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百法明门论今注
主讲者:释成观法师、阿阇棃
印、中、日三国传灯,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东密)第五十三世灌顶阿阇棃
贤首宗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法脉传人
第十五集
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放掌。
《北美化痕》第二册,75页
乙、佛教心理学概说、“心”与“识”
现在来谈谈佛教心理学。佛教心理学又称为“唯识学”,这个“识”是指“心识”。“识”的原意为认识、这个识的意思就是认识,认是认知的认、认识就是认知了别,所以又叫识别。能够有认知能力的是心,所以称之为“心识”。佛教中有所谓“观心”法门,有人于此法门误解其意,以为所要观的心是心脏,观心法门的心不是心脏,(台语)结果观到后来,觉得胸口好像有一样东西,硬硬的,到后来甚至有些发痛。其实,“心”根本不是指那一颗心脏,心脏在佛法中叫“肉团心”是物质的,佛法中所要观的“心”是精神的;而众生精神的心,依佛所说,是在心脏附近,所以佛就方便称之为“心”。但跟心脏是不一样的,这个心是精神的,《楞严经》的“七处征心”中,对“心的所在”有深入详尽的探讨,由阿难尊者先提出假设,再由佛一一为之破解。心不能说在我们身上没有定处,不能说一定在哪里,所以说心无定所,譬如:“若心在身中有一固定的处所,并不遍于全身,则我们应只有在那个固定处所才会有感觉产生,而身中其它部位应无知觉的作用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不能说心有固定方所。然面,反过来,若说心是遍全身存在的话,当我们揪身体任何一处时,则全身各处也都应随之面有知觉才对,但实际上当我们掐左手时,右手并不觉得痛,拾右腿时,左腿也并不觉得有何反应,因此,『心是遍全身存在的』也是不对。所以,结论是『遍』与『不遍』皆不成立”这其中的奥妙,只有学者自己好好去参究,才能有所体会。心遍我们全身是错的,要找心在哪里,有固定的地方不对,没有固定的地方也不对,很麻烦。这就破外道、凡夫的执着,凡夫的执着心在内或在外或是哪里,或是在两上中间。简单一句话征心是征什么?就是在破执着,这是讲心性。
二、八识与根、尘
A、前五识
佛教所谓的“心”是由八种识所构成。八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其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者合称为“前六识”,第七识名为“末那识”,第八识名为“阿赖耶识”。从我们常用的词句诸如“用脑筋思考”、“让我动动脑筋,仔细想一想”、“脑袋瓜子都想破了,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他的头脑(思想)有问题”、头脑坏掉,“他的头脑很好,很会读书”等等,可以看出一般人都把人的思维、记忆、分辨等能力看作是从头脑产生的,但若仔细分析起来,其实头脑只是个开关,或是分电盘而已,发电机发动机有分电盘,发动机一发就有电过去,经过分电盘分到全车子各部分,真正产生动力的“发电厂”是“心”。当我们家里的电源短路时,通常只需修开关即可,如果是完全停电,则只有发电厂才能解决。发电厂停止供电时,若只在自己家里修理,任凭你怎么修也是无济于事的。是故当知:世人一切心理及生理,真正的原动力来自于“心”,不是头脑,譬如说(台语),所以说心不在焉,重要的是心,跟头脑无关。你要把心放在那上面才听得到,你把心不放在那边而放在我这边,所以只听到我的声音而听不到那边的声音。你心有没有用在那里,你心用在那里你就可以有觉知、有判断,所以(台语)。亦即:一切都是心的作用。心如何作用呢?以眼识来说,我们的眼睛称为“眼根”,眼根所见的东西称为“色尘”。当眼根吸收色尘,将之集中在网膜上时,就如同照相机拍照的原理一般,外在的色相即因此而得以留存在心的底片上,这个过程在佛法中称为“摄取外尘”。照相机有真的把它摄到它有底片,它有透过镜头摄取影像是真正有东西,但我们的心里面有没有底片?你的心里面有没有底片?你要真正有底片才有摄到东西,但是很奇怪,我们这个心没有底片可是它真正能够摄到东西,非有而有,实在没有而好像有。非有就是无,而现出有。事实上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摄取”到什么外尘,因为“心”所摄取到的,充其量,只不过是外物的影子而已,例如举起一根棒子,由光而折射出影子;这个影是因缘而生,棒是因,什么是缘,灯光是缘?灯光照射就产生一个影子,因缘生影子,如果有因没有缘,没有灯光没有影子;如果有缘没有因,没有这个棒棒,也没有影子,因缘要具足和合产生影子,缺一不可,这个因缘所生法,众生就种种妄想分别。我们真正没有摄取到什么,看这个木鱼,假法假相,虽然是假相,就是众生心的执着力,影像重现,在生活上可以这样,在梦里也可以这样,全都是我们自心的执着力。自心的执着力在哪里?全都在第六识,这个执着力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因为有这个执着力所以你可以学习、记忆。一切的业不管是善业、恶业就是因为我们心有那个摄受力,就是执着力才能够成就。佛法称这些我们所摄取到的外尘为“尘影”。简单地说,眼根摄取尘影放在心里面,而促成眼识的形成。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当我们看花时,眼光与花(色尘)相接时,便采集花的色相之影,入于心版,接着我们便会起心去分别这些所采集到的影像,由是产生认知而判定“这是花”。此时,这个了别与认知的本身即是“眼识”的作用。同理,当“耳根”接触到“声尘”时,几乎不需要用心去“想”,立刻便能大略地分别及认知,而判定出这是哪一类的声音,譬如是人声,还是车声,这就是“耳识”的形成与作用。余如鼻识、舌识、身识,其作用亦是如此,当可比照而知。下意识的分别,接下来的分别是什么?就是第六识的分别。
B、第六识
接下来谈“意识”(第六识),意识比较难了解。什么是“意识”呢?意识被称为是“分别的中心”,但“意识”所作的分别与“前五识”所作的粗略判别有所不同,第六识比较细,因为前五识的判别比较粗浅,是属于初步大略的判别;意识所作的工作,则是“前五识”分别之后的“后续工作”,譬如(台语)。从是花,然后哪一种花,什么颜色的花,以及美丑判定再产生爱憎我喜欢或不喜欢,分析分析分到后来就分别执取爱憎,最后就是爱憎,我喜欢或不喜欢,喜欢就带回去不喜欢就把它丢掉,分别爱憎取舍,众生心里面贪着一个东西。众生心理的过程是这样:见境然后就摄取,摄取以后分别,分别以后爱憎,依分别而产生爱憎;看到外境先摄取、再依摄取的资料来分别、分辨,分别完了以后,依分别的结果而产生爱憎,依这个爱憎再来做取舍的动作或是先心里动作,就产生忧苦。怎么忧苦?你爱的取不到,你憎的舍不掉;你喜欢的你得不到,要拿拿不到,你不喜欢丢不掉。所以喜欢的要拿拿不到,这就是所求不得苦,很喜欢那样东西得不到,譬如去逛商场相中一个gucci手提包,太贵了五万八一个,加薪时候再买,这就所求不得苦。产生爱而要取取不到,这就所求不得,很忧苦;如果分别以后是很讨厌憎想要把它舍掉,而又舍不掉那就是怨憎会苦。譬如交了一个女朋友,本来只是玩一玩就好了,可是到后来甩不掉,你要甩掉她她要杀你全家,完了,怨憎会苦。我们有这样的知识智慧怎么样从这里面去修解脱呢?当然最高的就是所谓眼见色而不分别,但这很难;你要修到眼见色而不分别就是真的不动心。即使有分别而不生爱憎那种分别就是善分别,那还好,虽然分别这是好的、坏的、善的、恶的、美的、丑的但是心里不产生爱憎,这也不会受它的影响。当然已生爱憎就产生取舍就没办法救了。意识工作也就是根据前五识送来的“原始资料”,再进一步加以主观地处理一番,而产生的成品就是许多个人的分析、判断与意见。譬如:当眼识得知是白人或黑人时,事实上不是这样,一看就是人,分辨什么人已经是六识的分别;分别何种人那个都是分别,一有第一个分别接着很快就会产生第二个分别。意识在采集这些资料后,即开始加以分析。若是白人,则认为他们比较勤奋、高傲一些;若是黑人,则认为比较懒惰、随和一点等等;其实黑人不见得随和。接着,其它种种更多的联想、分别、与意见,就不断地产生,这便是第六意识的作用。第六意识就是分别分别又分别,一再分别,妄想分别一大堆。又,假如眼识所接收到的讯息是一朵花,意识就会跟着在一刹那间,用很多资料去分析它,譬如:此花是属于那一种类的?我对它喜欢的程度如何?此花所象征的意义是什么?等等,譬如玫瑰象征爱情,那都是西洋人的妄想分别;再有母亲节象征康乃馨,那也都是人给它订的,康乃馨也不知道它是代表母亲的爱,那是我们自己想的。梅花象征很有气节,蔷薇象征奔放,这都是人给订的,花自己本身不知道它代表这个东西,玫瑰不知道它代表爱情。譬如你女朋友或另外一半生日时候你送玫瑰花就很高兴,同样是玫瑰科的你送个蔷薇把她气死了,因为蔷薇就代表(台语),如果菊花就咒我快点死,尤其是送个黄菊花就气坏,这都是众生的妄想分别。莎士比亚讲玫瑰你如果叫它别的名字,它还是一样的漂亮。再由分析这些资料,又可产生更多的联想与种种分别;再由此等分别,更产生种种爱憎的心理。假如是喜欢的,就想办法去取得它、拥有它;若是讨厌的,就想办法去除掉它、排斥它,或逃避它、远离它。想占有的若得不到,便会产生痛苦,这就是“所求不得苦”;想甩掉的偏偏又无法逃避,也会产生苦恼,这就是“怨憎会苦”。归结起来,人类一切烦恼的根源就在这“爱”“憎”二法上,而这爱憎二法皆是由“分别”而来,此“分别”则是由“摄取外法”而来;这些“摄取”、“分析”、“判辨”、“执取”等烦恼生起的过程,就是“唯识学”所要探讨的内容,其实这也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C、阿赖耶识(第八识)
为了使大家容易了解起见,我们在此暂且跳过第七识,先谈第八识——“阿赖耶识”,之后再谈第七识。什么是阿赖耶识呢?阿赖耶识又称为“藏识”,阿赖耶就是藏,我们无量劫来所造的“业习”均收藏于此处。它好比一座巨大的储藏室,只要是我们曾经做过的事情、说过的话、动过的念头,全都会往那堆放、贮存。因此里面的陈设并不是井然有序、分门别类的,而是随意乱塞,这从我们于梦境中之所见,便可略知。因为你心乱,就勾起阿赖耶识里面的乱相跑出来,所以我们那个(台语),这就是为什么你睡觉的时候一直做梦,起来很累好像没有睡到一样,因为大部分人所做的梦,都是支离、破碎、片断、且没有次第的,绝少是如小说般,有头、有尾、前后连贯、有完整的情节等。梦里的境界多半都是从阿赖耶识或第六意识中现起的。若是己经开始修行的人,已经开始进入状况,有时其所梦就有如短篇小说一样,有主题、有内容,比较不杂乱无章(因为他的心比较不那么杂乱了);甚至有的人从睡着到醒来,其所梦见的是一整篇连续的故事;但是等修行更深入时,梦就开始减少,乃至可达长期“睡而无梦”之境界。所以由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乱不乱、清不清净。修行有境界,什么境界?睡眠减少,因为睡眠就代表心清净的程度,你心越清净你所需要的睡眠时间越短,因为满足你身体跟心理的复原。昏昏欲睡你的心混杂,混杂就昏沉,身跟心没有主动积极造什么业,所以就很清爽,为什么?因为你的烦恼业力都沉淀下去,沉到八识下面去,所以你早上一起来就很清新。睡跟昏沉是一回事,睡是大昏沉,昏沉就开始想要睡觉,为什么昏沉?因为心混浊,所以让心水沉淀以后就变得清新。我们为什么会想要睡觉,不是身体累我告诉你,除非当你跑一万公尺或五千公尺,但我们真正需要休息是因为心混浊,也不是心里累,是让它那个心那些混浊的那些混相沉淀下来它又清新。回头讲为什么修行人不需要很多时间来休息?因为它的心本来就没有很混浊,乃至于大休息行人,稍微再差一点点的,所以初夜分、中夜分勤行精进,后夜分休息,因为它的心不混浊,众生的心都很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