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丨63、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2024-06-16 18:44   安徽  

印顺法师


成佛之道


  大家现在的苦,原因在哪?无穷无尽的希求。为什么不满足就焦虑不安?这就是有求带来的苦的心相。所有的焦虑不安、患得患失,都是因为有希求;没有希求,自然心安,自然快乐;只要有希求,原本有的快乐也会消失。



我们曾经说过“无求乃乐”,如果真正做到了内心的无所希求,其实就是离系,那个时候你会真懂得:原来快乐的原因,快乐生起的最直接的心的状态,不是别的,就是内心没有任何希求。当我说“无求乃乐”的时候,大家肯定都在想:“法师又在念不知道什么样的经了,这个事情跟我没关系,我的快乐不是这样的。”我要说,你的快乐也是无求产生的,这件事如果展开说是什么呢?我们一般都觉得:“我想要什么东西→达成了→我满意了、我满足了→我快乐!”我刚才的表述中:“你有一个目标→你去希望、你去追求→达成了→达成后,你满意、满足了→你感觉快乐!”那你要不满意、不满足,你会快乐吗?不会!那满足和不满足,满意和不满意,差别在哪?大家知道吗?你能不能说出来满足和不满足的差别?满意和不满意的差别?你一生中经历了这么多满意不满意、满足不满足,你能不能说出来它们的差别?



这两个里边,有什么差别?(课间休息十分钟)上节课留了一个课间作业,让大家想一想:一个人他有一个目标,去追逐拼搏,最后达成了,然后他满意满足了,和他经过一番努力,最后差一点没有完全达成,心里有一些失落,不满意不满足,请问:这种内心的满足和不满足,差别是什么?表现为什么?(学僧:在意。)我这主要问的是,这两种心的运作有什么不同。其实他满意了也在意,不满意也在意,那他内心满意、不满意的差别在哪?满足、不满足的差别在哪?我们都经历了那么多满足、不满足,自己有没有真的深切地来洞视、观察、分析一下:我这个内心的满足和不满足,差别在哪?

不要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调查问卷,这其实就是教大家如何开始修行,这就是引导你来认识自己内心的运作,这就是修行啊!你来观察、分析,这个满足和不满足,我们内心的差别在哪?这个问题可能多少有点难度。你去看自己的内心,不要把它抽象出来想,不要限于概念的分析和推导,要看到自己内心的动态,我主要是在强调这个。都满足过,也都没满足过,看看自己满足之后的那个内心状态和不满足的内心状态,差别在哪儿?我在强调这个。有没有差别?肯定有差别,差别在哪?你不要说“一个是满足,一个是不满足”,你只这样说,表明你不认识什么叫满足、什么叫不满足。我们只是假名把这个心的状态叫作满足,那个心的状态叫作不满足,你能不能说明白这两个状态之间有什么差别?

大家可能没有这样去观察过:当你对某件事、某个目标,达成、满足之后,你在同一个主题上,就会暂时没有更进一步的希求。譬如一个人想:“等我挣够一百万,我就满足了,再也不愁没钱了,我就旅游去。”假如说他挣到了一百万,他感到满足,他觉得“我不需要再挣了”,这是他在同一个主题上,内心没有希求,他不需要更多了,所以这个时候他表现为、假名为满足。他要不满足呢?“就差五万了,我赶快再挣五万”,于是起早贪黑,玩命地再挣五万。这就是他在同一个主题上内心还有希求,这就叫作不满足,他之所以没有目标达成之后的快乐,原因就在于内心的不满足。这个不满足,实际来说,根源就是他在这个主题上,内心还有希求。而满足后,之所以他快乐、安心、满意,是因为他在这同一个主题上,内心没有希求了。



我这是在论证什么?是在论证,你所认为的那种“目标→努力→达成→满足→带来快乐”的模式背后,真正给你带来快乐的是“无有希求”,而不是你说不出来是什么的所谓的满足。这个“无有希求”,要加一个限定,因为我们一般凡夫做不到于一切无求,只能是在这个主题上没有希求了,所以当他心还缘在这个法上的时候,内心有无求、有无贪、有无嗔,他是因为这些善心所而产生了快乐,并不是别的。抽象地说满足、不满足,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意味着满足、什么意味着不满足,你永远也不知道满足与不满足之间有什么差别,你也不知道背后蕴含的有关幸福的奥秘。即便你认为是“目标→努力→达成→满足→带来快乐”,我也要告诉你,所谓“满足→带来快乐”,背后实际是“无所希求→带来快乐”。“无求乃乐”,不仅对于能够安住无求的人是这样,即使对于内心充满了种种希求的人也是这样,可以说,所有快乐的源泉只有一个——“无求乃乐”。

为什么说到无求乃乐?因为我们说到“善净常安乐”是离系的绝对乐。涅槃有一个意思是“不受”,有的经中表示涅槃是“无求”,就是这个意思。当你在生活中去体会的时候,作为一个出家人去培养无所希求的时候,你会发现,随着自己内心无所希求的习惯的增长,你会越来越安然,越来越快乐,远离想要、不想要,远离忧和畏,远离贪和嗔。

关于这个,如果要举正面、反面的例子,都有很多现成的。现代人,特别是社会上工作的这些人,因为都被种种层出不穷、没有尽头的“目标→努力→达成”拖累得身心疲累不堪,所以每个人都向往着“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生活,都向往着悠然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一放假,那么多人都跑出去旅游的原因。前一阵有一个搞艺术的小伙儿“火了”,怎么火的?他大概二十年前花了几千块钱,在终南山整了个毛棚,自己有个宅院,能自给自足,每一天都是“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后来他的生活被大家知道了,微信圈就传疯了。大家羡慕这种生活,恰恰凸显了“有求皆苦”。大家现在的苦,原因在哪?无穷无尽的希求。为什么不满足就焦虑不安?这就是有求带来的苦的心相。所有的焦虑不安、患得患失,都是因为有希求;没有希求,自然心安,自然快乐;只要有希求,原本有的快乐也会消失。

曾经看过一个段子(不知道是不是真事,出于谨慎当段子来说),菜市场上有一对卖菜的中年夫妻,属于贫贱夫妻,生活过得不那么宽裕,需要起早贪黑、卖力气、受种种苦,挣一点钱来维持生活。有一次,丈夫就买了一样礼物送给妻子,妻子收到后,脸上本来洋溢着非常朴素、欢欣、满足的笑容,这时就有买个菜的人说了一些不相应的话:“就送你这个?”意思是说这东西档次不太高。这句话立马就把妻子当下本来满足——无求的心态给破坏了。这是通过什么破坏的?向人家推销要追求的目标,把这个塞给人家。但是很不幸,这对夫妻没有这样的人生智慧,没有认识到幸福背后的奥秘,真就觉得这个有点儿拿不出手,男的觉得挺尴尬,女的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刚才的欢喜、幸福、满足不见了,现在恨不得把这东西给藏起来。注意到了吗?什么变化了?满足、不满足!背后是什么?有求、无求!就这一点变化了,她原来的快乐就消失了,内心中充满的是尴尬、希求,甚至是愤懑和不安。


 

有一个我在家时候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说到一些人总是羡慕别人的生活。我就跟他说:“达成幸福,有人觉得不容易,但是破坏幸福其实更简单——只要开始羡慕别人的生活,原来的幸福就被破坏了。”这话听了好像很有哲理,是吧?有什么哲理呀?哪有“无求乃乐”有哲理!这其实是用大家更容易认识的方式来表述而已,背后的原理还是有求皆苦、无求乃乐。为什么一个人开始羡慕别人的生活,他原本的快乐就被破坏了?他原本的幸福就丢掉了?就是因为有求、无求的变化。在这同一个主题上,原来是没有希求的,现在有希求了,那他刚才的快乐幸福在这个主题上就结束了,开始进入不安、痛苦、追寻、焦躁,这背后的奥秘就是八个字——“有求皆苦,无求乃乐”。

因为今天只讲这一段,时间相对充裕,所以在“善净常安乐”的“安乐”这儿多谈了些。请结合你的生活,在你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去培养“无所希求”的心。大家知不知道“三解脱门”——空、无相、无作?这是修行的“门”,走向解脱的“门”,最后一个“无作”也被称为“无愿”,切实地说,也就是“无所希求”。“万有斯空,无所愿乐”,这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的,不要取着真实相,而生起种种的想要、不想要,内心要常常念一句话——“有求皆苦,无求乃乐”,这样内心就会慢慢地安住于无求。

刚才举的是负面例子,本来有这样的满足或者说无求,被人家一说,变成:设立了一个目标,羡慕另外一种生活,然后就有求了,原来的快乐失去了,而别人的快乐还追寻不到,于是就痛苦了。刚才举的例子,大家有没有听过?没听过,证明大家跟媒体离得比较远,在你们这个阶段真的应该要这样,你过几年这种与纷繁远离的日子,安心于佛法,自己在生活中绵密用功,你会非常不一样,以后的你会非常感恩这一段岁月和自己的努力。

举个正面例子,弘一法师在家时也有不少朋友,其中一位叫夏丏miǎn尊,看过《弘一大师传记》的应该都有听说过这个人。他有一次去看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当时在一个庙里挂单,他的挂单房是通铺,还是上下铺的。夏丏尊本来过得是比较体面的生活,就觉得这个房间比较拥挤。弘一法师在家时的生活也从来都不拮据的,本来出身就好,是个公子哥儿,再后来留学,都没有受过穷,回国之后做教师,当时的教师收入很好,民国时候是重视教育的,可以说他出家前都过着很体面的生活,而且还是艺术家,过得很有味道。现在夏丏尊再看到他,一身衲衣,很简朴不说,还很欢喜地说,住在这儿怎么怎么好,常住怎么怎么照顾。夏丏尊一看,“就一个大通铺,有什么好照顾的”?但是他看到弘一法师是真心满足、欢喜,脸上洋溢着安详。后来夏丏尊请弘一法师应供,也很简单,就是白菜之类的素食,他看到弘一法师很有威仪地一口一口地吃(我们用威仪的话说,夏丏尊只描述他一口一口吃得非常仔细、非常用心)。

吃饭本来就不要急,那是饥饿相。曾经有一位预科班的同学,他的师父看他在斋堂吃饭的样 子,下了斋堂就告诉他一句话:“**师!我们是人,吃饭不要狼吞虎咽。”这位同学以后吃饭就有“人相”了。夏丏尊不知道出家人的生活和威仪,他看着弘一法师吃的是非常仔细也非常满足的样子,就觉得很神奇:他现在虽然不搞艺术了,谈话也不谈艺术了,但是他的生活很有艺术味。有一天他给送午饭,发现菜咸了,就问弘一法师:“菜是不是咸了?”然后就是弘一法师后来被人津津乐道的那句名言,弘一法师仍然很安然地品味说:“咸有咸的滋味。”为什么知足常乐?因为内心无有希求,当然就安乐。他如果说:“这个太咸了!”系心上面,哪还有当下的安详、快乐、满足?



我讲这么细,是要让大家对这件事情有所体会,能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修行中用得上。仅仅是这样的安乐,其实就可以说很多:安乐的因是什么?如何去完成安乐的因、实现安乐的因……?这里说了这么多,正反也说了,道理也说了,大家应该懂得在生活中去检点自己的心、观察自己的心。如果对自己的心没有观察,不了解、不知道这个心现在怎么运作,在运作什么,那你怎么来修正它?怎么让它运作在正确的轨道上?所以正念正知是基本功。禅修课,大家要好好听,日常要按照那样好好修行,培养自己正念正知的力量。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内心的力量,而不是每周去凑个数、应个景,那可真就荒废了你自己的光阴,也浪费了法师的时间。照明法师真的很慈悲,这么资深的一位法师,这样从ABC、123一点一点来教大家,那真的是蹲下来教啊,大家要真的很感恩,也要很重视,用心地来学、来修习,不要认为那个很简单。你知不知道成佛之后的佛陀,曾经有三个月像闭关一样专门修安般念?佛陀都能修,我们有什么了不起的?从安般念的修习中,你就能培养强大的正念正知;从日常一举一动的修习中,你就能培养强大的正念正知。乃至慢慢地对自己身心的运作看得越来越清楚:它是什么样的现状?什么样的因缘?甚至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怎样运作,才能够避免错误?才能够避免过患?这是很实在的东西。

学的东西,就是要这样融入到自己的身心中去,让整个身心顺于法来运作。所谓的顺于法,用世间的话叫作“按规律办事”。如其本然地去认识,如其应然地去运作,也就是“安心无为,形随运转”。







光明讲堂

依下能起上 依上能摄下

随机五三异 归极唯一大

不滞于中下 亦不弃中下

圆摄向佛乘 不谤于正法


图片来源丨网络


光明讲堂
佛法学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