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丨67、戒律精神

2024-06-24 20:14   安徽  

印顺法师


成佛之道


  “戒和同遵”很重要:对于个人修行也好,对于化世导俗也好,对于正法久住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化世导俗和正法久住,其实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了,而是在僧团和合共住的基础上来实现的。所以戒律很重要的内容是摄僧,这是在团体层面上对于佛法的意义。要这样来认识戒律,请不要把戒律认识得浅小了。



对于戒律的认识,很多人局限在“戒律是定慧的根基”。“戒定慧三无漏学”嘛,很多人只是局限在这儿。换句话说,只是把戒律认识为个人修行的基础——这不是戒律全部的意义。戒律全部的意义,佛说了十种,也就是所谓的制戒十义:“摄僧令欢喜,安乐启未信,增长并调伏,安住亦断除,现前当来漏,使正法久住。”也即:1、摄取于僧,2、令僧欢喜,3、令僧安乐,4、令未信者信,5、已信者令增长,6、无惭者令调伏,7、有惭者安乐住,8、断现在有漏,9、断未来有漏,10、正法得久住。

刚才先说了对于戒律这样一些大方面的认识(谁都不在别解脱戒之外,若是比丘,要在具足戒的基础上行菩萨道,这些,佛就是最好的写照),下面再谈戒律的意义。戒律到底有什么用?佛为什么制戒?佛因为十种原因,或者是出于十个方面的考虑来制戒,换句话说,戒律有这十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不仅仅是对于我们个人修行,走向解脱的作用,那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其他。

第一个谈“摄僧”,也就是摄取于僧,什么意思?一个在家人,生起了对于三宝的净信之后,他是靠着戒律,被摄到僧中,成为了出家人,成为了清净僧众的一份子的,这叫摄取于僧。说白了,大家怎么成为出家人的?怎么成为僧中一员的?是靠戒律,是靠受戒。对于这个,有没有认识?这就是之前我曾经跟大家探讨过的话题:“出家人、在家人到底有什么区别?”衣服不一样?头型不一样?不是!在于有没有戒,最根本的是在这。我们真正成为僧中的一份子,是要靠受戒而完成。

那没受戒之前,怎么说呢?比如有的人也出家了,可是先不给他授沙弥戒,要等到三坛大戒的时候一起授,这是我们汉传佛教的怪现象。这种出了家但没受戒的身份,在我们汉传佛教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出家优婆塞(女众叫出家优婆夷)。从戒法上说,他只有五戒,但是他又在僧团中过这种出家生活,无以名之,勉强就叫他出家优婆塞。这是我们汉传佛教的发明,实际上从佛教的四众或者七众来说,没有出家优婆塞一说实际上是靠着戒律,使我们成为出家人的——或者成为沙弥,或者成为比丘。

第二个“令欢喜”,指的是令僧欢喜,第三个“安乐”,指的是令僧安乐,是说在见解一致的僧团中,大家持守共同的戒行,依此来安僧摄众,可以令僧欢喜;同时,以戒律为基础的修行,可以使大众安乐共住、身心安稳。


第四个“启未信”,是说我们因为有这样清净的戒行,人家看我们确实是值得尊重的,所以令未信人可以生信。哪一个人对于佛法生起清净信心,是看到一个比丘在胡作非为而生起的呢?他总是看到如理如法的行为,才会未信生信。

大家常说我们汉地有一个寺院,那个寺院以头陀行著称,那里一开法会,比如传个三皈五戒,都几万人。大家知道是哪个,我倒不是说那里什么都完完全全是样板,就说人家为什么去那里?还是因为觉得那里的师父们持戒修行。这是“启未信”,是使没有信受佛法的人,能够启发他们的信心。在律里关于这样的事情更多,有一个比丘跟一个外道修行人都在山中住,有一天两个人碰上了,在他们相遇的地方,正好有一棵果树。这个外道就说:“您好,这有一棵果树,咱俩也不用到别的地方找吃的了,咱上树摘果子吃吧。”比丘就告诉他说:“我法中不让我上树。”(比丘戒中有“不得上树过人头”的规定)。外道说:“那行,那我上了。”上去了,把摘的果子扔到地上,下来后对比丘说:“捡起来吃啊。”比丘就告诉他:“如果别人不给受食,我法中不让吃。”这外道心很好,捡起来给他:“你吃吧!”然后比丘感谢他,接过来吃。这外道就说:“你行的什么法呀?怎么这么好?我也跟你信得了。”这是律里的事情,我是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的,律里像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因为这个比丘的清净戒行,使未信的人能够对佛法生起清净的信心。

第五个“增长”,是说已经信受佛法的人,看到僧众这样清净的戒行以及和乐而住,而信心增长。反过来会让人信心退失,我们现在佛教的现状,是不是就有这样的忧患?

第六个“调伏”,是说同样都是出家人,但不是出家了就都是圣人,还是有一些人惭和愧的心不足。惭,是指自己期贤期圣,以贤圣自期,希望自己能够成就圣道;“崇重贤善”这样的心叫作惭;愧,是说因为畏惧别人的苛责或者是讥毁,而不敢去作恶。就是防非止恶,这是有惭有愧的心。那同样都是出家人,同样都是比丘,可能也有一些人的惭愧心弱,防非止恶的心弱,这样的人在戒律里有所违犯之后,会受到戒律的制罚,能让他折服。



这是调伏义,使无惭愧者得以调伏。举个例子说,就是车匿,很著名的一个佛世时的比丘。他的著名,是因为两件事:第一件事,佛在做王子时,他服侍佛。那他是做什么工作的?司机,仅次于秘书的工作。因为他是给佛做车夫的,车夫就是那个年代的司机。我一说司机,大家觉得很奇怪,“你又发明个新词,那个时候有汽车吗?”没有汽车,但有马车。佛夜逾出城,就是他给牵的马。这是他出家之前,在佛出家这个因缘中扮演的角色。那他出家之后,扮演什么角色呢?总说一些不好听的话,在僧中不太遵守规矩,又总出情况的那样的人。所以他做比丘之后,有一个称呼叫作“恶口车匿”——这个人说话不好,心里也有慢心。“佛是我家佛,法是我家法”,心里想的是什么呢?无责任猜度:“连佛出家都是我给送去的,你算个啥?”所以他总会出现一些情况,乃至于说:“你们不要劝我应该这样做那样做了,你们也别管我,我也不管你们”,说这样的话。比丘师父应该知道是哪条戒,他就是这个制戒因缘。

他这个情况到什么时候有改变呢?被僧众制罚了之后,那其实已经是佛入灭之后的事了,所以不是靠佛的威德让他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大家一想挺奇怪:“他跟佛有这么好的因缘,用他的这种套路来说,佛出家都是他送的,这多好的因缘啊”,但是佛在世的时候,他没有解脱。那是什么使他改变的呢?佛陀入灭了,阿难带一些僧众去制罚他,就是默摒,也叫“梵坛法”(梵坛法来源,据说是这样:传说是大梵天制的,如果有人有过失的话,就立一个坛,让他站在中间,大家都不跟他说话)。他看到阿难来了,心里很欢喜。他毕竟是服侍王族出身的,看到身为王子的阿难,况且阿难长得又像佛,他就很欢喜地迎上去问:“尊者!您怎么来了?”阿难说:“我们利益你来了。”“那太好了!怎么利益我啊?”“我们做梵坛法来利益你。”“梵坛法,啥意思啊?” “梵坛法的意思就是,大家都不跟你说话。”车匿听了之后,一头栽在地上晕过去了——确实是,这不是我夸张编的,律里就说,当时他就晕厥于地,起来之后说:“这哪是利益我呀,你让大家都不搭理我,都不跟我说话,你这不是杀我吗?”

大众给他行梵坛法——默摒之后,令他折服,他的心就柔软下来了,就去向阿难问道:“从前我听佛与诸阿罗汉长者们常常这样这样来说法,我对这部分是可以认同的,但是后面那部分,我怎么总过不去呢?”然后阿难就跟他讲,我曾经听佛给摩诃迦旃延讲过这样的法,也就是所谓的《化迦旃延经》,阿难就把这样的内容又给他复述了一遍。他听了之后,证了阿罗汉。证阿罗汉之后,用肯定的语气来重复解脱的要诀和义趣:“一切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这就是尊者车匿成道之后,对于自己自证的说明。

这是主要在说明戒律十种作用、十种义趣中“无惭愧者令调伏”这个部分。第七个“安住”是在说什么呢?是使有惭愧者安乐住。防非止恶,希贤希圣,这叫有惭有愧。这样的人,在戒法中,在这样和合清净安乐的僧团中,安乐而住——“有惭者安乐住”。



下面才说到个人修行方面,第八个“断除现前漏”,第九个“断除当来漏”,“漏”是烦恼的别名。这是个人修行方面的:戒律能够帮助我们断除现在的烦恼,也能够帮助我们使未来烦恼不再生起。

综合这一切,如果做到了上面那些,那么僧团将是和合、清净、安乐的,这是正法久住的根本保障,所以说“使正法久住”。这里只是概略谈一谈佛制戒的十种义趣,也就是戒律的十种作用,也可以说是戒律精神。常常有人用戒律精神做幌子,说“戒律重在精神”。那问他戒律的精神是什么,他又说不清楚。戒律的精神是什么?这就是戒律的精神:“摄僧令欢喜,安乐启未信,增长并调伏,安住亦断除,现前当来漏,使正法久住。”要围绕着这个来认识戒律,不仅仅是对我个人修行有好处。

所以“戒和同遵”很重要:对于个人修行也好,对于化世导俗也好,对于正法久住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化世导俗和正法久住,其实不是个人能力的问题了,而是在僧团和合共住的基础上来实现的。所以戒律很重要的内容是摄僧,这是在团体层面上对于佛法的意义。要这样来认识戒律,请不要把戒律认识得浅小了。这是在讲“戒和同遵”的时候,对于戒律应有的基本认识。







光明讲堂

依下能起上 依上能摄下

随机五三异 归极唯一大

不滞于中下 亦不弃中下

圆摄向佛乘 不谤于正法


图片来源丨网络


光明讲堂
佛法学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