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
著
成佛之道
因为修供养是在家众修习佛法很重要的德目,所以大家要善巧引导:对于在家居士来说,如果能供养实物(实实在在的物品),那就供养物品;如果自己确实不方便,或者希望师父们有更大的自由度,那就可以用金钱转变为物品价值的方式来供养,比如可以跟某甲师父说:“某甲师父!我供养您价值人民币两百元的四事如法用品,已经交给某某净人了,您需要四事如法用品的时候,请您去找他。”这就是怎么引导在家居士做如法供养。
皈依了三宝,应该以“至”诚“心”来“修供养”。
也就是下面说的“至心修供养”。大家可能会问:我如果看到那种很庄严的佛像,会心生欢喜,甚至礼敬、供养,但是有一些不太庄严的怎么办?下面说:
对于佛像(佛塔)、经典、僧众,即使是不大庄严(例如佛像的工巧不妙)、不大清净,也不可轻慢,要一律生尊敬心。
这一点也是比较重要的!对于经书,印的不是那么精美,也不要“以貌取经”,要知道里面的内容都是佛法,是能令人离苦得乐的。对于出家众,不那么庄严,说法也不那么善巧的,也不要内心轻慢,应该知道,他们都是信众所皈敬的对象,是向于“三宝真实德”、出离生死的必要增上缘,而且是随佛的修行者,是住持正法城的。对于佛像,即便不庄严,内心也不要生起轻慢,这里有一个典故,是《广论》里讲阿底峡的:有人拿着一尊文殊菩萨像,去找阿底峡尊者,说:“您看这尊菩萨像好不好?您要是觉得好,我就供奉着;要是觉得不好,我就换一尊。”阿底峡接过来仔细地看了一看,然后告诉他:“至尊妙音之像无有不妙,师工中等。”妙音是文殊菩萨的另外一种称呼,至尊表示对文殊菩萨的尊称。说:文殊菩萨的圣像无不是殊妙的,但这位师傅的手艺一般。说完这句话之后,把这尊菩萨像置于头顶,表示顶戴恭敬的意思。大家有没有听明白里面的意思?你不能去评价佛菩萨圣像庄不庄严,但可以评价工艺的高低。佛菩萨有什么不庄严的?他们的功德也确实是清净的!
如果你真正把握了前面讲的世俗事相上的三宝和真实功德的三宝之间的关系,那你就会觉得他说的并不是一种技巧话,而是他内心真正地对这个世俗事相上的三宝和真实功德的三宝之间有一个非常准确的把握,有非常真实的认识,所以他自然就能说出这样的话:“至尊妙音之像无有不妙,师工中等。”这是对于所对住持三宝的境,即便不那么庄严,也不心生轻慢,一律生恭敬心,这是至诚心的表现。
供养佛,如礼拜、赞叹、右绕,及供奉香、花、伎乐、灯明、幢、幡、宝盖等庄严具。
供养佛里谈了两类:一类是自己身语的供养,另一类是庄严具的供养。前面的礼拜、赞叹、右绕等是用我们的身语来供养;用庄严具供养是指香、花等——香是妙香的供养,花是妙色的供养,伎乐是妙声的供养,灯明也是妙色的供养,幢、幡、宝盖等这些都是妙色的供养,其实也就是以色、声、香、味、触等这些妙五欲来供养,是用这些庄严具来供养佛。
供养法,如书写、印刻,或者庄严经典,以香、花等来供养。
这是谈了我们在住持三宝中如何来供养法。古时候印刷术大规模普及之前,这些书籍或者文字所承载的文化内容的传播主要是靠人的抄写,所以中国古时候有一个成语叫作“洛阳纸贵”,什么意思?如果有一个人写了一篇好文章,大伙儿都互相传抄,你不得买纸来抄吗?结果传抄人太多了,大家都去买纸,把纸都给买贵了。在古时,不仅仅是为了摄心、恭敬来书写,还有一个重要意义是辅助法的流通,就跟今天印经流通佛法是类似的。当然了,我们自己恭恭敬敬地书写,是有自己的恭敬心在里面的,这都是在造作善业。
下面说“印刻”,印是印刷,刻是指古时候的雕版印刷,印刻其实指的就是出版流通。“或者庄严经典”,比如说把这部经书用非常庄严的经函装起来供养在那儿;或者哪个寺院藏经楼上供养的大藏经,因为天气潮湿、虫蛀等原因,导致有了一些损毁,去给补、修,修补经典是一种挺考验人技术的活,这也算是庄严经典;当然也可以“以香、花等来供养”。这是说如何来供养住持三宝中的法宝。
供养僧,是衣服、饮食、坐卧具、医药、日用杂物,但必须是佛法所认为清净的(僧众可以用的),切勿供养不如法的物品。
依照戒律来说,有很多东西是我们不适合去主动追求的,还有一些东西是人家给,我们都不适合接受的。所以我们作为出家人,要懂得有一些是不适合我们去乞化的,有一些是人家给我都不应该要的。因为修供养是在家众修习佛法很重要的德目,所以大家要善巧引导:对于在家居士来说,如果能供养实物(实实在在的物品),那就供养物品;如果自己确实不方便,或者希望师父们有更大的自由度,那就可以用金钱转变为物品价值的方式来供养,比如可以跟某甲师父说:“某甲师父!我供养您价值人民币两百元的四事如法用品,已经交给某某净人了,您需要四事如法用品的时候,请您去找他。”这就是怎么引导在家居士做如法供养。他供养的是如法用品,只是因为他自己时间不方便,或者不知道师父到底需要什么,所以他明确地说明这是四事如法用品,然后把金钱交给某净人。作为接受供养的师父,也不要认为“他供养了我两百块钱”,自己内心应该是:“他供养我的是价值人民币两百元的四事如法用品,需要的时候可以请净人去代办”,这样的供养僧众就是清净的,请不要到净人那:“把钱给我拿来!”所以你看论主在这提的是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四事如法资具以及日用杂物等,这些都是如法的物品,是清净的。
至于最上的供养,没有比依从如来的法教,听从僧众的指导而切实奉行的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课间休息十分钟)。
前面我们谈过了为什么要皈依,以及向何去皈依,那就是向于三宝去皈依,因为三宝可以真正帮助我们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所以我们应该皈敬这样的三宝。那如何去皈敬呢?以及皈敬了之后,要做什么呢?这就是“皈依事修”这个偈颂中要谈到的问题。我每一次都有这样前后脉络串联的话,你从这部论里能不能读出来?论里没写这些,那是人家论主不愿意炫耀他自己写得多么有条理。如果大家读不出来这前后之间的脉络,那我说过之后,要能够忆持住。如果连忆持都忆持不住的话,那就要动笔写一写,做一点笔记。
“皈依事修”里,我们已经学了前面的三句话:“自誓尽形寿,皈依佛法僧”,这是说如何去皈依;皈依了之后,又讲了“至心修供养”;今天来学习“时念诸胜利”。
我国的佛教徒,都修早晚课诵,时间比较长;对在家事务忙的信徒,多少有些不适合。最好,依印度旧法,日三时、夜三时——六时修行:次数不妨多,时间不妨短些。
我国很多佛教寺院的早晚功课就是诵经或者是大家在一起念点什么,很多在家信众也纷纷效仿,有些人至少念一部经,这部经如果比较长,特别现在社会,不像农耕社会,人们的社会事务比较多,或者工作比较繁忙,时间上可能不一定很适合,这个时候就能体现出来印度古时候修习皈依法的一些善巧:同样这一天,安排一个半小时的修行,这个人有两种选择,一个是一次修一个半个小时,一个是分三次甚至六次,总共修行一个半小时。对于初学来说,哪一种情况更合适?大家有没有尝试过?
我问大家,如果生病了,吃一种药的话,医生常常会怎么说?这个药一天要服三次,要每八个小时服一次。那这个人如果把这三次药,一次都吃下去,你觉得这效果是跟分三次都吃一样,还是比那个更好,还是不如那个?为什么?刚才同学有说因为一些药的摄入量每次是有限定的,如果一次服用太多,可能会造成副作用或其他负面影响。这是一部分原因,但还不是最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药物进入人体之后是要被代谢掉的,如果代谢不掉,那可真就是人体摄入的废物或者毒药了,会对肌体有不良影响。凡是这些正常的药物,是可以被代谢掉的;所谓的代谢掉,就是参与身体内一些生化反应,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类似消化的观念,这正是它起作用的方式。既然要被代谢掉,就有一个时间的问题,药在人体中被代谢是有个指标的——半寿期,也就是在某一时间段内,这一定剂量的药物会有一半被代谢掉。那么我问大家,药物如果想起作用,同样这一种药,不按剂量吃,只吃一点点,能起真正的作用吗?起的作用微乎其微,为什么?大家不要看总量,其实是浓度不够,因为药物要起作用,是要保证它在血液中的一定浓度的,一旦服用的药物被代谢掉一部分后,浓度就降低了,药效自然也就弱了。所以,这个人一次性把三次的药都吃下去,就算这种药对人体的副作用不大,不会导致什么其他问题,但是这些药都会在某个时间段内代谢掉一半,假如说你一天的量是10粒,你一次把它吃完,5个小时就代谢掉一半,或者你一次只吃1粒,还是5个小时代谢掉一半,那不如分三次服用,这样既能保证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又能让药物持续起作用。
有没有人能体会到我为什么讲这个?我们在讲“依印度旧法,日三时、夜三时——六时修行:次数不妨多,时间不妨短些”。你要考虑到身心中,你一次修习皈依带来的力量能够维系多久。我们出家,也在佛学院学习,或者有时候也有些修习,那么这一次修习是能够给身心带来一定的作用,但是,修一次就能管一辈子吗?管不了一辈子。那能管多久?你自己来琢磨、体会一下,它也是有一个延续的时间段的。当然,如果这个人真实修行,密护根门、绵密用心、正念正知,那是另外一回事,我在说初修。初修行的人,只能做到拿出一专门时间段来修行,这样他多少能用上点功,如果告诉他在生活中的其他时间也能够很好地用功,这对于初学可能不容易。如果一开始就能做到这样,那是善根很好的表现,也不排除一开始修行就能做到这样;甚至有的人都不用人教,自己得到只言片语之后,就会用到身心上,而且会很绵密地来用功,这都是善根深厚的表现——有修行的习气。不像很多人,只有沉迷于世乐的习气,只有随顺于烦恼的习气,人家那是修行的习气,稍微听到一点修行的话,不会当作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视若珍宝,能够用到身心上,所谓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里的话。
既然对于初学,一次修行的管用时间段有限,那对于初学来说,实际上就应该像吃药一样来安排修行是更善巧的——是对于初学,我前面限定词说得很明确。同样都是一天拿出一个半小时来修行,对于还不会善巧修行的初学人,他安排成一天三次甚至六次,比他一次一个半小时可能效果要更好。对于学院的一些同学,我也是这样说,比如有的同学初修不净观,因为不净观不光是在座上观察观察就算了的,其实是要慢慢养成时刻不取净妙颠倒相的新的内心运作模式,这是需要恒时用功的。假如说你一天能拿出一个小时来修不净观,一座修一小时的效果,往往不如分成四次,均匀地分布在一天清醒的时间,这样在座上心绵密地用功,然后座下也时时提醒自己来观察一下内身的不净、外身的不净以及内外身的不净,这样来用功,比一天一次性只坐一个小时反而会更好。对于多数初修是这样,我们出家人是这样,在家修行也是这样。与其拿出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很安慰自己——“我今天又做了什么什么”,还不如一次半小时、十五分钟,安排个三次甚至六次。
特别是对于一般人的心态来说,你让他一天拿出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他觉得这一大块时间好难拿出来——“我有这个事、有那个事,都很重要,就这件事情不重要,排不上号”,但是,你如果跟他说:“那你午饭之后,能不能拿出十五分钟、十分钟呢?”一般人都觉得不好意思说不能——“可以,那你就午饭之后拿出十分钟、十五分钟做一些什么事”。“你每天早晨,比从前早起十分钟、十五分钟,行不行?不要求你半个小时,也不要求你一个小时,只是早起个十分钟、十五分钟,有没有问题?”就连有病的也不好意思说有问题,所以可以早起十分钟、十五分钟用来做点什么事。晚上临睡之前,晚睡个十分钟、十五分钟,有大问题吗?也没有什么大问题,那就再拿出个十分钟、十五分钟来做一点事。如果一下子就要求一个小时——“哎呀!我要早起一个小时?”咬牙起来,三天之后就倒下了,所以为什么不把问题分解呢?为什么不把大的困难给化解成小的、容易克服的呢?修行是有种种善巧的,是要跟烦恼斗智斗勇的,真正运用你的智慧去观察了解自己的身心,认识它,你才可能更好地改善它(课间休息十分钟)。
上节课讲到修习三皈依,长行中说:“依印度旧法,日三时、夜三时——六时修行:次数不妨多,时间不妨短些。”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么做有何善巧,刚才有跟大家做一点分析。不但从道理是这样说,你去实践一下,特别是对还没有养成绵密用心习惯的修行人来说,这确实更善巧,其实也是帮助我们建立起来绵密用心的一种方便。所谓绵密用心,就是让我们这个心多分地如理作意,而没有非理作意。怎么来养成?就是要常常提醒自己的内心要正确运作。如果这个也做不到,那就像服药一样,在间隔比较均匀的几个时间段来安排一天的修行,安排个三次、四次甚至六次。因为每一次修行都会在身心中有一种延续的惯性力量,就像服药之后,药起作用的时间一样,当你前后两个间隔(可以根据自己身心的情况来调间隔),能够让身心始终在比较与法相应、相续的状态,这就说明这个时间间隔对于你现在的身心状态来说就是比较善巧合适的,这是可以自己跟自己做做实验的。修行,原则是有的,但也有一定的灵活性,这是需要一些智慧相应的。
光明讲堂
依下能起上 依上能摄下
随机五三异 归极唯一大
不滞于中下 亦不弃中下
圆摄向佛乘 不谤于正法
图片来源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