,我都说得出来」。不是。「高僧传」,我要求一定考据时代,考据人物、背景、历史。大爱台,我很感恩,不是杜撰,我们的电视节目才会报真导正。真的事情,尤其是佛法,希望每一篇的「高僧传」都成为真实探求佛法的人文,所以大家要珍惜。现在已经开始入经文来了,看经文中,第十八品〈随喜功德品〉。「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
你们要更用心听。
善男子、善女人有两种来分析。
「以人」,佛的弟子有分成四众。
从法来譬喻,分为罗汉与菩萨。
罗汉是「性刚直」,「我修行就是修行,修行我就断烦恼,我不要去染着烦恼。唉呀,放下啦,不要管」,这刚直,这是佛说的。就是这样,「性刚直」,「唯能自善不能化人」。所以「闻法独善」,这叫做「善男子」,这是独善其身。
第二种是菩萨,「菩萨性柔和慈悲,播善因缘」。
因为不只是自己懂得自度,还是要再度人。
要度人,你就要去播善因缘,所以多结好人缘。
这样才能够「绍隆佛种」,有办法不断延续下去。
所以能够绍隆佛种,就是不断产生佛法。
称为善女人。
在佛的时代「四事」,建僧坊、汤药、饮食、衣服,这都叫做「四事供养」,因为佛的时代,每一个出家人都要出去化缘,时间与我们现在一样,一天二十四小时,走很远的路出去又回来,时间易过,需要在家人去护法、去布施。那个时代佛陀为了维持僧团,「功德无量啊」,这是居家持学佛法,善男女等,这种要布施啊!
所以弥勒菩萨,既然是未来要成佛。
所以知道未来的人,若听到这部经,只是随喜就有功德,到底随喜分量要分别?
这个分量分别要如何去分别,虽然前面〈分别功德品〉,但是现在是随喜就有功德,到底是要去做吗?
这功德能够得多少呢?
所以弥勒菩萨为了将来,他还要在人间延续佛法,所以他就要不断地问,替后代众生问,请佛陀再更详细说清楚,他是这样。
因为前面是这样说过了,要了解,让佛陀再说,受持、读诵,还得要兼行六度,再让佛陀再向大家说清楚一点。
不是只有在那里读诵经典,不是只有在那里供养「四事」,还是要再身体力行,在人间要去行六度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种种的功德。
所以「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
「白佛言」,就是想要让佛陀能够更清楚说分明,还没有听到,要了解的,这就是为了绍隆佛种。
未来佛在人间,要如何让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在《法华经》,听《法华经》之后,如何去赞叹、如何去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之后能够得多少福?
这要请佛陀说分明。
这是替我们问的。
所以我们现在开始就要用心,到底我们深信解、受喜乐,到底这些事情,这样都通通有功德,是用什么心理去接受这个功德?
所以大家要好好用心来探讨。
这深生信解,信受喜乐,这样也有功德?
所以这我们就要去深入探讨。
现在佛陀开始就要来解释,我们就要准备心理,用心来听,如何来累积功德?
如何来随喜赞叹?
赞叹也是要有准确,不准确的赞叹也不对。
所以请大家时时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OTc4ODM3MA==&mid=2247505540&idx=1&sn=0c9e8b8db3d7087899be3b900c3029c8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
1654-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1653-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165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5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52--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164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5-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5-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2-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2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5-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8-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5-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4-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3-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0-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1-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2-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9-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8--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7-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6-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