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丨57、回顾:抉择信仰,赞佛与法

2024-06-05 07:52   安徽  

印顺法师


成佛之道


  诸佛出现于世,可能就要呈现为与有情同事的情况,他也会表现得像一个正常人,这样,人们对于他的教法才有信心。要不然这个人腾云驾雾而来,腾云驾雾而去,听他教法的人会怎么想呢?“这个人天生就跟我们不一样,他说的那一套我没有办法去行”,这就是后来把佛陀无限神圣化、神秘化之后,没有人真实修行的原因。因为从根本上觉得“那跟我根本不可能有关系,他压根儿跟我不是一样的人,他天生就不是人,我跟他扯什么”?这就是一些人以为自己是在对佛法、对佛陀做好事,因为不能够真正理解佛陀的义趣,不能够真正理解菩萨道的义趣,自己好心办坏事,于是无限地、人为地神圣化、神秘化佛陀以及佛陀的行化,反而把佛陀应世的因缘给搞砸了。佛所说的法,到后来没有人认为自己能真实修行起来,或者也没有多少人真想修了,大家都忙着“转院”去了,为什么?“既然这边不行,修不起来,那转院再说吧”,这是有原因的。而特别强调“转院”的,也特别强调你在这里是没办法治疗的;实际上这里还是有办法治疗的,只是看你有没有正确认识,你正确认识、正确实践当然可以,如果不正确认识的话,相当于你抓错药了,那确实不能。所以在“方便示差别”中,我们要能够正确地把握,不是说此佛愿力大、彼佛愿力小,此佛功德大、彼佛功德小,没有这回事,都是应众生机,为所化有情,这种种因缘共同成就了这样的国土、这样的寿量、这样的色身乃至这样的弟子众、这样的正法住世等种种差别。



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成佛之道》中已经学过的内容。这样每一次都回顾,前面学过的内容是不是慢慢就记得清晰了?起码脉络就很清晰了!我们要想学得扎实,实际只要有一个一般的智力水平,再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都可以学得很扎实。当然要是智慧特别明利的人,他不用这样流水功夫也可以很好。不过教育,不管是一般的国民教育,还是我们佛法成贤成圣的教育,都是面对最一般、最普通的情况,而不是专门为那些特别突出的天才准备的。所以佛法能做的事,就是把我们一个本来普普通通,甚至烦烦恼恼的凡夫,转变成一个人天的师范,转变成一个了生脱死的圣者,这是佛法可以实现的功能,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潜力。我们信仰佛教,修学佛法,这是最基本的信念。

我们现在一起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内容。《成佛之道》<序言>里是讲为何造论、如何造论以及所论为何这几部分内容,“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不要忘了这个最根本的义趣。在正文第一章中为什么先皈敬三宝?在第一章的序言里首先说明了什么是成佛之道——向佛学习,最后与佛平齐,也就是成佛了,这中间所设的一切法门、一切道路都可以说是成佛之道;对成佛之道的内涵也有一些说明。既然说成佛之道是一条道路、一次旅行,那从何开始呢?从皈敬三宝开始。因为没有皈依三宝的话,实际上说明我们并没有对它真正信任并认可,那我们也就谈不上开始按照佛法所说的去做、去改变自己,所以,有这样的认可、确认乃至皈命依靠,是改变我们生命、发动我们生命这场内在革命的必要前提,因此上来先讲皈敬三宝。

要谈皈敬三宝,那就要去解决几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皈依?第二、就算要皈依,也可以有很多选择,为什么要选择皈依佛、法、僧三宝?”为何皈依?这涉及到对生命深刻而本质的认识,也就是流转的生命是苦的——“有海无边际,世间多忧苦,流转起还没,何处是依怙?”这种苦不是一般世间的办法能够解决的,举一个譬喻“有海”——三有之海,也就是生死大海,我们在生死中的人,基本没有机会想出令生死大海枯竭的方法,因为我们只懂得灌水,这只会让生死大海越来越自恣汪洋。水譬喻烦恼,我们只会用烦恼去滋益生死,令生死不断绝,令生死增盛,我们哪懂得去枯竭生死大海啊?因为我们根本不懂得不灌水,更不要说怎么排干水,所以我们需要寻找一些指导,寻找这种最真实的依靠,能够指导我们脱离生死,脱离苦恼大海,这就是在寻求皈依,也就是在寻找生命根本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了这样寻找的动机,那我们就可以看看有哪些可能的皈依处,也就是向何皈依的问题。



前面解决了为何皈依,下面说向何皈依。首先说明世乐非依。一般宗教意识没有觉醒的,那他肯定会贪恋世间乐,认为世间乐是有价值、有意义甚至是究竟的,这里就抉择说世乐是非常非乐的,所以不是皈依处——“积聚皆消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国家治还乱,器界成复毁:世间诸可乐,无事可依怙。”认识到世乐非依之后,一般有宗教意识的人所选择的皈依都有什么呢?有以鬼神为皈依的,有以欲天为皈依的,乃至于以大梵天为皈依的。这里抉择的是外道非依,原因是什么?因为这些皈依对象本身也还是未离烦恼、未脱生死的可怜悯凡夫,他们本身都还不知道怎样去令生死大海枯竭,怎么可能帮助我们解决度脱生死大海的问题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外道非依。最后的抉择是三宝为依——“皈依处处求,求之遍十方,究竟皈依处,三宝最吉祥!”这一颂是事实的说明,同时也是一种对皈依处的申明,从理上的具体论证在下面。

如何论证为何以三宝为依?其实就是要说明三宝都有哪些特性(功德),使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命根本的问题,因此是我们解决生命根本问题的可依可怙之处。三宝都有哪些功德,使得三宝可以成为我们出离生死苦海的可依怙处?在说明三宝功德中,首先赞佛功德,先说明佛陀本质。“佛陀”这个词,我们好像都知道,但是知道得准确吗?特别是一般社会上的人,一说起什么是佛,想起来都是影视作品中那样的形象,读书多的可能有一些从文字上得来的朦胧影像。不要说对于佛陀功德的亲切体验,哪怕就是对佛陀功德字面意思上的把握都说不清,所以有必要首先说明什么是佛陀,佛陀最本质的特征、最本质的功德是什么——“正法以为身,净慧以为命,智月朗秋空,礼佛两足尊。”佛陀最根本的特征是以净慧觉悟了正法(“法身慧命”是从这儿来的),是法身与慧命的统一,是正法的具体体现者。“正法”,我们常常抽象地想为是一个离开有情的东西,那样说不是不可以,我也常说“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法住法界”这样的话,但是正法也可以在有情身上具体地得以体现,也就是有情实证了正法,那时候就是无学——三乘的无学果;具体在佛陀身上就表现为法身与慧命的统一体,他是正法的具体表现者,用譬喻来说就是“智月朗秋空”。因为认识到佛陀有这样的功德,所以“礼佛两足尊”。为什么认识到佛陀有这样的功德,就要礼佛,就皈依他了?因为我们流转生死之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无明,而佛陀的智慧正是破除无明的良药,佛陀智慧所设的方便正能够善巧地开显佛法,利益我们,使我们也能够如他那样获得脱离苦海的舟楫和津梁,所以,认识到佛陀有这样的功德,也就意味着他就值得我们皈依,我们“礼佛两足尊”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这是偏于从理上、从深处来说明皈依佛陀的义趣。



下面“三世佛无量,十方佛亦尔;悲愿来浊世,礼佛释迦文”,科判上写的是“总别皈依”,这相对上面理上皈依佛陀来说,其实是事上皈依佛陀。从佛陀的本质看是“正法以为身,净慧以为命”的,但是这样的法身和慧命,对于我们生死凡夫来说是边也摸不着的,因为在我们的修习中,总是要有人格化的对象需求的,那从事相上来说,我们是要皈依哪些佛?我们怎么去皈依?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佛陀是三世十方都有的,所以说“三世佛无量,十方佛亦尔”,我们皈依佛陀,并不因为亲疏远近的关系,而是谁有这样的功德,我们就皈依他,有这样功德的,十方三世都有,所以我们都皈依,这是总的皈依。但是还有特别的因缘,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之所以能够闻法乃至能够如法修行,都拜一位特别的有情出现于世,那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谓“一人出世,万民为庆”,他这样一个人出现于世,给我们无数人带来了真正的吉祥与安乐。正因为他过去的悲心、行愿,三大阿僧祇劫艰苦行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最后在这个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堪忍的世界,不是什么优美的地方,成就无上觉道,为的是利益我们,因此确实值得我们真心的感恩,也应该顺从于他的法教,所以“礼佛释迦文”,这是谈事相上的总别皈依。

这两颂:“正法以为身,净慧以为命,智月朗秋空,礼佛两足尊。三世佛无量,十方佛亦尔;悲愿来浊世,礼佛释迦文。”分别从理与事来谈对于佛陀的皈依。赞佛功德中这最后一颂:“智圆悲无极,断障无余习,三德等究竟,方便示差别。”前面两颂谈的是理、事,后面这一颂谈的是实、权——实等权别。“智圆悲无极,断障无余习,三德等究竟”是在说“实等”,从真实功德上来看,诸佛是平等的。三德——智德、断德、恩德是依古师赞佛的方式来赞佛,要是按大乘佛教所说的三德,是法身德、解脱德和般若德。“方便示差别”是在说“权别”了,也就是权巧方便这一块。诸佛出现于世是需要种种因缘共同成就的,这里有众生根机的问题,其实主要是为了所化的有情,在那个世界受生,可能就要呈现为与有情同事的情况,他也会表现得像一个正常人,这样,人们对于他的教法才有信心。要不然这个人腾云驾雾而来,腾云驾雾而去,听他教法的人会怎么想呢?“这个人天生就跟我们不一样,他说的那一套我没有办法去行”,这就是后来把佛陀无限神圣化、神秘化之后,没有人真实修行的原因。因为从根本上觉得“那跟我根本不可能有关系,他压根儿跟我不是一样的人,他天生就不是人,我跟他扯什么”?这就是一些人以为自己是在对佛法、对佛陀做好事,因为不能够真正理解佛陀的义趣,不能够真正理解菩萨道的义趣,自己好心办坏事,于是无限地、人为地神圣化、神秘化佛陀以及佛陀的行化,反而把佛陀应世的因缘给搞砸了。佛所说的法,到后来没有人认为自己能真实修行起来,或者也没有多少人真想修了,大家都忙着“转院”去了,为什么?“既然这边不行,修不起来,那转院再说吧”,这是有原因的。而特别强调“转院”的,也特别强调你在这里是没办法治疗的;实际上这里还是有办法治疗的,只是看你有没有正确认识,你正确认识、正确实践当然可以,如果不正确认识的话,相当于你抓错药了,那确实不能。所以在“方便示差别”中,我们要能够正确地把握,不是说此佛愿力大、彼佛愿力小,此佛功德大、彼佛功德小,没有这回事,都是应众生机,为所化有情,这种种因缘共同成就了这样的国土、这样的寿量、这样的色身乃至这样的弟子众、这样的正法住世等种种差别。这是说权巧方便,为应众生机,诸佛示现种种的差别,但是不应该误解为诸佛的真实功德有大小差别。

赞佛功德中,简单说是从理事方面说明了皈依佛陀,从实权方面说明了诸佛功德的平等无别,当然也可以说平等和差别,看从哪个方向去把握。



这是之前我们学过的主要内容,这本来都应该是大家做的工夫,我之所以宁可多拿出来20分钟、30分钟再说,是因为我知道:好习惯的培养,是需要一段长时间的坚持的。我希望大家能自己策励自己,把这样的好习惯在自己身心上建立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学习更多还没有品尝过的法味。如果不能的话,我们只好“温故而知新”,这是孔子说的话,是很对的!如果我们像一般社会教学那样,只为了课程进度向前赶的话,就失去了佛法的意义,所以要真正懂得在这里学习佛法是为什么、要怎么学。如果不懂得,那你就要随顺法师们的教导,调整自己过去因为世俗知见而造成的困扰,慢慢真的随顺于法来认识僧教育,随顺于法来认识如何在这里学习、生活和修行。

上次我们开始进入了赞法功德的修习,学习的这一科叫“喻说法印”:“丘井空聚落,朽故寂无人,彼岸林泉乐,礼法离欲尊。”“丘井”和“空聚落”是两个喻,分别来喻诸行无常法印——“朽故”和诸法无我法印——“寂无人”;“丘井空聚落”是出喻,“朽故寂无人”是显义。“彼岸林泉乐”是说涅槃寂静法印。是从三法印的角度来说明整个佛法的义趣,这里面包含着深刻的蕴义,特别是如果让你用这样一个四句颂二十个字来介绍佛法最核心内容的话,你怎么介绍?还要去掉“礼法离欲尊”这五个字,就十五个字,怎么尽可能准确地表达法的义趣?先抛开文字上的排布,这是文字工夫,就内容上你要说什么?这是一种学习方法,设身处地替论主想一想,如果是你来做这件事情的话,应该怎么做?这个时候你才能慢慢地体会出来论主没有呈现在文字上的一些东西。

佛法中是有一些法类可以全面概括佛所说的法的,比如说“缘起”,缘起在有情流转和还灭上的具体体现,也就是常说的十二支缘起;比如说“四谛”,四谛法涵盖了世出世间的一切法以及具体的道路,这些应该都可以;当然也包括“三法印”,为什么论主最后用三法印来说明这一切佛法?其实上次我有做了一些说明,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因为这没表现在纸面上,论主是不会说“我当时是这样想的,所以这样写”,但这正是我们深入学习的可推敲处。三宝功德这里是很深的,佛功德那里我已经浅说了,但在法这儿不能再浅说,因为用譬喻本来显得就比较浅了,所以论主说的很浅的地方,我们要深一点学,免得自己轻忽,觉得不过如此,一看就明白,我要多少说到大家觉得有难度。上一堂末尾说的那些是不是有一点难度?还记得说什么吗?不记得就很好,就说明难度足够大;如果不记得说什么,我就再说一说。



用三法印来说明一切佛法,其实有几个殊胜的地方:第一、法印,顾名思义,你可以用这个来印持一切法是佛法还是非佛法。我们也常说,佛法用什么来印是不是佛法?不在于它到底是不是某人说的。释迦牟尼说的固然是佛法,释迦牟尼弟子说的就一定不是佛法吗?也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到底是不是,靠什么来论说?靠他的身份地位?靠他的弟子多少?靠他粉丝多少?靠他影响力大小?靠他著述多少?靠他文字美不美?靠他长得帅不帅?都不是!靠什么?靠他所说的跟佛法根本义趣是否相合。从最开始所有佛教都共许的经典总结的义趣就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在《阿含经》里作为法聚曾经出现过,但是当时没有特别地用“法印”这个词来说,法印这个词是后人用的。所以,用三法印来说明一切法,首先是有这样的义趣:它本身说明了佛法的义趣,也可以用它来印持一切法是佛法非佛法。这是法印第一层也是很重要的义趣,这是为一切佛教徒所认可的(课间休息十分钟)。

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论主的义趣,有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做一些更深入的探讨,这在现阶段对于大家来说或许有点超前,但是人要是想大踏步前进的话,总要做一点超前的事。再说了,佛教中有七岁的阿罗汉,我们年轻的也至少十七八岁了,想想他们,应该知耻而后勇!年龄更大的就更应该有这种知耻而后勇的感觉。还有居士跟我说:“学习佛法,特别是去听闻一些佛法,看一些出家师父讲法之后,对照之下,感觉自己过去的岁月都白活了。”居士有这种感觉,我们出家人呢?有没有顿觉“今是而昨非”之意?自己应该发起更精进的意乐,深入佛法,所以有些问题尽管主要是我在说明,但是我们大家要一起来思考、探讨。如果大家有想法,不要觉得“我这样说出来,跟法师意见不一样,会不会有一些不好的结果”?有结果是肯定的,但肯定是好结果,最起码我会给你点赞,赞同你来表达意见。这是我在课上一直强调的,这是很必要的,培养我们大家真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去思考,而不是被自己过去情绪化的一些反应所障碍。

接着说:为什么以三法印来说明佛法?四谛可不以?十二缘起,或者但说缘起,可不可以?为什么以三法印来说?刚才说了第一个原因,因为我们后世的佛教徒都认可三法印可以印证一切法是法非法。第二层意思是因为三法印文字的表述,字面上就说明了佛法最梗概、最重要的义趣——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也就是说三法印显说法义——佛法的义理。大家一听到三法印这样的话,就知道佛法最核心的义理都包含了哪些内容。因为论主在后面“三乘共法”中虽然也有谈到三法印的内容,不过主要是对三法印不同法印的单独开显,但没有前后贯连地来做一个统一法类的说明,所以我考量一下,还是在这里对于三法印做一些说明。



“诸行无常”:这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诸行”是指一切有为法;“行”是迁流造作义,这一切有为法都是有生有灭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迁流造作的。这在今天是很浅显的事,起码思考起来是不难的事。但在古人不那么容易,“日月星辰,亘古都是这样的,我爷爷跟我讲故事的时候,说他几十年前看到就是这样的,我现在看到的还是这样的,它有什么好无常的?”没办法,为了说明太阳也是无常的,怎么说呢?“不是有日食嘛!”今天知道日食也不是太阳无常的说明,那是天体运动中阴影覆蔽的问题。但是古人不知道,他对于这些从大的相上表现的不是那么密集无常的,不容易把握。这个茶杯放在这里,它怎么刹那无常呢?“我看它前一刹那、后一刹那没啥差别,我要不给它碰在地上,暂时也表现不出什么无常啊!”因为当时人们认识能力的限制,认识不到这是怎样刹那无常的。现在因为科学的进展,反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诸行无常义,今天受过自然科学教育的人都知道,虽然看着外边没什么明显变化的东西,但是内里的这些组成成份的运动变化一刻也没有停止,这就是对于诸行无常很好的说明。

不过佛法所说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要摄入到有情的解脱上来的。诸行无常当然是遍及一切有为法,但主要还是对于有情来说明,不管是生命现象,还是在我们经验的生命现象中,内心对于外界对象的执取,对于内心境界的执取,这一切都没有真正意义。为什么?因为不管是我们执取的外界的对象,还是内心的境界,这些都是有为法,一方面你执取不到,另一方面,你如果对它执取,必然会带来苦,这是说明诸行无常对于我们认识生命现状的意义。从生命的解脱方面来说,因为认识到诸行无常,认识到对于无常法的执着将会带来苦,所以离苦也就很简单,不要去抓它,因为你抓不住,也没有那样一个东西让你去抓,这就说到了解脱苦。因此诸行无常不仅仅是对客观事实的说明,或仅仅是对现状的一种无奈,还说明了我们怎样去依照它来生起如实的智慧,从根本上改变生命苦的状态。这层意思也是论中所说的:“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说到涅槃寂灭——这是三法印,是佛法的三大真理。而涅槃又是通过无常、无我而实现的。”我刚才所说就是怎样通过对于无常法印的认识去修行,去做生命根本的改变,最后深入诸法的实相。

这说的有点超前,这是第三层意思。但是在诸行无常里,我们要从诸法的如实相,以及它对我们生命改造的意义这两个方面,来认识三法印。若仅仅说客观事实就是这样,那悲观的人就会觉得“生命太无趣了,就是这样,没有办法改变了”——错!可以改变!你生命的现状,恰恰是因为你对这一切没有如实知见造成的!如果对这一切能够如实知见,生命就会根本改观!这就是正确认识法印的意义所在,也就是佛法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这是说诸行无常法印。







光明讲堂

依下能起上 依上能摄下

随机五三异 归极唯一大

不滞于中下 亦不弃中下

圆摄向佛乘 不谤于正法


图片来源丨网络


光明讲堂
佛法学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