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7-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2024-10-03 12:13   美国  
偈文:
◎须臾间喻念劫融通,长劫亦喻须臾之顷;一乘圆顿微妙之法,凡情观之须臾念短,与之长劫何以能比?往昔诸佛菩萨眼观,则为现前之正觉观,十万亿之佛土等念,须臾与劫准此可知。
《法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转身得帝释坐处,若梵王坐处,若转轮圣王所坐之处。」
◎「阿逸多!若复有人,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
释义:
◎阿逸多!若复有人,语余人言:若有说法之处,诚语劝他人令知。
◎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劝同往听,闻得体解,复又劝邀他人同往,乃至须臾之间得闻说法。
◎合伴往听、须臾闻法,其事甚微,其益弘大。心与圣相冥合形与法身共处,形神俱胜,道果可知也。
【经文讲解】
须臾间喻念劫融通,长劫亦喻须臾之顷;一乘圆顿微妙之法,凡情观之须臾念短,与之长劫何以能比?往昔诸佛菩萨眼观,则为现前之正觉观,十万亿之佛土等念,须臾与劫准此可知。
大家听起来好像很深很深。凡夫与佛的境界,要来探讨佛陀的境界,确实是很深;也不是叫做佛陀的境界,佛陀的智慧来了解时间、空间,它的真相。常常在说「百千万亿劫」,这不是空谈,不是譬喻,不是没有实体。只是我们凡夫,凡夫只是仅仅看眼前,我们所看的是眼前的事情,我们了解是现前的事物,范围不会广。佛、菩萨,他们的觉悟范围,所透视,境界就是与我们不同了。所以「长劫亦喻须臾之顷」。诸佛菩萨,佛陀一说,菩萨了解,是因为他们的看法看得开,那么广、那么大,时间的长、空间的大,所以用长劫。长劫就是时间很长很长,亦可以譬喻须臾之顷,诸佛菩萨,他们能够长短自如。
常常告诉我们,百千劫在一刹那间,瞬息能够了解宇宙空间、时间、事物,过去、未来,诸佛菩萨境界能够没有阻碍。但是我们凡夫,只是仅仅说现在、现在,过去生是如何,我们是不知道,未来生更不可预测。我们想要知道的时间,这辈子短短几十年,我们就不知道过去生。现在我们为什么,很多事情都这么多不如意呢?我们自己也不知道 ,如何来累积这么多烦恼,我们自己的习气,都不知道是如何累积来,让人感觉有缘无缘是为何,怎么差那么多?我们自己的事情是如何累积来?现在所感受的自己不知道。未来呢?会有什么结果我们也无所知。这就是时间与人间,我们无法了解。
佛陀的境界就是「长劫亦喻须臾之顷」,将过去几千万劫,过去的过去的过去是什么事情,常常在叙述过去,还得等未来、未来几千万年后、几万劫后,会有什么事情。这就是佛的境界。所以虚空法界所有事物,「一乘圆融微妙之法」,不是仅仅为我们分析道理而已,甚至也让我们了解过去、现在、未来。这是佛的境界,多么的圆满啊!人间事物、时间、空间,所有包含在佛的悟性之中;觉悟之后,随时都可以向大家来分析,「唉呀,境界之妙啊!」佛陀之觉悟,凡夫堪叹,就是这么的微弱,所知的、所知道的,才是那么一点点而已,还是这样日日都是烦恼、计较。愈多人愈听愈多,「到底怎么会这么忙啊?」「事业现在愈扩愈大了。」「唉呀,何必要这样呢?放下一点点。」「放不下啦!」这都是常常的对话。
随时有这样,在事业有成的人,常常与师父在对话,这几句话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事业有成,来跟师父说,都是这样告诉他。「师父,我对慈济很敬佩,我很想要比较专心一点来做。」「可以啊!你现在就很可以专心了。」「不过,现在还没,我现在事业还如何在扩展。」我就这样告诉他:「不用了,你这时再几代人,你都享受不完。」他说:「是啦,没错!不过,做人就是这样,有事业就要做,就要再顾一些员工,员工的家庭也靠我在生活。」我说:「你难道只是这样,没有你,大家无法生活?你不如将他们安顿好,让他们好过好生活,趁着他们年轻,再让他们再去找。世间空间有多大,人间有多少,自然他们就有生活的功能。」尽管我也向他说得很广,但是能够告诉他的,能够听得进去只是这些话。而听进去吗?还是很难。「道理我都知道,只是放不下啦!」是啊,归根究柢,还是放不下,这叫做人。
我们对法,「一乘圆顿微妙之法」,我们「凡情观之须臾念短」。很短见,光是说空间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人间有多少的烦恼,要如何放下烦恼回归真如?但是这些道理,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难得,想要用心去体会它,因为这些都是凡情。还有时间,目前的事业比较要紧,都是说在目前。这种凡夫的感觉,觉得很多凡情未了,所以把握现在最重要;现在有钱可赚,总是事业还要再扩大。同样的道理,每一个小人物也是同样这样,因为真实道理听不下去,无法体会佛陀所说,他「长劫」与「须臾之顷」的差别。凡夫念念在须臾间计较、计较,无明烦恼覆蔽,我们就是这样,但是佛菩萨的境界就不是这样。他能够将所有一切诸法、物体、时间,都能够很清楚为我们解释,所以我们应该要好好用时间来体会,要不然凡夫与圣人,这个距离差太远了。
所以用长劫。在佛经中,动不动就是几千万亿劫,与我们凡夫目前的事情,烦恼事多,这种须臾的短暂与这个长劫,我们是要如何比?凡夫与佛的境界,我们要如何能够靠近呢?虽然佛陀告诉我们,人人本具佛性,虽然告诉我们,人人真如本性,时刻都在我们的身;在我们的身心,我们没有离开,却是我们与佛的真如、与佛的本觉,我们还是离这么远,是要如何比?所以「何以能比」,无法比。「往昔诸佛菩萨眼观」。过去佛用人间的时间来说,离开我们二千多年了,但是那个时代,他就是用佛眼来观众生。诸佛菩萨也是用慈眼视众生,来看众生,却是与我们就不同了。用他们的眼光来看我们,「道理明明就这样,就这样告诉你们,期待你们能够体会、了解」,但是我们就是执迷不悟。
诸佛眼来看,就是「则为现前之正觉观」。诸佛菩萨的眼光来看,每一项事物现在他的面前都是很正面、很正确。这是佛菩萨的境界,他们的智慧来看。所以他们,他们的境界常常都是「十万亿之佛土等念」。娑婆世界,在娑婆世界说法,会常常譬喻过去诸佛、十万亿佛国等等,甚至为弟子授记,也会常常说:「在几十亿年后、几十万亿年后,某某人能够成佛,将来住世时间,会几千年、几万年。」这就是以佛的境界来看,未来他那些弟子修行,同样也能够达成与释迦佛、诸佛同等的观念;用那个眼光来看世界、来看时间、来看宇宙。这完全不是凡夫的境界,不是凡夫的时间,我们应该要很相信。
佛陀的智慧,他们在说的时间是很实际。我们在天文学,我常常拿出来比喻,很实际。我们在说的忉利天的一日,是人间的一百年,大家认为这是神话。还有天堂,愈上去的天堂,他们的日,一日是我们的人间千年、万年都有。再更实在来说,天文学家送我们一个证书,天边,在天空中,有一颗「慈济」小星星。这是已经国际间来观天文学,他们看到这颗小星星,还没有名字,由台湾一群的学者提出来,与国际间要来为这颗星命名,提出慈济对人间有帮助、有贡献,为它命名叫做「慈济」小星星,国际间都通过了。报纸也有登出来了,证实这颗小星星在这个宇宙间它是存在。
而这颗星我就很好奇,虽然拿到证书了,我还想要问:「这颗星与地球的距离是多远?到底它绕太阳一周,是我们人间多久?」比较起来,就是它绕太阳一周,是五年七个月。我们「慈济」小星星,与我们的地球来比较,我们过了五年七个月,它就是一年在绕,绕在这个太阳的上面;它这样绕一圈,我们已经五年了。这是很实际,在天际的环境、时间。所以学者也有提起了「人间千年,天上一日」,不是神话。是啊,绝对不是神话。
所以我们要很相信,佛陀心灵的世界,含盖了虚空法界、宇宙之间。空间、时间没有一项佛不清楚,何况人间呢?人间,人、众生的心态,众生所累积,得来这个因缘果报,是如何作起点?我们的一辈子,难道只是知道我们的一辈子?我们的过去的过去的过去,就是造这样这样的因,不断累积累积,这样的无明、习气来的果报。这是真理,我们要相信。所以在佛、菩萨他们的眼光来看,「则为现前之正觉观」。不论在任何一个空间,他们来看,「唉呀,何必烦恼呢?唉呀,放下啦!烦恼是这样这样来累积,现前你才会这么苦。」尽管他们,佛、菩萨来为我们分析得很清楚,但是我们就看不开,这就是佛与众生的境界。
所以「十万亿之佛土等念」。他们来看我们的世间人人,凡夫秽土,也可以转念成为诸佛的净土。人人若是看得开,现在小小的这个地球,其实宏观是十万亿佛土,这样来将我们会合起来,世界之一。所以常常说,一尘一沙一界一国土,所以将我们这个世界,用尘沙来譬喻,一尘一世界,这我们过去都有说了,而我们是不是能够相信呢?唉呀,信不信由你,总是,是真实道理。
所以众生的须臾,或者是佛陀的长劫,或者将佛陀的长劫,来看人间的须臾变迁,这佛陀很清楚,只是我们人挂碍在现在目前。所以请大家要很用心去体会,这个须臾和长劫要如何比?而我们可以类推,这种佛菩萨的境界。所以我们要用心来体会,体会我们人间就是这么的渺小,时间是这么的短暂。我们人生几十年,也是很短暂的时间,我们的看法、境界是这么的渺小,与佛的宏观,与佛的长时间、长劫来比,所知道的实在很有限。
所以,凡夫啊!时间的短暂,见解、记忆,这要与佛如何比呢?所以常常也是很感叹,不过,我也很赞叹;赞叹诸佛菩萨的智慧,感慨悲叹自己:凡夫啦!还是境界很窄、很小,才得要再努力。
看前面的经文,来:「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转身得帝释坐处,若梵王坐处,若转轮圣王所坐之处。
在这个地方,我们以凡夫听佛的教法,我们能够欢喜收入我们的心来。我们也有这样的发愿,听法,我们也想要讲法,我们也想要传法,但是听来、了解,讲法谈何容易啊!所以我们要见闻随喜,应该大家做得到,让人人,完成大家一起来听。我现在无法告诉你,「来啦,我带你来听」。我们记得吗?我们要推动骨髓(捐赠),老菩萨,他们很热心,在市场内,拿着小海报,要去告诉大家:「今天在某一个地方,离我们市场没有多远,在那里有要办抽血、验血,将来可以配对骨髓。」人家一问她,拿着这个东西问她:「阿嬷,这里面是在说什么?」「唉呀,我不知道,来啦,在那里。」不过,大家在那里,就是不要过去。她不如灵机一动,站在那个地方喊:「救人哦!救人啊!」大家转一个身:「阿嬷,是怎么了?」「来啦,来啦!你们跟我走,去了就知道。」一大群人跟她走。
那时候是我们的医院,我们护士与血库的技术员在那个地方。开始很多人就告诉他:「来,年轻人,我为你解释,救人的机会在你的一念间,来啦!」就又一些委员,又一些技术员,还有护士,这样来为大家解释。年轻人有这股的热情,「好啊!」这比率,配对机会很少。抽一个血,「可以啊!」10CC抽一下。所以我们凡夫,只要你肯发心,会不会说都不要紧。但是你发心,就譬如这位老菩萨,她发心就是要将人引过来。我们无法说,让别人来说,让别人清楚了解。这同样的道理。但是这位要引人来听法的人,是自己很了解,只是见闻随喜。有人在说法,我虽然我也很了解,但是还有人不了解,我就赶快邀他,邀来:「来来来,来听法。」不论是法师在说法,或者是居士在说法,他就是这样发心,赶快将他带来听法。
所以若坐、若立,若立、若坐,很多人站在那里听。假使有的人觉得:我已经很了解,而这位可能是还不曾听到法。「来,我将我的位子让出来,让你坐,让你安心听法。」不论是引人进来,或者是分坐,分这个座位让人坐,这都是功德,都是要成就人能够体解大道。就是要我们要发心,我们若有了解佛法,体解大道,自然我们就发无上心;懂得要去招呼人,懂得要让座给人,这就是「皈依佛,体解大道,发无上心」,又是「当愿众生」。这三皈依大家都知道。所以这样的功德,我们前面说过,「转身得帝释坐处」。有这样想要将佛法,让大家能够随喜,能够来听法,这样就有福了,有这样的福,就像帝释他们享受天福。因为看人,增加人来了,了解佛法,很欢喜,自己也很享受。赶快站起来让人坐,让他安稳心,看他很安稳,听得很欢喜,而我们让座的人也很欢喜,转一个身,感觉欢喜快乐如帝释一样。
不光是只有帝释,还有梵天王。这不同的境界,更深的福。所以若转轮圣王,不只是他们在人间能够听法,还能够弘扬佛法,人间的地位,又是好像国王领导人间,这种转轮圣王。这很现实的享受,这总是自己的心若欢喜,不论什么事情都是很欢喜,心无挂碍、无烦恼,这我想是最欢喜。能够完成大家平安、稳定,法入心,我相信这是最欢喜的事情。
要不然就像说:「我很爱做慈济,我很想要全心投入。」「可以啊,你可以啊!」「唉,我现在放不下。」像这样尽管他钱赚很多,连锁(店)很多很多,全世界事业都有他的,但是烦恼很多岂有快乐?一个人所穿的衣服也是普通。吃的呢?同桌在吃饭,也没有吃得比别人更多。这样到底为什么多平常的人那么多烦恼呢?这就是人间各人的境界,总是不同的观念。
下面这段经文再说:「阿逸多!若复有人,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
这段经文,我们差不多能够清楚。佛陀再叫,再呼唤着「阿逸多」,那就是佛陀又再叫弥勒,也是要叫大家仔细听。再叫名,就是仔细听,大家要听清楚。「若复有人,语余人言」,又再有人。刚才是劝听、让座,而现在就是还有人,再赶快去告诉别人,再去说有这样的经叫做《法华经》。这种「语余人言」,有心去劝远远的人:「来啊!来听,有这部经叫做《法华经》。」介绍这部经,它的妙法对人的受用,劝人来听。就像这样,诚意劝人来听,这就是「若有说法之处,诚语劝他人令知」。
就是只要有在讲法,知道讲《法华经》,我们远远的地方也要劝人要听,是用一片的诚意;一片的诚意要让人,劝人,人人能够知道,要去听这部经,叫做《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是诸佛所要教导很重点的经典,「来啊,大家快来听」。这种在远远的地方,用刻意、用诚心去劝诱人来听,听这部《妙法华经》。
所以你来,我陪你来。不是只是叫你去而已,「来,你若要去,我陪你去」。就像我们很多菩萨,「哎呀!他很发心。师父,我赶快拨个时间,赶快将他带来。这是他很发心,他要再对慈济更深入了解。我就说,他有时间,我绝对拨时间陪他来。」真的常常都有这样。这种让人知道慈济是在花莲,花莲(静思)精舍你要了解,去那个地方更了解。这是委员,我们的菩萨要引导人发心,他也可以专程陪人来,这就是《法华经》行菩萨道的人。
所以「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你来,我陪你去。「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就这样跟他来了。「他既然这样说,我相信,好朋友说的,我相信,我就跟你去听,不论听多听少」,所以「乃至须臾间闻」。这段意思就是「劝同往听」。你去,我也陪你去。或者是我去,你陪我去。总是好朋友。所以听了之后「闻得体解」。听,这新来听法的人欢喜了,他深心体解法之妙,他的内心有所受用。他有所受用,自然他就再去邀别人。
「复又劝邀他人同往」。现在换我来带人,再来劝别人,「来,我过去是人家带我去,我现在我陪你去」。是听法之后,你的心,心诚意解,你能够听,能够很欢喜。所以哪怕是听一小段,「你听听看,听得进,你就多听;你若听不进,你就听短一点,不要紧」。所以「乃至须臾之间得闻说法」。你若听不下去,听一点点也不要紧。就是这样的用心,这样劝他。
「合伴往听」,我们一起做伴来听。「须臾闻法,其事甚微,其益弘大」。带人来听,用一些时间这样来,其实利益是很大。不只是陪人来,说不定听到这个人开始发大心了,可以去传法、说法了,对人间帮助很大也说不定。你陪他来,有这个因缘换他来发大心。这「益」利益很大,在法,来弘扬佛法。所以「心与圣相冥合,形与法身共处」。我们的心就是听法之后,虽然我们是凡夫,听佛或者是法师讲经之后,自然我们的心与那个法是真正默默暗暗已经交契了;我们的心已经受法,很接受着这个法,超越了,超越了人间、空间与时间。若智慧深的人,一闻体解大道,这种发无上心,所以说「心与圣相冥合」。
这凡夫心与圣人的心,说法的源头,这个源头是如何来?虽然经过这样流传来了,不论多久,一人到五十人,这个「第五十人」在传经,到第一人开始说法。这个法若没有异样,现在听经,「第五十人」传给他的法,他也能够契合在第一人说的法。所以佛陀讲法,不论如何传下去,只要是正确,后面再听的人那个心与圣相冥合,自然契佛心、懂佛理,这样就契合起来了。所以,形与法身同处。所以佛陀他传下来的法身,佛法正确在人间,等同佛法身在人间。要不然我们这时候,大慈悲父,也是佛为我们的导师。二千多年,我们现在还是称佛为师,这难道不就是,「心与圣相冥合,形与法身共处」呢?真的是欢喜啊!说到这里就会很欢喜。「形神俱胜」,不论是这个身形或者是精神,就觉得很殊胜、很欢喜;不论是带人来,或者是被人带来,只要那个心与法相契合。这与圣人的心契合,与佛陀的法身契合,是相同,很殊胜,所以「道果可知」。
各位菩萨,我们劝人听法,真的是一项功德无量。尤其是凡夫与圣人,实在是距离很远,以佛陀来看,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他可以观宇宙,与人间、时间会合起来,是这样须臾为长劫。而我们凡夫只是仅仅限在我们的眼前,人、事、物,烦恼无明覆盖我们的心。而佛陀的心胸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就是不同。凡夫只有「我」,将我自己放大;佛陀他是已经一片虚空界,心包太虚,无量世界,时间、人间一概涵盖,所以这是圣人的心。
我们要如何听法,与圣人的心冥合起来?要如何我们能够体会法,佛法?我们的身入人群,以慈心入人群来度化众生。不论是讲法,不论是拔众生的苦难,如何「苦既拔已」,再「复为说法」?这种的境界,我们是不是有在做呢?有在做,告诉大家「有在做」,只是我们与法相契合还没有很清楚。就像郭居士,他在印尼,师父说,将《法华经》铺在路上让你们走。他是走过了,回头,哦,原来我现在在走、在做,就是《法华经》的道理。
对啊,道理,「道者,路也」,道者,经也,经就是道,道就是路,我们这条路如何走过来?好好回头。现在我们要好好听经,听经更能够了解我们到底做过什么?我们现在,目前及时要做的是什么?所以空掉自己,不要计较。我们重视人生,我们去为人生去付出。这是听法之后更能够清楚,我们到底在做什么,所以要请大家要时时多用心!
本文选自: 静思电子书
               

静寂清澄
「静寂」即心不动念,心念清静,心能平静,智慧就会明朗,判断力也就会增强,好比一面明镜,自然能清淨地映照外境,犹如清静的湖水可以映照明月. 菩萨的志愿要如青松一样,经得起风雨的考验,更要有将强的魄力,勇于接受磨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