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识入母胎以后开始执著胞胎为我相

文摘   2024-09-19 19:03   江苏  

         成观法师讲解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讲述》  


【天台小止观】讲解

第一百零四集

释成观法师

讲于 台北大毘卢寺

2012年1月2日


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什么叫欲界未到地定?这个地是上地,未到上地定。欲界是什么地?欲界是五趣杂居地,是下地。欲界的上地就是色界。但是色界第一个地最低的地是离生喜乐地。所以未到上界就是色界的离生喜乐地。这个欲界应该加上仍在欲界,在边界上还没出边境。所以还没有到色界的第一个地离生喜乐地。但是他已经是一个定了。



[得欲界未到地定,]未到上地的定。[于此定中,忽然发动宿根,]夙根夙昔所种的善根,在八识田心里面就让它发起就显现出来了。夙昔所修的善根种子起现形。[起慈悲愍念众生之心,]忽然就起了慈悲愍念众生之心。[或缘亲人得乐之相。亲人有三种:(1)上亲,谓父母师长;(2)中亲,谓兄弟姊妹;(3)下亲,即朋友知识种种亲人。得乐亦有三种之别:或缘上亲,得诸佛之乐;或缘中亲,得菩萨罗汉之乐;或缘下亲,得诸天之乐。]这样子的分别我觉得不太好,因为都是冤亲平等嘛。所以应该是缘上亲、中亲、下亲都可以得到佛菩萨,或是罗汉诸天之乐这样子。混作一起各依因缘这样子。你这样主要变成把他分配了,上亲你就给他得比较高的快乐诸佛之乐;中亲就差一点;下亲又只是诸天之乐。[以是种种快乐之相,即发深定,内心之中,悦怡快乐,清净轻安之境界,不可为喻。]快乐的不得了没办法比喻了。[或缘中人,即不亲不疏之人,怨人即仇敌之人,亦有三种:害下亲者,为下冤;害中亲者,为中冤;害上亲者,为上冤。无论冤人中人,亦复缘其得乐之相,]也是观他们得乐的样子。[如是乃至十方五道众生,亦复缘其得乐之相。行人于禅定之中,遍缘十方六道一切众生,无论亲冤,一一莫不以大慈大悲心而悯念之,所谓冤亲平等,人我俱空,于定中生如是慈念,从禅定起,则其心悦豫快乐,谓随所见人,无论亲冤,不生一念厌恨之心,]这佛法里面最难的一点就是不憎恶人。我年轻的时候看书看一些文章,有的写说我这性情中人能爱能恨。学佛了以后知道那个是不对的。不过不憎恶人确实很难。这就是佛菩萨的一个境界了。[颜色时常柔和,是为慈心观善根发相。]显发出来了。[慈心既如是,悲喜舍心亦复然,故云类此可知也。]



论文[四因缘观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行者因为今世修止观的关系。[若得欲界未到地身心静定,]如果得到欲界未到地定,他的身心安静而且得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心里面就推寻三世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等等,这些十二因缘里面。[于其中不见人我,]加上于其中。于什么中呢?于每一个因缘之中,无明中有没有人我呢?找不到。行里面有没有人我?也找不到。识里面有没有人我?也找不到。所以十二缘中都不见有人我。为什么不见人我呢?因为这十二因缘只是因缘之相。每一个每一个里面都没有一个人,也没有一个我,只是因缘之相而已。[即离断常,]因此就离断见跟常见。[破诸执见,]诸就是种种。破种种执着之见。[得定安隐,]这个安稳就身心安稳。[解慧开发,]解就深解,很深的解智慧就开发了。[心生法喜,不念着世间之事,] 在念后面加一个着字。因而就不再念著世间之事。不再念着就不贪不取。[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分别亦如是。]五阴就是在色阴里面看无人无我。想、受、行、识这五阴里面都没有人我。十二处就是六根加六尘。六根+六尘+六识就是十八界。十八界里面每一个一个其中里面都没有人,也没有我。这些每一个法里面都是这样。[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相。]这就是往昔所修的因缘观,所种的善根现在发起之相。也就是说本来往昔所修的都应该忘掉,尤其是过去世的,你今世的事情都常常忘掉,更何况是过去世。但是由于你今世修止观的关系,我开个玩笑所以你就打通关了,就把今世跟过去世接轨。今世所修跟过去所修都把它连在一起。连过去世的也都把他拉出来。拉到哪里呢?拉到台面上来。所以往昔所修的就一点点也没有浪费掉。今世又好像挖矿一样又把它挖出来,继续再发展。佛法有这样子的好处。因为你出定的关系,所以你才能够达到内心深处。(法师在题板上画一个圆圈,用三条线隔开,从上到下分别写上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前五识往外攀缘,摄取外尘,所以他的心是左右波动。第六识跟第七识就在自心里面兴风作浪这样。所以里面很多的波涛。这个第八识底下藏了很多元宝,夙昔所有的善根种子,但是上面这些识兴风作浪,你根本没有办法采这些宝。所以经过未到地定风平浪静,自心就穿了潜水衣到海底,把这些以前所种的善根的元宝拿出来用。因为风平浪静了才可以。所以心定了以后,禅定力就能透达诸识,到了第八识种子的地方把它采集上来。所以今世跟过去世就接轨了。以前所种的善根,现在都可以ATM刷卡就拿出来了。



所以你夙世所修都功不唐捐就在这样。那个业识好的就留在那里,永远是存在的点滴不漏。不过问题你还要再继续修,要修到有一个成果以后,才能够把那些存款给提出来。要不然等于是你那个ATM卡丢掉了。丢掉那个也没有补发的你知道吗?因为没有任何一个银行办这个业务。这就是为什么说学佛一定要修禅定的原因。而且有的人误会以为说,菩萨不需要禅定,不要那么着相。但是《大智度论》跟《大般若经》里面明明讲菩萨必定,一定要定。你不定你是散乱的心,你如何能渡众生,你自渡都不能。还有众生这么复杂你被他烦都烦死了,你不被他吞到肚子里面就不错了,你还渡众生。你被众生吃掉连骨头都不见了。真的,为什么?众生这么多你的骨头都融掉了。怎么融掉呢?众生每个人给你吐一点点口水,每个众生口水里面都很毒的,就把你销魂蚀骨。这金庸不是写三尸脑神丹。因为众生的三毒心是很强的。所以菩萨必须要有定,其实一切学佛都要有定。因为定就是要消除这些自心中的风浪让它平静。所以你永远是乱心那怎么修呢?所谓的什么功德没办法修。



你看我们这里讲五停心观,前面讲不净观,现在讲是因缘观。接下去讲念佛观。这是五停心观就是都在定中修。乃至于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全都也是在禅定中修。四无量心也是在禅定中修。为什么要在禅定中修?因为要修很深的定,然后用那个定力才能够转化自心一切的苦恼跟污浊的东西,才能够转化覆灭。如果不是这样子的话,那个只是修表面。不是表面你那个连浮面的都修不到。因为自心的风浪太大。所以为什么不管你修什么,你如果没有得定的话,本来很欢喜然后一转眼欢喜就不见了,为什么?因为心不定。心不定那个所修的功德就不会着在上面,就好像无根的浮萍一样。



释文 [第四因缘观善根发相。因即亲因,缘谓助缘,即三世十二因缘也。]十二因缘是什么这个要会背。这个十二因缘等于是佛法里面的乘法九九表,一定要会背。否则你升不了二年级。这是小一背的。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憂悲苦恼一大苦聚。这要会背下一次上课的时候就要背。无明缘行的缘是什么意思?这是文言文它是及物动词,意思就是以什么什么为缘,而有什么什么。你就要这样套了。这个缘是及物动词,它的动词在前面。以无明为缘,而有行。所以这个无明是缘的受词。行缘识以行为缘,而有识。以识为缘,而有名色。以名色为缘,而有六入。以六入为缘,而有触。以触为缘,而有受……。乃至于最后有缘生,以有为缘,而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恼一大苦聚。这个是一大苦聚聚在一起。所以你要懂这个字的意思或是这一句的意思。你还要懂英文才行,我是用英文法来解释中文的。所以来念一次,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憂悲苦恼一大苦聚。无明就是最初的烦恼,因为无明产生行,行就是造作。造作是什么?这个用英文讲I want (to)我要,或是我要作什么。或是更强I will我一定要,这个就表示意志。所以有无明产生的时候那个心是一团无明,但是朦朦胧胧之中他就会产生一种意志。所以就说我要怎么样那个就是行。这个行跟五位百法里行蕴的行,你又可以把它合起来看。这就是一切行蕴的总动员力,就是无明缘行这个行。他要起心造作。行是迁流造作的意思。因为行是走动、跑动,所以是迁流,而且是有做事情叫做造作。而这个作是造作,就是我们所说的做作。这个行除了无明以外当然是最根本,但是真正开始发动众生的生死,就是这个行。因为无明它只还是一个状态而已朦朦胧胧的。但是起行的时候开始起动了。就好像钥匙插进去一转起动了。造作的造就是创造,用英文讲是fabricate,就是你去制造无中生有。就像说讲一个谎话编造出来的,是无中生有这个叫编造。所以无明缘行那个行就是编造的。因为是编造的所以是虚妄的。这个造作跟我们普通话讲说很假叫做作。他的态度很做作扭扭捏捏的,做作就是很虚假。这个无明缘行的行就是跟这些意思都有关系,都包涵这些意思,无中生有、造作、做作、编造这样子。迁流就是它变来变去,它造作不会是一直造同样的,一下造这个一下造那个,这叫迁流变迁流转。所以迁流造作。因为无明以后就会起迁流造作的这种心,迁流造作的心从哪里来?就是从我要或是我一定要他就起这个心。所以无明接着行就是起心,或是也可以说动念。所以这是一切心行的根本。无明缘行的行我要,我要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我要活下去。这表示意志,表示什么意志呢?生存意志、求生意志。一切众生最初始的无明力,推动他想要的就是生存。无明缘行因此为了要完成这个意志,所以种种的造作。行缘识因为起心动念了,就开始产生识。这个识不是六识、七识,而是本识也就是第八识。由第八识识缘名色,名色是什么?就是母胎。这个识就是神识,神识就进了母胎攀缘那个母胎、贪爱那个胞胎的名色。名色这是专有名词,这个跟你表面所看到的完全不一样。这个色就是色体。名是什么呢?名就是心。所以名色就是色心。为什么?因为那个心识就只有名,所以是假名。因为假名的妄想所以叫做心识。本识就贪着这个色体,因此就产生名色。所以就色心和合。神识进了母胎以后,色心和合就成胎了。成胎了以后名色缘六入,因为有色心和合开始六根就出来了。这个就讲我们众生入胎以后成长的过程。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因为有六根了,触就是指胎儿在母体里面,他接触了就有感受。所以他也会生气的、他也会高兴的、有时候就乱踢、有时候乱抓。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就整个成就了有缘生老病死。所以佛智很不可思议。你看佛把胞胎成长的过程,他有一套配合十二因缘里面,比博物馆里面讲的还要清楚。这很厉害,而且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名称。可是世尊并没有拿手术刀剖腹看看,那个胎儿每个阶段怎么长。但是他好像看得清清楚楚一样。所以这就十二有支。十二有就是因为我们欲界众生叫做有,其实三界流转叫三有,这个有支就是因为三界中流转,这十二个因缘所以叫十二有支。所以记得要背这十二因缘,把佛法九九表背下来。



[第四因缘观善根发相。因即亲因,缘谓助缘,即三世十二因缘也。法界次第云:辗转感果为因,互相由藉为缘;如无明支为因,能与行支为缘,乃至生支为因,老死为缘也。四教仪云:]四教仪就是天台四教仪。[十二因缘有三种不同:(一)三世十二因缘,谓(过去)‘无明’‘行’二支因,感(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果,]你把过去两个字圈起来。过去的无明行,感现在五支的果识、名色、六入、触、受。[以‘爱取有’现在三支因,]以爱取有当作现在三支的因。[感未来生老死二支果,此第一明三世十二因缘。]也就说由过去感现在,由现在感未来。过去世的无明跟行二支,就感得现在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个果。如果以现在爱取有这三个字,就感得未来的生老死二支的果。这是第一个三世—十二因缘果报。你把三世旁边画一个横线。



[(二)二世十二因缘,谓从无明行,至爱取有为现在—十支因,感生老死二支果,故言二世也。]这是二世的因缘果报。

[(三)一念十二因缘,此约现在随念心起,即具十二因缘,]念念都有摄因缘。[须知此一念,非是极促刹那之一念,]现在的一念并不是说,极促刹那的一念。[谓善恶业成,名为‘一念’;]一念大概是一个想法的意思。[如吾人起一念无明,欲杀一只鸡,待鸡已杀,业已造成;]譬如说我们起一念无明,想要杀一只鸡,而且必须要等到那个鸡已经杀了,业已经造成了这个叫一念。就说从一个念头起来,一直到把它完成称为一念。所以不是一刹那那个一念。[又如起一念善心,欲修建一道场,待道场成就已,方名一念,]这个一念好长。你看我这个道场要盖两年,这一念等于两年。有的道场要盖十年还没盖完。所以这个有一点点Far—Fetched,就说这个子弹一打就打得好远。[以其异于三世二世连缚等相也。]这个是一念十二因缘。[三世因缘破断常,二世因缘破著我,一念因缘破实性,吾人从无始以来,何尝不修此三种因缘观,祗以隔阴之昏,入胎之迷,所以惘然不知。今生修止观故,身心寂静,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即离断常,破诸执见。最初从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有缘生,生缘老死,故成惑业苦之三道。]惑业苦就说起惑、造业、受苦。[如逆推此老死由何所而来,乃由生而来,生由有来,有从取来,乃至识由行来,行由无明来,无明由何而来,乃由妄想颠倒而来,推其颠倒妄想,来无来处,去无去处,其体原来虚妄无明,当体了不可得,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死灭矣!言三世因缘破断常者,以其三世迭谢,故不常;]三世就说轮番的这样子谢去,所以不是有常的。[三世相续,故不断。]三世是不常,但是也不断。[又过去破常,未来破断,现在双破断常。不见人我句,即推寻二世十二因缘也。谓从无明至有,为现在十支因,生死为未来二支果,若推此身从何来,乃由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若单有此无明识心,不有父母交媾之缘,亦不能得此人身。若独父母交媾,不有中阴身之妄识,]这个神识。[亦复不能得此人身,必须要有中阴受生之因,假父母赤白二渧之缘,]赤白二渧就说赤白两种液体。赤就说指女众的,白就说指男众的精液。[以是因缘和合,生此人身。即推此二因缘,]在推后面加此二两个字。[各有生性耶?各无生性耶?若各有生性,须同时生两个,若各无生性和合相共,亦不能生。]因是中阴身的神识,缘是父母交媾的赤白。赤白是受精卵。神识这个因能够有生性吗?还是父母的受精卵能有生性?是各自有生性呢?如果说中阴身这个神识自己有一个生性,然后父母的赤白受精卵也有一个生性,那就变成两个生性。两个生性应该生出两个人,有变成两个胞胎。所以那个是错的。如果这两个都没有生性,那应该就不能生了。所以各有生性不对,各无生性也不对,如果两个和合共生也不对。[如是研推,非是共生,亦非无因而生。]这样子研推,不是无因生,也不是共生。[求取‘我相’,了不可得,]我相就是神识入母胎以后,那个胎胞就是我相。[我相既无,人相亦无矣,以其有我方有人,若无有我,则无有人,盖人我乃是对待之法,非真实有也,故二世十二因缘,破人我之见也。]


回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众生皆有佛性
本公众号主要发布一些学佛的文章,视频利益众生,南无阿弥陀佛。
 最新文章