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丨87、药想,殷重疗治想

2024-11-08 08:01   缅甸  

印顺法师


成佛之道


  “唉?我修了一天的不净观,怎么欲贪还没调伏?”你们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因为我跟同学交流得多,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都修了一座不净观了,怎么欲贪还没调伏啊?”那我的问题就是:“请问,你老人家感冒了,一般吃几天药能好啊?”“要个两三天吧。”“你就一个感冒,吃不吃药一两周都会好的病,你还吃两三天的药呢?那你这个生死大病,病多久了?病根多深?你老人家指望一座就解决问题,哪有那么美的事?”



三、“药想”:医生治病,不是读读药方就有效,要使用治疗的针药。说法师也如此,开示教导修行方法,要依着法药去服用,才能根治身心的重病。否则,如读药方而不服用,那有什么用呢!

世间治病,医生给我们开个处方,每个人都是拿到处方后马上去抓药,没有人是拿着处方后回家给裱起来,每天只要对着处方念一念病就好了。处方只是信息的载体,真正让处方发挥作用的,是打针或者吃药。古时候讲究“药石”,“药”是指药品,“石”是指针砭这些。世间的医生治疗是这样,佛法中治心病也是这样。说法师通过开示,教导我们修行的原理和方法,告诉我们为什么有情会有这些苦痛,以及这些苦痛如何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这是说法师能够依据佛法,根据我们身心的状况给我们开的药方。我们作为病人,只有依着法药去服用,才能够根治身心上的重病,否则的话,就跟拿了药方回去裱起来,每天读一读就指望病好是一样的。只有美好的愿望,没有相应的业行,是不管用的,那只是空愿。

如经上说:“我虽宣说极善法,汝若闻已不实行,如诸病者负药囊,终不能疗自体病。”

这是引经上的一个偈颂,这个“我”相当于佛陀的自称。偈颂的意思是说,佛陀虽然宣说了非常重要而且善巧的法,但是,如果你听了之后不去实行的话,就好比一个有病的人,身后背着治他病的药而不去服用它,那他的病会好吗?不会好。他就像懒人脖子上挎了个大饼,然后给生生饿死一样,虽然背着个药囊,里面也装着治他病的药,但因为他没有去服用,所以活活地被病痛给折磨死是一样的。“终不能疗自体病”,光背着药不去服药是治不了病的。这是在说我们学修佛法的人,如果对于法没有真的当成治自己病的良药的话,那他就不会去用,因为他没有把法真当作“药想”。

前面说的“病想”、“医想”和这里说的“药想”,这三种“想”不具足的情况,结合我们学院的现实来说总是有的,这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我们现在的佛教界,对于出家这个门槛儿把关到底有多严?不是为道而来的,好像有时候也出得了家,那他有没有“病想”?如果没有“病想”的话,怎么可能有“医想”“药想”?这种情况同样也会蔓延到学院来,你是为道而来、为法而来,还是为了最后那个毕业证书而来?有时候教务处开会,我就说“这个本子很害人”。如果真的为道而来、为法而来,那很多事情、很多情况动不了你的心,为什么?你都唯道、唯法是从,别的非法、非律的事情,你只会想着去远离,而不会对你产生真正的影响。否则,心若没有自作“病想”,未对说法师起“医想”,未对佛法生起“药想”的话,那剩下的就都是颠倒想,这就会有种种问题。

还有一些同学,虽然觉得自己有“病”:“是,我是有这样的烦恼,也认同有这样的烦恼,有这样的问题”,但是种种原因,学了法就是不肯往身心上用,这还是因为没有真正把佛法当成“药想”。这都是曾经有过,在现实生活中也仍然不欠缺的现象,应该对照自己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或轻或重,然后去改变它。



四、“殷重疗治想”:生死大病,真是病入膏肓。幸遇良医良药,也要久服法药,才能见效。可是有些学众,希望立刻见效,少少修习,还不能解脱生死重病,就失望而懈怠下来。这样的不能励力进修,那还有什么希望呢!

这个“生死大病”可不是一般的小病,有一些人因为烦恼覆心,指望少少修习就能马上见效,这种情况有没有啊?猛劲干了两三个月,发现自己还是没怎么怎么样,“算了,睡觉去吧”!能猛劲干两三个月的,在现在来说已经算是难得的选手,还有的修一天,“唉?我修了一天的不净观,怎么欲贪还没调伏?”你们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因为我跟同学交流得多,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都修了一座不净观了,怎么欲贪还没调伏啊?”那我的问题就是:“请问,你老人家感冒了,一般吃几天药能好啊?”“要个两三天吧。”“你就一个感冒,吃不吃药一两周都会好的病,你还吃两三天的药呢?那你这个生死大病,病多久了?病根多深?你老人家指望一座就能解决问题,哪有那么美的事?”

有没有要把这个治疗终身进行下去的决断、勇气和耐心?你需要的是终身治疗,而不是浅浅地修两天做个“票友”,然后扔到一旁就可以随它去了。没有终身治疗的心,那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归根到底还是期望着放逸懈怠而已,在期望着那些不善法而已,内心还并没有真正地向于善法。看看自己的心肯不肯老实,肯不肯终身治疗,现在不是有句话叫作“不要放弃治疗”,你这辈子就跟自己说:“啥时候也不要放弃治疗,因为放弃治疗就是自找苦吃。”

“殷重疗治想”很重要。就像世间身体上的一些病,有的人从小就有慢性疾病,一辈子做药罐子,他也明明知道不能一下就治好,他所担心就是自己有没有经济能力去支撑医药的负担,如果自己的经济能力有点负担不了的时候,他会不会想:“哎呀!我终于不用吃药了”?不会。他反而会想:“我怎么才能借点钱来把这个治疗维持下去?”世间是不是这样?那为什么在佛法里就变了呢?“什么?今天下午不上课了?那太好了!”当自己因为这个欢喜的时候,要是按照我们这个逻辑,对应到刚才那个因为身体疾病长期需要服药,现在却突然没钱吃药的人来说,他应该会怎么想?“什么?我没钱了,那太好了,终于不用吃药了!”他会吗?不会。但是为什么放到我们的心病上,我们会这样想呢?归根到底,是因为“病想”不充分,乃至“医药想,殷重疗治想”这几种“想”都不够。那怎么样才能够?每一天每一堂上课之前都这样迅速地策励自己:“病想医药想,殷重疗治想”。你这样修习久了,这些“想”也就成了自己内心一个确定无疑的见解,而且能够给你一个很大的精进力。



我们精进力不够,总而言之是因为,总觉得不精进也没什么,或者放逸一下更好,那就是在苦乐、利害的抉择上出了根本性的错误。如何令自己在苦乐、利害的抉择上不犯错误?那你就要一遍、一遍、一遍甚至无数次地去做正确的抉择。人是不是总在向着自己认为是有利的方向去发展的?只要是一个神智正常的人,他所决定的事情总是他认为或者至少在他心底深处认为是有利的。比如这个人好睡懒觉,那是因为他觉得睡懒觉舒服。对于不善巧修习的,起床之后会沉重,身体会有一些不适,这对于善巧修习的,本来是可以很快就过去的,不成为困扰,甚至起床之后,身心轻快,堪于做事,乃至于内心是阳光而动力充满的。但是不善巧修习的人,因为烦恼的作用,会身心沉重、不快,因此他会觉得起床不好,继续睡才好,这就是他为什么睡懒觉、恋床的根本原因。所以我说,人们生活的取向,归根到底是取向他认为有利、有乐或者导致利乐的事情。

我们多数人是为利害、苦乐所动的。这个利害,在佛法里有另外一个称呼叫作“利衰”,意识没意识到所谓的利害、苦乐就是利衰、苦乐?意识到没意识到,你就在睡懒觉这件事情上被利衰、苦乐所动了。你觉得这样睡下去好,起来不好。既然睡一睡那么好,那我就换一种方法让你过一生:你这一生刚生下来睁眼看一下世界,然后就立刻进入你最喜欢的睡眠。而且我们设定让你长寿一点活一百年,你一直沉睡在你喜欢的睡眠中一百年,直到寿命终于要走到尽头了,最后从睡眠中醒来,再跟世界告别一下,张开眼睛看这世界最后一眼,同时张开自己那张小嘴或者大嘴,向这个世界发出自己第一声也是最后一声呐喊。让你的这一生就这样度过,你干不干?如果这样度过一生,你会给医疗史上添上浓重的一笔,因为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案例叫作“先天性植物人”。你为什么觉得睡眠千好万好,而让你在这么好的睡眠里过一辈子,你又不干了呢?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利害、苦乐的抉择上出了问题?

我们出家人、修道人不是在利衰、苦乐上没有抉择,而是要善于抉择。“善”是正确的意思,也就是要善巧来抉择:“什么是真正有利的,什么是真正有害的?什么是导致苦的,什么是导致乐的?”对于这个有了不同于世间的认识,如此而已。真的有了这些抉择的话,我们自然就会向于安乐之道、离苦的方向进展,绝不会做自我衰损的事,也就像《吉祥经》里说的“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我们正常人谁会做自我衰损的事?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以为在做利益自己的事,其实恰恰是给自己现世或者未来世带来衰损的事。



“病想医药想,殷重疗治想”,对于这四种“想”,大家可不要当知识学,这是修行的方法,每一天都这样来思惟,要常常认识到自己身心的问题。“食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已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方受此食)是我们出家人每次用餐的时候,内心都要去思择的,如果不去思择的话,那就等同于世俗的用餐。那让我们每一顿饭都反思自己有没有问题的是哪一观?是第二观“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主要是观察自己的功德过失。为什么要“忖己德行”?因为只有无学才可以安心应供,那我们忖量自己的功德,有没有那样的圆满?思惟一下自己还有没有什么过失?这是我们每天都应该做的。实际上“忖己德行”只说了正面的功德,反过来其实也要观察自己整个身心中还有哪些恶法。首先要在最基础的戒律上,对照自己有没有违犯;进一步观察自己的心行上,有没有什么不善心心所的生起,都有哪些?这都是在自己每一天每一顿临斋的时候,第二观“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要思惟的事情。

正因为能够这样常常地思择,所以每一顿饭都有向道的心摄持着来受用。你这样来思择,才能对自己有没有“病”这件事情,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不去这样思择,久了就会自我感觉良好:“我挺好,我比某某某还强”,强多少?强一个小手指头?所以这“食存五观”,不是让大家背完就拉倒的事情,而是在自己每一次吃饭前乃至吃饭的时候,真的这样正确地去用心。所以,什么事情不是修行呢?吃饭也是,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







光明讲堂

依下能起上  依上能摄下

随机五三异  归极唯一大

不滞于中下  亦不弃中下

圆摄向佛乘  不谤于正法


图片来源丨网络


光明讲堂
佛法学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