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为法与无为法

文摘   2024-11-10 18:19   江苏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主讲者:释成观法师、阿阇棃 


印、中、日三国传灯,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东密)第五十三世灌顶阿阇棃

贤首宗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法脉传人 


第十二集

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放掌。 



      而“得”等二十四法因为:1、它们本身“非能缘”,故不与心王相应;2、因为“无质碍”,故不与色法相应。3、因为“有生灭”,所以不与无为法相应。因此,所谓“心不相应行法”,不只是与心(心王)不相应,而是指它们与色法、及无为法,也都不相应。虽然与心不相应,但它们还是属于行蕴(心行)中的一种,只是这种行蕴不能与心王同时相应而起罢了。“无为法”:“为”即造作义,为就是造作的意思,亦即是生灭、来去之义。造作要加上虚妄两个字,虚妄造作;什么叫造作?造就是制造,作就是作为、也就是动作,制造或动作,因为那个光是一个作字不一定有什么明显的产品,但制造一定有,这是依一般来讲。依佛法来讲所有的造作全都有产品,看到看不到的都算是产品。譬如你讲话这是一种造作、一种作为,讲话一讲出来就有语言的声音出来,就有语言文字这就是造作的产品。当然动作譬如你作一尊佛像、或一个雕刻、折一个纸花,那个折出来的东西就是结果,这是具体的。语言的话你看不到,可是你听得到,所以还是有产品,你说如果我用想的呢?想的也有,想来想去你想到什么东西,被你想的东西那是你制造的结果,譬如你想来想去,得到一个结论,那是想的结果。其实不一定有结论它本身就是一个产品,能思所思思惟,这个造作你如果看唯识学的解释,一讲到无为或是行都是讲造作就完了,但这个造作是可以分开讲的。造跟作,造是什么?造是制造,作是作为、行为的意思,譬如你制作工具、木工、手工艺。作为呢?譬如跑步、走路,行为也都是造作的一部分。如果用英文讲造作更明白,因为佛法是梵文,梵文是印欧语系,所以我的推测,造作fabricate或manufacture,fabricate是制造,有无中生有的意思,譬如假造一个借口、理由;manufacture这个制造是比较具体的。我刚刚讲这个造作上面要加上虚妄两个字,怎么说造作叫虚妄的?虚就是假、空的意思,虚假、空虚,妄就是错误的,以佛法来讲世间人的一切行为跟造作全都是虚妄、空虚、空的、不正确的,叫虚妄造作。譬如举例子抽烟来讲,抽烟是一个动作、一个习惯,但是那个虚妄、错误的,你白受苦,这个不用说了,所有有害的行为都是这样。但是世间人认为有益的行为常常也都是虚妄的,但是世间人自己作了不觉得自己行为是虚妄的。所谓的种种追求,永垂不朽,它的观念本身就是虚妄的,然后以这个观念出发点去追求的立德、立功、立言而认为能够不朽,那个本身就是虚妄的,哪有不朽?没有不朽,一定朽、必朽。你不要说什么儒家讲三不朽,你看孔子现在怎么样?现在很不流行,那就朽了,三不朽本身就是朽。世间上没有什么不朽,朽就是无常,一切都是无常,没有任何事情是有常的,有常就是不朽。你的声名能够千千万万代,每一代的人都同样的敬仰你那就是不朽,但是你追求千千万万代每一代人都敬仰你的心就是虚妄的,这个是求名的心,求人家恭敬的心,求普天下千千万万亿人无量代的人都敬仰你,太我慢了,我慢到极点。政治家也好、文字家也好、艺术家也好都是在追求这个累代万世不朽的名,不可能的事。



昨天因为晚了睡不着就拿陶渊明的诗来看一看,陶渊明的诗很棒,但他在晋朝的时候完全没有名气没人知道,都是一些大人物的诗文在流行。陶潜一直到要进入唐朝大家才开始发现他,那时候朝明太子编文选才把陶潜的诗编进去,才能认识他。自从那以后陶潜一直就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诗人,相反的那些很有名的诗人我们现在都只知道一个名字,譬如谢灵运、曹植我们都知道他们的诗很好,没有几个人读过。我们以前小时候我虽然是台湾人,但是我读师大附中几个同学不只是读国文,平常大家会比赛背唐诗,大家私下去念唐诗宋词,很多家里教养好的从小就背唐诗宋词,这样国文好将来学佛法也能比较顺。因为国文很深,我们祖师翻译佛经都翻译的很棒、很文的,你没有很好的文学底子连文字都看不懂,所以我给你加了一个课外作业。给他记一点数,背几首发奖金这样有鼓励作用。虽然我们跟去中国化是相反的,因为文化没有什么相干,譬如你看美国人读的是英文,没有影响;日本人读的是汉文有没有影响?没有影响。所以那个是不正确的,你一边可以用中国的汉文,一边打中国都没问题,日本就是这样子。现在讲虚妄造作,世间一切人的所有造作全都是虚妄的,怎么样造作是虚妄的?我们不要讲的太多,我们就现在这个情景,我们隔壁两家全都是基督教,好像女主人都会弹钢琴弹的很棒,然后弹的我很讨厌,一天到晚弹,不能专心。现在的人就崇洋就非得学一两上洋乐器不可,当然你若学二胡那就很落伍了,我也不爱听,不过古筝、琵琶那是不错。弹钢琴弹得很好,就觉得自己是很风雅的人士,我一直很喜欢音乐,可是他……我如果挡不住的时候我就放古典音乐跟他对抗,没办法。以为自己会弹钢琴就觉得很高级,那都是自己想的,你会弹钢琴就很高级我就不觉得,你钢琴弹的好不好我也听得出来。即使是贝多芬等那个很高的音乐,他们作品都有次第我都可以听得出来,这一个曲子比较好、比较差都有等级的,像隔壁旁边人弹那算什么,有什么好神气的,世间人就是这样子,以为自己会一样东西就很了不起。好,无为我刚刚讲就是虚妄造作,虚妄最好的定义从哪里看?从禅宗来看,禅宗有一句话:举心即妄,动念即乖。禅宗很厉害,你观察到自己心以后,举心的意思就是心念,你那只要心念一起来的时候就是错的。孟子讲我四十而不动心,四时而不动心你太晚了,因为什么?因为释迦牟尼佛三十成道,四十才不动心不是太晚了,才开始而已差太远了,而且不动心又不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不动心,当然也不是不动明王的不动心。那个不动心指心念一起来动心,你有任何的念头一起来就是动心,那叫举心,动心就是举心。一举心一动念就误谬,为什么?因为无念的境界就是真正的清净平等,那个才是最高的本来的境界、本心。举心即妄,动念即乖,乖是违背的意思,你看国文不是要很好吗,你不要望文思义我动念就很乖,不是那个意思,那个乖是违背的意思,乖违。这是讲虚妄,什么叫虚妄?举心动念,一举心一动念就都是虚妄,众生一举心动念都是虚妄,所以地藏经讲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对不对?所以叫虚妄。所以造作这两个字是专有名词,不是普通名词,表面讲是虚妄造作,也就是生灭的意思,生灭就是生死,生死就是来去,生的时候来,死的时候去,生死来去。为什么说生灭来去都是虚妄呢?你注意听,我们在这一辈子里面做了多少事?造来造去都是白造,造来造去造了一辈子,生死呢?生来死去,白生白死。白生了,这一辈子一般人都是糊里糊涂,白白来生一场,糊里糊涂死去;糊里糊涂来受生,糊里糊涂死掉。怎么叫糊里糊涂的受生?你出生的时候知道你出生吗?不知道,糊里湖涂就出来了,死的时候也糊里糊涂的,怎么说糊里糊涂?死之前都不知道自己要死,死了要到哪里去也不知道,所以糊里糊涂,所以白生白死。就是所谓的白活一场,佛在经里面讲众生就是虚妄受生,虚妄受死。因为自心虚妄所以来受生,而且因为心虚妄而受生,所以这个生本身也是虚妄,本因受生的因是虚妄的,这个受生也是虚妄的。死的时候也是虚妄受死,本来是怎么样?佛又说枉受生死,你出娘胎为什么要哭?所以枉受生死,枉受生死是冤枉,为什么?因为自心虚妄,所以要受虚妄的生死,起身口意造虚妄的种种的业,所以受虚妄的生死,一切生死都是白受的。现在已经好几十岁,回想到几十年前,在梦中非实而实,非虚而虚,不是实在,但是看起来好像实在。自心虚妄所现的,我们人生就好像一大梦一样,梦就是虚妄的,为什么虚妄?因为醒的时候就没有了,醒的时候就了不可得,你再想要继续的话就没办法。有的文学家寻梦源,梦了一个好梦忽然被惊醒,刚刚梦的正好,把刚刚的梦境再继续,结果可能不可能?不可能的事,因为梦是虚妄。还要进去梦中去追求那个梦境的话,那种人佛说怎么样?有智慧还是没有智慧?那种人都是愚痴,但是众生都是这样子。以佛来讲,梦是最虚妄的,但是世间人颠倒,把梦当作是最美最好的,有一句话:有梦最美,是不是?美则美矣却不真。美有什么用?不能真正变成真实的事情。



无为法是什么意思?刚刚讲为是造作,既然一切为都是虚妄的,无为法不是什么都不作叫无为。譬如老子也说无为,但老子那种无为就是放任无为,那个无为跟佛法的无为是不一样的,他那是不管事叫无为;佛法的无为不是不管事,不是任你去作什么事叫无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作。无为是什么?无为是无生死烦恼的虚妄造作、虚妄作为。为什么?因为世间众生的一切造作、一切作为全都是生死、全都是烦恼,都是会产生烦恼、产生生死的虚妄的法,所以称为有为法。上次讲有为法有生死法,无为法正好相反,没有烦恼生死,不只是没有烦恼生死,是没有烦恼生死的虚妄作为叫无为。不是说修无为法就什么都不动、什么都不作,这样叫无为法,不是。要修什么?要修没有生死烦恼的戒定智慧,这些就是没有生死烦恼,而且令我们能够远离生死烦恼,能够令我们降伏烦恼断生死的这些善法,这些叫做无为的法。故窥基大师说:“无为者,即不生不减,无来无去,非彼非此,绝得绝失,简异有为,无造作故,名曰无为。”(百法明门论解)。无为法共有六种。再进一步讲,我们看五位百法表,宇宙间一切法所有的法可以分作两种,第一种就是有为法,第二种就是无为法。有为法就是世间法、凡夫法、也就是所谓的烦恼法、生死法。无为法正好跟世间法相反就是出世间法,跟凡夫法相反就是圣人法,跟烦恼法相反就是没有烦恼生死的法叫无为法,所以这是圣人的境界。这个是修来的,这要修很多的善功德得来的境界,而不是什么都不做叫无为,不要弄错了。这“无为法”为五位百法中的第五位,前四位(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合为一大类,即是“有为法”。这以前讲过了,下面还会详细讲。这四类合在一起称为有为法、也就是凡夫烦恼法,第五种无为法就是圣人的法,这圣人就是指佛菩萨,简单一句话什么叫无为?把它背起来,无为就是不生不灭、简单讲不生灭,什么叫无为法?不生不灭的法。如果以禅宗来讲不生灭的法只有一种,但是若以唯识来分析的话宇宙万象里面总共,众生跟无情界总共有六种无为,光是讲无为法当作一节来讲,这样就可以讲很清楚。事实上我告诉你,我自己在研修佛法的时候从来没有看过这样讲,从来没有想过必须要这样讲,我一看就懂了,懂了就在那里念这样子,但是因为(台语),一直想这无为法要怎么讲,但这个是最深地方,甚至不要说唯识学里面最高的,整个佛法也要讲无为法,所以(台语)。先讲无为法六种:一、虚空无为,什么叫虚空无为?在佛法上把空间称为虚空,这个虚空它会不会作什么事?不会。虚空不会作任何事情的所以称为虚空无为。我们回到刚刚讲无为是什么?不生灭,虚空有没有生灭?没有。万古长青,它永远是这样子,即使是末劫的时候,地水火风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全部都灭亡了,虚空在不在?还在,有没有改变?没有改变。虚空有没有来去、生死?没有。这个虚空生了、虚空死了,我跟你讲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耶教经里面讲耶和华造天地,且不去管他那个,他可以造地球、太阳能都可以造,但是虚空他就不能造了对不对?虚空本有,它就是有,这个有很奇怪,虚空既然是有的话应该有生有灭,可是大自然界这个虚空它就是不生不灭的,因为虚空不动,虚空是没有生灭,大自然界虚空的这个境界,这个状态称为虚空无为。但这个是无情界的,无情界的唯有这个东西,什么叫无情界,自然界;自然界只有这个虚空无为的,其它都是有为的,有为什么意思?有为是有生灭,背起来。就好像小学背九九乘法表一样背起来,有为就是有生灭,其它世间的东西譬如地水火风,乃至识,乃至于众生、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全都是有为,有生灭,唯有大自然的虚空,它不用修行,虚空有没有修行?没有。虚空没有修行它本身就是不动、就是没有生灭,这是一个特例。所谓宇宙间唯一不用修行而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的就是虚空。这个且不论,但是从大自然界的虚空的不生不灭我们可以拿来比喻,让你能够了解佛菩萨修行到不生不灭境界的时候是什么样一个状态,你就看这个虚空就大致可以了解,作一个比喻。在心理学有对照组,学特教的都应该知道。我以前心理学研究的很深,在读师大的时候不过心理学被当掉一次,跟读书没关系,因为我跷课。




择灭无为,什么叫择灭无为?择就是选择、选取,电脑有选取,选取一样东西然后删除掉,这叫择灭。选取什么?选取烦恼,因为我们烦恼有很多种,百八烦恼,但你要断烦恼的时候不可能一时全都断掉,所以你要一样一样的修,一样一样的选取删除,都让它变成不生灭。本来烦恼是生灭的,你把它选取了以后,用智慧去修它,把它灭掉那叫删除,删除什么?删除它生灭的状态。譬如你心里面贪心很重的人,你就选取这个贪心修不净观、修白骨观对治,就等于把它删除掉,等于把这个贪欲心去掉,你对色就比较不会动心。这个动作选取删除叫做择灭,但是烦恼太多,你要一样一样来择灭,择一项灭一项,灭到后来所有的烦恼全都灭尽,这叫择灭。用选取的方式,这是电脑的话,我们用佛法的话择就是拣择,拣择寂灭称为择灭。我稍微玩一点点电脑也可以把它用在佛法上你们一听就懂,告诉你择灭这个词我是研究唯识学好久好久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讲让人家听得懂,今天刚刚忽然灵光一现电脑就通了。太棒了,什么叫择灭?古代大师解释就是拣择寂灭,什么叫拣择也搞不清楚,你现在这样就清楚,拣择烦恼,一个一个的做,一个一个选取,一个一个删除,择灭。OK?赞噢!经过拣择你要灭的那些烦恼,为什么要拣择?因为每一个人的根器不一样,有的人贪心多,有的人嗔心大,有的人虚荣心大,有的人嫉妒心强,你找你最弱取弱取糟糕的毛病,先把它叫出来,选取、删除。这个强的先攻,一直攻到后来,一个一个把它寂灭,所有烦恼都寂灭了,达到无为的境界,什么叫无为?烦恼不生。刚刚讲不生不灭嘛,这个更清楚,烦恼不生就称作无为。依照择跟灭的程式令烦恼不生,达到烦恼不生的境界叫做择灭无为。另外一种就是非择灭无为,择灭无为是修行,非择灭无为不是修行,当然也可以当作一种修行的方法,可是这个是不究竟的,择灭无为是究竟的。什么叫非择灭无为?就好像一个戒烟的人他没有看到烟,也没看到别人抽烟,自己及出入的地方都没有烟,那他就可以戒烟。可是如果他看到一根烟就犯烟瘾,所以只要他在没有烟的情况下就能戒烟,那么这个戒烟本身的能力不是他所引起来的,是什么?是因缘不和合,没有抽烟因缘的时候。没有因缘的时候烦恼不生,这叫非择灭无为,他没有喝酒的时候不是说他能够不喝酒,而是他没有酒喝,因缘不和合。



再举个例子讲,,台北风化区,我如果都没有到风化区的时候就不会嫖女人,废话嘛,是不是?没有看到可能嫖的他就不嫖,看到他就不能不嫖,见色就淫。为什么他不淫?是不见色的关系。有的人不做坏事不是他有那个能耐,而是没有那个因缘。我讲一个很感慨的事情,我大一的时候,师大不错各方的精英都到,有些女同学很朴素,那是大一上学期。本来看这个女孩子很好,到了大二下学期就不是了,舞会呀,大二开始门路已经清楚了,郊游、烤肉,本来看来好像很朴实,事实不是她朴实那时候还没有因缘,没有因缘而无为。我那时就很感慨。没有因缘非择灭无为,就是没有因缘而不生灭,而不落入生灭,也就是因缘不具足而不落入生灭。可是你知道吗?古代祖师在注这个时候怎么注你知道吗?一看傻眼——缘阙不生,完了。每个祖师都这样注,我跟你讲,缘阙是什么?一样东西要生起来必须要因缘具足,现在它只要缺一个缘,就不能生起来了。少一个就不行,在乡下读高中很朴素,等到台北上大学开放了,又正式领到可以谈恋爱的执照。缘阙,只要其中的缘少了一样,阙就是缺少,就不生灭,就不能生起来,所以缘阙不生。没有那个情景具足、因缘具足那个烦恼就不生起来,所以在因缘不具足的情况之下不生烦恼,这种不是真正究竟的修行。现在讲到实际上的修行,这样的修行是必要的,但知道那个不是究竟。譬如你要修行应该要离开烦恼的缘,离开烦恼的境界,离开烦恼的地方,离开令你烦恼的人、事、东西,这些人事物地,能够令你烦恼的都远离,远离以后你就比较不会受外在的影响而起烦恼,对不对?这个时候叫缘阙不生。所以你住到深山里面去修行有没有必要?有必要,去修炼,静静的修行。譬如我们刚刚打坐,我们坐的很短,为什么我们坐那么短?我们坐在那边听钢琴干什么?你坐在那边也不能专心,没有什么意思。他认为是很美的东西我们觉得很烦恼,所以你要修行要先找一个烦恼的境界,远离一切烦恼,你的心就不会为外在所牵,也没有什么人情世故,比较没有烦恼。

众生皆有佛性
本公众号主要发布一些学佛的文章,视频利益众生,南无阿弥陀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