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观法师讲解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
【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一百二十八集
释成观法师
讲于台北大毘卢寺
2012年4月23日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释文[当知下一行半文,正明执著之失。当知二字,警诫之辞。若行者,修从假入空观,见无为而谓入正位以为究竟者,其人终不能发三菩提心。言三菩提心者,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此翻无上真等正觉。不分而分有三种菩提,对治三种根性而言:一真性菩提,真名不伪,性名不改,不伪不改,名为真性。以此真性为道,故名真性菩提,此即如来所证佛果菩提。经云:‘若人自发菩提心已,复能劝诸众生,发菩提心,习学大乘法义,自既解脱,亦令众生解脱。’即此义也。二实智菩提,谓能观照其性之智,称理不虚,名为实智,以此实智为道,故名实智菩提,此即缘觉菩提,谓缘觉之人,发菩提心也。经云:‘若人在于缘觉行中,虽自己发菩提心,而不劝化众生发菩提心,亦习学大乘经义。’以是行故,独得解脱。三方便菩提,谓善巧应机,化用自在,名为方便,以此方便为道,故名方便菩提,此即大乘菩萨所行也。真性诠中,实智诠空,方便诠假,名三菩提心。行者从假入空,不过实智菩提之少分,此即定力多故,不见佛性,因声闻人,一味沈空滞寂,不明真空即是妙有,故于如来无上菩提涅槃,中道佛性,非背而背,故云不见佛性。]
正文[若菩萨为一切众生,]如果菩萨修行菩萨道是为了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而成就一切佛法。你看看智者大师他真的就是大师。他讲的不舍一宗一派的法,而就是一切佛法。所以没有分别的。他虽然是讲说天台教,但是他是成就一切佛法。[不应取著无为而自入寂灭。]所以菩萨就不应该要取着无为的空法,而自己入于寂灭。你自入寂灭等于是,你老爸老妈好不容易栽培你大学毕业又去留学,留完学老爸老妈是盼望你回来,家里还有弟弟妹妹,你要回来帮忙栽培弟妹,结果你就留在美国或是欧洲,然后家里都不管、也不寄钱回来、也不回来看。这就是跟二乘人一样,自己得了学位就撇开我们这些众生弟妹都不管了。反正他在美国有高就,吃的好、穿的好、生活品质好。谁想到要回到台湾这个小地方。而且在美国赚美钞是台币的三十几倍,你在怎么比都比不上。现在美国虽然他经济不好,但是我看台湾、大陆、乃至日本,都比不上他们欧美人士的生活品质。因为他们已经有几百年的成绩积极出来的。每一个家都有中央冷暖系统,每一个家如果不是铺那个硬的地板,要不然就是铺地毯,这都是很平常的消费。每一个家随时开了水龙头就有热水,那个热水都是煮好的。不是说像台湾一开了以后,那个热水器才蹦了一下才开始煮。不是这样子的。它有一个储水槽就都煮好的放在那边,水龙头一开马上就出来。这个日本也没有,台湾也没有,大陆更不用说了。他们种种的很多很多方面所以很享受。这就是为什么早期很多留学生,不愿意回台湾的原因。现在都回台湾为什么?找不到工作。所以老爸老妈卖房子、卖田产给你去留学,留学你就呆在外国不回来,也不管家里。这就是忘恩负义。跟二乘小乘人自己证了解脱智慧,就不顾众生,就自己自入涅槃,自己享受寂静、寂灭是一样的。就是负佛的深恩不顾众生。但是你要晓得,你记住这句话佛为什么要度你,令你解脱乃至于令你得菩提,不只是为你,而是要让你再去令更多的人得解脱得菩提。所以成就了你,然后你可以成就更多的人。不是成就了你就没了。如果成就了你就没了,这就是断佛种性。所以佛度众生令众生成道成佛,是为了令佛种不断,这是佛的目的。令佛种不断让每一个众生都实现了毕竟成佛,大家都毕竟成佛而且快一点成佛。所以不是度了你得道以后,你什么都不管了。等于是家里的长子,享尽了家里最好的资源,然后撇开弟妹就不管、撇开家里不管了一样就忘恩负义。小乘人就是负佛深恩自取寂灭,所以这是不对的。这样的人自私没有慈悲。你说比较大乘小乘,光是一个慈悲心就完全没个比。我也分析过智慧是从慈悲来的,你慈悲有多大,智慧才能够等量的一样大。为什么?慈悲像一个仓库,智慧像仓库里面的库存,你那个仓库只有那么小,你能装的货就这么多。你仓库这么大无量大悲装无量的大智。小乘人心量狭窄,他所能够装的东西,就只能够他自己自度。他自己吃三餐够了,要分给别人吃就没了。他没有那些智慧方便能够分给别人。他以他的小乘心态、他的智慧,他即使想要度众生他也办不到。而且他一定会跌跌撞撞受尽挫折,而很快就退心。因为众生不好搞很难搞。所以智者大师这里面讲说:菩萨就不应该取着无为,而自己入寂灭。佛法中称自了汉。[尔时应修从空入假观,则当谛观心性虽空,缘对之时,]缘对给它反过来对缘,不是说他错了这个是他的文辞他的修辞。
[亦能出生一切诸法,]他在对缘的时候也能够生出一切诸法。虽然心性是空的,但是有诸缘在现前相对的时候,也能够出生一切诸法。这一切从本性的空中生出来的这一切诸法。[犹如幻化,]好像幻化一样。[虽无确定实性,]在定的前面加确字。实的下面加性字。你看幻化的东西能够确定吗?没有。有没有实在的性质呢?没有。所以没有定实。我们的一切法也是一样。我们就以世间的世象,我们世间的局势会不会有一定?不会有一定,都是一直在变幻。世情世间的感情,从父母、师长、朋友、亲戚等等,这些感情都是变幻的。从因缘、局势、时空都会改变就没有一定。夫妻两个人本来很要好,一个得了重病这感情就会变。尤其是美国有一个得了绝症,常常就离婚了。所以美国人就更加现实就是了。但是台湾人的话即使不离婚,也是感情就很不好了。不要说是夫妻,父子也是一样,老爸得了重病很久,所谓久病无孝子就变了。所以这个事情都是没有一定的,没有定实。朋友之间也不要相信什么莫逆之交、刎颈之交,那都是很浪漫的。我年轻的时候就是这么浪漫有四个好朋友,但是后来证实都是虚妄的。因为情况一变就变了。我们在高中、大学的时候,大家都很年轻讲了很高的理想,人生的目标这样的。等到出国了以后马上就变了。譬如说我读文学他们两个本来也是读英文,但是他们俩一直对新闻业有兴趣,他就给我们互相鼓励,他说你将来就当学者从事学校教育,我们两个就在新闻业从事社会教育,可是怎么样你知道吗?因为讲的人二三十年前去留学,一进了加州通关的时候到了机场的厕所,他得空就给我写了一封信说:看到美国机场的厕所,我真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的厕所比我家的房间还要干净。这么样的唯物,什么理想都没有。他在台湾大学毕业就已经读了研究所,没有读完就去留学,本来是说他将来要去学新闻,结果他到他哥哥那一州,他二哥哥已经留学很久了,得了博士学位,娶了老美当妻子。然后就叫他弟弟读那个大学的大学部,而且转读电脑。你看看这不是颠倒嘛。他在台湾已经读硕士了,虽然没有毕业。可是你在怎么样,你不会到美国去读学士嘛。我没有听过。他那个二哥就跟他分析说:你如果要在这边读电脑的话,而你又没有基础。你在台湾读的是英文系,研究所也是读英文,你那电脑完全没有基础,你要从头学起。在我们这个大学算是不错的大学,你要读硕士的话可能会很辛苦。其实美国是很务实很现实的。在我们那个时代,谁管你是大学还是研究所。你只要大学毕业就很好找工作确实没错。后来就不一样了。尤其在我们那个时代,你如果拿了一个电脑学士,那工作是满街都是。他就去读了那个大学部。所以你看讲了什么忠贞爱国、报国、理想、教育大众、教育社会,全都是骗人的。我心里面就很受伤害。因为我那些跟他互相抵力学习,乃至于那些忠贞爱国的思想都是他们灌输给我,因为他们都是所谓的外省人。另外一个他第一次考研究所没有考取,第二次再考后来考到正大研究所。他本来也有一点点不喜欢国民党。我还没出国的时候,看到他听民进党的竞选演讲就很有兴趣。可是后来他研究所毕业了,就找到外交部新闻局的工作,若干年过了以后,我们在美国会面,就一副做官的样子。整不好听就是一副官僚的样子。那个脸完全变了。然后一直走这个外交部的路一步一步的升,升到台湾在美国外交部管新闻事业。事实上等于是外交部,驻美国外事处的处长下面就是他,就做的很大。那个样子就是一副官僚的样子。以前那种纯真的个性完全没有了。什么年轻人的热血、年轻人的理想,那都是昨日之梦。所以什么叫世情就会这样演变。
顺便讲到我们总共有四个好朋友,我在读研究所其中第一年有全额奖学金,第二年因为他们配额的关系,所以我本来是不用做事的,那个全额奖学金叫fellow。可是第二年要变成工作当助教。第三年就完全都没有就要打工。我另外一个好朋友,有一天我跟他打电话的时候,我跟他讲我要去打工,他说那你现在的存款有多少?然后就赶快拿笔来帮我算我的经济情况。你知道为什么?他怕我拖累他,怕我跟他借钱。那个时候我账户里面只剩下三百多块美金。那个时候我们就称为是莫逆之交,刎颈之交,但是那个都是年轻人可以喊一喊,禁不起考验的。所以我以前是很以,我有几个要好的朋友为豪,也很看重所谓知己的友情,虚妄。不是我疾世愤俗,但是事实上是这样。年纪长大就不一样。我那个同学他二哥不是在,美国的大学拿博士在教书嘛,我们一起到补习班去补GRE。GRE是要入美国申请的考试。他就跟其他同学谈说:你要到哪里去?那个人就说我要到那一州去,他就说你如果要去这一州的话,我给你我二哥的住址,他已经是美国人了。我一听哇,你是什么美国人,我后来去就知道了,你是拿到美国护照没有错,但是美国人绝对永远不会把你当美国人。你还是黄种人,英文讲的再流你再行,人家都会说你是从哪里来的?你说我是德州或是那一州,他就会问说原来是哪里。他的意思就是要逼你说出来,你到底是日本人或是台湾人,还是中国人这样子。所以我们黄种人在美国,你永远不可能成为美国人。除非你跟美国人结婚生下一代变成混血儿,他可以是美国人。但是我们这个黄皮肤、黑眼珠、黑头发的,永远不会被当成美国人。我听我那个同学还没出国就这样讲,我二哥已经是美国人了,好骄傲的样子,跟你以前跟我鼓吹爱国情操的时候判若两人。讲不好听我就很吐血太虚伪了。[亦有见闻觉知等相差别不同。]一切法这个心性虽然是空,但是他还能因为诸缘相对的时候,也能够如幻如化的生出一切法。但是如幻如化生出的法是有,可是没有定实。幻化之相是有,但是不能定也不能实。因为它是虚幻的关系,所以它一定会改变。也有见闻觉知等相差别不同。虽然是没有定实,但是也会现出有见闻觉知种种的相。这一段的意思是智者大师劝诫我们说:勿溺于空,应该从空出假,从本性的空中出一切的幻假之法。为什么呢?自心空性,能生万法。所以应生万法,大悲度世,悉成菩提。刚刚讲的世情、友情,我补充一句我后来是这样想,我还是很感激那几个朋友,因为他们令我度过很美好、非常美好的青少年期。几个人在那边高谈阔论,热血澎湃,怀着高远的理想,大学的时候常常在一起唱歌、抽烟、打桥牌。大学不同的学校每一年都会聚好几次,有时候在我家,有时候在别人家,就关在一个房间里面,就有唱不完的歌,讲不完的笑话,然后一边打牌很快乐,很自命清高觉得自己很高导这样。所以有如梦幻一般。因为尤其是我没有什么兄弟手足之爱,也没有父亲,母亲又忙着,所以家庭的感情很淡泊、很缺乏,是一个缺少爱的孩子。所以我就从朋友里面去补足这一个缺憾,令我得到意外而且很大的满足。可是我告诉你们,我这个朋友都不是说我去交他们,我很被动,而是他们自己来找我。譬如说有一个同学,我有一天写日记就说:某某人不晓得怎么搞的最近几天都常常来找我。我日记本放在桌子上,结果风一吹就翻开了,就正好是那一页,然后他就坐在不是离我很远的地方就看到。所以人生如梦如幻。这样说起来多久以前的事情?快五十年了四十几年的事情,我现在66岁了。距离我大学毕业也都四十多年了。何况这个是高中、大学的事情。
释文[二乘之人,证偏空以为究竟,不欲从空出假,教化众生;菩萨则不然,有上求下化之功,具自利利他之德。最初发心,于四谛境,发四弘誓愿,自利利他,了知诸法如幻化,不妨以幻作幻,所以为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佛法。如来之法,即十力四畏十八不共等法。当知菩萨,亦令成就如是等法,了知如幻,不妨作如幻佛事,度如幻众生,故于中不应取著无为,而自寂灭。尔时应修空出假观,了知无为如幻,故无为无所不为,了达寂灭如幻,寂灭即非寂灭,菩萨了达如是,故发广大心,度诸众生;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达如幻,故名从空出假观。谛即审实不虚之义,观即是观察,谓谛审观察自心本性,虽无方隅,亦无分齐,了不可得。而历缘对境之时,亦能出生一切诸法,上至四圣,下至六凡,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皆因此心性而有,虽有而空,有即非有,故云犹如幻化;虽无定实,而非有而有,而亦有见闻觉知等相差别不同。不可得中任么得,所谓若说无生无不生,无相无不相,于诸世间法,当作戏事观,作电影观,所谓梦幻泡影,如露如电。楞严经云:‘虚空本非群相,而不妨诸相发挥。’虚空即喻自心,言自心有随缘之用,故现一切法,但世人将幻化,作为实有,如幻师以巾,幻作兔马,误以为真。大乘止观云:‘所言观者,虽知本不生今不灭,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犹如作梦,非有而有,故名为观。’当知一切诸法,无非是幻,有是幻,空是幻,中道亦是幻,十方诸佛亦是幻,我辈今日建道场,作佛事亦是幻,永明大师曰:‘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广度如幻含识,证得如幻菩提。’真空而言,则无法可说;假观而论,则不妨无说而说。吾人能学如幻观,受用无尽,了达莲社是幻,不妨认真办幻社,以度幻生,了知念佛如幻,不妨一心念如幻佛,乃至作如幻之事,讲如幻之经。维摩证得如幻,故丈室能容八万四千灯王宝座;摩耶习此如幻,故一腹能纳三千大千世界。于此浊世,处身甚难,能学从空出假,习如幻观,为自利利他之最要紧法也。]
正文[行者如是观时,]行者如是作从空出假观时。[虽知一切诸法本体毕竟空寂,]虽知一切诸法本体无有生灭毕竟空寂。在诸法的后面加上本体。[能于本性空中修种种行,]能于后面加上本性。[如于空中种树,亦能分别众生诸根、性、欲无量故,]性就是个性本性。欲就是欲望。[则说法无量。]因为众生的根器、性欲无量。所以这个菩萨因为这样子作这样的观行,就能够说无量的法。[若能成就无碍辩才,则能利益六道众生,]这就是菩萨道。你看成就无碍辩才不是赶什么,是要利益六道众生。不是说秀自己行,我会说法会讲话,不是自我表现。[是名方便随缘化众止。]在随缘的下面加上化众。这个就称为方便随缘而化众,当下之不起妄想。因为都是如幻就不起妄想,而得止,止就是止息妄心。[乃是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平等是能度、所度。什么是能度、所度?能度的我,所度的众生,都是平等的。[亦名法眼,亦名道种智。住此观中,智慧力多故,]因为在这个观里面智慧力比较多。[虽见佛性而不能完全明了,]在不的下面加上能完全。能见佛性,但不是见得完全明了。[菩萨虽复成就此二种观,]二种观是: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从假入空观这个假就是世间法。你观到了世间法都是假,因此就入了空。因为是假所以是空的,假的没有实性。假的相对是实。因为是假所以没有实性。譬如说两个人相爱,可是爱里面很假,有没有真实的爱?就没有了。假则不实,不实则空。空的意思是指它的性质不实,指它的性质空,而不是说没有这回事。譬如说两个人相爱、结婚,两个人有感情,可是那感情有点虚伪。虚伪就不实。同床异梦把这种不实的感情就说成是空的,就好像没有一样。所以空的意思是指这个。但是不是完全都没有感情?有,但是那感情是很假。甚至于假到什么地步呢?到社交场所、亲戚朋友面前都能够装出是理想夫妻,这样的加法。感情虚假乃至于一切法幻化虚假。所以不实,把它称为空。这个空是一个象征,是一个代表的意思,而不是说没有这回事,没有这个东西叫做空。是指它的性质、它的体不实在,没有真正的东西称为空。[是名方便观门,]这就称为是以世法、出世法为方便的观门。也就说以世间法、出世间法,当作一种观察对象的方便。以世法为方便就是为对象来观察,世法是因缘幻化虚假。观察世法为方便就得假观。观察出世法再进一步,因为它幻化、虚妄、虚假、不实,所以以出世间法来看就说它是空。由于观世间法假,而入于出世间法的空。入出世间法的空有什么好处呢?因为真正知道它空,所以就不可取着。这就是佛法跟世间法、跟外道法转念点差别的地方。我问你观察世间的法,幻化、虚妄有如梦一般,这个难道是佛的专长吗?不是。世间有智慧的人、有知识的人,也都能够看到这一点,讲到这一点。譬如说像李白、杜甫,乃至于英国的诗人等等,也都能说人生如大梦等等。乃至于孔子也讲到说:人生无常,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是幻化虚假无常。转念点在这里,虽然看到这一点,但还是一样的捕风捉影,贪爱执着,还是不能舍。佛法为什么观察到这个以后,知道世法的真相是幻化、虚假、不实,而能不再被它迷惑,不再想要去捕捉它、取着它,就是因为进而修空观。因为幻化、虚假、不实所以它是空。因为空无实体不可得,所以舍。可是不是说你故意要舍,你非舍不可,因为没有东西可以得。所以就真正看到更进一步的真相就说其体空。一切诸法相有体空。就好像电影银幕上面或是银光幕上面所现的种种相,有相但是空的,毕竟无实、毕竟无有。只是虚妄幻化因缘和合。空不可得,不可得故舍。这就是关键字,什么关键字?取。我们讲唯识的时候不是离于二取嘛,这就是真正的关键。这等于是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的转念点就是取与不取。你观知是一回事,但是取与不取那真的是真枪实弹。你如果不可得可以,但是要作不可取。不取所以离于能取、所取,就真正的舍。舍了所以就解脱。应观空而得解脱。可是在观空是一系列这样观下来的,不是忽然就观空了,是要从世间法开始观起。顺便讲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跟先以欲钩牵那个有点类似。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是不离世间贪。一般人就以为说不离世间觉,我就继续贪着世间法,不是。是不离世间觉,而不是不离世间贪。你贪的话永远还是世间法。你观世间法知道世间法的性是幻化虚假。就好像我观察以前最崇高伟大的友情,把它拱得最高最高,乃至于超过亲情。但是最后证明虚假。它的本性虚假,所以就不执着就舍。空假不实这样的。最后是舍,舍了以后就解脱。舍不是为了舍而舍,是为了解脱而舍。你为什么不得解脱?是你要去取。你取的时候以为你得到东西,不是。你得到的东西,反而被那个东西给绑起来。你如果没有爱人的话,你很自由自在一个光棍。可是你如果找到一个爱人的话,以我出家和尚来讲你惨了。你就被绑住了。你以为你抓住了一个女朋友,或是抓住一个男朋友,事实上你是抓住一只章鱼,你自己被捆住了都不知道。乃至于你被捆的都不能呼吸了,你都觉得很幸福,做鬼也风流这样。所以这个关键字节骨眼就在这个取字。我们前面后面都不看,前面的种种幻化、虚妄、了知、证悟乃至于到了空,但是都还没有到这个地步。要到不可得,由不可得退到不可取,这才是根本的节骨眼。不可取所以看到无能取心、无所取境,因此自然就舍了。自然的舍不是用力、很辛苦的舍。观做到不可取的时候,那个时候自然就舍了,舍了就解脱,解脱就得大智慧。因为你不取着,所以就得大智慧。我上次讲的无明之壳,把它不是打破是打碎了。这个舍就舍了无明之壳,所以成就无量大身,遍法界身。前几天有一个人问我说师父,我们修行是要灭烦恼,所以要灭我。我说不对,我这样回答你会不会很奇怪?为什么不对?因为你如果灭我的话,那是小乘的修法。大乘不是灭我,而是解脱我。打破无明之壳而令成就,无量大身,遍法界大身。所以最后真正成就了清净法身。什么叫清净法身,清净法身是谁的清净法身?当然是我的清净法身。清净法身就是真实我身,真我之身。真我之身就是《涅槃经》讲的最后达到常乐我净。你看还是讲个我。那个我就是真我、清净我的法身。清净法身就是常乐我净之身。所以大乘不是灭我。你灭了我那个其实也是假的,我实不可灭。什么是我?究竟的我是第八识。第八识能灭吗?灭不了。为什么?因为第八识也灭了,那小乘人说入涅槃,谁入涅槃?第八识入涅槃。前七识都没了,第八识还在,第八识入涅槃。否则就没有入涅槃了。因为没有人可以入涅槃。那个人就是第八识。那个人就是我,我入涅槃。说二乘人证到我空、法空,那也是方便说而已,那是阶段性的而已。没有真正究竟的灭了。如果灭了的话人空、我空、法空一切都没有了。还需要入涅槃吗?就不用入涅槃了。所以必须要善知了知佛所说法的经意。
[若能成就无碍辩才,则能利益六道众生,是名方便随缘化众止。乃是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亦名法眼,亦名道种智。住此观中,智慧力多故,虽见佛性而不能完全明了,菩萨虽复成就此二种观,]二种观就是从假入空观;从空入假观。[是名方便观门,]称为是以世法、出世法为方便所作的观。[非最正观也。]在正的上面加上最字。因为这个非正观也你会误解说,不是正观那变成邪观,不是了。它是正观但不是最正的。
释文[行者能得从空出假观成时,虽然了知内而身心,外而世界,情与无情,毕竟空寂。而于此空寂之中,修种种如幻行门,建道场,作佛事,正如空中种树,了得幻妄不实;如水中鱼路,空中鸟迹,一过即无,不著痕迹,以如幻之药,治如幻之病,讲如幻之经,说如幻之法,虽以无量法,度无量众生,而能度所度,无不是幻。故圆觉经云:‘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又云:‘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即是从空出假,修如幻法门,若菩萨道种智显发后,即能成就无碍辩才,无碍辩有四种,亦名四无碍智:(1)义无碍辩,以了知一切义理,通达无滞故;(2)法无碍辩,通达一切法相名字,分别无碍;(3)辞无碍辩,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殊方异语,为其演说,能令各各得解,辩说无滞故;(4)乐说无碍辩,能随顺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法,而为说之,圆融无碍,日夜宣说,亦不生疲怠,故名乐说无碍。有此四辩,足以利益六道一切众生,了达如幻无碍随缘方便,是名方便随缘止。虽方便随缘兴种种事,而了无法可得,故妄念不止而止,如永明寿禅师,日操一百零八件事,若他人则忙之甚苦,而大师以为无事,因大师心中一念不生,了无一物,虽忙未尝忙,虽苦亦未尝苦,无不如幻故,此即方便随缘止之功。当知此方便随缘,于吾人最为相宜,如吃饭时,反看能吃饭者;饮茶时,反照能饮茶者;以至咳唾掉臂,迎宾送客,无时无处皆有此观念反照,则妄念自然不流。何以故?人无二心,心无二用故。古德云:‘随缘认得性,无假亦无真。’又云:‘行亦禅,坐亦禅。’又云:‘行也弥陀,坐亦弥陀。’皆是此等作用。如莲社诸居士均属在家人,不能不料理俗事,极宜修此方便随缘止,则随处皆可用功,此乃是从空入假观,亦名平等观。谓由涅槃之空,入生死之假,观空原非但空,空而不空,空假并行,故曰平等观。以不偏于空,不偏于有,了达即空处,原来是有;即有处,原来是空,所谓空有不二,真俗平等,此即平等观也,亦名法眼,亦名道种智。法眼唯观俗。道种智者,菩萨化他,以一切道,起发众生一切善种也。道即修道,种即种子,即修道之种子。吾人宿世及今生,或参禅,或念佛,各有种子差异,菩萨洞明十法界,差别道种之不同,故名道种智。略言之,即是观机逗教,应病与药也。菩萨度生决须有道种智,方能法眼圆明,否则度生至难。如舍利弗智慧甚大,有二弟子,一为金师匠,一为守墓者,舍利弗命守墓者修数息观,命金师匠修不净观,数奉徒劳,毫无利益,遂生退心,佛智观察,乃知二人功夫错修,遂命金师匠修数息观,守墓者修不净观,数日即得道果。故曰:‘不净错施炉□,数息不离墓人。’欲度生益物,非道种不可。但此智不易证入,时至末劫,欲弘法利生,只有老实念佛,提起一句佛号,蓦直持去,当下无人我众生寿者,内忘身心,外遗世界,此即是止;声声佛号,历历明明,此即是观。若念至能所双忘,自他不二时,回过头来,即以如幻念佛法门,教化如幻众生,不问何执何病,但以弥陀之阿伽陀药治之,咸令众生各得灭如幻之影像,临终生如幻之极乐,果如此,其胜利之殊妙,又岂可得而言说哉!当知修空假二观,悉是成佛之方便,切不可以执著,若住著从空入假观中,则智多定少,虽见佛性,而不明了,以其滞于二边,不能了了见于佛性,菩萨虽复成就此二种观,仍是方便观门,非正观也。]
下面就讲最正的观,也就是中道十观。
正文[故经云:前二种为方便道。因是我法二空观,]在因是的后面加我法。我空跟法空这二种观。因为这样子的两个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观,双照二谛,]双照真俗二谛或是空假二谛。[心心寂灭,]寂灭就是定,定就是不动。[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就是一切智的意思。[若菩萨欲于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应修‘息二边分别止’,]你不要念应修息,这个就讲不通了。应该要修息二边,二边就是空假二边。空假二边分别的止。[行于中道圆满正观。](阿阇黎在题板上画有一线,左边是假观,右边是空观,中间是中道。)假观就是世俗法虚假。空观就是出世法,观一切法真实的性是其体空不可得。这是两端一边是假,一边是空,中间就是中道。中道就变成有两个意思:1、不偏空假。不偏空也不偏假,在正中间叫不偏空假。所以不走极端。2、包含空假,空观、假观、中观把它包含起来。所以中道十观里面有空观也有假观。不是只有空观,也不是只有假观,而是两个都有。因为两个都有了,所以就变成止观双运,定慧等持。止就是空,观就是假,空假就双运。止就是定,观就是慧,定慧等持。所以就包含了两个中观。一般所了解就以为是在中间那个叫做中观。不是,它会有包含的意思。而行于中道圆满正观。你在中道的下面加圆满。所以不要搞错了,不要以为佛是走中间路线的。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而是中间路线的不是这样。他是包含了左右。为什么?因为佛入一真法界无所不包,若空、若假都包了。
释文[上文言但修空观,偏于定,不能证于中道;但修假观,偏于慧,亦不能证于中道,必须止观双修,定慧均齐,方能证于中道。故经云:前二种为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二空者,即我空法空也。凡夫众生于五蕴之法,强立主宰,名为我执;若推求色受想行识之五法,皆无自性,不见我体,是名我空。法空者,于五蕴之法,计为实有,名为法执,若推此五蕴如幻如化,皆从缘生,亦无有自性,是名法空。修空观,则证人空;修假观,则证法空。若修中道第一义谛观,谓我法二执俱遣,能空之空亦除,空执两忘,即证空空。修中道观者,双照二谛,非离开空有,为中道观。若离开空有,别有中道,此即是但中。如云外见月,不得称为圆中道,必须双照二谛,以不离二边,而不即二边故。夫吾人介尔一念心中,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一一无非空假中。若说是有,则当体了不可得;倘说是空,则三千历历明明,当一念起时,直照起处,了不可得即空义也。然起处,历历明明,即假义也。历历明明而了不可得,非空非假,双离二边,即空即假,双照二边,即中道义。故云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心心寂灭,念念常住,空有不二,遮照同时,自然而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此云智慧,即念念流入诸佛大智慧海也!若菩萨欲于一念中,具足一切佛法者,当知吾人一念介尔心中,无法不备,所谓百千三昧,同在心源;河沙功德,同归方寸,那一法离于自心,法法无非是自心所现故。但众生在迷,将自心之如来妙能,荫而不显。若菩萨欲于一念心中,具足成就一切佛法,应须修于息二边分别止,行于中道正观,方能成就。言息二边分别者,二边,即指一切对待法言,如空有、我无我、常无常、大小、高下、长短、亲疏等,凡对待者皆是。当知二边对待法,其体本无定实,以其皆由比较而生,如大小对待,大非真大,因小见大;小非真小,因大见小是也。今对于一切之境,不起分别,故谓之息不著空有,不偏一法,不厌生死,不欣涅槃,无边可止即边即中。道无二边,有何可止,盖不期止而自止,故又谓之不止止,此为最高功夫,即是息二边分别止。正即不偏不邪也,谓不著空有,而不离空有,双遮双照,遮照同时,如是而修,故谓之行于中道正观。]
正文[云何修中道正观?]在修的后面加中道。[若体知心性非真非假,离一切分别。]在非真非假的下面加离一切分别。如果你体会而且了知了,众生的心性不能说是真的,也不能说是假的。[息缘‘真假(真妄)之心’,]缘就是攀缘的意思。你就会息止攀缘真妄之心。不但是妄心不攀,连真心也不攀。因为究竟不分别的关系。[名之为正。谛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什么叫坏?《大般若经》里面讲说:菩萨不坏法相。这个也是佛法跟外道的一个大区分,这是很深的法。我现在讲让你懂也不难。坏是什么意思,成住坏空为什么会变坏?坏就是因为变异。一个东西它会变坏就是因为它的体质改变了,跟原来不一样就变坏了。在这个地方它的意思就说以自意去改变,用自己的意思去改变一些法。这个叫做坏法相。改变什么?改变因果。因为这个是讲到菩萨有神通,有神通他就可以有那个能力去改变一些东西。譬如说好的令它变坏,坏的令它变好,这都是改变。你没有能力的令你有能力等等。如果完全是以自己的我见、我慢去改变它,改变因果相,主要是因果业缘的相,以完全是自己的意思去改变,而不随顺法性、也不随顺众生性去改变了,那个叫坏法相。就好像外道的神、上帝他造人。那我这么说你凭什么造人,本来没人你为什么要造人?你造人了以后有什么好事、好结果没有?没有。你所造的人受苦。你造了他也不能令他很快乐、很智慧。不是呀!很愚痴又没有快乐。还有一个很严重的你没注意到,他因为在伊甸园里面也没事干很无聊,世间中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无聊、没事干。你看他们两个脱光了衣服,就坐在阳光下晒太阳,这闷也闷死了。然后又不让他有智慧,吃了苹果有智慧变成有罪,你看颠倒嘛。所以这都是以自意来改变。他有智慧了你反而不喜欢,这就是暴君。反而不喜欢把他赶出伊甸园。那可好了咱们两个离家出走闯天下。所以菩萨随顺法相、随顺众生、随顺因缘方便成就。没有我执、我见、我慢。[若体知心性非真非假,息缘‘真假(真妄)之心’名之为正。谛观心性非空非假,而不坏空假之法。]不坏空假之法是什么意思?空就是出世间法,假就是世间法。不坏世间法、出世间法而随顺法性。[若能如是照了,则于心性通达中道,圆照二谛,]你看智者大师这里写说圆照二谛,中道十观,圆照空谛、假谛。这就证明了,中道不是说只是不偏不倚的意思而已。你要知道空观、假观这两个,虽然假观的观俗,空观是观真谛出世间法。但是空假这两个字,并没有褒贬的意思,没有说那个假就是不好,也没有说那个世间法就不好。都是让你了解一切法相,更何况菩萨不舍众生、不舍世间,所以绝对不是说观世间假就讨厌这样的。可是二乘就是观世间幻假,觉得那个是苦的来源,所以就要舍。二乘对于世间法就有忻厌,忻涅槃厌生死,忻出世法,厌世间法。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