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
著
成佛之道
我们一般人想:“都阿罗汉了,怎么还会意见不一致呢?既然有意见不一致,肯定两个都不是阿罗汉,或者一个是、一个不是。”不一定。因为阿罗汉不是正遍知,他没有尽所有智,没有通达一切法的本性和现象,很可能在一些问题上因为自己世俗智的问题,而呈现出这样那样的看法,这样,彼此之间有不同也很正常,甚至有人也许在世俗边智上闹出笑话、闹错误也都很正常。就像我跟大家说的“一个阿罗汉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障碍他解脱”,这话你正面听能够听出来阿罗汉的智证解脱,但是反面听你能听出来阿罗汉也可能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那如果你硬要阿罗汉解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他就可能解释错,那难道还障碍他证阿罗汉的事实吗?所以,两个阿罗汉对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产生了不同看法很奇怪吗?不奇怪!当然了,一般的阿罗汉不会去戏论这个问题,我只是举例来说明这类事情。他们对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可能不会去戏论,但是对于怎样住持佛法才是最有利的,他们会不会有可能有不同意见呢?这个问题本质上不是阿罗汉的无漏智慧所包含的,是世俗边智,所以阿罗汉之间可能就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这个部派说有阿罗汉,那个部派也说有阿罗汉,但两个部派还有不同的意见,很奇怪吗?不奇怪!我们汉传往往高推圣境!高推圣境不总是好事,我们如实才好——既不高推,也不低抑,如实中正地去把握才好!高推的话,好像阿罗汉有了无漏智慧就无所不知(隐含着无所不能),那就错了十万八千里。
佛陀救苦的大“悲”心,不限于一人、一事、一族、一地区、一世界,而遍为一切世界、一切众生、一切苦难而发心。
刚才说到“爱见悲”,也就是与有“我”的观念相应的有贪有嗔、有爱有憎的心,就算是生起了慈悲,也是有局限、有边界、有极限的。或者是在对象上有差别,不能平等周遍,比如我可以爱我的父母、亲朋,利益他们,慈悲他们,或者我可以爱我的同族、同宗,或者我可以利益所有中国人,再大一点我可以利益所有的地球人,外星人若来入侵,那就“豺狼来了有猎枪”,这是悲心不普遍的表现。这里说:“佛陀救苦的大悲心,不限于一人、一事、一族、一地区、一世界,而遍为一切世界、一切众生、一切苦难而发心。”从方所上来说是没有限量的,不因离自己距离上的远近而有差别,也不因距离的远近而有限定;从时间上也是没有限量的,不是说三大阿僧衹劫就截止。佛陀是普缘于一切众生的,不只在时空上没有局限、极限,在对象上更是没有此彼、亲疏、远近的内心分别和差别,这是不容易的事。
当这么讲悲心的时候,自己如果没有生起过类似心的话,你就体会不到,这样,对于你来说,就是在学文字。可是你过去受的社会教育里有教你发起这样遍缘一切有情,乃至突破时空局限,不加限定,心遍缘一切有情的慈悲心吗?如今到佛法中来,受过这个方面的训练,或自己有做过这方面的修习吗?可能多数也说“目前还没有”,当然不意味着以后没有。我们如果想要更好地体会佛陀功德的话,有一个特殊的方便,就是自己少分地去培养类似的功德,当自己少分地有一点点类似或者相应功德的时候,你才会对佛陀功德的巍巍、伟大有更深切地体会和认识。谈到佛陀的悲心,你如果连这种内心慈悲的感觉,遍缘一切、接纳一切、包容一切、支撑一切的那种平等慈悲、那种柔和的感觉都没有生起来,那你对于佛陀的悲心是不可能有一点点真正认识的,最多只是在文字上、语言上能这样一说。
怎么办呢?如果能修习一点慈心观,或者更进一步闻思慧进展了,用缘起性空的智慧相应来修习这种大悲心,那个时候对于佛陀的恩德,对于佛陀的悲心,多少能有一点点影子上的认识。关于如何去发这样的心,不是这里的重点,我就不展开讲了,这里的重点是在说明佛陀的大悲心。
悲心的深切,彻骨彻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无所不用其极”这话在世间日常语言里好像有点不择手段的意思,这里其实是说不管是在时间、空间、有情对象以及事缘上,佛陀发的大悲心都是没有局限、没有极限的,这就是“悲无极”的意思。
因位菩萨,如观音、地藏等,已经是大悲大愿到了不得,何况佛果呢!
汉传佛教很多人一谈到慈悲、愿力这些,想得起来释迦牟尼佛吗?对释迦牟尼佛的那些功德熟悉吗?不熟悉吧!但是对这几位菩萨的愿行、慈悲多少会有一点了解,所以这里因应汉传佛教徒一般的认知情况,论主在这里做了一个方便譬喻,举菩萨的德来喻况佛果。
这是赞佛的恩德圆满。
在佛自己来说是悲心,所以从佛陀那边可以说是悲德;但从众生边来说,这是佛陀对于我们最大的恩德,所以从古师的说法叫作恩德。到这为止是说了智、恩(悲)两种德,下面说断德——
有的智慧高而悲心薄;有的重悲爱而不重智慧;有的悲智并重,但由于内心的烦恼杂染,还不能彻底清净,所以算不得究竟。
这几个“有的”,应该说在学佛人里有这样一些情况。“有的智慧高而悲心薄”,如果举典型的例子,可能二乘行人偏多一点。不过大家也不要把二乘妖魔化、鬼怪化乃至低劣化,那是佛所赞叹的!最开始五比丘鹿野苑听佛说法,渐次成道之后,五个人都证了阿罗汉,佛非常欢喜地感叹:“从此世间有六阿罗汉!”为什么是六个?五比丘加佛陀自己。佛陀十号里面有一号叫“应供”,音译就是阿罗汉(阿罗汉有三义,应供、杀贼、无生)。佛陀也说自己是阿罗汉,但果德跟一般阿罗汉不一样。这里有两件事:首先说明了佛陀对于弟子们能够证无学,永断烦恼、出离生死的欢喜;其次也说明在断烦恼与出离生死方面,佛认为二乘的无学也是究竟的。后来因为大小乘佛教历史上的一些情况,以及在分张的时候末流一些相互不合适的做法,使得彼此之间有一些误解甚至敌意!如果有误解,不奇怪,但是如果到敌意这个层面,就跟佛法不相应了。大家刚开始系统学习佛法,不要带着很多成见来学,要慢慢深入地学。
说到“智慧高而悲心薄”,我虽然举一些二乘是这样,但是有一些号称学大乘的不也这样吗?每天就在那儿钻义理,钻得深不深?很深!有没有悲心呢?别人找他做一些事,内心都烦!这就很难说是悲心重的表现吧?再说人家二乘,你也不能说人家没有悲心,只是没有菩萨那么广大。菩萨的悲心是没有加时间限量的,但二乘,即便是阿罗汉,到涅槃为止!在悲心上是不如真正的菩萨、不如佛的,但如果跟凡夫比,那悲心是了不得的!我们说悲心广大或悲心微薄,是互相比对说的,如果跟真正的菩萨比跟佛陀比,多数二乘人的悲心确实要薄一点;但是自以为学大乘的,又有几个悲心合格呢?这就要反问自己了:总是说自己学大乘,但是我悲心怎么样啊?
“有的重悲爱而不重智慧”,这是说另外一种:看起来确实很慈悲,哪怕看到小动物受点苦,眼泪都能掉出来,你要问“人无我”,他两眼一抹黑。我不是说看见小动物的悲爱多么不对,是说要有智慧也有慈悲,还要有对于烦恼的清净,这才是正确地在佛法中的进展,只有悲爱那一方面还是偏颇。
“有的悲智并重,但由于内心的烦恼杂染,还不能彻底清净,所以算不得究竟。”这个真正的究竟是在很遥远的未来,我们现在只能说一分一分、一步一步地向着那里前进。如果你志在学大乘的话,智慧和慈悲这两个,你最好都能够比较平衡地进展。同时因为还要受生人身很久,所以烦恼不是要着急彻断的,如果在因缘没具足时,烦恼早早地尽断,那只能得二乘果报了。福慧资粮不具足,所以不急着彻断,但是不意味着不去调伏,不意味着可以随顺烦恼,不意味着可以恣意妄为!这种真正的究竟也就是佛果,真正的清净也只有如来。所以说:
唯有如来,“断”尽一切烦恼——理障、事“障”,甚至“无”有丝毫“余习”。这是赞佛的断德圆满。
这个理障、事障,后世也被称为烦恼障、所知障等等,我们不去太多地展开。
佛陀是尽断一切烦恼的,是智慧圆满、慈悲无极的,这是从义理上把佛陀的三德——智德、恩德和断德,做了一个说明(课间休息十分钟)。
到上节课为止,我们把“智圆悲无极,断障无余习”这两句的意思大体说了一下。上次说到赞佛断德圆满,佛不仅断尽一切烦恼,也除尽余习,下面对“余习”这个词有进一步地补充说明。
什么叫余习?就是无始以来,久习烦恼的惯习性。佛弟子阿罗汉,烦恼都断了,习气还有余留的。所以有的还要骂人(骂惯了,脱口而出,连自己都不觉得),
换句话说就是他的习惯用语、口头禅。他称呼人,天生就不习惯用尊称,天生就喜欢用贬低性的称呼。这个说的是谁呢?毕陵伽婆蹉,这位阿罗汉就有这样口中的余习。他乞食要过恒河。恒河是条大河,古时候僧人过河,大家知道最常态的过法是怎么过的吗?找水浅处涉水而过,所以过河的时候为了避免衣弄湿,要一边入水一边把衣慢慢卷起来。这里就涉及到生活上的一个问题:如果水还没没到那,你就把衣服卷起来,那就露形了,不雅。古印度人着衣习惯,特别是出家人很少有内衣,所以揭衣这件事律里是有说明的。
恒河这样的大河,你说蹚过去,那不是万里长江平蹚吗?当然,不是说没有浅处可过,多数时间、多数季节是不太可能的。但他是阿罗汉,有威德有神通,他每天托钵走到恒河边上就喊河神,让河神把河水帮他停一下,然后他一步一步安详地走过去。喊就喊吧,可他是怎么喊的呢?“小婢,把水给我停一下。”用我们汉语讲就是“丫头片子,把水给我停一下,让我过一下”。这谁听了心里会欢喜呀?这样几次过后,河神受不了了,也没跟他闹矛盾,直接就到佛那反应情况去了。佛就集众,问毕陵伽婆蹉有没有这个情况?他是得道的无学圣人,是没有任何心的委曲相的,他说:“世尊!确实有!”佛说:“你应该向人家道歉。”毕陵伽婆蹉也听佛的教导,很实在地向河神道歉,怎么道歉的呢?“小婢!对不起!”结果他这么说完后,在场的大众都笑了:“哪有这么道歉的?这不是故意气人吗?”实际上不是,佛就跟恒河神说:“你也看到了,他向你道歉,还是这么称呼你,其实他不是故意要伤害你才这么称呼的,他是过去世多生为婆罗门,高贵、高傲惯了,所以用语上有这样的习气。”这是讲一个例子,余的就不一一去讲了。
以后我们在学大乘不共法的时候,说到“耻有所不知,耻有所不能,耻有所不净,回入于大乘”,“耻有所不净”就是说阿罗汉认识到自己在断德方面不如佛清净。
学僧:过河的时候,假如说有一个在家女众要过河,旁边有一位出家人也要过河,她要求那个出家人背她过河,背还是不背?
法师:你可以找别人嘛!
学僧:假如她旁边只有那一位出家人?
法师:那你等等再过嘛!这个问题你不要帮着去解决,你的慈悲不是表现在这,你的慈悲表现在好好修学佛法,引导众生。众生的救度,不在于背她过河,你背她过多少次河也不解决问题,我们是要帮着解决根本问题的。有人认为这个事情要是按照别解脱戒就怎么样,要是按照菩萨戒又怎么样,这是很多人的误区。那要按照佛陀会怎么样呢?你觉得佛陀是背还是不背啊?我们不是学佛吗?自己设想那么多干嘛?你就问问佛陀会怎么做,照着学就好了!佛陀有没有一条别解脱戒没做到,有染污的?事情就这么简单,你何必给自己搞这么多两难?都是自己制造的问题,某种意义上是对于佛法的认识,把握不够到位造成的。
有的还会蹦蹦跳跳,
有一位阿罗汉过去累生为猿猴,所以他在房间里,前一秒你看他还在这儿坐着呢,下一秒“噌”地上梁了。这事情要是一个武侠迷一看,立刻就跪下拜师了!但是如果是一个清净僧团,讲究戒律威仪,这事情就未免有失威仪。
有的还是坚执己见。
不要认为阿罗汉互相之间就不会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实证的境界、所行的真实法,在灭尽定中所证的真实境界或者涅槃的真实境界,那是没有差别,但是阿罗汉不是正遍知。正遍知是佛陀,阿罗汉没有通达法的“尽所有性”,没有通达一切的智慧,所以两个阿罗汉在一些问题上可不可能意见不一致?完全可能。我们一般人想:“都阿罗汉了,怎么还会意见不一致呢?既然有意见不一致,肯定两个都不是阿罗汉,或者一个是、一个不是。”不一定。因为阿罗汉不是正遍知,他没有尽所有智,没有通达一切法的本性和现象,很可能在一些问题上因为自己世俗智的问题,而呈现出这样那样的看法,这样,彼此之间有不同也很正常,甚至有人也许在世俗边智上闹出笑话、闹错误也都很正常。就像我跟大家说的“一个阿罗汉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障碍他解脱”,这话你正面听能够听出来阿罗汉的智证解脱,但是反面听你能听出来阿罗汉也可能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那如果你硬要阿罗汉解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他就可能解释错,那难道还障碍他证阿罗汉的事实吗?所以,两个阿罗汉对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产生了不同看法很奇怪吗?不奇怪!当然了,一般的阿罗汉不会去戏论这个问题,我只是举例来说明这类事情。他们对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可能不会去戏论,但是对于怎样住持佛法才是最有利的,他们会不会有可能有不同意见呢?这个问题本质上不是阿罗汉的无漏智慧所包含的,是世俗边智,所以阿罗汉之间可能就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这个部派说有阿罗汉,那个部派也说有阿罗汉,但两个部派还有不同的意见,很奇怪吗?不奇怪!
我们汉传往往高推圣境!高推圣境不总是好事,我们如实才好——既不高推,也不低抑,如实中正地去把握才好!高推的话,好像阿罗汉有了无漏智慧就无所不知(隐含着无所不能),那就错了十万八千里。
唯有佛,才能将烦恼与余习完全断尽,这才是最清净、最圣洁!
不仅外道没有这种最清净、最圣洁,就连阿罗汉都没有,唯有佛才能将烦恼与余习完全尽断,这才是最清净、最圣洁的!我们现在看的这个版本,在这后面略了一段话:
基督教徒,每说耶和华是圣洁的,其实,他动不动就发怒,杀人千千万万,甚至用洪水来淹没地球,几乎连人类和动物都断了种。狂慢凶狠到这步田地,还能说圣洁吗?
因为这还在抉择皈依里,我觉得不妨也贴出来,实际上这段文即便在大陆,只要不涉及到政治敏感的东西,应该不用去掉,可能是有一些其他的考量吧!
下面一段就是上次我曾说应该放到“三宝功德”最前面的话:
我们皈信佛,不是迷信,也不是为了与佛有什么同族等关系。佛教徒是,谁能圆满一切功德,我们就皈敬谁。(我们考察下来)真能究竟圆满一切功德的,唯有佛,所以我们要皈依他,不皈依外道的天神。
上一次课讲到这一段,我说这可以成为赞叹三宝功德的总标。为什么讲皈依,要讲到三宝功德?我们是因为三宝有这样的功德才抉择三宝为皈。那三宝有这样的功德,为什么我们就皈依?不要忘了:我们皈依是因为生命有这样根本的问题,而我们寻求皈依,根本上就是在寻求这些根本问题的究竟解决方案;而三宝有这样的功德,这些功德恰恰可以引领我们来解决生命的这些根本问题,所以我们择定三宝是我们解决生命根本问题的依怙,是这样的一个逻辑关系。
具体到佛陀,为什么讲了佛陀的智德、恩德、断德,我们就应该皈依佛陀?还是跟我们皈依的最初动机有关。皈依的最初动机是要解决生命根本的问题——苦的问题。这个苦是由什么造成的?是由无明造成的。要靠什么来解决?要靠智慧来解决。佛陀的智德,以及由他圆满的智慧所含摄的利生的方便——智慧的妙用,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须的,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办法发起,所以我们皈依佛陀其实是皈依佛陀的智德。这是从智德方面说,因为智德,所以我们皈依。
如果佛陀只有这样的智德,没有恩德(悲德),就像一个人他如果智慧非常明彻圆满,但他一点悲心也没有,他自己内受用,那我们皈依他能解决问题吗?还是解决不了,他不会把他的智慧和智慧的妙用向我们这边辐射。所以佛陀的恩德(悲德)对于我们解决我们生命根本的问题——苦的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说到佛陀的恩德(悲德)。必须要有这样的慈悲,要有这样的智慧,我们才能得益。
佛陀的断德跟我们的皈依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无明烦恼是我们流转生死的最根本动力,如果佛陀号称有这样的智慧,可是烦恼还没断尽的话,那你觉得他真的有吗?实际上佛陀的断德,一方面是他高洁品德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如此修习,最后能够解决问题的一个现实例证;是某种意义上的保证,也是一种实践对于真理的证明。佛陀的断德,实际是佛陀自身的实践,是对于这样离苦得乐的真理一个确切无疑的证明,所以这个断德对我们也很重要!意味着我们这样去向佛学习,一旦到达与佛平齐,那我们也能具备这样的功德,不仅自己根本性地解决问题,也能帮助其他的有情去解决生命根本的问题。
佛陀的三德跟我们最开始寻求皈依的动机是这样密切的关联,也正因为佛陀的这样一些功德,我们在寻找生命根本问题究竟解脱方案的时候才决定要皈依佛。这个逻辑听清楚了吗?我们是因德而皈依。我们在这里学习这些功德,学完了不要跟自己生命的抉择没有关系或者学成两层皮,那就错了!所以也就从我们最开始的为何皈依乃至抉择皈依,谈到了佛功德乃至我们决定以三宝为皈之间的必然关系。“智圆悲无极,断障无余习”,到此解说圆满!
光明讲堂
依下能起上 依上能摄下
随机五三异 归极唯一大
不滞于中下 亦不弃中下
圆摄向佛乘 不谤于正法
图片来源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