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
著
成佛之道
佛法是要在身心上实现的,要不然正法没有真正的意义。所以我们学习佛法,不要像在世间学知识一样,学会了就很高兴、很满意。学会了,不算什么,如果这一生不能真正策励自己进道的话,那就是给未来种个远因,不知道在给遥远的哪一生种个远因,中间的道路说不定怎样的曲折,自己也说不定枉受多少的苦,所以要让法在身心上得以实现才好,这才是学法的意义所在。
甲二 皈敬三宝
乙一 三宝内涵
丙二 三宝类别
三宝真实德,无漏性清净。
化世真亦俗,佛法得长存。
三宝内涵主要从三宝功德(赞叹三宝)和三宝类别在说明问题,这一颂就是在说三宝的类别。为什么谈三宝的类别?因为前面谈“赞叹三宝”,主要从三宝功德讲,使我们对于三宝最本质的特征有了认识,对三宝的功德有了认识,那三宝的表现是什么?佛世时候是什么表现?佛灭度之后,现在又是什么表现?我们皈依,是皈依哪样的三宝?或者说这几类三宝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这是要在“三宝类别”中说明的。
三宝,是我们的皈敬对象,在一切宗教的教主、教理、教徒中,三宝是最圆满、最清净的。
我们上面说了“皈依佛,两足中尊;皈依法,离欲中尊;皈依僧,诸众中尊。”也就是长行里说的话:一切宗教的教主中,佛教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是最圆满、最清净的;一切宗教的教理中,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法,是最圆满、最清净的;一切宗教的教徒中,释迦牟尼佛的出家弟子们,是最圆满、最清净的。三宝,论主从教主、教理、教徒,这三方面做了现代化的说明。
然佛像与僧众,不一定能符合这一意义吧!
佛像,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拜佛、礼佛能想到的,但是能说这个佛像是最圆满、最清净的吗?或者能说现在看到的一般僧众是最圆满、最清净的吗?所以这里说“然佛像与僧众,不一定能符合这一意义吧”!那“三宝最圆满、最清净”是从什么说呢?下面就要说下三宝的类别了,首先说了住持三宝和化相三宝——
这应该知道:如现在,佛是或玉,或石,或金,或铜,或木雕,或土塑,或纸画的佛像;法是三藏经典,或古今大德的法义;僧是出家众。这称为住持三宝,是佛灭后,佛教流传于世间时的三宝,恭敬供养,依此而归向于真实的三宝。
佛是种种的佛像,法是经典或法义,僧是出家众,这是佛灭后,佛教流传于世间时的三宝,被称为住持三宝。恭敬供养,依此而归向于真实的三宝,这是现在人们说到皈敬三宝时候所做的事。
又如释迦佛出世时,释迦佛是佛宝,佛所开示的教说——四谛、缘起、涅槃等是法宝;随佛出家的凡众圣众,是僧宝。这是化相三宝,是佛出人间教化时,以此三相为三宝,恭敬供养,依此而归向十方一切佛、正法、一切贤圣僧。
释迦佛住世时,佛宝很明确,就是释迦佛,法宝就是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缘起、四谛、涅槃等这些法,僧宝就是随佛出家的凡圣众,佛出现于人间成道,教化世间的时候,就是以这三相为三宝的,这称为化相三宝(化是教化,相指呈现的相,教化时候所呈现的相叫作化相)。通过对于化相三宝的皈依,而进一步归向十方一切佛、正法和一切贤圣僧。
化相与住持三宝,都是佛教在世间的具体形相,以此为皈依对象,从而更深入一层。
前面住持三宝好理解,就是现在佛灭度之后,佛法住持于世间,这个时候三宝的相。化相三宝是说,佛在人间教化的时候,三宝所呈现的相。“化相与住持(这两类)三宝,都是佛教在世间的具体形相”,这句我们都通得过。下一句“以此为皈依对象,从而更深入一层”,怎么更深入一层?上面说到住持三宝的时候,说的是“依此而归向于真实的三宝”,那么说到化相三宝的时候,说的是“依此而归向十方一切佛、正法、一切贤圣僧”,这两个的义趣为什么有差别呢?
是通过住持三宝,进一步了解、认识真实三宝,然后才能谈到以此而归向真实的三宝。化相三宝是这一方世界所呈现的,佛法僧三宝教化世间的相,从此进一步地认识到:最清净圆满的皈依,不是皈依于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一个人格化的人,而是归向于一切具有这样“智圆悲无极、断障无余习”功德的最圆满殊胜、具足无上菩提的佛陀,这是遍于十方的;对于不同根性的人,佛有不同教说,对于佛陀所说缘起、四谛、涅槃等等这一切正法都能皈信;乃至说一切贤圣僧也应如此。所以这里说“以此为皈依对象,从而更深入一层”。
这上面是从这两个角度来说明了两类三宝——住持三宝、化相三宝,也进而说明了都是可以依这样的皈依对象更深入一层。那么真实的皈依处是什么呢?
论究到真实的皈依处,是“三宝”的“真实”功“德”。
包括上面赞叹三宝的时候,为什么主要谈三宝的功德?原因也在这里,就是因为三宝有这样的功德,能够令众生离苦得乐,所以我们才把三宝作为生命根本问题的解决方案去皈依、去信受,对于他们的教说能够依教奉行,这一切归根到底是依于三宝功德的,所以说到真实的皈依处,不是别的,是三宝的真实功德。
三宝的真实功德,上面一直都在说,简单再说一下——
这在古来,又有好多分别,现在略说二类。
自古以来的论师们,在探讨佛法僧三宝真实功德方面,大家是有一些不同分判的。
一、佛的无漏功德是佛宝:依声闻来说,是五分法身;依大乘说,是无上(四智)菩提所摄的一切无漏功德。
真实的皈依处,是三宝的真实功德,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实皈依处的佛宝就是佛的无漏功德。“依声闻来说,是五分法身”,也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佛陀以这五种支分来成就他的法身;或者当我们说佛陀法身的时候,其实不是指一个自成自体的玄妙的东西,而是在说由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种因缘成就的一个现象,这叫佛陀的五分法身。这是从它们的和合来谈五分法身;如果从偏重于五分法身的每一个组成因缘来说,有另外一个名叫“无漏五蕴”。
我们佛法一般说“有情是由五蕴构成的身心”,五蕴是什么?色受想行识。那你们知不知道还有另外一个词叫无漏五蕴?也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是五分法身的另外一说。五分法身,强调由这五分的整合,来呈现法身的功德;无漏五蕴,是偏向于从这一一组分的角度来看。就像说五蕴,你偏从一一蕴的角度来看是色受想行识;如果说五蕴身,就是色受想行识的和合。
依大乘说,是无上(四智)菩提所摄的一切无漏功德。
这是说佛陀的功德,展开说会有很多,以后如果有因缘学到大乘不共法时再展开说。
这是说到了真实的佛宝,那就是佛陀的无漏功德。
正法或涅槃,是法宝。
真实的法宝,是正法或涅槃。
他为什么不单说正法,或单说涅槃,而说“正法或涅槃是法宝”?这为什么说正法或涅槃?这个意思前面,我在不同的地方反复强调过。其实在前面赞法功德那我有说。如果偏于从正法的当体(也就是正法的内容上)来说,是四谛、缘起、三法印,这是所谓的正法。那为什么说涅槃呢?这是约人来说的,是正法在人身心上的实现。有这样的不同,所以说“正法或涅槃是法宝”。
这两个都重要,如果法,仅仅是抽象的内容,没有办法在有情身心上得以实现,那它有什么意义呢?就像我们有些人学习佛法一样,学来学去,都在学一个一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这个概念更对,那个概念差一点”,那有什么意义呢?那有实现法的价值吗?佛法的价值就在于令众生离苦,得到真正的安稳、安乐,所以如果只谈法的内容,未免脱离了佛法的核心义趣;只是就法谈法,不是不可以,但是不够全面,那要谈到法在有情身心上真实的实现,那就是涅槃,这时候才更有意义。反过来,单说涅槃也不是不行,只不过是通过什么来达成涅槃的?这就缺乏一个具体的内容。所以这里既说到法的内容,又说到法的实现。一个约法来说,一个约人来说,所以说“正法或涅槃是法宝”。这明确给我们指明或者强调了:佛法是要在身心上实现的,要不然正法没有真正的意义。
所以我们学习佛法,不要像在世间学知识一样,学会了就很高兴、很满意。学会了,不算什么,如果这一生不能真正策励自己进道的话,那就是给未来种个远因,不知道在给遥远的哪一生种个远因,中间的道路说不定怎样的曲折,自己也说不定枉受多少的苦,所以要让法在身心上得以实现才好,这才是学法的意义所在。
这是说到了真实的法宝。真实的僧宝是什么?
有学无学的无漏功德是僧宝:
“有学、无学”这两个词,大家熟悉吗?无学指的是什么?从字面上来看无学,是毕业了的意思。在佛法中,什么人可以说毕业了?有三类人:阿罗汉、辟支佛、佛。这就是佛法中的三种无学,阿罗汉是声闻乘的无学,辟支佛是缘觉乘的无学,佛是菩萨乘的无学,这叫三乘无学。不管是哪一乘的无学,从离苦上都是究竟的(课间休息十分钟),辟支佛或者叫缘觉,也是在没有佛、没有法的时代,自己因缘成熟了,无漏智慧生起,尽断了能够润生死的烦恼,所以不再受生,得入无余涅槃,但是从智慧的深彻广博来说,从利生的方便来说,他跟佛的差别是很大的。这是说到三乘的无学。
有学,也是指圣人,限定往往指的是声闻的有学。声闻的有学圣人跟无学圣人的差别在哪?无学毕业了是阿罗汉,有学表示什么?还没有毕业、还在读,不是还在读佛学院,这是比喻。预流向、预流果,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包括阿罗汉向,这是有学的圣人。
依声闻乘说,即是四双八辈的无漏功德;
“四双八辈”大家知道吗?初果向跟初果是一对,这叫一双。二、三、四果向与二、三、四果,各是一双,这叫四双。四乘二等于八,“四双八辈”就是这么个意思。也就是从须陀洹向一直到阿罗汉果这八个圣位,他们都是有无漏功德的,依声闻说,有学无学的无漏功德,也就是四双八辈的无漏功德,这是僧宝的意思。
依大乘说,是菩萨,摄得声闻、辟支佛的无漏功德。
这是从大乘的角度来说,所谓的僧宝,是三乘的无漏功德。
学僧:前面有说过五分法身是依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所和合的一个聚,那这里讲的“依大乘说,是无上(四智)菩提所摄的一切无漏功德”,这括号中有个“四智”,是否可以理解为无上菩提的所得智是由这四智所组成的?
这里加“四智”,是依瑜伽行派(也就是唯识)所说无上菩提的内容加入的。哪四智?本来我是不想跟大家说这件事情的,大家问了,我也就说一下。唯识有一个理论叫作“转八识成四智”,“八识”大家都会说,“四智”也就是从阿赖耶识转成的大圆境智,从末那识转成的平等性智,从第六意识转成的妙观察智,从前五识转成的成所作智。这是依唯识说,这相当于大乘佛教中一宗的说法,认为无上菩提有这样一些内涵。
学僧:这种四智所组合的无上菩提所摄的一切无漏功德,这里面包含声闻跟辟支佛的无漏功德,那声闻跟辟支佛具不具备这种四智的内涵?
这个问题很好!这本来是应该到大乘不共法的时候,抉择大乘诸宗的差别——了义、不了义的时候再说的话,现在跟大家说,其实有点早也有点深,问到了也就稍微说一下,大家也就随缘听一听,不做要求。大乘里是有两类看法的,关于什么有两类看法呢?关于二乘果证和大乘果证之间同异的看法,也就是与同学刚才问到的一个问题有关的。我们先不说辟支佛了,因为论里论到的少,我们就拿阿罗汉和佛来说事。阿罗汉成就的智慧跟佛成就的智慧,也就是声闻乘无学跟大乘无学所成就的智慧,其内涵有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别?这在大乘中是有不同看法的事情。
唯识认为,声闻乘的无学只证了人我空的智慧,没有法我空的智慧。就同学刚才的问题来说,因为声闻乘的无学阿罗汉不具备法空的智慧,所以他没有无上菩提;唯识自宗的说法,是说阿赖耶识,阿罗汉是没有办法了知的,所以他也就不可能成就无上的四智,这是正面回答同学的问题。
但是大乘佛教在一些问题上其实是有不同看法的,对于声闻无学果的智慧成分到底是什么,是有不同看法的。如果依般若经典,像从龙树一直以来的中观看法,阿罗汉可能偏于人我空的观察,没有去观察这一一法——这个鼠标、这个闹表等等,是不是有真实自体的,他没有这样特别地去在这一一法上用心去观察,但是一个真正的阿罗汉,他如果去观察的话,像观察五蕴无我那样去观察一一法的话,他是不会生起错误有实在“法我”的认识的。
这在今天的我们来看是很有道理的。一方面你从一些声闻部派他们自己的论述来说是这样,另外一方面从大乘的像《大般若经》这样一些经典的说明来说也是支持这个的,比如说《大般若经》中就说:“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若智若断,即是菩萨无生法忍。”也就是说明,大小乘无学所证的智慧从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从广度和深度上是有差别的,比如都是空,有的就是针眼那样一点空,有的可能像太虚空一样,但是这个空本身是没有差别的。是不是遍观一切法?差别只在这,但是声闻无学如果遍观的话,像般若中观一系,认为他不会呈现错误的认识。
因为同学问到这个问题,有一些事情只是说一两句有点不负责任,所以我稍多说两句,就说到这。大家如果没听懂也没问题,这就叫作“听闻上上而于下下渐欲修行”,你们刚才听到了一些比较上、比较深的东西,如果没听懂,那就先在这些基础的东西上多用功,先打好基础。
这是略说两类中的第一类——“无漏”。
光明讲堂
依下能起上 依上能摄下
随机五三异 归极唯一大
不滞于中下 亦不弃中下
圆摄向佛乘 不谤于正法
图片来源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