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丨75-2、如何修习三皈依?

2024-09-20 08:03   云南  

印顺法师


成佛之道


  看了一些受皈依的人,有一些因往昔的善根引发,会有很大的身心触动,也有的人会莫名其妙地泪流不止。皈依三宝成为佛弟子,实际上是这一生很重大的事情。对于我们出家人来说,这一生能有因缘成为释迦世尊法化中僧伽的一员,实在是最值得庆喜的事情,其他的事情跟这件事情比,算什么呢?那些事情有什么真正意义呢?“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那些东西真的不是智者所希求的。智者都在寻求什么?都在寻求智慧。为什么寻求智慧?因为它能根本解决问题。成为佛陀的弟子是很重要也很有价值的事,但是,如果有了这样的因缘而不知珍惜,造恶也是很严重的。它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究竟的利乐安稳。如果不珍惜这样的因缘,在这样的因缘中不随顺法,而是随顺非法,那就叫作自找罪受,未来会苦不忍言。



修三皈依“时”,要忆“念”皈依三宝的“诸”般“胜利”——功德。

上面说到要昼三时、夜三时,这样六时来修行,那要修什么呢?对于初学的人来说,要修三皈依。大家知道吗?皈依本来就是要修习的。那要怎么来修习?修习的内容主要就是:思维佛法僧三宝的种种殊胜功德以及为什么要皈依。经过这样的抉择,每一次都恳切地生起确实要向彼皈命依靠,依彼而向于解脱安乐的心。每一次都这样来思维修习、抉择、最后确定,而生起这样的信仰,这样久了,自己的皈依真的是越来越理所当然,越来越身心快然,也越来越坚住于自己的皈依,真的就能够宁舍身命也不坏自己对于三宝的净信,也不舍弃自己对于三宝的皈依,更不要说戏笑舍三宝。你如果还做不到这样,只能说明你的皈依还不够坚固,对于皈依的认识还不到位,也还没有真切的修习。

皈依是要修习的,我们佛学院在很多场合都有一个缘念:“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行施等善,为利众生愿成佛。”这里有皈依、有发愿,总体来说是很好的。这里其实就有修习,如果你对这一颂,能够真的依文而起观察、思维、抉择,乃至广大的思维、观察、抉择,虽然就是这样一个很多人都会的简单偈颂,甚至很多人在诵的时候都心不在焉的偈颂,你就可以因此得到身心的利益。人的内心总是有一些误区的,有一种误区就是对于垂手可得的东西不重视、不珍惜,总是在追寻一些神奇、神秘,最好是很难以得到的。

皈依这一法修习好了,从禅定来说,你像佛随念(比如观佛相好)这些是可以得禅定的,也是可以发神通的;从皈依法来说,深的皈依法是对于法的体会,这是智慧相应的。所以深入地修皈依,也是定慧相应的,只是对于一般人讲不到这一层而已。一般的就说到思维抉择佛法僧三宝的种种功德胜利就好,通过自己一遍一遍思维抉择皈依佛法僧三宝的功德胜利,坚固强化内心对于三宝确定无疑的皈命依靠、皈敬信仰,这种对于皈依的修习也很重要。这个如果修习好了,人生就得到了真正的安顿,内心中再也不会总像是缺了点什么,总好像缺一个安全感,总是靠外在的追寻来给自己一点虚伪的安慰,不会再那样了。下面举例在讲皈依三宝之后能够获得的种种功德利益:



如一、成为佛弟子;

大家现在以什么标准来判断是不是佛教徒?是看皈依证吗?是看你有没有皈依事——“自誓尽形寿,皈依佛法僧”,有没有在皈依本师面前,经过这样的皈依仪式,真正正式地皈依三宝,只要有了自己清净庄重的道德誓言:“从此,三宝是我的依怙,是我所信重、景仰、景崇的对象”,也就有了三皈依,就成为了佛弟子。可能也有人会说:“成为佛弟子,有什么了不起的?”那是因为说这个话的人,对于三宝是怎么回事、佛弟子是怎么回事、生命是怎么回事以及如何去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都还不了解,如果真正理解了佛、法、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生命的问题是怎么一回事,怎么才有可能真正去解决它,那对于成为佛弟子是身心踊跃欢喜的。我在家的时候也做过若干年居士,也看了一些受皈依的人,有一些因往昔的善根引发,会有很大的身心触动,也有的人会莫名其妙地泪流不止。皈依三宝成为佛弟子,实际上是这一生很重大的事情。对于我们出家人来说,这一生能有因缘成为释迦世尊法化中僧伽的一员,实在是最值得庆喜的事情,其他的事情跟这件事情比,算什么呢?那些事情有什么真正意义呢?“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那些东西真的不是智者所希求的。智者都在寻求什么?都在寻求智慧。为什么寻求智慧?因为它能根本解决问题。认识不到问题的人,也就不会去寻找问题的解决。

各位!我们已经是世尊法化中的出家弟子了,那就要问问自己:内心中还喜不喜乐过去的生活方式、过去身心运作的方式?如果对于那些还能安忍,还希求、欢喜那些的话,很难说我们对于生命的问题有了深切的认识。如果对问题都没有深切的认识,就更不要说有真正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意乐了。如果连这些都没有,谈皈依只是虚言,或者只是形式为多的东西而已。出家人而没有深切坚固的皈依,这用我们现在常说的话叫作信仰薄弱。特别对于我们出家也受了戒的人,实在来说,你那个戒有没有得都成问题。沙弥得戒,就是从三皈依得的戒。如果三皈依都成问题、被破坏了,那肯定就不是沙弥了——破坏三皈依了,还是佛教徒吗?连佛教徒都不是了,还能是沙弥吗?比丘也一样,通过白四羯磨得戒成为比丘,但是,如果这个比丘毁破佛法僧三宝、毁破皈依的话,就会自动舍戒。比丘的舍戒,正常来说是要对于能领解这门语言、能懂人事、神智正常的人说一句关于舍戒的言语,但是,如果这个比丘毁破三宝,自己破坏了自己的三皈依,他就会自动舍戒,也就不成为比丘了。如果这个时候他还穿着出家的法服在僧团里混日子,就被称为“贼住比丘”。

成为佛陀的弟子是很重要也很有价值的事,但是,如果有了这样的因缘而不知珍惜,造恶也是很严重的。它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究竟的利乐安稳。如果不珍惜这样的因缘,在这样的因缘中不随顺法,而是随顺非法,那就叫作自找罪受,未来会苦不忍言。



二、是受戒的基础;

皈依佛法僧三宝是受这一切别解脱戒(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沙弥尼十戒,以及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的基本,你要都不是佛弟子,这个人也就谈不上受佛戒的问题;他首先要是佛弟子,才谈得上受佛戒的问题,所以说皈依三宝是受戒的基础。

三、减轻业障;

这样的业注定地只能感这样的果,那叫宿命论。业引果并不是机械化的,有一些业是成为引果的力量(引善趣或者恶趣的业被称为引业)还是成为圆满果报的力量(满业)是不一定的。有的业必定是引业,但是引业之后受报圆满的情况(满业)还是会受很多因素影响的。皈依是一种善法,成为佛弟子,修习皈依,会很大地增强他内心中善法的力量,这样,即便这个人有恶业,也会减轻他恶业果报所带来的问题,所以这里说“减轻业障”。这在后面五乘共法中会深入地学,在这里只是点一点。

四、能积集广大福德;

 “正等觉佛利乐源”,佛陀是真正利乐的源泉,恭喜各位!我们皈依佛法僧三宝,从此积集广大福德资粮的因缘就更加充分了,所以说“能积集广大福德”。

五、不堕恶趣;

这在经中是有明证的,在抉择三宝是依是怙那有讲过,过去的一位天帝释天报将尽,用神通观察,发现自己要受畜牲的报,就很急迫也很焦躁不安,十方上下到处去寻找各路高人指点。时世有佛,最后有人指点他去佛陀那,然后就在佛陀的教导下皈依三宝,因为样的的因缘,而没有堕恶趣,还是生天,这就是事实依据。从业果的角度说,还是刚才那个道理,因为皈依佛法僧三宝,特别是至心皈依,那是很强胜的善法。请问,至心皈依,跟一般的轻心皈依,有什么不同?至心地皈依,会有很明确的抉择——为什么皈依?为什么只有三宝是依是怙,是可皈向?然后他这种皈依是坚定不可动摇的。这跟轻慢心、轻忽心的皈依是完全不一样的,引果的大小也会不一样。所以,虽然同样做一件事,但随其相应心的差别,会有很大的不同。



六、人与非人,都不能娆乱;

特别是修善法相应,有一些非人会欢喜,也有一些非人会愿意亲近或者是给帮忙的,这在修慈心的例子里是很明显的。曾经有一位常常修慈心的长老比丘,在某处住了一段时间就要离开了,当天夜里就有非人在长老比丘经行路的尽头哭泣,说:“您在这的时候,我们这些非人都怎么怎么样地安和喜乐,可是您要走了,这边以后可能还是会有种种的不安生,请问您能不能留下来啊?”“那我就再留一个雨季吧。”每一个雨季安居结束之后都是这样的情况,最后那位长老就圆寂在那个道场了。

如果皈依三宝,“人与非人,都不能娆乱”,这只是在说消解不娆乱的情况,如果进一步有正修习,不仅不娆乱,还会受到人与非人的拥戴等顺缘。

七、一切好事,都会成功;

真正的皈依,会对于佛法僧三宝的教诫、教导信受奉行。而佛法僧三宝所教诫、教导的内容,都是在成办善事、成办世出世间的善法而已,如果真的依教奉行了,这一切善法功德自然都会成就,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八、能成佛道。

我们只有真心信受了佛法,皈敬佛法僧三宝,才算成佛之道真正的开始,从远期目标来说,胜利在向我们招手,曙光就在前头。

综上所述,我们怎么才能做一名真正的佛弟子?初步就是“自誓尽形寿,皈依佛法僧”;成为三宝弟子之后,就要“至心修供养,时念诸胜利”;那在所有的供养中,没有如说修行更好的供养了。



如能时时忆念皈依三宝的种种功德而修习,那对于修学佛道,成就信心,获得希有功德,是非常容易成就的。

前面讲了皈依三宝的种种功德,如果能够时时忆念这些功德胜利,这对于初学很重要,依此来修习的话,那他对于修学佛道也就能够成就自己的信心:三宝确实有这样的功德,也确实能够帮助我根本解决生命中的问题,不仅我自己依于佛法去修习,从中得益,能够获得希有的功德,一切众生也因此得安乐。

在皈依三宝这一部分,首先通过赞叹三宝的功德来说明为什么应该皈向三宝。那三宝的表现是什么呢?所以接下来又说了三宝的类别。之后就是我们刚才学到的“皈依事修”。三宝具有这些功德,是应皈应向的,又有这些表现,那么我们如何去皈依呢?皈依的事相就是“自誓尽形寿,皈依佛法僧”。皈依之后又做些什么呢?“至心修供养,时念诸胜利。”这是串联说一下为什么要讲皈依的事与修,以及在“皈依事修”里讲了哪些内容。

接下来划一下这个偈颂的要点:“自誓尽形寿,皈依佛法僧”:受皈依的,在皈依本师前,自己立下誓愿说: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至心修供养”:皈依了三宝,应该以至诚心来修供养。至于最上的供养,没有比依从如来的法教,听从僧众的指导,而切实奉行的了。“时念诸胜利”:依印度旧法,日三时、夜三时——六时修行:次数不妨多,时间不妨短些。修三皈依时,要忆念皈依三宝的诸般胜利——功德。







光明讲堂

依下能起上  依上能摄下

随机五三异  归极唯一大

不滞于中下  亦不弃中下

圆摄向佛乘  不谤于正法


图片来源丨网络



光明讲堂
佛法学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