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
著
成佛之道
在这一方世界,你指望这一生成佛,原理上不可能。这个世界还有佛有法,虽然佛入灭了,但是法还在,“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佛的法身还在。那你说:“我这一生都成不了佛了,那我还修行干啥?”谁说成佛就是一辈子的事?论里说“阿罗汉的成就,最快三生,最慢六十劫;辟支佛的成就,最快四生,最慢一百劫”,都是需要时节因缘的,都是需要过程的。佛呢?三大阿僧祇劫是通历。什么叫阿僧祇?1个1后面有51个0,叫阿僧祇,时间单位是大劫。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无数的生死中,为了利益有情而行菩萨道。正是因为因地是这样了不起,所以他的果上才特别殊胜。
上面我们学习了总别皈依:“三世佛无量,十方佛亦尔;悲愿来浊世,礼佛释迦文。”下面接着学习“实等权别”:
甲二 皈敬三宝
乙一 三宝内涵
丙一 赞叹三宝
丁一 赞佛功德
戊三 实等权别
智圆悲无极,断障无余习,
三德等究竟,方便示差别。
这是特别说明佛陀的功德有哪些,以及诸佛之间功德通别的问题。下面长行里有段话非常重要:我们皈信佛,不是迷信,也不是为了与佛有什么同族等关系。佛教徒是,谁能圆满一切功德,我们就皈敬谁。真能究竟圆满一切功德的,唯有佛,所以我们要皈依他,不皈依外道的天神。
这一段话应该是总标性质的话,我个人意见,这段话可以作为赞佛功德的总标,可以把它放到“正法以为身,净慧以为命,智月朗秋空,礼佛两足尊”这个偈颂下面,作为长行第一段。因为前面首先说了为何皈依,现在接着说向何皈依,也就是抉择皈依的问题。说了世乐非依、外道非依之后,接下来就要抉择为什么三宝可以为依为怙?主要是因为功德,在这里就应该把这段原则性的事情交代一下。这样的义趣,前面我有讲,不过论里是放在这里说的。在正述佛陀三德的时候来说这个义趣,当然也很好,不过我个人觉得,这样整体原则性的话,放在前面可能会更好点。为什么以三宝为皈?就要说到三宝功德。因为我们是以这样的功德来判断的,谁有这样的功德,我们就皈依他,而不必说一定要叫“佛”这个名字,我们是看功德来办事的。“佛”是汉语的一个发音,难道梵语或者印度当时的话,发的真是“佛”这样的音吗?不是吧。是英文Buddha那个发音更接近。那我们今天听起来,跟汉语这个“佛”字也不像啊,那是因为刚开始音译“浮屠”等等这些,当时的语言发音还是像的,不过现在被简略就不像了。所以,不在于叫什么名字,而在于他有什么样的实质,有什么样的功德。这段话很重要,大家划要起来常常品味。
举一个世间的例子来说,就像不是每一个科学工作者都能叫科学家一样,要满足一定的水准条件,得到大家的公认,而且有重大的影响与贡献才能成为科学家。同样,任何一个人,只要具足了这些功德,他也就是佛,我们就皈信他。所以,就像科学家一样,佛是对于一类满足这样条件人的通称。在《俱舍论》的开篇有一个皈敬颂:“诸一切种诸冥灭,拔众生出生死泥,敬礼如是如礼师,对法藏论我当说。”《俱舍论》全称叫《阿毗达磨俱舍论》。其中“阿毗达磨”是音译,意译为“对法”;“俱舍”也是音译,不是意译“什么都舍弃”的意思,很多人是这么理解的,听着就不想学,其实“俱舍”的意译是“藏”;“对法藏论”也就是“阿毗达磨俱舍论”的意译。
这一颂所表达的义趣跟刚才那段话是一致的。“诸一切种诸冥灭”,这是在形容佛陀的功德。这里说明了两件事:“一切种冥”和“诸冥”,“一切种冥”对应的是“不染污无知”,“诸冥”对应的是“染污无知”。分别是什么意思呢?诸冥,就是所谓的染污无知,因为对于法不如实知,而生起的种种颠倒执着、贪嗔痴等等,这些叫作染污无知。不染污无知,所谓的一切种冥,是怎么回事呢?我常跟同学说,一个阿罗汉不懂得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他完全可以解脱生死;不懂得星星为什么在眨眼,他也完全可以解脱生死。对于那些的不知道,不是构成他生死流转的因,也不是他以后受异熟苦果的因。但是染污无知,使我们生起贪嗔痴的这些,是造成未来苦果的因。
这里是在说,有一类人是灭除了一切的不染污无知和一切的染污无知。要知道二乘的无学果——阿罗汉或辟支佛,只是尽灭了染污无知而已,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贪嗔痴等烦恼,但是那些不染污无知是没有尽灭的。我用这种直观的话说就是,一个人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障碍他可以尽断烦恼,解脱生死,这样的人就是阿罗汉、辟支佛。但是,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知道星星为什么在眨眼,那也是一种无知,是不染污无知,但这不会招生死,是一切种冥。有这样一类人,他所有的染污无知和不染污无知都已经尽灭了,而且能够救拔众生出生死淤泥。这是把生死譬喻成沼泽、泥潭,众生陷在其中无法自拔,这个人能用他的悲心恩德来救度大家。这里说了佛陀的三德——智德、断德以及拔众生出生死泥的恩德。
“敬礼如是如理师”是说,谁有这样的功德,我就皈敬谁、皈依谁,这就是我说的义趣。我们佛教徒,谁能圆满一切功德,我们就皈敬谁。那么,对于我们生命究竟问题的解决,什么样的功德才是必须的?别忘了我们最开始的抉择皈依,我们为什么要皈依?因为生命苦的现实,所以去寻找生命终极的解决方案。那么,我们要寻找的,人也好,天也好,所拥有的功德应该是能够帮助我们去解决生命究竟问题的。如果他不能帮助我们解决生命究极问题,那他这个功德对于我们没用,我们也不必去皈依他。那这个人需要具足哪些功德,才对于我们出离生死,解脱一切苦,是必须、必要的呢?他要有智慧,能够如实地知见这一切。他自己要通用他的智慧实证给我们看,用他生命的实践证明给我们看,这样确实可以断除苦痛的因,能尽断一切烦恼,尽除一切染污。前面说的智慧是智德,后面说的尽除一切染污是断德。他光有这样的智慧和清净的断德,但他一点悲心也没有:“我不想教你,你怎么求我也没用,你如果能把整个三界端过来放我的眼前供养我,我都不看一眼,想教没门!”这有用吗?那他前面两个功德,对于我们解决生命究竟问题有用吗?没用了吧!他的好是他的好,永远跟我搭不上关系,我永远也到达不了,那你皈依他有什么用啊?我们是要寻找生命究竟问题的解决方案,才要去寻求皈依的。所以这个人他还要有慈悲心,他要没有悲心不肯教我们,他自己千好万好,我还是原地不动,啥也干不了,那就没用。他还要有悲心。所以这三方面的功德都是必须的,不论是《俱舍论》的皈敬颂,还是我们这里说的“智圆悲无极,断障无余习”这样的赞叹,都是从这三个方面说的。
为什么皈依佛的时候,要赞叹佛的功德,要认识佛的功德?乃至为什么要从这三方面来说明佛陀的功德圆满?道理我交代了,大家有没有清楚明白?这方面大家从前可能没有去思择考量,一看到赞佛功德总是很欢喜,但是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脉络性的观点。这部论,我一直赞叹它的好,你看看就讲一个“皈依”,讲的好不好?其实深处可以很深,只是没有展开而已,留待以后去学。当我们对于法有更深刻认识,对于三宝功德也会有更深的了解。下面来看长行:
再依古代圣者的赞佛法,以三德来赞佛。
“赞佛法”是指赞佛的方式、方法。现在是依古代圣者赞叹佛的方法,从智德、断德、恩德三方面来赞叹佛。先说断德——
佛的“智”慧,究竟“圆”满,不但觉了一切法的本性,也觉察一切法的特性、形态、作用、关系等;
从这句话能看出印顺法师特别慈悲,没有给我们掉书袋、搞名词,直接用大白话来说的。你能够看清楚它的意思吗?你觉得很了解了是吗?那我把他省略掉的“书袋”再捡起来抖给大家。这两句话用佛教的术语怎么说呢?“佛是尽知一切法的如所有性、尽所有性”,有没有发晕?怎么样?印顺法师把你们讲明白了,同样的内容我再给你们讲晕!如果讲晕了,就说明你没真明白,刚才那个明白是自己以为明白了。我讲出来了,就是让大家重视一下!他老用白话讲,包括前面正法这些,我都反复强调了!以后你学深入了,再回来品味。
“觉了一切法的本性”:作为认识对象的这一切法的本性叫作“如所有性”,能认识的被称为“如所有智”。因为我们是专业学佛的,摆脱不了这些。一般老百姓、一般的在家学佛可以不了解,你们是要荷担正法的,语言上的这些名言体系的障碍要能突破,所以我写一下:“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相对应的是如所有智、尽所有智。”从法的方面,也就是觉悟的对象来说,一切法的本质叫作如所有性;对于被认知的对象——诸法来说,一切法现象上的东西,比如说这一切现象的特性、形态、作用、关系等等,从法的角度来说,从对象的角度来说,叫作尽所有性。能够了解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的相应智慧,分别被称为如所有智、尽所有智。
简单来说,对于法,本质的如实了知,是如所有智;对于法,现象的如实了知,是尽所有智。法如实的本质叫如所有性,法如实的现象叫尽所有性。一个是作为圆满佛智认知的对象,称为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也就是法在本质和现象方面的如实相,分别叫作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相对应能了知的智慧,分别被称为如所有智、尽所有智,分别如实地觉照法的本质和现象。我这样两边对说,大家能把握吧?你再回过头来看这句话,就不会觉得浅了吧?所以要想让大家不生起轻慢,就要搞两句文言,说白话大家就轻慢了。
觉了现在,也觉了过去、未来。
所谓的三明六通里面有宿命通、天眼通。宿命通见过去世,天眼通见诸众生未来死此生彼。
从种种方面,觉了一切法的种种相,所以佛名一切种智。
“一切种智”,在一些经典中或一些翻译中也被称为“一切智智”。
众生的苦痛,不能解决,无非是愚昧作怪。
“愚昧”就是无明。法师慈悲,能不用名相就不用名相,直接把名相的意思给说出来。就像上面“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一样,很多人一听这话就觉得很高深,不明白什么意思,只是觉得很厉害。
佛的智慧圆满,所以不但自己解脱,也能以无量的方便善巧(智慧的妙用)来解脱众生。
特别说了“无量的方便善巧”本身就是“智慧的妙用”,这就是为什么他把这个归到智慧里。为什么说“悲智双运”?要是让你来看的话,他不仅自己解脱,还能用无量的方便智慧解脱众生。用无量的智慧方便解脱众生这一方面,难道不是悲德吗,为什么放到智德里说?看到括号里的意思就知道了,他如果没有那些智慧的话,就没有这种方便善巧的可能,所以他把这个放到智慧中说。
这里要说开来,话题就深了。在研究生班上课的时候同学问了一个问题:辟支佛为什么不能说法?辟支佛生在无佛世界,佛法已经尽灭了,“若佛不出世,佛法已灭尽”,这两句是《中论》里的话,这种情况下是辟支佛出现于世的时机因缘。这个人因为宿业因缘圆满了,这一生就是势不可挡地要解脱了,水到渠成之事,这一生他就会解脱。一个什么因缘的触动,他自己就觉悟了正法。觉悟了正法,有了这样如实智慧,尽断了一切烦恼,他就是无学。但他又不是阿罗汉,因为阿罗汉是佛的声闻弟子。什么叫声闻弟子?从佛听闻佛法,这是“声闻”的原义或者狭义。只要佛法还住世,我们通过种种手段学习佛法,这些都属于从佛听闻。从佛听闻佛法,这样的弟子所证的无学,就称为阿罗汉。阿罗汉是在有佛有法的世界证的无学,辟支佛是在无佛无法的世界现身最后证的无学,但是他没有建立教法,因为他也没有办法建立教法。他不是能而不建立,是没有办法用语言建立教法引导众生。
那辟支佛怎么给众生说法呢?现神通。讲个目犍连尊者的本事因缘,目犍连尊者为什么神通第一?他过去生曾经做农夫时,一天早上带了中午饭去地里干活,那个世界没有佛也没有法,但是有一位辟支佛。辟支佛也是乞食为生,经过了他的地头,向他托钵乞食。这位农夫当时善根发现,心想“我不吃也饿不死”,就把自己带的午饭供养给了他。说到这,我要问大家一句:你现在是出家人,你要不是出家人,可不可以做到“今天就这点吃的,我不吃了,供养一个出家人或者修行人”?不要觉得这件事情很容易,“舌尖上的中国”,不容易的。那个时候你胃里恨不能伸出两只手来抓一点,还供养别人?所以这件事不容易。但是他这样做,而且还干体力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容易吗?那位辟支佛也没说:“你也不容易,你留着自己吃吧,我自己去找点野果充饥。”你觉得这很慈悲是吧?接着往下看就知道了,真有智慧的人不是这种慈悲。这个辟支佛接受了他的供养,然后想说法利益他,又表达不出来,怎么办?腾空做十八种神变,然后“嗖”地回去了。这位农夫仰面朝天45度角张着大嘴,心里默默发愿“我以后也要做这样的人”。这就是目犍连尊者往昔生种下的佛法因缘,后来在释迦佛法下证了无学,是诸阿罗汉中神通第一。
如果没有这段因缘,他要供养,“不用不用,你留着吃,我自己去找点野果就好”,如果那位辟支佛没接受他的供养,他会有后来的果报吗?所以,只要这个人身心堪于做这种供养,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作为被供养者的功德越大,法行越清净,对方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大,因为说明你是一块好田。诸位!我们每一天安受饮食都是在受十方供养啊。我们寺庙又没有做什么买卖,我们的饮食、日用哪来的?十方信众的供养。你说:“我今天不吃饭还不行吗?”行,你今天不吃饭,那你今天还不用电吗?乃至说你今天不用纸啊?不用牙膏啊?都哪来的啊?要想到,我们每一天都生活在信众的供养中,自己有没有愧对?有没有为了人家的利益,把自己的功德最大化,把自己的身心最清净化?就尽自己现在的能力!
这是说到辟支佛不能够用语言说法,为什么?如果简单说,原因也可以很简单,大家不要以为自己实证了法之后,有了这样的智慧,觉悟了这样的法,好像就应该能够宣说出来一样。实证了这个第一义谛,然后再能用语言施设方便引导人,趋向于它,趋证于它,这需要非常大的智慧方便。大到什么程度?只有佛能,辟支佛都不行。在一切有情中,从智慧上来讲,靠自己能力实现来说,应该说辟支佛是仅次于佛果的。佛也是在无佛世界现生做佛的。我为什么说世间有佛、有法、有听闻佛法,你听闻后现生最高证得的果位是阿罗汉呢?因为这不符合成佛的条件。成佛的条件是,时世无佛,时世无法。一世无二佛,知道吗?时世无佛,时世无法,然后这位菩萨往昔的因缘到这生成熟了,这是他最后生,他最后的这个觉悟是没有师的。你说:“当初的释迦菩萨不还拜过外道师父吗?”外道师父讲的是外道法,只是禅定而已,不是佛法。最后关于佛法的领悟,对于正法的如实知,是他自己用功发起的,这叫“我行无师保,志一无等侣”,他最后世是没有师父的,之前行菩萨道时有。
在这个世间没有佛也没有法,这才有佛出现于世的必要。这个世间已经有佛有法了,你再出现一个干嘛?二日同辉啊?这个世间已经有光明了,你还来当电灯泡有啥意思?因为这个世界是黑暗没有光明的,所以才有佛出现的必要,出现于世,用法的光明来觉照众生、觉悟有情。这是佛跟辟支佛相似的地方,都是无佛世界,没有佛法,也没有师,然后自己觉悟了法。不一样的地方是,佛因为因地的因缘要深厚得多,所以最后成就佛果的智慧也特别不一样,要比辟支佛圆满深彻,智慧的表现上——方便善巧,也要大得多。辟支佛没办法用语言来施设方便,引导人契入离言的第一义谛,佛可以。这就是佛陀功德不共的地方,也就是这里说的“能以无量的方便善巧(智慧的妙用)来解脱众生”。
我如果不说这些,这句话你是不是就滑过去了?没注意到吧?不要不把这个当成智慧,如果佛没有这些智慧,就没有办法说法,也谈不到利益众生,这是佛的方便慧,也是智慧所摄。没有这样的智慧,就不是佛陀。说不出来的是辟支佛,他生起了这样的无漏智慧,就直接解脱生死了。佛陀是能施设教法的,前提是这世界没有佛也没有法。如果已经有了,佛就没有必要出现了。
这里要是往深里引入,就有其他的一些说明:在这一方世界,你指望这一生成佛,原理上不可能。这个世界还有佛有法,虽然佛入灭了,但是法还在,“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佛的法身还在。那你说:“我这一生都成不了佛了,那我还修行干啥?”谁说成佛就是一辈子的事?论里说“阿罗汉的成就,最快三生,最慢六十劫;辟支佛的成就,最快四生,最慢一百劫”,都是需要时节因缘的,都是需要过程的。佛呢?三大阿僧祇劫是通历。什么叫阿僧祇?1个1后面有51个0,叫阿僧祇,时间单位是大劫。你把1个1后面51个0的时间单位“秒”换算成“天”试试,更何况后面的时间单位是大劫。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无数的生死中,为了利益有情而行菩萨道。正是因为因地是这样了不起,所以他的果上才特别殊胜。
前面说“最快三生,最慢六十劫,乃至最快四生,最慢一百劫”,你们觉得根机利钝如何?是不是三生那个是根性最好的,六十劫那个太笨了吧?佛法说,三生成就的叫钝根阿罗汉,六十劫成就的才是利根,原因是他们成就阿罗汉之后的功德大小差很多,舍利弗这样的就是六十劫成就的。所以“贪快图易、好大喜功”,那是凡夫伴随烦恼的心态,我们学佛人要小心,看看自己有没有?很多人学佛都在寻找最快的方法,以为最快就能拿到最大的果报,一切以这个为指导,以为越是能说明这个的就越了不起。这跟菩萨的心态其实是不一样的,菩萨是发心从时空上无尽无量地利益众生,哪有说我尽快把自己保证安全了什么什么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
不要有这种“贪快图易、好大喜功”的心态。而反过来,越是初学,越不知道佛法义趣,越是不知道菩萨道精神的,越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反而像释迦牟尼佛能安心于三大阿僧祇劫艰苦行道的,他还不如我们吗?而我们因为从前都是自利为核心的倾向,这种内在的自我感还是非常清晰、强烈、真实,认识不到它的虚谬,没有智慧相应,所以处处以我为前提,以我的安全感、我的离苦、我的安乐这些为前提,这哪是行菩萨道?以此为前提的,如果修习正确的方法,一定是速趋阿罗汉!如果因缘成熟,最后生出现于无佛无法之世,则是辟支佛。反过来,真正安心为一切众生离苦的,自己会不辞艰苦,种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别人或许觉得难,因为智慧相应,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难,这才有点菩萨道的意思。又觉得时间太久远,那哪是菩萨的精神?那不是菩萨相应的心,与菩萨道精神相违。因为提到佛陀智慧的因地因缘,所以谈了些他因地发心不同的事情,也讲了一些我们常见的心态误区。
这是赞佛的智德圆满。
佛陀的智德,如果展开说,应该是无尽无量,而且唯佛与佛乃能究竟的。这里仅仅是用几句话来说一下,但是我这样稍微展开,每句话都不简单吧?后面其实深义颇多,希望大家慢慢去学习,能读出这部论里的微言大义。微言大义是历史上用来形容孔子著《春秋》的,所谓微言大义,遣词造句的时候,往往一个字就表达了很多内涵。用很少的话,表示很丰富的内涵。这里也是这样,不仅用很少的话,而且用很浅白的话,表述了甚深的义趣。这里的很多问题,我们也没展开,大家自己要去反复地思维体会。
三德,今天就讲了一个“智德”,其实“智圆悲无极”里提到的关于智德内容的每一句都很重要,大家一定要去反复地看,反复地体会,乃至能背下来!
光明讲堂
依下能起上 依上能摄下
随机五三异 归极唯一大
不滞于中下 亦不弃中下
圆摄向佛乘 不谤于正法
图片来源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