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4-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2024-08-30 09:11   美国  
偈文:
◎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说以为慧,通则义齐。心性本清净,诸过染成垢,以法智慧水,洗除诸心垢,此名静思惟。
《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如是供养者,得无量功德,如虚空无边,其福亦如是。
◎「况复持此经,兼布施持戒,忍辱乐禅定,不瞋不恶口,恭敬于塔庙,谦下诸比丘,远离自高心。
◎「常思惟智慧,有问难不瞋,随顺为解说,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
◎「若见此法师,成就如是德,应以天华散,天衣覆其身,头面接足礼,生心如佛想。」 
释义:
◎常思惟智慧,有问难不瞋,随顺为解说:心常思惟甚深智慧,有来问难不起瞋心,随顺其意而为解说。
◎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若能如是行,持此如是法,功德福不可量。
◎此偈颂表明兼行六度,自他兼得利益,为趣向道场。以恭敬塔庙,谦和善顺,敬恭礼比丘,此皆属精进度所摄。
◎若见此法师,成就如是德:若见此等诸弘经善于教化之师,成就如是诸善功德。
◎应以天华散,天衣覆其身:应以天上宝华散之,诸天宝衣,以覆其身。
◎头面接足礼,生心如佛想:头面接足,归命顶礼,生恭敬心,如面佛想。生心如佛想:所谓若有能持则持佛身,又具如上之德,决定成佛故也。
【经文讲解】
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说以为慧,通则义齐。心性本清净,诸过染成垢,以法智慧水,洗除诸心垢,此名静思惟。
要用心多体会。「照见名智,解了称慧」。很详细告诉我们,我们心地黑暗之时,就看不到外面的东西,因为我们无法分别它。环境黑、暗,到底外面是什么形象,我们完全不识,无法了解,只要有一盏灯,这盏灯一亮,这灯一亮,自然外面的景象,我们能分别了。这里的路比较平,我们好好走这个平坦的路;哇,那里有一条沟,我们若意识到将它跨过去。不论是山、溪、河、平地,我们全都分清了。一个境界就是只有黑暗,什么都看不到,分别不清。同样的境界,只要小小一盏灯亮起来,自然境界出来了,让我们有路走,哪怕灯光微弱,总是也让我们有一点点的方向。这分别智,就是知道好、知道坏,这个分别智。而我们若是这盏灯,灯力再更强一点,照过去,它可以更远、更明朗。灯的功能,这亮,亮度的功能全都是平等。不论高的,它也照到了,这是高的物质;近、远,可不可走,路面上是泥泞,还是干爽的土地,这全都很清楚。
更丑、更臭的角落,只要有灯,美丑平等,香臭一致,它就是同样这样照,这叫做慧。灯照出来,高低看出来,但是无法身历其境,无法了解其中的实相,感受不到它干净、肮脏,感受不到是水性或是干性,这全都没办法。仅仅一个,「知」的分别高低、大小,无法深入那个境界了解。所以,想要了解就是要有慧,慧无所不在。你若去感觉得到,体解了,这就是慧,慧已经展现出来。所以我们了解道理的深,甚深的理。圆,圆融的,或者是有分别的角度。这「慧」从他的内心完全通彻,无处不照,这是平等。最细腻的角度,只要光照得到,慧就分析得出来。所以这个慧,那就是细微感觉、体会了解,这就是慧。而且慧是平等的;智有分别,慧是平等。智可以说「这就是人类,这就是动物类」,来分别。但是慧就是众生性平等,这很细腻,所以慧很重要。智可分别,慧可以解一切精细的妙理,这就是智慧的功用。这两项,它的作用是不同。
所以「知世谛者,名之为智」。世间很粗相,世间就是这样。知识就是认识;认识,东西很大很大,用什么来譬喻呢?很高很高,要用什么来譬喻?「高如大山,广如大海」,用这样来形容。这都是智的功能,分别出了大小、高低,开大、缩小等等,这智会做。那么这个智,就是我们日常人间所要用的,但是它分别;认识了,却是还未到达,如何细腻分析那个道理。所以,智就是世间的东西、形象,它有办法分别出来,这样叫做智。
「照第一义说以为慧」。「照」真正照出来的光亮,能够好好分析,分析到其中很微细的道理。就像我们的食品中,也有很微细很微细,让你看不到的菌,极微细,含在那个食品类细菌之中。有的细菌是千千万万种,不是你肉眼看得到。我们一般总是「这个东西能吃,那个东西很好看」。好看不能吃;这东西可以吃,但是它那个期限已经过了。为什么会期限过?拿来闻也没有酸,也没有臭,为什么不能吃?因为期限若过了,营养的成分就没有了;期限若过,就内涵变化等等,道理很深。
我们每天都在吃,我们却不知道,我们所吃东西的里面,有这么多,涵盖着微生物的道理存在。那个细微,微到你真的眼睛就是看不到,就是要显微镜。医疗仪器的显微镜可以放出几千倍来,看到那个小小的,完全都看不到,可以在那个镜之中,那个仪器之中现出了它的形。世间虽然很奥妙,就是知识愈开愈广。所以佛陀那个时代,人哪想象得到呢?这个空间里,充分充满了那个微细菌在,这谁看得到?但是佛陀在二千多年前,他就说生命无处不在。任何一个空间,你举手,你吹气,无不都是播撒出了细菌。或者是你的身体空间里,周围都有,有生物,所以细到就像什么呢?魑魅魍魉。「魑魅魍魉」是一种看不到的,有的人就说:「这就是鬼魅。」鬼魅就是看不到,鬼不知,神不觉;鬼都不知了,神都不觉了,人哪看得到呢?这种的很细腻,这真的是让我们无法说,人的这个环境中,你什么都知道。
但是在佛的智慧中,涵盖在第一义谛,就是大乘法,大乘法涵盖着,所有的小乘道理。佛陀分析空间、人间、时间的过程,佛陀心里清楚明白,是要用什么方法,让我们能够体会呢?佛陀既说出来「空中妙有」,空掉了一切法,但是无形相中有妙,微妙的妙有,这已经涵盖到很多事情,还很大的空间去发现。所以科学家来证明了,一代一代科学家,提出学问知识做研究,变成了现在的社会,科学这么发达。
连过去的佛陀说神通,现在人人不就是,也可以「天眼通」?这个地方在说话,不只是「天眼通」,「天耳通」,眼睛看得到,只要你手按一钮,那一片电视片(投影布幕) ,它也透视过来了。我不觉,但是在那个地方,已经越过几个国家了,同时这么多国家慈济人,同时看到师父、听到声音。所以大家现出神通,在这个时代,离佛是二千多年了。佛陀的时代提出「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当然佛陀再说的「宿命通」,宿命通,而这我们就是要努力的,努力有没有办法宿命通?这就要看我们的心,静得下来吗?法会清楚进去吗?心神能够一致吗?这不是做不到,这「宿命通」。还一项是「他心通」。你在想什么?有的人若是心较清楚、较细腻,「我现在说话,你有相信吗?听清楚吗?有怀疑吗?」在态度、面相就看得出来。我在说的,你还有一点点怀疑,「来,提出来问」。而你的解释,这样是对不对呢?各人有各人的解释不同。
同一句法,这「第一义谛」,就是应很多的道理,应很多人的根机,但是我们就要对准这个义谛,它很微细的道理。不论你是要用显微镜去放大它,它有很充足的内容可让你研究。或者是你要用高山大海,来分析它,还是山有多高,它的法就有多高。这就是第一义谛,涵盖着佛陀的智慧,道理很充足。所以我们若有办法,智慧光启开了,我们就有这样的智慧,去分析大小的道理;大道理能够很微细的入微,入那个很微细之中,小小的小道理,能够涵盖虚空法界。
这道理你都看不到,无相,但是仅仅需要我们的心会,我们的心要会入道理。这就是要靠我们,真的用脑力、心力,深心信解,才有办法「智」与「慧」,两项会合起来,我们能够大道理,我们的心去体会,所以入心体会。这种微细道理,我们能够完全有办法,发挥到天下的大道理。
像我们眼睛,眼睛里面有什么?这在生理学器官里微细去分析,在我们人人自己的身上在用,眼睛这一点点,里面是什么?怎么有那个功能,让我们眼睛一闪一闪,就可以看到,周围这么宽广的环境?这些环境无碍我们的眼睛,眼睛如何扩大(视野)到,这么宽广的地方,东西很清楚?同样眼睛,为什么视力弱了,会这么多不舒服的感觉,会这么多的障碍,无法像大家好好的眼睛,看得那么清楚,这到底是哪里坏掉了?要如何修理?这总是人间事、理与物,我们想要知道的,都是叫做「第一义谛」。它分析出来,不论分析你的心理,分析物理、分析功能,它都涵盖「第一义谛」,那就是圆融,无缺、无欠,就是很圆融。你要去看它什么,什么都空。你要用心会,会理,自然其中的道理是非常清楚的。想要用功就是在这里,但是没有人说,我们不知道。
我们会很感恩,佛二千多年前,他见道、会道、觉悟了,将他觉悟的心境这样来分析,让我们受启悟,让我们这样知道一下。尽管经典,这二千多年,我们明明知道,代代翻译走样了,不过它也有它启发的点在,所以我们用佛陀,那个启发的动机,我们接受到这个动机,我们也要自己启发,我们也有我们的动机。所以只要动机对准了,动起来方向是一样,所以要我们大家,要很用心去体会。
所以要有人说,有人说了,开始:「哦!对,有这件事情,我要去用心」。有用心就有所得,我们才有办法会道,这道理我们才有办法体会。光用听的离道很远,我们一定要身体力行,才能够接近道。博学多闻,其实只是听就过了,我们应该就要守志奉道,这个道我们才能够接近,所以我们要好好用心。若这样,道若有行才会通,「通则义齐」,这个道理才有办法可集中过来。「智」已经为我们分别;「慧」已经要进去探讨,探讨在第一义谛之中的道理。我们要入佛知见,就是一定要通过第一义谛,所有、所有的道理,才能够回归我们的心性。
真正我们的心性,本性清净,所以「心性本清净」。佛陀能够觉悟,就是因为回归心性本净,他要经过了无央数劫会理,会理才有办法排除无明。所以不断会理,一分的会理,就是心的一分清净;增加一分的清净,增加一分的力量,可以排除烦恼。你若有智就没有愚,而若失智就愚痴来了。所以我们那个智懂得分别,自然是非清楚,就不会再继续造无明,所以我们心性愈来慧命增长,心性就是清净。所以「诸过染成垢」。「诸过」就是过失。所有的经过,我们的烦恼无明,就是一直染着,在我们凡夫的心里,而我们若有修行开始,「过去了,放下,不要计较」。回归回来,人性平等,互相尊重。若这样人与人之间没有怨嫌,人与人之间就没有烦恼,我们的心就不会起心动念,慢慢看透人生,欲念就去除了。无怨无欲了,我们的心念自然就一直平静,就没有愚痴了。
所以我们要很用心,现在我们的业,很多的障碍,就是因为「诸过染」,所以成现在很多的烦恼。很多的烦恼垢,都是在过去曾有经过。光说我们这辈子,多少人对你好,多少人对你不好,对你好的,可能你感恩一段。这个对你很好的人,有一次若不小心,人与人之间让你反感,你过去的恩就抹煞掉了,现在的怨记在心中,这叫做凡夫。平时的恩德很快速就不记得了,而现境,现前的境界一旦现前了,那个恶劣的心就起来,这就是凡夫,永远就是沉溺着。所以我们要知道,「诸过染成垢」,这个过染,就是一直累积我们的烦恼无明,消除的少,增长的多,这就是我们所以「我怎么道理想不通?我就有在听,我怎么无法了解到,所有的第一义谛呢?」就是有这个过去累积的习气,无明的烦恼垢将我们障碍着,这就是我们想不通的地方。
所以要怎么办呢?「以法智慧水」。我们现在就要赶快利用法,法譬如水来为我们洗垢。所以每天会告诉大家,是不是法听了之后就赶快,今天就要落实生活。用听法之后来落实生活,触事、待人就赶快会理,用道理展现出来。早上才听的,与人计较,「这个人今天怎么这样」,我们就想:过去真的好的地方很多。就是过去的,现在拿来化解。所以听法,就要慢慢将法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待人接物中,这样我们就会慢慢,养成我们的习惯。
常常说修行没有什么可修,是修习气。「这个人的习气很好,脾气很好」,「那个人习惯很不好」,就是在「习」字。所以我们要好好,用智慧水来洗涤过去的习惯,不好的脾气,我们要将它洗涤,「洗涤诸心垢」,这样在洗心,「此名静思惟」。静思惟法,就是法听了之后,好好放在心中,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要赶快拿出来用,心无杂乱,这叫做静思惟法,它叫做「禅定」。常常在说,静思惟、静虑,这全都叫做「禅」。禅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名叫做「静思惟」。
各位,我们真正人生要很注意。入佛知见,每天都要提醒大家,佛知见离我们不远,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知,我们要知道什么?人与人之间接触,事情与事情之间要如何去分别。佛陀的智慧,我们要将它拿来用,叫做学佛、学佛。「学」就是学得到的,才叫做「学」,「学」与「觉」这两字很类似。认真学,你就有觉悟的机会,要用心。学就是要用心,学在落实生活,落实在人、事、物中来会理,所以要用心。
前面的文就是这样说:「如是供养者,得无量功德,如虚空无边,其福亦如是。
我们前面的文就已经说过,如何的供养,建塔、造庙,或者是读诵经文、抄写经文、背诵经文、供养佛僧,这都功德很大,制造很美观的环境来供佛、僧,功德很大。但是佛陀在这个时候,就是要很用心让大家知道:我若灭度后,大家要知道,真正的供养就是,你若能够拥护,将法顾好,无处不在,无处不宝塔。人人自有个灵山塔,灵山道场是在人人的心中,要让大家知道,你想要有这个灵山塔,你就要老实去修行。修行不是只有在那里说,我有布施。是要如何整理好你的心理。
虽然你力行五度,但是你心没有入智慧,没有入般若,你还是在那个船上在绕,要到彼岸还找不到靠岸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很用心,要平行,修福、修慧要平行。所以,「如是供养者,得无量功德,如虚空无边,其福亦如是」。刚才说我们的心,粗细能够如何容纳?微细如何去扩大?粗的如何去缩小?这个微细,这道理就是在这里。你建僧坊,现实的人生「四事」供养,但是这是一期的寿命,有限。佛的法身,法,二千多年后,我们还坐这里,在「如是我闻」。很期待这个「如是我闻」再延续到后代,后代的无量后代,实行人间菩萨道。现在慈济人的足迹,也是将善的种子普遍人间。
这就是延续,不是只有用说的,在做这些事情的人,不分宗教、不分国界、不分肤色,同样他信他的宗教,但是他做慈济事,这个精神理念归纳在这个地方,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天下为苦难人付出的,「五波罗密」。但是,他们这时候也是在精进,要如何皈依法,那就是了解道理。这个时间,若能够这个精神再继续下去,这么多人,除了行「五度」,还欠缺「一度」,若这度能够绵绵不断,一直延续下去,要再让它加强,更细腻,这样开阔去延续,这是很重要的。这将佛陀的精神,化成了普遍人间,落实人类,人人是菩萨,这样不就是菩萨云来集?我们这品的里面,开头就是很多很多菩萨,不就是吗?每一位菩萨心中,就是已经是用行供养了,这是佛所赞叹。现在说「四事」供养,化成为我们的「四谛」、「四修」,方法不断在生活中。
所以,若能够身体力行,「况复持此经」,我们再真正用心,兼行布施、持戒。我们持这本经就是探究它的法,不是只有探究、读诵、书写,不是这样而已,他又再兼布施、持戒。就是五波罗密也要兼行着,在这个世间里,要练就了「忍辱乐禅定」,我们的心,常常在很清净、静思惟,常常在这个环境里,这叫做「静思惟」,也是禅定。「不瞋不恶口,恭敬于塔庙,谦下诸比丘,远离自高心」,这不就是前面说过了。
来,再这段文说:「常思惟智慧,有问难不瞋,随顺为解说,若能行是行,功德不可量。
「常思惟智慧」就是静思惟,默默、默默在思惟,思惟这个智慧,前面已经告诉过大家了。所以「有问难不瞋」。你若充满了你的智慧,有的人故意要来跟你问难,你也就会耐心去回答他。明明知道他是故意,你也耐心去回答他,所以「随顺为解说」,是因为「心常思惟甚深智慧」。
我们若时间把握,每秒钟我们都能够来思惟:这个法是如何。除了做事、待人接物,其他的空档,我们的心、脑,我们就要回顾在法,这叫做「常思惟智慧」,也是「静思惟」,思惟听过的法,法之中涵义的深奥。这就是要不断将我们的心思,提起来用在法中。所以「有来问难不起瞋心」。我们若心中常常有法,我们也很喜欢人家来问我们,证明我们这个法,有办法去说服人吗?是不是道理,人家能够接受吗?所以不厌其烦,问难不起瞋心,所以「随顺其意而为解说」,就有办法去为他解说。
这段的偈文,是要表明修福、修慧兼行,这修慧与「六度万行」,是为一体,平时就是要做。你在修行,修行就是要做好事,所以「自他兼得利益」。「因为我要修行,我要做好事;因为我要修行,所以我要深入经藏。我要传法,我要先了解到,我才能够了解之后,说给人家知道」。
所以,凡事就是自己先得,后面才后施,这是很正常的道理,你为了要去施舍,你就要自己很充足。所以,自己为了要救人,自己先自救了;就算你不想要自救,你也是同样先得救了,这慧命成长了。所以「为趣向道场」。同样,我要度人到达,我自己也与他一起到达;告知人家精舍在哪里,自己将他带来,同样的道理。所以「以恭敬塔庙,谦和善顺」,「敬恭礼比丘」,对比丘等等都很恭敬。这段,这叫做「精进度」。
接下来:「若见此法师,成就如是德,应以天华散,天衣覆其身,头面接足礼,生心如佛想。
我们若是看到这样的法师,我们就要生出了:这位法师在弘经、说法,我们要很恭敬,因为他能够教化众生,他就有这样的功德,我们要很尊重他。
「应以天华散,天衣覆其身」。用天上的这个宝华,散在这能说法人的身上。
所以,「诸天宝衣,以覆其身」。这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好好用心,我们将要去供养他,其实我们也应用了法了。〈三十七助道品〉、「四谛」、「四摄法」、「四修」,我们全都自己清楚,用法来会理,这要很清楚。
所以,「头面接足礼,生心如佛想」。
我们自己要去恭敬人,自己先生起恭敬心,这就是我们要用心去体会。「生心如佛想:所谓若有能持则持佛身」。我们若能够持这部经,知道这个人专心在持行这部经,他就是像持佛身一样。这功德,又再上面的这很多的德,上面已经讲解过的,真正功德无量。
各位菩萨,前面所说的那段文,大家要用心,是法髓。「心性本清净」,我们要回归到,我们「心性本清净」,要好好时时将我们的心,清理干净。外面的道理,第一义谛,我们要时刻,就是在我们的心去做感受。请大家时时要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