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丨71、莫呵僧,亦莫衡量僧

2024-07-03 09:53   安徽  

印顺法师


成佛之道


  各位道友!你们是怎么看自己的?有没有被自己过去内心中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那种印象,形成了困缚自己的一个牢笼?其实也就是内心深深地觉得:“我这样的人,不可能。”如果你内心深处有这个感觉,会怎么样?自己总觉得“这件事对我是不可能的,圣道跟我是没什么关系的。我这样的人,过去那么不堪,或者干啥啥不行的,我怎么可能怎么怎么样呢”?这就叫作“被自己的过去,锁住了自己的未来”!所谓的“你怎么样”,那已经是过去的因缘了。你过去做的善恶业,是要自己来承受,但是你又没有造五逆重罪,又不障碍你这一生证道,这说明你今生还是有可能证道的。造了五逆重罪,那赶快要多修善法,过去越是造罪多的,现在越要玩命地修善法,为什么?好让自己未来的苦报不那么厉害。如果没有造那么重的罪,那正好修善法,向于清净解脱。



僧众这么多,当然“龙蛇混杂”,有圣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净的,也有毁戒不净的。

这勿庸讳言,那么——

在家弟子们,如见有不清净的,不合法的,应承认:这是出家人的“僧事”,自有僧伽依照一定的规律去处理。切“莫”随便“呵”毁“僧”伽全体,或者呵毁一人或少数人。

这一点很重要!首先,僧众也可能存在一些有问题,如果我们看到了,也不要说“僧人没有问题”,这叫不实事求是。其次,对于在家的三宝弟子来说,你应该如何来认识、来把握、来处理,这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很多在家居士可能不明了、不知道,也把握不好的。这里说得很明确,见到了这些事情,应该明确地知道这是僧事。僧事僧决,自己不应该因此而去随便呵毁一人、少数人,或者全体僧人。那应该怎么做呢?

真诚护法的信众,可以向僧伽提出意见,处理的责权,还是属于僧伽。

你说:“我真心希望佛法昌盛,希望僧团清净和合,确确实实出于这样的好心,我希望这件事情能够得以解决”,那怎么办呢?不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如法的做法是向僧团把这件事情做一个善巧的说明,交给僧团去处理。这里讲一个律典里真实的事情,有一群年轻的比丘在王宫中,受到茉利夫人的供养,后来他们因为一些身语威仪方面的事情做得不太得当,让人有了一些讥嫌,当时茉利夫人是怎么做的呢?别人讥嫌时,她做一些善巧的说明和解释,同时她又希望世尊能知道这件事情,好让世尊来做一些把握和调整,就请这些比丘师父帮她带一罐上好的蜂蜜供养给世尊。这些比丘很欢喜地带着这一罐蜂蜜回去了,然后转供养给世尊。世尊问:“是怎么回事啊?”这些比丘就把这些因缘讲了一遍。世尊又问:“你们在那边做什么了?”这些比丘也是诚实的,就把当时的一些情况给说出来了。世尊呵斥道:“汝痴人!”茉利夫人知道“我把这罐蜂蜜送给佛陀,请你们带回去,佛陀知道这个真正恭敬的供养不应该是这样子的,应该是亲手供养才对,这么做应该是有其他因缘的”,所以佛问了一下因缘,知道这几位是有一些身语威仪方面不到位的事情,然后就有所呵责,也有所规定,有一条戒的制戒因缘是这样。

她做的这件事善巧吧?大家以后跟居士们说这些事情的时候,不是说不可以表达意见,佛法什么时候那么霸道了?有一些人把恭敬当成了钳制——思想钳制,佛法不是这样的。真诚护法,当然有他表达的渠道和方式、方法。

依佛制,没有逐出僧团以前,犯了罪,国法也不能随便处罚。遇有诤执,国王也只能依律来表决,不能以自己的意见来决定。否则,只有造作毁辱僧伽的重罪,或反而增加僧众的诤执。 

在当时的几个大国是有这样的情况,本来应该是死刑的,人家一看,你是个出家人,就不追究了,盗戒就是这个因缘制的。依佛制,处理的责权还是属于僧伽,让僧事僧决。



还有,凡是出了家的,就成为僧伽的一员。你不要多生分别:年高或者年少,男众或者女众,博学或者浅学,精进或者放逸,持戒或者犯戒,老乡或者外籍。

这是对在家众说的话:对于所有的出家师父,他们既然现了出家相,确实是如法出家了,就是僧伽的一员,不要再多生分别,因为对于三宝弟子,皈依僧宝就意味着:

凡是僧伽的成员,都应尊重恭敬,一律布施。

是这样的。这是因为佛世的时候,比丘们的衣食是直接有赖于信众的,所以谈到恭敬僧宝的时候,衣食方面的供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主要体现。

因为僧伽犹如大海,有大龙也有鱼虾,有藻苔也有珍宝;大海是不加简别,一样含容的。

说到这里,我讲一件佛亲身经历的事情。有一天晚上,天帝释要来佛这请问佛法,佛事先知道了就没睡,一直等他。也不要奇怪天人为什么在夜里来,因为天上时间跟人间时分是有时差的,主要表现在时间流速的差别,怎么说?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昼夜,对吗?在古人那不懂,觉得这个事情怎么可能呢?所以觉得很神奇。今天人们对于时空的本质,认识更深刻了,像相对论里,就谈到时间的相对性,时间是跟运动系有关系的,没有一个一般人头脑中在整个宇宙各个地方流速均匀一致的作为统一尺度的时间,没有这回事,这只存在于错误的想像中,真正缘起的时间不是那样的,这里不去多说。

佛就在经行路上来回经行,等待天帝释的到来。佛没有去睡觉,你觉得佛的侍者能去睡觉吗?那个时候佛的侍者叫那伽波罗,他并不知道天帝释要来请法这回事,也就只好随着佛在那边等,当时他大概还年轻一点吧,觉得“佛总在这经行不回去,我也没办法回去睡觉啊,我怎么才能让他回去睡觉,我也好回去睡觉呢”?他就开始想招了,突然想起当地民俗里总拿一种鬼吓唬小孩:“别哭了,再哭谁谁就来把你叼走了”,然后自己就找了一件长毛的东西披在身上,在佛走到经行道尽头的地方,他突然就跳出来,张牙舞爪的,装鬼吓唬佛,希望把佛给吓回去。佛经行时,眼睛基本是稍微向下垂的,他这跳出来张牙舞爪的,佛就抬眼看一下,然后目光又垂下来继续走。我不知道他当时咋样?是不是还继续张牙舞爪,还是就站在那蔫了?

这个时候天帝释正好来了,看到这件事就问佛:“世尊呀!僧众中怎么也有这样的人呀?不仅不尊重人,还这样吓唬人。连世间有修养、举止庄重的人都不会这样,自尊自爱、慈悲体恤别人的人都不会像这样去恐吓人,他怎么会这样呢?”佛说:“僧众如大海一样,是无所不包的。应该说什么样的人都有,但是在这一味的佛法中,只要他们肯去修行,都可能得圣道。”不仅仅是一样地都包容,还藏污纳垢呀?不是!是大家只要按照佛法去学去修,都有可能证入圣道。佛这话可不是虚言,后来,吓唬佛的这位也成了阿罗汉。这是举律藏里的这件真事来跟大家说一下,佛本身也是这样说的:“我众如海”,僧众像大海一样,是包容万有的,可是,虽然是包容万有,但在一味的佛法中,都可以证入圣道。问题是,对于一般的信众,有时也意识不到这是自己贪嗔或者我慢的烦恼在这样一些因缘下在运作,只是认为外境或长或短,或圆满或不圆满,在这个上用心了。所以论里说:



然世间尽多是这种人,或重持戒的,或重禅定的,或重念诵的,或重威仪的,或重义学的,就此妄生分别,说长说短,某优某劣,拥护谁,反对谁。

这个世间,我看僧中的不同意见,出家师父的表达往往还比较含蓄、有分寸,反而是这些在家的信众们,觉得自己真理在握了,像急先锋一样冲在前面,大砍大杀!不知道各位接触过网络佛教没有,我是在中文网络佛教出现的那个时代就开始接触的,这十几年来中国网络佛教上的事情也是很多,我看基本上都是在家众在折腾。

这里,确实是因为每个人的根性不一样,或者是自己的偏好不一样,对于佛法的认识也不一样,所以自己所重视、所认同的也就不同,由此,就有种种的拥护和反对。实际上,这个人在这个阶段跟这一类比较相应,那是正常的,但是你也应该对于其他的情况有所认识,不要一味地排斥,特别是对于僧众。你对于佛法可以有抉择,但是对于僧众,从护自己皈依的角度等等,也要注意。

信众们!切“莫”心不平等,“衡量僧”伽!僧众的功德,不是一般所能认识的。

多数在家众是不懂出家法的。就算懂出家法,你又怎么知道这位师父的功德如何呢?还不是自己根据一些色、声等因缘做的判断吗?(课间休息十分钟)

今天先说一下课堂的威仪,不仅在教室里是这样,在其他的地方,作为我们出家众,这个威仪都应该是这样,就比如挪桌子、凳子等物体的威仪,不要在地上拖,这两个原因:一个是会出声音,干扰其他人。我们自己如果不去修止观不会知道,有一些人如果平时用功比较绵密、比较细,特别是刚开始的阶段,他的注意力比较容易被周围这些东西干扰。再说了,道场本来是应该清净、安宁的,这些声音都是不相应的,都是“刺”。所以,自己拿什么东西,要轻拿轻放,搬东西也是要抬起来搬,不要在地上拽。这是从护自、护他的角度来说的。护自,自己不要干扰别人,否则既打扰了别人,又给自己制造了违缘。因果是不虚的,你制造一堆违缘给别人,等你想要修行的时候,你看会出现啥。你既然出家了,别管现在想不想修行,总有一天你会想修行的,不是这辈子,就是哪一辈子,别给自己制造麻烦。再说你自己,也要身语意调柔,那样的动作是不太调柔的表现,这从自利边说。从利他边,也要护别人,不要去干扰别人。更重要的是,这样也对常住物不太珍惜,我们对常住物还是要珍惜一些,自己更用心来注意保护。

有一些事情,我们遇到了就说一说,不一定拘泥于课程的限制,因为我们不是在这儿来专门地学一门一门课,然后就毕业了事,我们确切地说,是在为佛教、为众生,也为了自己的安乐,在这儿一起来学修佛法,学做出家人,学做一个能够对自己、对别人、对佛法、对众生真正有意义的出家人,所以这些事情,是我们出家事,要说一说。上一节课讲到:



信众们!切“莫”心不平等,“衡量僧”伽!僧众的功德,不是一般所能认识的。例如一般的偏重老年,轻视少年,不知“生年上座”只是皮皴cūn发白,只是六根衰朽,想贪着受用而不能,与佛法功德有什么关系呢!

有一句话怎么说?“和尚还是老的吃香”,实际没有什么别的功德,就是把年龄养大了,够长寿,但大家都觉得这个老和尚了不起。佛法功德,可不是看年龄大小的,有没有七岁的沙弥阿罗汉?都是有的,所以在这方面不能以貌取人,不能以年龄取人,你拿什么取人,都是挂一漏万,都是不准确的。因为那种无漏的功德,不是一般的凡夫所能够认识觉察的。这些,只有对法有深切的认识之后,才可能有所体会。作为一个对法有深切把握的人,包括如果跟对方做一些真诚的交流,通过问一些问题,还是可以做一些判断的,《阿含经》里就有关于“圣者判断”的记载。刚才我举到那伽波罗装鬼吓唬佛这件事,他后来也证了阿罗汉,从他这个经历看,这说明一个出家人,在他没有真正踏入法的旅途,当他没有真正踏破那一关的时候,他也可能是轻浮的、躁动的,也可能不那么庄重。从这个意义对于在家众来说,不能只从这些来判断一个出家人,因为对于一个修行人,他的转变很可能就是在一瞬间发生的,所以不要用一个固定的眼光、固定的评价来看待一个人。

学僧:什么叫作生年上座?

就是指年龄大。佛教是有上下座的,就比如说在斋堂坐,不是有一个前后的顺序吗?坐在前面的,越靠上的,这个叫上座。当然佛世的时候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排的次序,是按照僧腊,也就是夏数,安了几个居,有几个夏,这样来排顺序。不是靠着生年,不是靠着今年八十岁,这位老和尚、老师父就靠前坐。生年上座,就是单纯指的年龄大,看起来像一个老和尚,但是实际上他未必是“老和尚”。这里特别强调了这个,对于一般的在家信众来说,是要有所认识的。

这说到别人怎么看我们。另外要说到的是,各位道友!你们是怎么看自己的?有没有被自己过去内心中对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那种印象,形成了困缚自己的一个牢笼?其实也就是内心深深地觉得:“我这样的人,不可能。”如果你内心深处有这个感觉,会怎么样?自己总觉得“这件事对我是不可能的,圣道跟我是没什么关系的。我这样的人,过去那么不堪,或者干啥啥不行的,我怎么可能怎么怎么样呢”?这就叫作“被自己的过去,锁住了自己的未来”!所谓的“你怎么样”,那已经是过去的因缘了。你过去做的善恶业,是要自己来承受,但是你又没有造五逆重罪,又不障碍你这一生证道,这说明你今生还是有可能证道的。造了五逆重罪,那赶快要多修善法,过去越是造罪多的,现在越要玩命地修善法,为什么?好让自己未来的苦报不那么厉害。如果没有造那么重的罪,那正好修善法,向于清净解脱。不要觉得“我过去那样,就不可能”,那伽波罗那个样子,天人都看不过眼,那如果佛也是觉得“他就那样,我就不教了”,那你觉得那伽波罗后来能在佛法中证得阿罗汉吗?



一方面是说对于在家众,不要轻看了任何一个僧人。反过来,对于我们出家众,特别是诸位年轻的道友,也不要小瞧了自己,不要看扁了自己,不要把自己从内心深处就打了一个红叉——“我不行”!我为什么不行?我不努力是绝对不行,只要做了正确的努力,正精进具足,用八正道做自己成道的支因,那我为什么不行?刚才同学问的问题非常好:怎么证圣果?怎么证预流?你这些因缘具足了,预流就有份。包括大家都听过“八正道”,八正道是什么意思?成就道果的八种支因,从正见一直到正定,你只要具备了这八种支因,你证道是应该的事。同学问的这个问题有点早,因为这还是在“抉择皈依”的问题,等到我们后来学到三乘共法的时候,就明确地讲到“向于解脱,应该怎么修行”,所以更多的精彩还在后面,留待将来。

在这里是要跟大家说那伽波罗那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佛的广大胸怀,对于众生平等的慈悲和普度,也不仅仅看到僧团是这样的山容海纳,又能导归于清净,更应该看到:我们每一个人既然出家修道,就都有希望,不管我过去曾经是什么样子,不管我现在是什么样子,希望每个人都有。有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谈佛法的信心,谈来谈去都是人格神一样的信仰,这叫什么信心?这跟神教的信心差不多,就是把上帝换成了——或者是佛陀,或者是某位祖师,或者是某位师父,或者是某位上师而已,有什么区别?真正对于佛法的信心,是认识到了生命是怎么一回事,佛法是怎么样来根本地改变他,这里边有我的份,我这样做也绝对可以,我只要这样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一定有我的份,这叫作对于佛法、对于三宝,有了真切的认识,有了真正的信心。

刚才通过这样一件佛法里真实的事情,给大家多说了两句,你只要仔细用心去体会,会给你带来好处和利益。







光明讲堂

依下能起上  依上能摄下

随机五三异  归极唯一大

不滞于中下  亦不弃中下

圆摄向佛乘  不谤于正法


图片来源丨网络



光明讲堂
佛法学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