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与小乘的含义

文摘   2024-11-02 20:36   江苏  

         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主讲者:释成观法师、阿阇棃

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东密)

第五十三世三国传灯灌顶阿阇棃

贤首宗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法脉传人


第四集

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放掌。



       拿起经本《大乘百法明门论》,前面的前言已经讲完,今天正式重新开始讲,虽然前面已经讲了很重要的就是讲我为什么要撰写这部经,以及相宗系列因由。我现在讲一次,首先讲一个小故事,我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春季或是秋季旅行回来,一惯国文老师都会留题目春季旅游或是效游这一类的。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开始就写我们去哪里旅游,怎么玩,最后一段我就写说这个是旅行,但是我们人生也如是旅行一样,我们就好象到这个世界上来旅行,我总是想说如果我们到一个地方去旅行的话,不是说只是到那个地方去玩一玩就好,而是希望等你在那边旅游离开的时候,或是你在旅游的途中如果能够尽量的帮助当地的人,乃至于说等你旅游完了以后离开的时候,你对当地人会有所帮助,然后他们都很怀念你,这个是最好。结果老师给我评语:很有哲学意味。初中上开始写作文通常都是八十几分,但是同学里面有的很好很好非常好的,常常都是接近九十分,我从来没有那么高,我是上中,不是上上。当然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毛笔字写的太差,如果我会写毛笔字应该可能会有加分。我那次得了大概是九十分我记得,我是全班最高分,可是我觉得很有意思奇怪就是,老师说很有哲学意味,这对我来说很平常,我本来就是那样想,而且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这样想,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这样想。文人笔下所谓:人生如逆旅,所以照一般的讲法就是我的智慧开的很早;人生好像旅途一样,所以老师都觉得很有哲学意味,对我来讲不只是平常,本来就是这样子。用佛法话来讲就变成说:我常常这样观,当然我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观,但是我就常常作如是思惟、作如是知解、作如是理解,对人生我就觉得是这个样子。所以人生所为何事?所为何来?更何况现在今年58岁了,时间很快,所以这个就是佛菩萨常常有些大祖师修行,看到佛经有如故物,看到佛经好像是他家里本来有的好象旧的东西一样。我要讲这部百法明门论,我已经决定一个发心,这是种种因缘合成,我决定要把它讲好一点,讲得非常仔细一点,今天的发心比以前发心更要仔细,这因缘是什么?第一个我们六祖坛经DVD已经发行,但那六祖坛经DVD原来没有这样子的想法,没有这样大量的发行,只不过想把他录影下来,将来弟子要请的时候我们可以拷贝这样子而已。但是就是无心栽柳柳成荫,当然我们是过了差不多十年才弄,可是如果之前就弄的话那就更不得了,因为那时候科技比较没有那么发达,成本会更高,而且那时候做的时候大概就是录影带,录影带不得了,75卷录影带你看没有几个人家里有那么大的地方可以放,而且容易坏。现在就是因为DVD发行了以后我觉得很好,对于真正想要修行的人指点了一个门径,不是我指点,是六祖大师指点,我把他剖析出来,加上一点点,当然也有一点点我的心得在里面,也是稍微有一点点接引的功用。因为一般六祖坛经表面上文字不是很深,但是就很容易因此而被误解,以为它很简单,事实上他是很深的,深入浅出,所以一般人很难看得出来。比喻嘛,这就有点像杜甫的诗、李白的诗,他们文字都不是很艰深的,很平静,但是它意思都很深,让你看不出雕痕,那个雕刻的痕迹,他的功力都藏在后面,这才真正高明的东西。那么禅宗的经典很多都是这样子,他那个修行的功力都是放在后面,然后不是用那种大字眼、艰深的字眼来吓唬人,可是他用很平易的字眼以及语句,但是里面深藏了很深意思在里面,所以你不是真正理解的话,很容易一眼就晃过去,忽略掉。因为我就看出来,我就都把它呈现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噢,这里面有这么多东西,我都看过去没看出来,对不对?我把它那上机关全部都暴露出来这样子。由于发行DVD,很多出家人来请,再加上我们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我们这些设备我们也能够都有了,灯光也有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就可以自己录,而且录好了以后是我的发心就是将来就跟广大的尤其是出家众结缘,为什么说出家众?因为真正要深入佛法一般在家人也很多,但是出家人尤其这是他的职业、事业,因为他把世间的一切都舍弃了,当然就是要学法、修法,乃至于证法,所以法对他来讲就是生命,他这辈子的命应该是在法上。如果出家人想要学法而没办法学的时候,譬如种种因缘,最简单的因缘身体不好不用说了,没办法学。譬如身体非常好,可是自己看看不懂,又找不到好的教材或是好的善知识去学,那时候学不到的时候那时候很苦闷。不要说出家人苦闷,在家人也是一样,一部经你很想要学,但你就是没有办法懂,那时候就很苦闷。所以总而言之,我最重要想把这套DVD再弄好,用佛经的话:湣一切众。怜湣一切众生,因缘不好,有些智慧不够,自己看经看不懂,第三个福不够,没有善知识可以指导,所以想要修学因缘就不好,怜湣,简单一句话就是怜湣一切众生福薄、智少,所以我发心要把这套DVD弄好。为什么特别讲这套DVD?因为这个是佛法里面特殊的一个部分,简单一句话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说学佛,但是学佛是不是深入,是不是有具体的知识,那么就要看这个百法明门或是唯识学的东西。



另外还有几个附带的用意,那个即是我原先的发心是这样。第一个就是末法时期的法太乱,有一些人我以前讲过,首先是有一些在家居士民国初年的时候姓杨的那些人带起来,他们研究唯识,很多出家人就去跟他们学,他们可能是发心不正法,他们学的时候结果就走的有点偏了。也就是对于唯识学没有得到正解,反而用唯识学或是相宗来毁性宗,执相毁性,这是一点;相就是相宗,性就是性宗,执就是拿着相宗的知识来譭谤性宗,或是想要破坏它。另外由于他们学会了相宗,其实没有学会因为他们误解了,没有得到正解;学会了相宗生大我慢,然后轻人慢法这样子。轻人就是轻其它学不会相宗或是没有学相宗的人,慢法就是慢性宗,乃至于跟他不同宗的,他就轻慢。自以为高,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上就是相宗或是唯识学的东西深没错,而且是很深奥,它整个体系是很完整,很细致,所以要学会相宗,第一个你平常的佛法道理要懂,第二个你文字方面的修养,也就是中文文学、文字的修养要够,总而言之要有学问。要有学问的人才有办法,大概都要是学者,不是一般的学者,而且是佛学的学者,所以要有那样学问基础,再加上佛学基础,还要有一点点哲学思惟,以及科学的心理,科学的那种准备。譬如因明学那个东西都要有,所以要学会这个相宗实在是不容易,可问题是,你会了,任何人学会了,而以此为傲而瞧不起他人,这样也就完了,这样也就没用了,因为学佛法不同于学世间法或凡夫法。你学了凡夫法,你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觉得自己很自慰或是很自豪,乃至于台湾有一个多读了几本书就说他是全台湾最有学问的人,这种话都对媒体讲,那我认为就很愚痴。但是世间法上你这样讲还勉强可以,只不过说你这人太高傲了,但是佛法就不行,佛法这样你学了一肚子佛经、佛书,那种作废,都没有用,因为你起这样的慢心,整个修行就都完了,这是一点。目前是有这样一派的人,因为学唯识而自以为高,然后很神气,告诉你我就是这样,我就是看不过眼,我就是看不过去,你即使学过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还瞧不起别人,学不会的人,你有什么了不起,所以我就是看不过去,你知道吧。更何况他就以此而破坏其它的宗派,所以你知道我从小有所谓的正义感,学了佛还是一样,学佛这就是护持正法,所以众生走偏了。我看因为我学唯识,我看还好嘛,可以学会的,虽然我不是说我一看就会了,但是是很快。现在我自己把它学会了,我就发心我要把所有人都教会!这个发心太大了,还好,因为(台语),我已经发心,我一定要做!所以我就决定要这样做,末法的乱相,还有一点还有一些尤其是居士学了唯识学,很可悲也是很可怜的,当今的出家师父有学问的就不是很多,有些居士学了这个就更加的不得了,就轻视出家众,就更糟糕了,你知道吧。刚刚讲的是出家师父学了唯识学他已经不得了,在家人学了唯识学更不得了,然后就以此自高,瞧不起一切人,一切人都瞧不上眼,这个学佛都走错了。佛说唯识学哪是这个意思,你不管是学哪一宗学会了,都没有什么不可以,不是说不值得了,根本不可以生傲慢的!但末法时期众生业障众就是这样,不堪修行,稍微修一点点就自以为不得了,不知道菩萨境界、佛的境界是如何的无量无边,你我所修的这么一点点,只是佛的指甲里面一颗尘垢,佛的甲头垢都还没到。所以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可以觉得很荣幸、很幸运你学会了,但是你不可以骄傲。就是因为这样子,还有一点很重要很重要,有些人学唯识他好象很傲慢,他好象都搞通、搞懂,事实上就是没有懂,很多都误解,因为误解而误导。因为自己误解所以对他人就产生误导,这很重要,你自己解的时候就误解了,然后跟别人讲的时候就误导了,形成误导有什么问题?就让别人走错路,因为走错路所以白费精神,白花时间这样子。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发心要把这套百法明门论好好的讲得更清楚,让大家能够要修学这套学问能够有所依恃,这样子。顺便讲到因为这个也是可悲的事情之一,我们中国传统相宗是唯识学,我在前面有讲到,是玄奘从西天请来以后在唐朝兴盛了一阵子,到宋朝就已经没有了,因为唐武宗毁佛经过了一段子,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民国初年这中间,唯识学都很衰弱。一般出家师父唯识学都是很辛苦的学,但是有时候碰到经里常常提到唯识的东西,相宗的东西,他也不得不交待,我在这个研读以及在注解楞严经的时候,参考了几本大德的著作,其中有一位出家大德他很用功、他注的也很好,一般都是以他的本子来讲经,但是里面讲性宗的部分都没什么问题,都还不错,只不过偶尔是承袭以前的,很多没有明了的,大家都是这样子就过去了,他也是照着大家一样,这个没有关系。另外就是楞严经里面讲到相宗的部分,他也讲了也引了,可是有时候常常就是引错了,有时候是讲错了,但是他也不知道。所以我就觉得这个很可悲,但他真的是有学有修的大德,可是因为唯识学没落的关系,所以一般人不得其门而入,所以我现在要再把这一扇门打开。 




大乘百法明门论  

一、释论题、论主

大乘百法明门论  天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译,我们先看注释,“大乘”sheng—这个字念sheng不念cheng,因为cheng是动词,名词念sheng,论语里面说万乘之国,这个乘就是马车的意思,名词念sheng,以前古代要决定一个人的地位看什么?看马车,一个国王,再怎么样的小国,他都有一万辆的马车,所以叫万乘之国。如果像诸侯大概就是五千乘,跟在我们后代也是一样,万乘就万岁爷;如果是公侯就是五千乘,就是五千岁,对不对?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个要看布袋戏才知道,皇帝是万岁爷,因为他有一万辆的车子,接下来千岁爷他有一千辆,最多千辆是五千岁,所以公侯是五千岁,大概是行政院长。大乘是什么?就是指大马车,因为乘就是车乘,能载的意思,载就是载众生到涅槃途或是上菩提道,大乘因为车子大可以载很多人,所以叫大乘;小乘因为车子很小,只能载他一个人,或是脚踏车所以叫小乘,很小,大乘就像大马车可以载很多人。因为大乘菩萨要度很多众生,所以叫大乘,你看有没有不一样,我现在就把它讲这么清楚。原来这部经本来是象这种东西普通的应该都知道了,但是我现在不厌其烦把它讲清楚。这个大乘因为是大乘它有一百法,表示非小乘,因为小乘只有七十五法。小乘具舍论,或是毗婆沙论里面所讲的相宗只有七十五个,大乘比较周严,它总共有一百个。我们看看百法表,我们常常在翻这一页的百法表,这个百法表总共这里面的项目有一百个,所以叫百法。小乘只有七十五个,所以称为具舍七十五法,大乘百法,看注释“百法”:什么叫百法?所谓的百法就是包括了世间跟出世间的一切法,就是包括了一切的法,其实这个百法是代表了所有法的意思,因为中文里面百是多,也是所有的意思。百法就包含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色法十一、心不相应行法二十四、无为法六种,共有一百种。就是把这个宇宙间所有一切法大的归类把它分类成一百种来讲,这一百法为天亲菩萨从瑜伽师地论的六百六十五法中,撷取出来而编成。因为天亲菩萨见瑜伽师地论中六百六十五法还是太多,因为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的,弥勒菩萨为了要教导大菩萨能够懂得一切法,你看一切法有多少?无量。在这无量的法里面弥勒菩萨把它归类成六百六十五个,这已经很少了对不对?可是这是对大菩萨说的,这六百六十五种大菩萨可以受持、可以摄持,但是对于凡夫的智慧还是太多,六百六十五,实在不是一般修行佛法的人所能受持的,因此世亲菩萨就从瑜伽师地论的其中的一分,就是其中的一章,一本书里面有好多章,这一章叫“本地分”,本地分这个地就是心地,或是修行的境界叫地,大菩萨修行的最根本的境界那一章叫本地分,所以从这一章里面世亲菩萨就提出撷取足以提纲挈领的一百法,以便一般人受持,令大家都知道万法之大要。现在在逐字的解释大乘百法明门论,讲“明”:简单讲就是明了,明白;明了明白要靠什么?要靠智慧,有智慧才能明了、明白,这个明也就是智慧,也就是不动明王、三明六通都是那个明,是大明咒是大神咒那个明也是这个意思,明了智慧、光明的意思,因为有智慧才有光明,没有智慧就愚痴、暗顿、黑暗。这个有智慧才能够明,大乘百法明,这个是什么?用英文来看就是倒装句,百法明就是明百法,让你能够明了百法,所以叫百法明。这一个论就是让你能够明了百法的,你看很不一样吧,我现在讲,我原来那样解释,本来是觉得那样就够,可是刚刚讲的都写进去,那不得了,这一本书一定很胖。明为菩萨无漏之智慧,什么叫无漏?就是没有漏洞的意思,没有缺陷的,那什么意思?就是完美。保持他原有的,他从佛那里得到的智慧就原原本本能够保持住,不会变不会漏掉;这个无漏相对于有漏,什么叫有漏?那个漏是指心,心什么?心像一个器,所以叫心器,我们众生这个心器缺陷很多,有很多漏洞,就有漏,漏是指心器,心器不良有缺陷所以叫有漏。心器不良就变成根器不好,根器的器还是从心器来,菩萨是修无漏的智慧,他那个心体是严密的,完整的,圆满的,所有他从佛那里学到的智慧就一分都不会漏掉,所以叫无漏。



漏还有一个意思,为什么众生的心器会有漏、有破洞?那个漏就是烦恼,烦恼就是我们众生心里面的破洞,因为有烦恼,所以那个智慧装进去就变质了,就被染污了。菩萨的智慧因为是无漏,他的心器是无漏,所以所有的菩提甘露水装进去都不会漏掉,菩萨因为心没有烦恼,所以菩提甘露水装进去,再怎么久也都是甘露水,都是芳香,但是我们众生心一来有破洞,而且烦恼一大堆,所以菩提甘露一进去(台语),结果有一些甘露水变质了,所以他所吸收进去的法再吐出来,所以为什么说法会变质的原因,因为他心器有漏,杂质多,烦恼多。漏有两个意思:破洞、烦恼,破洞是一个具体的说法,破洞的原因就是烦恼,因为有烦恼才会变成破洞。如果铁桶生锈的时候,那个锈就代表烦恼,锈就能腐蚀铁桶,令它破洞,所以烦恼也是一样,烦恼能够把我们的心体铁桶蛀成一个洞一个洞就漏了。众生也是这样,花的功夫很多,能够留下来的很少。明就是菩萨无漏的智慧,因为以此智慧破无明暗,因为智慧能够破无明的黑暗,故为智明,智慧的光明;这就相对于凡夫的有漏慧,凡夫虽然有智慧,但他的智慧是有漏的,是有烦恼,凡夫的智慧里面是包含着烦恼,所以不能破烦恼,故不得心明,就没有办法得到心明,或明了一切法。这个门就更深了,我这里都没那么清楚,“门”—简单一句话这里是指法门,什么叫门?佛的法藏法所一定要有一个门,修行者才能进去拿那些宝物、法宝,所以佛放法宝法藏法物的地方,法所的那个门就叫法门。法门不是只有一个,一个法门是代表有很多的法叫法门,因为一个法门它就是一个宝所,所有的法都在里面,一个法门里面有很多很多法。譬如观音法门来讲,观音法门里面就有很多很多观音法,譬如千手千眼法,白衣观音法,或是如意轮观音法,等等这些都是观音法门里面包含的法。所以一个法门包含很多种类似有相关的法,所以叫法门,法门是一个有很多法的总称。譬如以楞严法门来讲也是一样,楞严法门是一个总称,它代表很多种修行楞严境界的法,合在一起叫楞严法门。门是什么?门原来是出入之方便也,我简单写一下你就容易懂,什么叫法门?就是下面有很多很多法,再举一个生物学来讲,我们学生物不是有原生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哺乳类,原生动物门就包括很多种原生动物,节肢动物门就包括很多种节肢动物,所以那个门字是代表一个大类,法门也是代表一大类。百法明门这个门也是这个意思,门是出入的方便——亦开通无滞之义也。滞是阻碍,门一开你出入就没有阻碍,所以我们说要求什么东西,不得其门而入。


众生皆有佛性
本公众号主要发布一些学佛的文章,视频利益众生,南无阿弥陀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