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丨54、诸行无常

2024-05-30 07:33   安徽  

印顺法师


成佛之道


  修行不总是那么高深、那么难的。这些谁都懂的,你不总在心里运作那就说明你不会修行;会修行的话,就是这些东西要常常地在内心运作,久了就不一样。学会一分,运作一分,常常拳不离手地这样去练,这样,你在这里学习的两三年就会使你发生重大变化,不用等到遥远的某时某地,跟着某个多么了不起的善知识,才能开始你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修行。



还是先回顾过去所学,复习了这么多遍,你们有没有熟悉得都烦了的?谁熟悉得都烦了,起来帮我回顾一下,我也省事了!我是希望你们有人说:“法师!我已经熟到都烦了,你可以把这个环节略过去吗?”那我正好可以请他给大家回顾一下!既然没有人替我代劳,那还是由我来说。《成佛之道》第一章的序文属于全书正文内容的一个总标,总标何为成佛之道,之后就开始了这一章<皈敬三宝>的总标,总标为何成佛之道先谈皈敬三宝?为何成佛之道从皈依三宝开始?这个义趣在我们学的时候有广讲,后来回顾的时候都比较略,今天再说一下。

为什么真正的成佛之道,真正地向佛学习,学习佛陀的过程要以皈敬三宝开始?“我不皈依三宝,就自己看书不行吗?”真正能够看书开始实践佛法的,可能是因为他不具足皈依的仪式等种种因缘,但是他内心对于三宝真正地皈敬也是生起来了的。那皈依三宝意味着什么?其实意味着对于佛、法、僧的真实功德确实信受,将三宝作为自己生命最坚实、最后的依靠。确切无疑地以佛法僧,特别是以法为核心,特别是佛法所说的义趣,这是真正最究竟、最真实,真能解决问题也是唯一能解决问题的,对这个,内心生起了确定无疑的信顺,而且愿意去受行,这是皈依三宝的义趣。

皈依的体性是“信愿以为体”的,正因如此,所以整个成佛之道,整个学佛,要以真实的皈依三宝为起始。如果内心没有真正地皈依三宝,就算学佛法,学来学去也是学成了一套知识,学完了就放一边,自己内心不真正地认同,也不真正地随转。我们(自己或者别人)学佛进步艰难的根本原因,很多都在于不愿意去实践。当然有些是不懂得去实践,但是懂了之后都愿意去实践吗?很多人学习佛法,特别佛学院的,有这样一种情况:这个东西学会了,好了,放下,然后再找一个不会的学。会的那个呢?反正会了,就放一边。大家都没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这都会了,还不找个不会的学,干嘛啊,还学一个会的啊?”如果光从学知识来看,你学会了,只要能够忆持要领,不学也可以,但是学佛法是这么学的吗?学佛法更像是学功夫、学游泳,甚至简单说像学骑自行车。你学功夫,“这直拳是这么打”,“我知道了,我会了”,心里就觉得自己就跟练了几十年的老师父一样了?理论上虽然知道了,但是若没有一拳一拳、一年一年,汗水、痛苦伴随着磨练,那上了擂台,同样的这一拳打出去,会怎么样?佛法应该像学功夫那样学,拳不离手地这样学,而不是这个东西会了就好了。懂了、会了是起点,永远不是终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误区?就是因为对佛法真正地信顺、奉行不够,这往往意味着我们内心在皈依抉择上还不够深彻,对于“这确确实实是我生命需要的,而且是我需要奉行的”这种抉择不够,往往好像是离开自己生命的改变在寻找一种巧妙的学说,越是聪明人越容易犯这个错误,为什么?佛法中要说到神的、玄的东西有没有?有!不容易理解、不容易把握的东西有没有?有!这些对于聪明的头脑构成了挑战,充满了征服的意乐。征服之后呢?“我来过,我看过,就好了!”要成为生命的实践,这其实是包含在皈依里的,是“信愿以为体”的。



说过了真正学佛是以皈依三宝为起点,那为什么要皈依三宝?首先是大的,我们为什么要寻求皈依;然后再说在诸多可能可以作为皈依的对象中,我们为什么皈依三宝。为何皈依?就是因为流转的生命是苦的。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会寻找解决答案,就像天冷了,每个人都想避免寒冷对自己的伤害一样。说“流转生命是苦的,我们要寻找解决方案”,可能有的人还不以为然,但对于天冷不许加衣服,个个都急。这么一点苦我们都想解决,生死大苦却不想解决,只因为一个原因,没有认识到是苦的。从佛的智慧眼看,流转的生命,现实就是苦的。这样的苦痛不去解决,那就是愚人。只要有智慧的人,真正认识到这个是苦,就像房子着火了,你们还会坐着不动吗?个个都想要冲出去吧。佛说“三界如火宅”,看自己想不想出去?认识到了流转的生命是苦的,当然就要开始寻找解决方案,这种寻找生命根本问题解决方案本身就叫作皈依,就在寻找自己生命的皈命依靠处。

接着向何皈依里抉择了世乐非依、外道非依,世乐的非常非乐,外道的烦恼生死,都不足以为我们解决生命根本问题的凭依,那么“皈依处处求,求之遍十方,究竟皈依处,三宝最吉祥”,这是申明论主的论点,同时也是一个事例的说明。后面就开始通过谈三宝的功德,来说明三宝是值得我们皈依的地方。因为我们寻找皈依,究竟来说是要解决生命中根本性的问题,而三宝具足了这样一些功德,可以作为我们解决生命根本问题真正的依靠处、依凭处,所以我们要皈敬三宝,是从这样的路数来说明。说明三宝具足了哪些特点或者功德,可以作为我们解决根本问题的依靠处,也就是下面介绍三宝功德的部分。通过对于三宝功德的这些说明,让我们认清这件事,确定无疑地发起对三宝的皈敬。

在赞三宝功德中,先是学习赞佛功德,说明了佛陀本质——“正法以为身,净慧以为命”,佛陀是法身慧命的统一,是正法的具体体现者。法身与慧命的统一,就像“智月朗秋空”一样,这样以譬喻说明。为什么佛的法身、慧命的统一体,就值得我们皈依?因为我们之所以有流转生死的种种苦,根子在无明,而智慧是照破无明的。无明就是我们没有这样的明,所以内心中发生了很多与诸法如实相相违的认识、运作,所以产生后面的问题——流转生死。如果有智慧,这件事情就彻底解决了。佛本身具足了这些功德,所以是值得我们依靠、学习的。

那这样的佛陀,我们具体的皈依境是怎样的?这就说到总别皈依:“三世佛无量,十方佛亦尔”,我们皈依三世十方一切佛!特别地皈敬我们娑婆世界一代时教的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悲愿来浊世,礼佛释迦文”,感恩他过去的大愿大行,最后生在这个世间慈悲设教,方便劝诱。这还只是略说,稍微展开一点,按照古德用三德——智德、恩德、断德来说,那一切诸佛是“智圆悲无极,断障无余习,三德等究竟”的,但是诸佛在国度、色身、寿量、弟子、正法住世等等这些方面是随众生根机、种种因缘示现差别的,这就是“方便示差别”——“实等权别”:一切诸佛的智慧都是圆满的,不仅能够了达一切法如实的本质,和一切千差万别的现象;还能善巧地施设方便救度苦恼众生,这是智慧的妙用。佛的这种慈悲,是遍及一切有情、一切世界、一切时空没有差别的,更没有什么时间的限定、地域的限定等等这些;佛陀对于烦恼和习气的断除也是毫无遗余的,在一切的清净中最清净,在一切的圣洁中最圣洁!这样的智德、恩德和断德,是一切诸佛共同圆满、平等究竟的,没有此彼高下的差别,只因为所化有情因缘的不同,众生各自根机的差别,佛陀示化的时候随顺这样的因缘而呈现出国土、寿量、色身、弟子众以及正法住世暂久等差别。

这是之前学过的赞佛功德的内容。因为佛陀具有这样的功德,最核心的就是“正法以为身,净慧以为命”。但是三德的赞叹也很重要,因为缺了任何一种,我们都不可能从佛陀的圆满那里得到什么好处。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赞法功德”,大家看戊一“喻说法印”这一颂:



甲二 皈敬三宝

 乙一 三宝内涵

  丙一 赞叹三宝

   丁二 赞法功德

    戊一 喻说法印

丘井空聚落,朽故寂无人,

彼岸林泉乐,礼法离欲尊。

长行说:

这是赞叹法宝的功德。上二句,含着两个譬喻,要分别解说。 

上二句就是“丘井空聚落,朽故寂无人”,“丘井空聚落”是出喻,包含哪两个譬喻呢?“丘井”是一个譬喻 ,“空聚落”——空村,是一个譬喻,出这两个喻;“朽故寂无人”是显义,显示前面两个喻所说明的含义。头一句是出喻,后一句是显义,所以长行是把“丘井”和“朽故”放在一起说的,尽管不是一句话,“空聚落”和“寂无人”也不是一句话,但也放在一起说。“丘井”是在讲喻的内容,“朽故”是在分析喻的含义,就是出喻和显义;下面的“空聚落”和“寂无人”也是如此,“空聚落”是无人的村庄,所以说“寂无人”。偈颂是把两个喻的内容放在了一句话里——“丘井空聚落”,又把这两个喻分别对应的含义放在了一句话里——“朽故寂无人”,解说的时候就要把“丘井”和“朽故”放在一起说,“空聚落”和“寂无人”放在一起说。这不是零乱,而是一种行文,特别是用中国古代的一些文法表示的时候,常常有这种用法。

“丘井”,是枯井。有人在旷野散步,一不小心,落在枯井里。亏得一手攀住井里的枯藤,这才不致落到井底。井底有四条毒蛇,张口吐舌地望着他。一只老鼠,正在咬那枯藤,说不定就会断下来。在这危急的情况下,仰头见藤上有蜂蜜,他伸舌去舐那蜂蜜,便什么都忘了!甚至蜂群的飞来螫人,他也在甜蜜的享受中忽略了。

中国古时候有个词叫“丘墟”,“丘井”可以讲成是空井,也可以讲成是丘墟上的井。“枯井”就是指没有水的井,也就是空井。这个故事其实有很多类似的版本,个别有一些小的变化——几只老鼠、什么颜色等等。这是譬喻什么呢?

这是说:众生在生死旷野里,由于业力,感到了五蕴身。枯藤,是命根。老鼠的咬那枯藤,如无常的侵逼,一息一息的过去,命根快就会断了。无论是丘井、枯藤、鼠咬,都譬说无常的苦迫,所以说“朽故”。

这就开始显义了。前面讲的“丘井”那些故事是出喻,这里因为开始出这些比喻后面的义趣,所以说“朽故”。“空井”,这口井打出来的时候原来是有水的,后来变的没有水成了空井,这说明了无常。“枯藤”,这藤天生就是枯的吗?哪有藤天生就是枯的?刚开始都是活生生的,后来才变枯萎了,这也是说明无常。本来都成枯藤了,还有鼠咬,这都是说明无常的苦迫,所以说“朽故”——这个“朽”指的是变化乃至坏灭。



四蛇,是四大,四大不调和,就会生病而致人于死,如毒蛇的伤人。蜂蜜,如五欲的快乐。人在生死无常的苦迫中,享受些少的欲乐,便忘记了。不顾蜂群的来螫,如对于五欲而来的苦果也不管。

这确实是我们都不陌生的一件事。很多人对于佛法有一些认识,但是实行不起来,或总是遇到好像迈不过去的坎儿,原因可能是有不一样,但是归根到底都是对于五欲过不了关,这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对色声香味触的执取。

其实欲乐本身是非常没有意义的事,怎么说呢?昨天给本科班的同学上戒律课,因为提到了智慧跟戒律配合的问题,就有同学问:“比如说好吃就是贪着这个味道,那怎么用智慧来观察?”这件事我们不说深,就说点浅的,这个好味道本质是什么?先不说佛法,用现代生理学的观点看,到最后你所贪着的就是一些生物电信号而已。因为我们的神经活动,最后是呈现为不同的生物电现象,所以你所贪着的就是不同的电信号而已,背后有什么真实可言呢?但是人们就是耽着在这个境和境的颠倒取相上,自己从来就没有把心用另外一种方式、换一个角度去认识这件事,连从科学的角度都很难去做,更不用说用佛法了。

说到“享受些少的欲乐,对于五欲而来的苦果也不管。”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几篇报道,都是关于打游戏致死的,其中最快的一位是二十四小时猝死,是发生在台湾的一件事情,在网吧玩了24小时,被人发现的时候都已经硬了,还是一手摸键盘、一手拿鼠标的标准姿势。他打通宵24小时,在死之前不难受吗?肯定难受,但是因为沉迷在里面了,他硬挺着也那么干。我们大陆不也有类似的报道吗?在网吧待了三天不出来,也不睡觉,吃饭就吃泡面,然后就把生命耗掉了。这过程中他不难受吗?这可真是“享受些少的欲乐,便忘记了(生死无常的苦迫)。不顾蜂群的来螫,如对于五欲而来的苦果也不管”一样。

举他们几个例子来说明是很明显的,但是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耽着些少的欲乐?刚才也说了这样的欲乐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是我们颠倒的执取。耽着这样没有什么真正意义的欲乐,然后对于因此而来的苦果,自己像眼睛瞎了看不见一样。还记得僧训的时候给大家写的一个偈颂吗?“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冤入丘冢,虚受诸辛苦!”我们的生死为什么不断绝?为什么一直流转生死,枉受诸苦?因为我们嗜诸味、贪诸欲,我们在这一切见闻觉知的境界上颠倒执取,在感官的经验上执着这些短暂而且没有实义的受用,支撑自己的贪欲(说到贪,大家就应该知道有嗔,这只是举其一端)。为的是什么呢?大家忙来忙去都是为了这个“色壳子”。但是实在来说,这件事就是“养冤”。为了“色壳子”这个冤家,人们不仅虚受工作、人际之间的种种辛苦,还造作很多的恶业,令自己现后不得安乐,那不是冤家是什么呢?“入丘冢”,最后的归宿是什么?古时候就是找个土包一埋;现在更简单了,连土地都不占,到哪儿一把火一烧。有些人只是拿一些骨灰回去做纪念,剩下的当肥料往树底下一埋。“养冤入丘冢,虚受诸辛苦!”各位如果发心住下来的话,总有一天也会被埋下去的;我们看到被埋的那些,要想到有一天我们也会被埋下去的。不要说:“哎呀!那我不住在这了!”你跑得了啊?!



生死大苦,都不能使众生警觉,真是愚痴极了!

想想是不是啊?我们每天如果活得浑浑噩噩,只对眼前这一套东西追逐贪恋、取舍爱憎,那实在是很愚痴的事情,荒废了大好的人身,而且给未来造成了很多麻烦。

这一节主要就是讲“丘井”和“朽故”,这个喻很难吗?不难,刚才说的道理也都能明白,难在哪儿呢?难在时时地在内心去这样想。这件事情不容易吧?这需要强大的正念,不能够忘记圣言!有一种烦恼心所叫作“失念”,它的表现就是对于自己曾经学习过的这些正确内容和心的运作,自己忘失了,这跟其他一些烦恼其实是相关联的。我们对于这些觉得不难的东西,要拳不离手才好,这样才能慢慢地练出来工夫。有修行没修行,不仅在于懂不懂,更在于练不练。修行不总是那么高深、那么难的。这些谁都懂的,你不总在心里运作那就说明你不会修行;会修行的话,就是这些东西要常常地在内心运作,久了就不一样。学会一分,运作一分,常常拳不离手地这样去练,这样,你在这里学习的两三年就会使你发生重大变化,不用等到遥远的某时某地,跟着某个多么了不起的善知识,才能开始你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修行。







光明讲堂

依下能起上 依上能摄下

随机五三异 归极唯一大

不滞于中下 亦不弃中下

圆摄向佛乘 不谤于正法


图片来源丨网络


光明讲堂
佛法学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