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164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2024-10-16 09:16
美国
偈文:
◎得生世人间,虽未适佛,但得闻佛法,赞叹菩提,及大乘妙法。彼人闻已,则欢喜信乐,以此闻法,为法增上缘,故乐佛法智慧,发菩提大直道心。
《法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如说修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乃至于一偈,随喜为他说。」
◎「如是辗转教,至于第五十,最后人获福,今当分别之。如有大施主,供给无量众,具满八十岁,随意之所欲。」
释义:
◎诸众生既闻法已,又能起于正信心,思惟其义,依教修行,甚为希有,是为世间最胜难能可贵之宝。
◎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若人如是,能于法会多参与,有说法处,得闻是大乘经典,甚深妙法。
◎乃至于一偈,随喜为他说:甚至得深心信解,得一句一偈之义,于见闻间,心常随喜,即便为人解说。
◎如是辗转教,至于第五十,最后人获福,今当分别之:始自一人转至五十。约第五十举末比初。
◎如有大施主,供给无量众,具满八十岁,随意之所欲:给无量众其事大也,满八十岁,其时长也。随其所欲皆施之,其功多也。
【经文讲解】
得生世人间,虽未适佛,但得闻佛法,赞叹菩提,及大乘妙法。彼人闻已,则欢喜信乐,以此闻法,为法增上缘,故乐佛法智慧,发菩提大直道心。
我们要用心,「得生世人间,虽未适佛」,我们现在离佛世是二千多年,不过我们很有幸,能够生在世间,尤其是我们人与人之间,我们彼此都有共同志愿。在佛法中,信佛法,闻佛法,虽然我们是没有与佛见过面,不过我们也是有听到佛法,所以「但得闻佛法」。我们听到佛法之后,我们要赞叹,赞叹这菩提道。这条菩提道,大直,是很开阔,很大条的道路,能够让我们畅通无阻向前前进,安全道路,这是堪得我们要欢喜。
何况我们「及大乘妙法,彼人闻已」,不只是我们已经走在佛法中,尤其是我们所走、所学习是大乘妙法。
所以「以此闻法」,我们就是要感觉很殊荣,很特殊,很荣幸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欢喜,我们要信乐。
因为我们有因缘听法,我们又能够遇到大乘法。
所以「为法增上缘,故乐佛法」,因为我们在这个法中,能够遇到大乘法,这是有法的增上缘。要不然佛陀说法四十二年间,都是应机逗教,所说的法,是应人所需要的那个时候,他为他们讲法不是佛的本意,四十二年间是「随他意」说;随他意说,就是应人的根机所说的法。四十二年后,转入大乘《妙法莲华经》,这是佛的本怀,是「随己意」说,是从佛陀内心本怀,想要说的话,这样说了,这是增上缘。我们既入佛法中,我们又能够听到佛法,又是很特殊的因缘,再听到大乘法。你想,这因缘岂不是很特殊呢?也是增上缘,很特殊的因缘,让我们增加能够听到这样的法。所以「故乐佛法」,我们要更加欢喜,更欢喜这么的殊胜大乘妙法,让我们听到了,让我们得到了。听,我们要入心;入心,佛法就是我们得的,我们若没有入心,听了过了,法与我们一点点都没有关系。我们若听入我们的心,甚至我们身体力行,这个法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什么法?佛陀教菩萨法,他畅他的本怀,向众生讲法,讲的是菩萨法。
所以「为法增上缘,故乐佛法」,因为《妙法莲华经》,是佛陀将他内心,想要说的法说出来。
也是佛佛道同,每一尊佛来人间说法,就是为了要讲《法华经》,佛出现人间,就是教导众生要行菩萨道,这是每一尊佛的目标。
所以我们要很庆幸,我们在这时能够听闻佛法,甚至所听的是佛的内心话,所要教导我们行菩萨道,所以我们要很珍惜。
「智慧」。开启我们的智慧,「发菩提大直道心」。这条路是这样,与我们的因缘是这么殊胜,是来启发我们的智慧,让我们能够了解:人生啊,你计较再多,在计较的过程是增添烦恼。在计较的过程,所说的都没有好话,这丑化人生,我们应该要美化人生。佛法听入心,得佛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凡事看开善解,不要计较,人生几何?才有多久的人生,何必计较呢?人生无常,计较的过程,是不是我们都已经得的到呢?是胜是败都不知道,何必惹来人间一次再一次的,烦恼无明这样缠着,生生世世弯弯曲曲,为什么我们要做这样的人生呢?很辛苦啊!
唯有佛法教导我们,开启我们的智慧,人生的方向看得开、走得通,这叫做「智慧」。
智慧启发起来,发菩提萌,那个觉性让我们启发,佛法如涌泉,不断不断佛法浮现,待人接物等等,就有方法度化众生,这就是智慧。
「发菩提大直道心」,因为我们的心很直,我们没有弯弯曲曲,我们专心一志就是要到菩萨道,我们虔诚的心奉持佛所教化,这么简单的大直道心。
这个大直道心就是智慧,一起心,动一个念,无不都是智慧启发起来,所待人接物没有离开,这条菩提觉道的轨道中,所以这条轨道是很广阔,让我们的心开阔了,这就是菩萨法。
所以「诸众生既闻法已,又能起于正信心」。我们大家人,人人都是凡夫众生,而我们既闻这个法了,闻法之后,我们又再启发我们的心,深心信解,所信解的是正心,正信的心,这是很不简单。法是重重叠叠,不断不断重复,无不都是要让我们,能够念念增长我们的智慧,这就是佛陀的用心。凡夫听一漏万,听一项法了,但是很快就将它漏掉,漏得光光了,所以叫做「挂一漏万」。听一个法,但是那个无明,不只是法没有听进去,日常生活人我是非,无明更多来。「哎呀!你不是在听法吗?岂需这样计较呢?」「听法归听法,计较归计较,听法与计较好像是两回事。」
其实听法就是要让我们通达,不要计较,这叫做「有法度」。
我们听到法,有法入我们的心,我们自我度化。
哎呀!
这些问题来了,我已经有听到这样的法,我应该要自受用,要「有法度」。
听法入心就要度化自己,所以要度。
不要法听了,听法归听法,人事归人事。
若这样你听再多法,对我们就是一样,凡夫还是凡夫,「无法度」,无法「转凡成圣」,这是很可惜。
所以我们要思惟,好好思惟,静思惟,好好静下我们的心。
好好来想想看,我们现在所听的经,它的教义,它如何教我们?
道理是什么?
我们有没有接受?
我们有没有在利用?
我们真的要时时静下心来思惟,我们到底是不是,有「依教修行」呢?
有没有?
自己检验自己,看看我们今天听的话,今天我们有受用吗?
昨天听过的了,昨天的事情,我们待人接物又是如何呢?
昨天的待人接物,今天我们听到这样的法,那个事与今天听的理,有没有会合?
这就是我们要常常自我警惕,检验自己,稍微自己检讨一下,体验自己与这个理有没有会合。所以我们要时时「思惟其义」,自己要好好思惟,昨天、今天,今天听的道理与昨天有会合吗?这叫做「思惟其义」,是不是我们有「依教修行」呢?法听了之后,我们是不是落实身体力行吗?听经是听道理,「经者,道也;道者,路也」,为我们指引的道路,我们有没有走过来?我们就要时时用心。
所以「甚为希有」,我们所听的法,真的是很堪受用,值得我们来用,因为这个法「甚为希有」。
「是为世间」「最胜难能可贵之宝」,到底我们有没有珍惜这样的法?
这大乘的妙法,是世间最胜难能可贵的宝。
身外的物资,说不定我们拥有一切,但是带不去;
唯有我们,我们听的法入心,这才是真正我们带去来生来世,我们能够这样来来去去,会合着我们真正的法。
就像过去佛陀的时代,有比丘很用功,听法听了之后,记入心不断不断背诵,佛陀今天所说的法,他今天就是不断来背诵,佛所说的法,也都在树下、树林的里面,经行或者是静坐,无时无刻就是在诵念,佛陀今天所说的教法。就是这样,一只鸟飞来在那棵树的树上,树下,石头的上面,坐着的是这位比丘。这位比丘不断不断,反复诵念佛陀所说法,这只鸟认真认真听,听得法喜充满,到达了忘我的境界。
树的背后有一个人,一位猎师他在打猎,就是看到那棵树上那只鸟。
他从背后,那个枪,猎枪对准了,这只鸟不觉不知,就是这样一枪,鸟就摔下来,就这样中枪往生了。
但是这只鸟那一念心,乐法闻法,法喜充满这个心。
虽然中枪了,牠忽然间转身生天堂,这当中都没有挣扎,没有起恨心,总是带着那分法喜充满的心,转一个身,生天堂;
在天堂,这个身形庄严,在那个地方所受的天乐。
自己静下来想想看,「我是何德何能,能够生来天堂呢?
」回想一下,「是啊,我是听法,听得法喜充满,忘我的境界。
哎呀,我感恩啊,感恩这位比丘他的用功,他不断念诵佛陀的法,所以让我听得欢喜,转一个身能够生在天堂,我应该要回归,向着比丘去感恩他。
」所以,他就这样化,化一个身来到比丘勤修的地方,向着这位比丘膜拜顶礼!
向比丘说,感恩啊。
而比丘忽然间接受到,这位这么的陌生,尤其是这么庄严的人来到面前,一直向他膜拜、感恩,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他就是这样在问:「我不认识你,你是什么事情向我感恩?」这位天人将那个前因是鸟的身,后果,现在是得到天人的身;中间是听他诵,诵持佛所说的法而欢喜,将这段来向比丘说。比丘觉得,哪有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呢?佛陀从后面走近来,「有啊,这就是一念随喜,所得的功德,是深心信受,一念随喜功德。」
想想看,这段的故事,与我们刚才所讲过的,我们真的要信受,信受在佛法,这真的是很难得,难得的佛法,是「最胜难能可贵之宝」。
所以我们要很用心来体会,要相信佛所说的教法,是无上至高,是我们人生所带来生来世。
因为你听法之后,你有在身体力行,你若有身体力行,那就是修功德。
内修、外行,将佛法,我们一一收入我们的内心;将我们日常的生活、待人接物,这样一一就是身体力行,付出去了,这叫做功德。向内用功、向外修德,这叫做功德。这个功德是我们生生世世,「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转识成智,你只是一直与人在那里计较,是世间的意识,这个世间的意识,就是造我们的业力,我们转这个世间的意识,变成智慧,这叫做功德,也叫做智慧;有智慧,才有办法身体力行,有功德,大家要真正用心。人生是很辛苦,计较世间事、世间物,真正是苦啊;有时候在听,也听得很辛苦,解又是解不开,也是很累,很辛苦啊!所以人间苦,苦在不能解开烦恼,这不是今生苦,来生还是这样带去苦,这是很苦。佛陀说苦啊,「苦」我们要知道,所以「集」,就是这样集,集了种种事物,人、事、物在那里一直计较来的,集了这些,所以我们结果还是再来受苦。
我们若有听法,知道苦了;
苦的原因,就是因为集了人、事、物,让我们这样缠着很多的烦恼,所以我们应该要「灭」。
要如何灭掉了,我们与他过去的交结,这辈子我们要赶紧化解,因为这辈子有听到佛法了。
佛法这么的微妙,为我们解释,过去因、现在缘、未来果,这个因缘果报,为我们分析得这么清楚,那些过去我应该要想办法,今生解开了,我来生就能够了一件事情。
看看悟达国师,修行十辈子逃不过,同样因缘果报也是一样要报,不如现在了解佛法,现在接受、现在解开,来生不要再迷在,再受业将我们缠。
这大家要能听清楚。
所以说这些就是法,希望我们大家在妙法中,《妙法莲华经》,是对着人间世事的法;
我们人间世事也得用这样的法,知一而解千万法,不要闻千万不知其一,永远也还在那里在缠。
所以我们要好好用心,这个法我们要「依教修行,甚为希有」。
这个世间的法最为胜,《法华经》就是最胜、最可贵的法宝,我们要用它。
我们前面的文,也是这样告诉我们:「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
前面所说的法,只要你发一个心,能够劝人去听法,功德就这么大了。
前面说能够五官端正,人人欢喜看到你。
就像这样,只是你劝人去听法,就能够得到这么好的报了,何况我们自己的内心解冤释结。
劝一般的人去听经,不如还是劝,过去与我们有什么样的瓜葛,我们能够心开意解,我们又能够劝他去听经,这个功德更大,加倍再加倍的大。
这就是听经,再劝人去听经的功德,劝一般的人去听经,这样就有功德了,何况,何况平时彼此排斥,我们能够化解心的怨与恨,再回过头来劝他去听法,你想,光是我们听到就很敬佩,这就是功德。
「何况一心听说读诵」。
我们能够劝人去听经,就是这样的功德那么大,何况又我们自己,也是一心深心信解,不断听法。
不是只有劝人去听,而自己不想要去了解,不想要去听,一定自己也得要一心信解。
因为你一心信解,你这样虔诚劝人听法,这样才是真正劝听,要不然只是随喜劝听,这样的功德就是这样而已。
但是我们自己要再精进,所以说「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自己要再加倍用功,「而于大众为人分别」,不只是劝人去听经,我们自己也会说法。
我们自己也能够向人人来开讲,能够说话,也能够说法,教他如何修行,这才是真正的大功德。
大家法要听清楚。
接下来这段文就这样说: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乃至于一偈,随喜为他说。
」
长行文上面已经说过,但是这些文很重要,佛陀要再用偈文再重说一次。
世尊就是这样重复,因为这个法很重要,希望人人听进去永远记住,这叫做铭刻心版。
我们人人的这个心,将我们听到的话就像刻在石上,或者是刻在金、银、铜的上面,永远不会被磨灭掉,这叫做「铭刻心版」。
我们要常常记得。
是什么事情呢?
「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这是重复再说的文。
有人若能够多参加,有说法的地方;
有人在说法,而我们,虽然我也会讲经,我也能够为人讲,但是有这样的因缘,那里在讲经,有人讲经,「来啊来,赶快去听经」。
就像这样能够「有说法处,得闻大乘经」。
那里有在说这样的大乘法,你们要赶快去听。
就像多宝佛,从东方迢迢与塔俱来,只仅仅一项,就是要证明释迦牟尼佛,讲说《法华经》是微妙无上,是佛佛道同,很重要的一部经典。
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自己听经,也已经铭刻在心版里,我们自己也很用功,也是这样在说法,但是还有人在讲经,是大乘法,我们要赶快鼓励大家,赶快去听「甚深妙法」。
「乃至于一偈,随喜为他说」。
虽然那个地方在讲妙法,我们劝人去听,甚至一个偈文,我们也随喜,「这段说得很好,这段偈文他浓缩,将长行文,将这个义,几个字就将它表达出来,这叫做偈文。
我们听到这个偈文,我们也随喜,随喜,甚至「深心信解」。
不是听过就过了,我们要常用在心中,深心信解是多么重要啊。
听到的法,就要入我们心很深,我们的记忆才能够很深,这个法,我们才能够真受用。
所以一偈一句,我们都要随喜,深心信解,「得一句一偈之义」,我们都要很深去相信、去了解。
很欢喜,每天就是法喜自在,所以见闻,「于见闻间,心常随喜」。
就像那只鸟,就是在那里听得这样,陶醉在那个地方,忘我的境界,这猎人一枪将它射下去,心都没有其他的念,还是法喜充满。这就是「深心信解,一句一偈之义,见闻间常随喜」。能够用这段文,用那只鸟,我们能够去体会到,畜生类闻法就是那么深心信解,心能够那么随喜。想,我们人呢?当然我们也要随喜,我们也要鼓励大家听法。我们也要时时落实在生活中,见人、做事,我们都能够为人说法。什么样的境界都有机会说:「我今天听到是这样,我们手边在做,我的心得、我的信解,是这样这样。」这也是同样在行动中在说法。来,下面再接下来,因为这是偈文比较简单。
我们前面的文也有听过了,现在我们再记忆,再记诵一次:
「如是辗转教,至于第五十,最后人获福,今当分别之。
如有大施主,供给无量众,具满八十岁,随意之所欲。
」
大家读到这段文,应该也能够回忆,过去劝人听法,第一代、第二代到第五十代,这种最后到第五十代,那个法都对准没有偏差,就像这样,那个人,第五十位没有偏差这个人,现在佛陀的赞叹,就等于法经过五十代没有偏差。
「举末比初」这就是表示第五十人,这个法延续到第五十代,同样还在闻法,见闻随喜,同样,同样这样一直延续下去。
这与初,第一个,那种的热情,劝听,劝人去听法,自己自修、劝人修,见人修行,我们也都随喜。
这种的心态,从第一个人,一直劝到第五十个人,第五十代这个人,又与第一代都一样。
这段文大概,就是要这样告诉我们,辗转,一个再转过一个,能够辗转到第五十个人、五十代。
所以最后那个人获福,所得到的福,佛陀就这样,一一来分别为大家分析。
「如有大施主,供给无量众,具满八十岁,随意之所欲」。「给无量众」,一直不断供给大家,给大众,所以这样一直延续到八十岁,八十岁,很长的时间了。这样那个时间的长,「随其所欲皆施之,其功多也」,佛陀就要说他功德无量了。这就是要知道,法若能够收入心来,长长久久,在我们有生之年,都没有让它偏差,我们来生的因缘,又能够将这个正法再接下来。若能够这样生生世世,那功德无量啊!
各位,真的闻法,要常常很深心信解,揽在我们的心中,铭刻,很深要刻着。
闻法随喜,要很虔诚,听法要很用心,这样就功德无量了。
光是那只鸟,这样听到欢喜,法喜充满,这样福也很大,何况我们在修行,我们要用心,我们要听法,将这个大乘法要入心。
我们难道能够心散掉吗?
所以散心杂念,真的我们一切一切就很难消。
所以请大家时时要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UxOTc4ODM3MA==&mid=2247506322&idx=1&sn=03636904207107efd0e40f4fd0838650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
1654-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1653-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165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5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52--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164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5-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4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5-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3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2-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2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8-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5-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4--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3-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0-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1-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22-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9-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8-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6-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1615-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4-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3-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0-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1-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12-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9-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8--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7-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1606-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