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
著
成佛之道
特别是我们如果真正过如法的出家生活,所需很多吗?我们吃顿饭,饿不死就可以了。甚至说这口饭都不是必须得吃的,实在没有因缘,该饿死就饿死吧。肯过这样的生活吗?这是真出家生活呀!你不饿死,吃得饱饱的,撑死就光彩啊?我看出家人困顿而死,要比撑死光彩得多。如果有人问起:“某师父是怎么死的?”他行脚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五百里没有人烟,结果饿死了。“某师父是怎么死的?”吃太多,营养过剩,然后结果怎么样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家人更是这样,死是每个人必然要面对的,逃避不了的事情,那就要考虑:“我这一生的所作所为,是为死后的事情加分还是减分?是导致利益还是增长过患?”要有这样正智的抉择。
甲二 皈敬三宝
乙一 三宝内涵
丙一 赞叹三宝
丁三 赞僧功德
戊二 僧伽功德
敬僧莫呵僧,亦莫衡量僧,
随佛修行者,住持正法城。
印顺法师说得很明确,这一颂特别是为在家的信众说的。长行说:
僧宝为皈依的对象,所以特为在家的信众,说此一颂。
虽然是为在家信众所说,那我们作为出家人,有没有皈敬三宝的必要?我们如果离开了皈依三宝,是得不到沙弥戒的。大家知道沙弥戒的得戒是在什么时候吗?是在正授沙弥戒,说三皈依的时候得戒的,后面十戒只是宣戒相而已。五戒、八戒、沙弥十戒,都是由三皈依得戒,所以如果没有三皈依,谈什么五、八、十戒呢?比丘戒虽然是在比丘僧中白四羯磨得的戒,但也是以皈敬三宝为前提的,如果没有皈依三宝,求什么具足戒?
所以这里,不管是在家出家,都应该重视,只是对于在家众,需要额外地、特别地重视。长行说:
在家的信众们,应该尊“敬僧”伽:
先说“敬僧”——尊敬僧伽,表现为什么呢?
或是内心的诚敬;或是语言文字的赞叹;或是身体的礼拜。
这是身语意三门的恭敬:内心的诚敬,语言或者文字的赞叹,身体的礼拜。这是身语意上表达的恭敬。
禀承僧众的意思,为比丘僧服务;随僧众所需要的,随分随力,以衣服、饮食、医药、床敷、日用品来供养。
这些都是敬僧的具体表现,从内容上都可以说成是对僧众的供养:有的是为僧众服劳,用自己的服务来供养,比如今天做义工这些事情,有的是用这样如法的四事用品来供养,这都属于供僧,都是对于僧众恭敬承事的表现。
这里谈到一件事——“随僧众所需要的,随分随力”,真正需要是一回事,自己能力大小是另外一回事。“随分随力”有两层意思:一个是随自己财力的支撑能力,另外一层意思就是随自己心的堪受能力。这是常常强调的,不要做过头事。尤其我们作为出家人,要注意,在家人供养我们,不要觉得多多益善,要考虑他能不能承受。对于在家人,僧众当然是他的福田,他现在的供养,不管是身体的服劳,还是如法四事用品的供养,从功德果报上来看,那真是舍一得万报,这个确实是。不过,每个人现世财力、物力的能力,必定有现实因缘的限制;另外,自己惠舍的心有多强,或者悭贪的心有多弱,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随自己心的欢喜,布施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呢?对于布施的人来说,应该不会显著地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其次,应该不超过自己财力和心力的限度。
如果他这个布施显著影响到了他的生活,比如他自己心可能很猛利,对于佛法认识很深,觉得世间这一切都是不坚实的,财产这些东西更是镜花水月一般,这样无常的东西,我能够在僧众福田中,播撒下福德的种子,做我未来世,不管是福德的因缘或者菩提道的资粮,这都是太划算了,我哪怕这一生粗茶淡饭,都愿意用我自己90%以上的资源来供僧。有的人真是这样。但是有时候可能会有讥嫌。人家说:“你看他学佛学的,从前衣着鲜亮,现在你看那身衣服,我看他十年没换了,过得也就比讨饭的强点。可不能学佛,一学佛都成这样了。”
这就是让自己生活受到了显著影响。这个情况下,就算他本人内心可以堪受,一个如法的僧团都会保护他。佛世的时候有这样现实的情况,这一家夫妻两个都证了有学(从“须陀洹向”到“阿罗汉向”之间的这七个阶位都叫有学。须陀洹又叫初果,在初果之前有个初果向,指的是没到初果,在向于初果的状态,这也是圣位,因为他马上就能到达初果,乃至一直到四果向,都叫有学),都是有学圣人,内心中常常充满着正确的智慧观察,看财物这些真的是无常可坏的,没什么坚牢,也没有什么真实意义,用它来换取后世的安乐,那实在是太划算了,悭吝的心很微薄,所以两个人过得很不成样子,但是在布施僧团方面不遗余力。这个时候,外面人真就有讥嫌了:“你看他们学佛学成这样了。”僧团为了保护他们,避免讥嫌,就做了一个“学家羯磨”,就是说我们都不到他家去乞食了。因为佛世的时候,比丘过的是乞食生活,完全依托于外缘,不做蓄积,不自给自足,这是出家人向于离欲的生活(课间休息十分钟)。
刚才讲到一件事,还没有讲完它,我来接着把这一件事情讲完,让大家来看一看,我们真正如法的僧团或者出家人,是不是营取无厌、多多益善?这件事是佛世时候的一个因缘,有学家(就是夫妻两个都证有学果)尽自己所有来供养僧众,自己生活确实受到了显著影响,这时候就有其他人讥嫌,于是佛制僧团,可以对他们家做所谓的“学家羯磨”。这个“家”就是学家,他们家有这样的有学人,供养僧团不遗余力,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外界的讥嫌,而僧团因此就做个羯磨。一方面为了保护他们家,不是惩罚,是为了保护他们生活不致太困顿;另外,不致于让别人因此而讥嫌他们、讥嫌佛教。所以佛制僧众不到他们家去乞食以及其他用品,这样制是对他们的保护。这个家庭因为没有了布施的因缘,过一段经济生活又恢复了,这个时候他们就祈请僧团解开这个羯磨,大家还可以去他们家乞食,或者是乞其他必要的四事如法用品。
我们如果不去学,这些细致的事实,你是不会知道的。如果不知道,这里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你就一时体会不到。如果能体会到这些,你可能会思考得更多,把握上也会有所不同。
学僧:您好,法师!那须陀洹(初果)要怎么做到呢?
问得很好!大家如果学习佛法,不是为了实践,不是为了向于圣道,毕竟差了几层。这个问题我很喜欢!须陀洹怎么做到?也就是,怎么才能证得须陀洹?简单说就四句话:“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就是佛说的“四预流支”。“预流”指的是预入圣者之流,也就是预流果——须陀洹果的义译,也就是初果。“支”指的是支因、因缘。佛说,要想证得初果,有四种因缘必须要满足。哪四种因缘?
“亲近善士”,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亲近善知识。必须得是真善知识(真的通达佛法的义趣,也能善巧地引导),不是假的善知识。现在这个时代,我不知道哪种比例大,你们自己去抉择。善知识的功德相是有若干种的,我们下一章的内容就是“闻法趣入”,里面必然要提到善知识,到时候再细说。亲近善士之后要做什么?从善知识那里学习佛陀的正法、律,这叫“听闻正法”,从认识上开始扭转。先通过听闻正法获得闻慧,然后“如理作意”,内心要开始转变——“听闻随转修心要,少力即脱生死城。”如果自己听闻佛法之后,“啊,原来是这样的,我终于知道了”,这是学佛人的一种普遍现象,道理明白了,然后该怎样还是怎样,过去怎样的身语意,现在基本还是那个样子,那你为什么要学?我们听闻了,真正了解了之后,要按着这样去做。从哪开始做起?内心的如理作意。
在我们没有听闻正法之前,没有懂得真正的修行之前,我们基本就没有如理作意,我们有的都叫作非理作意。什么叫如理作意?如其本然地去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去运作自己的心,这些都叫作如理作意。什么叫非理作意?我们的认识与事实(缘起的现象与本质)不符合,我们这种认识是非理的。与事实不符合,这叫非理。我们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在这样不正确的认识基础上,心不正确运作,这叫作非理作意。比如我们把无常的计执为常的,苦的计执为乐的,不净的计执为净的,本来没有我计执有个我,这些就是非理作意,你哪一天离开了这四种颠倒呢?这就是非理作意。反过来,你这样如实地观察、修习,这就是如理作意。
“法随法行”,人们往往有两种解释:一个是随着佛所说的法,如说去修行,这是常见的一种解说。另外一种解说是更善巧的,也就是“法随法”,一个法接着另一个法,又叫“法次法”,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有次第地修行。这四预流支说的是纲要,如果这四种都满足了,预流果有份。
这是大框架性的问题,是个战略性的问题,我们当然要解决,我以后更希望听到同学们,在大框架了解了之后,问一些具体用心的方法。这个前提我说了,是在大框架清楚把握的前提下,如果大框架没有清楚把握,直接就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对治,不是不好,但不是很善巧。善巧的修行,首先是战略清晰,然后在清晰的战略下,清清楚楚地知道:我现在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具体应该怎么做。
四预流支:“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四个因缘,就可以使一个生死凡夫预入圣流,成为圣者的一分子。不过很多人就注重前面两句:“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在今天这已经是好样的了,能够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众生的利益,去亲近善士、听闻佛法,尊重善知识,然后也尊重法、学习法,在今天已经很难得了,但是真正对法的尊重,是了解了就结束吗?佛法从来不以懂得、了解为终点。懂得了、了解了,不是终点,反而是开始付诸于实践的起点。如果没有落实于身心的实践,佛法能够发挥它令我们断惑证真的功能吗?能够实现它令我们离苦得乐的价值吗?不可能。这些,必然要依于我们付诸于身心的实践,所以“如理作意”是非常关键的四个字,在前面“亲近善士、听闻正法”的基础上,把所学化为自己内心的运作,从内核里开始发生变化。具体怎么如理作意?你现在不清楚,正好要学。学到之后,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那两句话,叫作“听闻随转修心要,少力即脱生死城”。如果你听闻正法之后,心能够随着法如理作意来运作,通过这样次第地修习,不需要太过于劬劳,不需要费多大力气,就可以脱离生死的牢城。
因为我说到学家羯磨,谈到了须陀洹果,同学问了这个问题,那就说说。不过这个话题是属于分支性的问题,我们把话题再拉回来,还是说到刚才在家众尊敬僧伽,除了身语意的恭敬之外,还可以用自己为僧众服务的方式,或者随僧众所需,四事供养的方式,来供养僧众,这些都是表达对于僧的恭敬。我刚才特别强调了在家众供养僧众应该注意的事——“随分随力”,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你财力有多大,心力有多强,这两个都是要照顾到的。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不要做得特别过头,这会导致自己的生活陷入困顿,不仅使自己或亲人受到影响,还会导致其他人的误会或者讥嫌,佛认为这样是比较合适的。佛认为在家众,还是要基于自己的正命,凭自己的智慧和辛劳获得相应的收入,来过一个比较体面的生活,佛对于在家众的引导是这样的。
所以,在家有在家的修行方法,在家有在家的规范和样子,不要拿出家这一套去往在家人身上套。不管是在家众本人,还是我们出家众引导在家众,你不要拿着出家修行这一套去引导在家众,你首先应该学一学佛是怎样引导在家众的。你不能说去引导人家,我是怎么修行,就怎么去教人家。你是出家人,是要修离欲行的。人家夫妻两个本来过着日子呢,你去教:“来,教你俩不净观。”这就有点不善巧。你还不如说:“来,教你们慈心观。”这就善巧一点。我们汉传佛教的很多在家众,不知道佛陀有适应于他们的一些特别教诲,什么事情都学着出家师父,一个表现就是出家师父不是上早晚课诵吗?他们在家也叮叮当当敲着唱,没有必要那样。
我们出家众这边,如果人家居士发心做很大的供养,我们不是说只能够有接受意图,其实也应该对人家多一些体谅:“你的生活可以吗?会不会受影响啊?”包括教导居士关于布施这一方面的时候,告诉他们要有度,以什么为度呢?不超过自己的心力和物力的承受范围,以当时心里欢喜,事后想起来心里还欢喜为度。如果这个人,他就算有十万块钱、一百万块钱,但是只要超过五十块钱的布施,他心里就难受,那他哪怕做一块五块的功德也叫修布施,不要说多多益善,要善巧,这样,他的善法能增长;要不然,一次搞伤了,再也不来了。不光是他再来不来的问题,是他心里对佛法,从此之后可能就有了一种恐惧甚至是厌恶的态度。你觉得合适吗?不是别的,断人善根啊!你本来是应该让他在这里善法增长的,结果从此以后远离了,那他善法还怎么增长?所以佛陀是最善巧的,佛陀的智慧是谁也比不了的。不要说“你这个布施功德很大呀”,光顾着这个好,还要考虑对他生活有没有影响,然后也要告诉他应该以自己心力、物力为考量,以自己当时和事后能保持、增长欢喜心为度,这是更重要的,多少不重要。
特别是我们如果真正过如法的出家生活,所需很多吗?我们吃顿饭,饿不死就可以了。甚至说这口饭都不是必须得吃的,实在没有因缘,该饿死就饿死吧。肯过这样的生活吗?这是真出家生活呀!你不饿死,吃得饱饱的,撑死就光彩啊?我看出家人困顿而死,要比撑死光彩得多。如果有人问起:“某师父是怎么死的?”他行脚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五百里没有人烟,结果饿死了。“某师父是怎么死的?”吃太多,营养过剩,然后结果怎么样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出家人更是这样,死是每个人必然要面对的,逃避不了的事情,那就要考虑:“我这一生的所作所为,是为死后的事情加分还是减分?是导致利益还是增长过患?”要有这样正智的抉择。我们真过如法的生活,所需不过是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这些如法的四种资具而已。就算今天有出行,也就是这些出行的车票、机票而已。还有什么其他的呢?哪有那么多要求?应该让自己在生活方面简单一些、俭省一些。当然了,不是说我们就不能接受人家好东西的供养,那未免是另外一种偏执。人家确实有财力、物力,也有心力,这个供养对他也不造成什么重大影响,那他欢喜心供养,你为什么不接受?当然了,说的是如法的,可以接受;不如法的,坚决不接受。就比如说手机这件事,在不超过这位居士心力、物力,也没有对他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说什么也要供养你好的,你又推脱不掉,然后你照顾他,为他培福田,这个时候接受,还说得过去。如果给自己张罗个好的,这不是出家人的本份,你给自己张罗一个好手机,干嘛呀?还好,在佛学院期间不让用。不是说我们僧众如果受用好的就一定意味着堕落,但是对于我们僧众来说,如果外边不是很主动很恳切地布施我们的时候,我们自己就不要去张罗这件事,否则离道甚远。
对于僧众,千切不可生轻慢心。近代中国,信佛信法、敬佛敬法的还有,而信敬僧伽的实在太少。
这个问题,包括为什么在这出现这一个偈颂,其实都是有因缘的,所以法师在这里也把这个因缘说出来了。什么因缘呢?“近代中国,信佛信法,敬佛敬法的还有,而信敬僧伽的实在太少。”在民国是那样,在清末也是那样。法师本人就是那个时代的人,他当然看到很多。包括民国的时候,有一些居士团体,也在研究佛法,也做了一些佛法的工作,但是确确实实出现了类似我们后来说的“二宝居士”的情况。也因为这样一部分因缘,所以在皈敬三宝这里,在僧宝这儿,法师特别强调了对于僧宝的尊重、承事。
或是但敬皈依师,或是敬一二人,三宝的皈敬不具足,难怪佛法的希有功德,不易生长起来。
前面说的是“二宝居士”,现在说的是,有的人虽然也知道信敬僧伽,也只是偏重于信敬自己的皈依师,或者是敬那么一两位跟他有什么特别因缘的出家师父,你这叫作个人的亲近,或者是个人的崇拜,而不是对于僧宝的普遍恭敬,不是对于僧宝的皈依。正是因为在皈依方面有缺失,所以“佛法的希有功德,不易生长起来”。为什么?因为这样的心背后是有很多烦恼相俱的,有嗔烦恼,有慢烦恼,而且很坚固。不仅在家众这样,出家众也一样。在学院的学习,如果你做不到“尊师重道”这四个字,所得一定鲜少。就算是学,也可能不容易真正学到心里。反过来,如果你尊师重道的心很殷重,那讲过的内容可能更容易忆持得住,而且也更不敢对于这些教诫有所逾越,这都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
光明讲堂
依下能起上 依上能摄下
随机五三异 归极唯一大
不滞于中下 亦不弃中下
圆摄向佛乘 不谤于正法
图片来源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